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ERP系统实施风险管理研究

甄阜铭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5  

出版社: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作者:

甄阜铭  

页数:

203  

内容概要

作者主要以ERP系统实施风险管理为研究对象,围绕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符合等问题展开研究,基于S.Alter工作模型,给出了ERP系统的静态和动态模型。提出ERP系统实施与企业能力成熟度有关,ERP系统过程是企业能力度转型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中会出现企业工作系统的“混乱”和不适问题。给出了ERP系统实施风险管理模型。本书的研究内容不但在学术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而且对于提高我国企业ERP实施的成功率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作者希望通过自身的工作,为我国制造企业信息化工程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与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技术实用工具。

作者简介

甄阜铭,男,1966年4月生,会计学博士。现为东北财经大学副教授,东北财经大学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会计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会计学。先后参与国家教育部会计学系列课程远程教学资源建设项目等科研课题多项。曾获中国中青年财务成本研究会“专题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在《中国财经报》、《中国物资报》、《财经教育研究》等报纸期刊公开发表论文。主编《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计算机会计实务》、《会计电算化初级教程》等教材多部。

书籍目录

1 文献综述 1.1 信息技术对现代企业的影响 1.2 ERP治理 1.3 ERP实施管理的理论研究2 ERP基础理论 2.1 ERP概念和发展历程 2.2 ERP的管理思想3 ERP系统实施风险管理模型 3.1 研究ERP系统实施风险管理的意义 3.2 ERP系统的再认识 3.3 ERP系统实施风险管理模型4 ERP系统实施成熟度风险管理 4.1 企业能力成熟度 4.2 ERP系统成熟度风险与管理5 ERP系统实施一致性风险管理 5.1 ERP系统实施的一致性 5.2 ERP系统实施一致性风险管理6 ERP系统实施匹配性风险管理 6.1 ERP系统实施的匹配性 6.2 ERP系统实施匹配性风险管理7 ERP系统实施协同性风险管理 7.1 ERP系统协同性 7.2 ERP系统实施协同模型 7.3 ERP系统实施协同性风险管理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1 文献综述  1.1 信息技术对现代企业的影响  1.1.1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随着互联网(Internet)的迅速成长与普及,信息技术对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所起的作用日益显着,几乎每个企业的关键性要素,如企业与供应商和分销商的关系、品牌识别、生产流程、顾客的忠诚度等,都依赖于各种信息和相应的信息技术。Malone等(2003)认为信息技术影响社会表现在两个方面:(1)很多人使用计算机,并且计算机大多互联,使人们通过计算机和通信设备共同工作成为可能,一些计算机软件系统(如群件)改变了人们工作和生活的范式。(2)从长期的观点看,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社会个体和组织的结构和能力。同时,信息技术使人们各种业务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加强,更普遍期待一种灵活的、适应性的组织结构。举例来说,企业组织更趋向于项目团队,各种经营活动的相互依赖使组织的边界变得模糊不清。用微观经济学需求弹性和替代品理论解释信息技术与合作成本(coordination cost)之间的关系为:(1)就像汽车和火车的简单替代,人们骑马少了,坐车多了;同样,信息技术便捷,免去了很多中间环节的管理,信息技术替代其它操作。(2)汽车和火车使交通的成本降低,人们的交通需求增大;信息技术同样使人们的协作成本降低,新的机会使人们的协作需求增大。(3)汽车和火车产生很多交通密集型产业和结构。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ERP系统实施风险管理研究 PDF格式下载



因为要教课,买的参考书,内容还不错


通过问题的提出及基础理论的介绍和分析,建立了ERP实施风险管理模型,并从一致性、匹配性和协同性三方面论述了其实施风险,有针对性地实施风险管理,给广大ERP项目实施者以借鉴和预警,可做到防范于未然。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