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罗布人
2010-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杨镰
184
无
《最后的罗布人》讲述了一个世纪以来发生在罗布荒原的真实故事。中国西部,有一支世代依罗布泊水域而居的罗布人。 100多年前,在环境恶化的重压下,罗布人举族撤离了“水草丰美”的伊甸国——渔村阿不旦。罗布人的历史命运、罗布泊是否“游移”,与古国楼兰的兴衰,日益成为世人关注的热点。身兼作家、学者、探险家三重身份的本书作者在十几年间,沿罗布人退却的足迹一次次深入到如今已是大漠腹地的阿不旦荒村,一步步走进了历史的死角,以牵系古今的视野和自己的丰富经历,讲述了一个世纪以来发生在罗布荒原的真实故事,考察发现失去罗布泊家园的最后的罗布人。 内附60多幅珍贵历史照片,其中包括斯文?赫定在新疆探险考察时所画的亲笔画。此次出版为修订版。 本套丛书包括6部各自独立,互相之间又有内在联系的新疆探险考察地理发现纪实。将新疆的人文地理作为大背景,追溯百年以来的西部探险热和一个多世纪的重大人文地理发现。
杨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出版过多部关于西部实地考察的专题著作,是目前国内为数极少的以“非虚构文学”方式写作的学者型作家,1998年出版的《最后的罗布人》,多次在国内外获奖,据其拍摄的电视专题片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国家广电总局专题片年度一等奖,成为“非虚构文学”中的代表作品, 新作《黑戈壁》延承作者一贯的写作方式,是一部纪实与历史考察相结合的长篇叙事作品。作者以古丝绸之路上著名的黑戈壁和活跃在黑戈壁上的“黑喇嘛”为中心,探察实地,追索史料,再现了20世纪前期的西域风云及活跃在这个历史时段上的数位传奇人物,从1968年在与黑戈壁相邻的新疆伊吾军马场做“牧马人”起,作者就和“黑喇嘛”结下了不解之缘。三十余年间,围绕黑戈壁和”黑喇嘛”,经过多次考察,终于在2003年找到了”黑喇嘛”的巢穴。《黑戈壁》首次披露并完整解析了“黑喇嘛”,为这个曾经长期影响西部地缘政治的神秘历史人物画上了句号。
引子一、在路上二、罗布荒原的主人三、独行荒漠四、走进悲剧五、没带地图的远行人六、故土难离七、古驿忧心八、荒原“拉力赛”九、没有罗布泊的罗布人十、“小河”梦幻十一、生死相依十二、最后的谢幕十三、地久天长续录一 守望绿洲——怀念罗布老人热合曼续录二 探访小河秘密后记
一、在路上 我又开始连续做着奇怪、病态的梦。啊!有一年多没有感受到大漠戈壁的气息,没有与孤芳自赏的胡杨做伴,没有追随绿洲的炊烟,没有踏上西部坎坷长途了
楼兰古城、楼兰文明、罗布泊和罗布人,是名副其实的世纪之谜。《最后的罗布人》讲述了一个世纪以来发生在罗布荒原的真实故事,探险发现失去罗布泊的最后的罗布人。身兼作家、学者、探险家三重身份的本书作者在十几年间,沿罗布人退却的足迹一次次深入到曾经“水草丰美”,如今已是大漠腹地的渔村“阿不旦”探险考察,发现曾经在那里生存而最终迁移的最后的罗布人。内文附有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包括亲笔画。 和著名探险家杨镰一起走进罗布泊,追寻新疆探险千古之谜。 《最后的罗布人》内容特色: 1、一个世纪以来罗布人的生生死死,进入人类历史时期罗布荒原所经历的兴衰轮替,足以让历史记下罗布人的特殊一笔。一个世纪以来罗布荒原发生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巨变。曾经被称为“中亚地中海”的罗布泊已经滴水全无;罗布人曾经兴旺的首府“阿不旦”最终成为罗布泊的“弃婴”。 2、“阿不旦”不仅是罗布人最后的“伊甸园”,是罗布人历史的终结点,也是20世纪新疆探险史的关键词,是衔接今天与过去的纽带。通过走近罗布人才找到了走进罗布荒原一切历史变迁的途径,才开始探索罗布泊一个世纪以来的探险考察对人与自然这个宏大格局的意义。 3、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因为探险家的抵达,罗布泊和罗布人才逐渐为世人所知。而20世纪的西域探险史、如今的丝绸之路热,很大程度上就是楼兰热或罗布泊热。楼兰古城、楼兰文明、罗布泊和罗布人,是名副其实的世纪之谜,具有不为岁月磨灭的魅力! 4、现场纪实感,传奇性的探险经历真实生动、可读性强。 5、既通俗,又高雅。 6、著名作者在探险纪实领域的强大影响力。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