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技术转移
2008-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章琰
237
本书出版之前,章琰嘱我做序,我欣然应允。 我欣然应允的第一个理由是,章琰是我的第一个博士生,其时恰逢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哲学博士点刚刚获得批准不久,所以她也是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第一届博士生。 说实话,虽然已经带过不少硕士生,但第一次带博士生,到底应该如何带,如何才能带好,我自己心里也没有底。此外,还有选题的问题,是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寻找选题呢,还是沿着导师研究方向延伸选题,这些都是问题。在章琰博士学业展开的过程中,我们都在相互交流和思考着。譬如,过早定选题可能限制了学生未来的视野;而广泛的无预定目标的学习,然后再去选题,又可能太散和后续时闻不够。这些问题令每一个博士生和他的导师都非常头痛。从我的角度而言,由于研究自组织问题时间太长了,笃信自组织是好的方式,这对于博士生培养也是适合的。同时,也有一个不好的说法,对导师而言这可能是偷懒的事情。当然,通常的说法是学士学位论文导师指定题目,是“命题作文”;硕士学位论文是导师提出“方向”,参考性题目,学生选题,自由度稍大一些;而博士生选题则是自己的事情。章琰在从硕士生转为博士生时,正在研究技术哲学问题,而且是技术转移战略的问题,我们讨论的结果是她还继续进行技术转移战略研究。这当然也有客观原因。在那时,清华大学硕转博的要求是发现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很有价值,可以继续延伸研究。章琰非常聪明,平时也好学、勤奋而努力。从硕士生转为博士生后,她继续展开技术哲学问题的研究,确实深化了技术转移战略的问题。这类问题比较精细、具体,但是却与科学哲学隔行,此前关于技术哲学内容及其进展,我也只知道个皮毛;如何能够在科学技术哲学中既具有学术的精细分析又具有宏观视野,这是我在培养她并且与她协商论文选题的过程中经常考虑的事情。在选修课上,我让她更多地阅读一些科学哲学的文献,使得她的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的功底尽可能地宽厚些。章琰也明白个中道理,在读博期间,她阅读了大量的科学哲学文献和技术哲学文献,当然由于路径依赖的关系,其中技术哲学的东西她读的更多些。章琰在选择我作为她的导师时,可能也考虑过我的学术背景,比如系统科学哲学、自组织方法论研究等,那时我还没有展开科学实践哲学的研究。我想系统科学哲学与技术战略作为系统之间应该有关联,这也可能是我们两个学术关联的契合点。事实上,最后在章琰的博士论文中,技术转移战略的系统观是非常明显和清晰的。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在后来的师生学术交流中才能相互影响,共同进步。师生的关系决不是单方向的,有时老师从学生那里可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大学技术转移既非单纯发生于大学系统内部,亦非单纯发生于企业系统内部,而是大学与企业两个系统之间发生交互作用的一个极其复杂的演化过程。系统相交产生界面。本书将系统科学中“界面”的概念引入到大学技术转移问题中来,通过大学与企业的中介——技术,建立起界面移动思想。这种界面移动又表现为演化过程,从而把大学技术转移的复杂问题结构化在一个可研究的层次之中。本书通过对技术转移与界面的概念分析,构建起界面移动的理想模型,并抽象出界面移动内部机制与大学技术转移外部模式之间的规律性对应关系,找出界面移动和模式选择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规律性联系,进而对大学技术转移网络系统做了详细分析,探讨了大学技术转移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演化。 本书可作为学术性资料供技术转移、产学合作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参考,也可供大学和企业各级相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其他对相关内容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参考。
第1章 导言1.1 问题的提出1.2 文献综述1.3 相关理论借鉴1.4 研究目标、内容框架与方法第2章 概念的导入I:技术、技术转移与大学技术转移2.1 技术2.2 技术转移2.3 大学技术转移2.4 本章 小结第3章 概念的导入Ⅱ:界面与跨越界面3.1 界面3.2 大学技术转移的界面障碍3.3 跨越界面3.4 本章 小结第4章 界面移动与大学技术转移的三种模式4.1 大学技术转移模式分析4.2 界面移动与大学技术转移三种模式4.3 大学技术转移界面移动与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模型4.4 本章 小结第5章 大学技术转移的技术转让模式5.1 技术许可、技术授权与技术转让5.2 技术转让模式的历史与现实剖析5.3 大学技术转移中技术转让模式的过程剖析5.4 本章 小结第6章 大学技术转移的合作参与模式6.1 合作参与模式的历史发展脉络6.2 合作参与模式的现实表现形态6.3 大学技术转移中合作参与模式的过程剖析6.4 本章 小结第7章 大学技术转移的衍生企业模式7.1 大学衍生企业、衍生过程度其模型7.2 衍生企业模式的历史发展脉络7.3 大学技术转移中衍生企业模式的过程剖析7.4 本章 小结第8章 大学技术转移网络系统与政策分析8.1 大学技术转移网络系统8.2 政府作用与大学技术转移政策分析8.3 国家创新系统视野下的大学技术转移8.4 本章 小结第9章 结论及创新点9.1 研究结论9.2 主要创新点参考文献后记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宏观背景与大学技术转移问题研究的缘起 对大学技术转移问题的关注和分析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背景: (1)知识要素与技术创新成为社会经济乃至企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今天,知识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基于知识的产业和技术的快速商业化成为现在以及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因此,各种知识形态的流动、转移和演化,包括技术中的知识流向,成为科学技术哲学(特别是技术哲学和科技政策领域)越来越关注的重要问题。 当然,技术转移也是经济学,特别是技术经济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但是在经济学视野中,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的生产函数理论注重的是劳动力、资本、原材料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其规律是收益递减,即随着生产要素越来越多地投入,回报率在达到一个峰值之后开始递减。知识和技术对生产的影响,一般被认为是外生的,不纳入生产函数之中。然而在过去数十年中,发达国家持续增加投资而并未发生收益递减,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无法圆满地解释当今世界经济增长的原因,也无法预测长期经济增长的趋势。此后,罗默等人提出了新增长理论,指出生产要素包括了资本、非技术劳动力、人力资本(按接受教育时间的长短衡量)和新思想(可按专利权数量衡量)四项,开始把知识作为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来看待;强调知识可以提高投资的回报,而这反过来又可以增进知识的积累,人们可通过创造更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以及产生出新的和改进的产品和服务来实现上述目标。这样,就有可能持续增加投资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知识可以从一个企业或产业扩散到另外的企业或产业,几乎可以不用额外费用便可重复利用,从而减轻资金短缺对经济增长的压力。如果说在新古典经济学的生产函数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资本的话,那么在新增长理论的生产函数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则是知识。新增长理论从经济学上阐明了知识经济模式的动力学特征,已经开始涉及知识发展的动力学问题,而这种动力学又涉及知识的性质和流向,这就使得这个问题变成了某种与科学技术哲学有关的问题。事实上,不仅科学技术哲学应该研究以技术形态出现的知识演化过程以及其中蕴含的意义,而且知识的演化一直以来就是哲学认识论所关注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