第一图书网

主体性

赵海英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  

出版社: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赵海英  

页数:

213  

Tag标签:

无  

前言

主体性问题由来已久,它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问题。所谓主体性,顾名思义也就是主体的属性。它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哲学范畴,可以说,即使不是人的现实本质,也是人的现实本质的直接反映,是入与动物相区别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本质。而主体性的发展和深化,则是整个人类文明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从西方哲学史的角度看,主体性意识的获得标志着两千多年西方传统哲学发展过程的真正开始,对主体性问题的考察则是我们进入西方哲学发展史的一个有效途径,是我们解读整个西方思想文化观念的一个重要视角。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传统西方哲学的批判继承关系,对主体性问题的批判考察也是我们更加准确、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本质和特征的一个前提条件。因此,对主体性问题的研究意义深远。哲学作为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问题的提出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总是相对于一定的时代并在一定的时代中才能凸显出来。在人类已迈入21世纪的今天,人类在享受着现代化所带来的极大的物质丰裕的同时,却又不得不面对生态灾难、核战威胁、人际关系冷漠等等一系列现代化的负面产物。于是,作为现代化进程及其思想观念的支撑物——主体性作为问题便凸显出来。在人类主体意识空前觉醒的现时代,人们越是追求自己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意识越强,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入与人等关系上就越是陷于主体性的困惑与困境之中。

内容概要

本书力图从人的主体必性历史生成来阐发马克思哲学主体性思想的真实内涵,并通过对“缺乏历史之维的传统主体性解析”、“主体性生成的思维方式”、“主体性生成的历史过程”,“主体性生成的社会理想”以及“主体性生成的历史困境及其当代启示”等五个方面的考察,来展现马克思在主体性问题上所实现的从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的现成性思维到马克思哲学的历史生成性思维的根本转换。在此理解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深切地领会在主体性问题日益显露的当代,马克思历史生成的主体性思想所具有的重大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赵海英,女,黑龙江省牡丹江人,1977年4月出生,1995年就读于吉林大学哲学系,1999年获哲学学士学位,2002年获哲学硕士学位,2005年获哲学博士学位。现在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工作,曾在国内核心学术期刊和报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参与了《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学习与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调研报告》等多部书籍的编辑工作,承担并参与了中宣部委托的课题项目的研究。

