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事理蠡测
2009-1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周川
263
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整与体制改革一直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高等教育的宏观结构,包括科类结构、层次结构、布局结构、管理结构等。郝克明与汪永铨主编的《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研究》一书,对中国高等教育所进行的宏观结构调整,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和国际比较研究。更多的文章,集中于科类与层次结构调整高等教育机构的分类与定位的研究上。至于体制改革,研究的重点有招生与就业体制,着重于探索高考制度改革与就业指导问题;投资体制研究如何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的模式;管理体制,着重研究如何加强地方与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改变单一的行政管理为行政、立法、经济、评估的多元管理方式,加强管理的科学化与民主化;民办高等教育研究早期着重于民办高等教育在中国发展的可能性与必然性、如何立法以保障民办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及其健康发展,其后则着重于如何提高办学水平、规范办学行为以及学校法人产权与投资回报等。
周川,江苏省南通市人。1982年1月毕业于江苏师范学院(苏州大学)化学系,1987年7月毕业于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获理学学士和教育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任苏州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院校研究会副理事长。主要著作有《科学的教育价值》、《百年之功——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的教育家精神》、《简明高等教育学》、《青少年科技普及行动研究》、《院校研究与美国高校管理》等。
第一编 发展历程试论外国古代“高等教育”的萌芽中国近代大学建制发展分析中国近代大学校长与自由主义教育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及其问题综合大学办师范教育:历史、现状与模式“21 1工程”与地方高校的发展六十年代西方学生运动的教训第二编 目标价值教育价值观的传统与变革大学教育的两种价值观及其发展趋势关于高等教育目标的理论思考关于“高级专门人才”三对范畴的辨析教育中的唯科学与反科学人文化:科学教育的新取向第三编 教学科研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高校教学改革的影响教学与科研结合——培养大学生创造力的必由之路不教之教——哥本哈根学派培养科学英才的启示从洪堡到博耶:高等学校科研观的转变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教育性原则第四编 院校组织高等学校建制的组织学诠释高校与政府关系的几点思考新一轮院系调整的特征与问题大学校长角色初探第五编 研究范式高等教育研究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辨析历史的选择与历史的局限——对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几点思考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简要回顾与反思“院校研究”的性质与特征院校研究与高等教育研究的关系浅析院校研究的职能、功能及其条件分析
首先,是高等教育本身的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从入学人数上看,高等教育确实进入了所谓“黄金时期”。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世界,高等学校的学生总数,从1960年的1117万人上升到1965年的1601万、1970年的2600万。在1950年至1970年间,各类高等学校注册人数增加了9倍。到60年代中期,一些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开始进入所谓“大众化”阶段,高等学校入学人数已达到或接近适龄人口的50%。学生人数激增,可是高等学校的规模、条件并没有相应改善。因此,各国高等学校里人满为患,教育水平、财政来源、学生助学金、住宿与学习条件、物价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急迫的矛盾。这种因学生人数与大学本身的比例失调而导致的困境,被一些西方学者称为“新贫困”。 同时,战后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科学技术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社会生活。可是,相比较之下,高等教育领域却因传统惰性的积淀而步履蹒跚,没有应科技发展潮流而相应改革。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僵化,教育管理制度往往带有很大的束缚性。面对着学生人数的增长,师资严重阙如,不得已之下把一些没有经验的教师推上了教学第一线,教学质量明显下降。学生们对大学教育怨声载道,谴责“教师智力僵化、停滞不前”,谴责“大学像工厂”,谴责高等教育“内容与教法的陈腐”、“只能造出会走路的词典”,谴责“师生缺少接触、像过路客”,谴责“毕业生的就业危机”,更谴责“学生缺乏学习自由”。不满情绪和对抗情绪日长。于是,要求改革高等教育制度、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就成了大学生发动造反运动的直接原因。 其次,学生运动还有深刻的社会政治根源。第二次世界大战虽已结束,可战争却在人们的心灵上投下了巨大的阴影,新的战争隐患也时时威胁着人们。其重要表现是,一方面,几个大国处处以“国际警察”自居,干涉别国内政,朝鲜、阿尔及利亚、古巴、巴拿马等分别被称为争端的热点。尤其是美国入侵越南,不仅预示着大战的警报声已响,也危及美国青年学生切身的利益。另一方面,超级大国之间的军备竞赛愈演愈烈。核武器使每个人都噩梦般地感受到人类毁灭的恐惧。更令人愤慨的是,杀人武器的研制竟然偷偷地潜入了高等学府的庄严殿堂。除了这些国际因素外,战后各国的政治格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西方国家内部的各种政治力量开展了新较量,各种矛盾的焦点进一步尖锐起来。 ……
这套丛书的出版,可以认为是中国高等教育学界新锐学术力量前沿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具有对全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引领作用,也为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从大国走向强国,从国内走向国际打下坚实的基础。 ——清懋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