书籍目录

序导言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的视角第一章 传统主体性:缺乏历史生成之维的追问 一 古代、中世纪哲学对主体性的超验性理解  (一)古希腊哲学:主体性在本体论追求中的萌芽  (二)中世纪哲学:主体性在宗教神学中的迷失 二 近代旧唯物主义哲学对主体性的直观性描述  (一)自然唯物主义在物质统一原则下对主体性的敌视  (二)人本唯物主义在感性直观基础上对主体性的体认 三 近代唯心主义哲学对主体性的先验性概括  (一)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二)康德:“理性为自然立法”  (三)黑格尔:“实体即主体”第二章 主体性的生成:一种思维方式 一 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的历史性、生成性  (一)马克思哲学的出发点:“现实的人”  (二)马克思哲学的主题:“改变世界”  (三)马克思哲学的旨趣:“人类的自由解放” 二 马克思对主体性的历史生成性理解  (一)主体性:在不断的生成中  (二)历史:主体性生成不可或缺的中介“底板”加 三 主体性在马克思历史生成思维方式下的现实化  (一)从“自然的人”到“人的自然”  (二)从“人的实践”到“实践的人”  (三)从“历史的人”到“人的历史”第三章 主体性的生成:一个历史过程 一 主体性历史生成的根基  (一)人的主体意识的历史觉醒  (二)人的主体地位的历史确立  (三)人的主体能力的历史发展 二 主体性历史生成的阶段  (一)人的自在存在与群体形态的主体性  (二)人的自为存在与个体形态的主体性  (三)人的自由存在与类形态的主体性 三 主体性历史生成的张力 ……第四章 主体性的生成:一种社会理想第五章 主体性的生成:历史困境与当代启示小结 主体性的生成:走在途中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康德认为人是自由、解放的主体,但自由存在于彼岸,只能追求,不能实现。而马克思这个命题的意义恰恰在于把自由、解放归属于人的特性,把外在于人的抽象自由还给了人。自由与解放不是高卓于人的外在决定,也不是人的主观玄想,它是人自身“类生命”的存在发展的终极目的和根本要求。在马克思看来,人是一种类存在物,自由自觉的活动——劳动,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类本质。动物的生存与自然同一,动物的生命活动受自然界直接规定,因而是“他由”的自然过程。而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识和意志对象,人能通过“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来实现自我生存与发展,人自己是自己存在发展的根本理由。①这样,自由与解放“对于马克思来说,已经不是解释世界的抽象概念,它实际上就是人的生命、生活的目的与实现,就是人本身。”④其次,马克思将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获得奠定在了实践的基础上。在马克思看来,人的解放是在人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以生产力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条件,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使自己成为一个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的实践过程。人的实践活动之所以是实现人的解放的根本途径,是因为实践不仅是世界存在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确证。马克思在批判旧哲学时敏锐地注意到旧哲学的根本缺陷在于不懂得实践的意义,认为人的活动只是“解释世界”。而马克思哲学的立场不仅在于“解释世界”,而且要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因此,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只把人看作是消极适应自然界的“感性的对象”,阐明了人是能以自己的“自主活动”来改变自然界,从而从自然界中分化和解放出来的自由的“感性的活动”。马克思指出:“正是在改变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白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①人的实践过程就是人与世界关系的调控过程,是人通过实践,充分发挥作为主体的本质力量,去改造自然、社会和人自身,从根本上变革人与世界关系的过程。这个过程既表现为世界的完善化,也表现为人自身的完善化,是这两个完善化的统一。这种通过实践所实现的人与世界关系的和谐统一,也就是人自由、解放境界的实现。这样,马克思就把人的实践活动与人的解放有机地联系了起来。另外,马克思揭示了人类的自由与解放的历史性。在马克思看来,历史创造过程就是人逐步获得自由和解放的过程。人的解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类社会实践的最高旨归。历史的意义就在于使人获得自由和解放。人的自由解放不是一种哲学家的主观愿望和先验设定,而是由于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所形成的不可抗拒的历史必然。马克思哲学认为自由和解放在本质上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历史的发展,一步一步地解除人的束缚,亦即使人一步一步地得到解放。解除束缚和得到解放,就是获得自由。人类只有在推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才能不断地赢得自由,而人类赢得自由的过程,也就是人类解放的过程。正因为自由是历史的产物,所以人类的解放也就是一种历史的活动。这样,马克思就把人类的自由、解放从传统哲学的思想活动的维度转变为历史活动的维度,而这种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真正实现的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关系的状况促成的。因此,人类的解放或获得自由的程度具有与人的历史进程同步的特点,它不是一蹴而就的。回顾人类的历史可以看到,历史的每一重大进步,特别是标志着人的实践活动水平的劳动工具的重大进步,对人而言都有某种解放的意义,是人走向彻底解放的必要阶梯。人的自由解放与历史进程实现了高度的吻合,历史创造过程就是人获得自由解放的过程。可见,当马克思将人类对自由与解放的追求看做是人的“类特性,,时,是以具有历史性、生成性的人取代了传统哲学中本质主义的、抽象的、现成性的人,他说明人并不是一种单纯由理性、精神或自然力所决定的受动的客体性存在,而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开放性、生成性的主体性存在,自由与解放是其生成的动力与目标。当马克思将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获得奠定在了实践的基础上时,是以现实、开放的人类活动取代传统哲学抽象、封闭的理论思辨而成为实现哲学旨趣的手段和途径。他说明当思辨的理论将逻辑理性与人的生命相等同时,其结果必然以逻辑消解生命,以思辨逻辑取消了生命的现实逻辑,自由与解放依赖于“环节的必然性”时也就不存在真正的自由和解放了。只有现实的实践可以使人不受任何先验尺度、任何逻辑理论的限制,反而能处处运用“自己的尺度”,去创造生活,获得自由解放。当马克思揭示了人类的自由与解放的历史性时,是以人类发展的历史性、生成性取代了传统哲学对人类存在的先验性和预成性规定。他说明正是人类自由解放的历史使人认识到,任何将某种绝对终极的、先验的、永恒原则置于人的现实生存之上,并预先规定人的全部生活,从而使人丧失自由与解放的传统理论都是不可取的。人类的存在过程也就是他生成、发展的历史过程,是获得自由和解放的历史过程。综上所述,以人类的自由解放作为哲学的理论旨趣,标志着马克思已由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的现成性思维转向了历史性、生成性思维。历吏性、生成性思维方式的产生,标志着一种全新的、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创立,推进了哲学思维方式的发展。

后记

对人类自身主体、主体性的关注,事实上从我读本科时就已经开始了。在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几年宝贵时光中,由于兴趣使然,我对主体性问题又做了进一步的探究。本书是在我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可看做是对我十年来哲学学习的一个小结,而这个小结凝聚了我太多的回忆和感慨。1995年,我作为黑龙江省的保送生被吉林大学第一届“哲学国家文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免试录取,由此开始了我的求学之路。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历时十年,有机会生活在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这个充满学术气氛的环境中,是我人生的一次良缘。在这最美好的十年青春时光中,我得到了巨大的财富,不仅是因为这里有知名的教授,而且更是因为这里有浓厚的学术积淀和精神世界。这种人文环境是陶冶我精神生长的土壤,没有这个土壤,就没有我今天的学术旅程。在这里,我要感谢吉林大学哲学利会学院各位老师对我的培养。能够师从艾福成教授,同时受到哲学社会学院高清海、杨魁森、孙正聿、孙利天、刘福森、贺来等诸爹学养深厚的学者们思想的陶冶,这大概是我这个年龄的青年人唯一能够体验到的那种人生领悟和精神觉醒的感受,不管自己能够取得什么样的学业进步与成就,仅仅这一点已足够使我对幸福和知足有深刻的认识。他们的哲思将成为我一生都珍视的宝贵财富,他们的智慧将永存于我心中,十年的光阴铸就了母校和学院将是我永远的第二故乡。老师遇学生和学生遇老师,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我很幸运成为了艾福成教授的学生,是他将我引上了学术之路。


编辑推荐

《主体性:与历史同行》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主体性 PDF格式下载



与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思想不一样的是,主体性问题一直是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它与西方哲学“一分为二”研究思路有关。在笛卡尔之前,传统西方哲学的研究都是没有主体历史的研究,而以自然神、人格神等所取代。自从“我思故我在”理念提出之后,主体性哲思大行其道,但却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不尊重客观。如何弥合两种之间裂隙,康德开始了哲学的“哥白尼革命”,但还是留下了“二元论”的尾巴。赵海英此书就是专门研究主体性的历史演变,让我们看到,主体性在哲学历史中的“消解”与演化。对比中国古代思想,值得一读。


已经评论,赞一个。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