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三国人物
2010-9
中国海洋大学
徐树芝
101
《品三国人物》对三国时期26个典型人物进行了精妙的品评,评述结合了当代社会的价值观,对当下人们的处世有一定的警醒作用。语言流畅易读、形式简洁明快,观点鲜明与时俱进。
徐树芝,山东诸城人,山东大学工程硕士,现任潍坊学院党委宣传部长、副研究员,山东省文学评论家协会会员。主编作品4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70余篇。
怎样看待曹操生活中的曹操曹丕短暂的帝王生涯曹叔:颠覆曹魏事业的始作俑者袁绍其人其事夜郎袁述于禁前功尽弃的一生宦海沉浮话孔融(上)宦海沉浮话孔融(下)足智多谋的贾诩聪明反被聪明误的钟会率直可亲的吕布貂蝉一生为谁悲一代名医华佗刘备的取胜和治国之道关羽走麦城也是一种难得的人生辉煌张飞之死说刘禅谁把魏延引向了绝路政治侏儒杨仪生子莫学孙仲谋张昭为什么傲不了宰相咏周郎干虑一失话鲁肃吕蒙的人品和德政陆逊的为人和处世顾雍二三事
“红面关,黑面张,白面子龙,画面护着刘先主;奸心操,雄心瑜,阴心董卓,心心夺取汉江山。”古人这一幅关于汉朝末年的风云图活脱脱勾勒出了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形象,这是一千多年来,从舞台到生活,从上流到民间给曹操的画像。姑且不论画像客观、真实与否,曹操作为一个政治家、军事家的建树,历史早已定评,他的高大形象是谁也抹杀不了的。其实,曹操也是一个凡人,走进曹操的生活世界,发现他离我们并不遥远。 《三国志·武帝纪第一》载:“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关于曹操年轻时的评价,《曹瞒传》中也有同样的记载:“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其叔父数言之于嵩。太祖患之,后逢叔父于路,乃佯装中风,叔父以告嵩。嵩惊愕,呼太祖,太祖口貌如故。嵩问曰:‘叔父言汝中风,已差乎?’太祖曰:‘初不中风,但失爱于叔父,故见枉耳。’嵩乃疑焉。自后叔父有所告,嵩终不复信,太祖于是益得肆意矣。”曹操的机警和权数由此可见一斑。不难看出,曹操在年轻的时候,就已显示出了与众不同的非凡魅力,只是平常的人还没有认识他。只有汉朝太尉桥玄和南阳郡的何顾认为曹操是个旷代奇才,并大力向社会举荐。曹操20岁的时候,就担任了首都洛阳北部尉,“造五色棒……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洛阳一时大治。不久提拔为顿丘的县令,后因政绩突出又担任了济南相,任相期间,“禁断淫祀,奸宄逃窜,郡界肃然。”“政教大行,一郡清平。”(《三国志·武帝纪第一》)曹操的机警、权数和任侠放荡虽然成就了他政治上的果敢和锐烈,但也使他付出了信誉上的代价,以至后人微词多多。 曹操为人随和,性格豪爽,不拘小节,注重友情。作为魏国的最高统治者,工作之余,“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致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巾帻。”(《曹瞒传》)你看曹操是多么的无拘无束,充满了童真和乐趣,此时此刻,哪里有一点威重的影子。当官渡之战处于你死我活的关键时刻,袁绍的谋士、曹操的故旧许攸乘夜前来投奔,曹操来不及更衣,赤脚相迎,抚掌大笑,体现了“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政治家情怀,足以让人感动不已。当政敌袁绍死亡后,曹操亲临袁绍陵墓祭祀,慰问其妻子,归还财物,赐给各种绸缎布匹,并由国家抚养他的后人。此举固然出于政治目的,又何尝不是曹操的人道和友情的自然流露。 正如绝大多数的“马上皇帝”躬行节俭一样,曹操作为魏国的实际创建者,雅性节俭,不好华丽。据《魏书》记载:曹“后宫衣不锦绣,侍御履不二彩,帏帐屏风,坏则补纳,茵蓐取温,无有缘饰。”贵为魏王,可谓俭朴。自己的女儿出嫁,不搞排场,赠品十分简单。不仅如此,为防止自己百年之后后人兴师动众,甚至连自己的送终衣服也制作好了,后事也作出了薄葬的安排,遗令“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这种勤俭治国的精神即令他的敌人也不得不钦佩万分。曹操是伟大的,也是平凡的,处于国家多事之秋的权力峰尖,他的生活本身也就成了政治,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深刻的政治烙印,“政治无隐私”这大概是政治家们应该遵循的一条基本常规吧。 ……
《三国演义》著于14世纪上半叶,至今几百年却能代代流传,年年评述,其中必然蕴藏着玄机。尘封的奥妙和未知的内涵,仍有待于历代学人去探索、去挖掘。就此意义讲,徐树芝的《品三国人物》特别值得一读,《三国演义》内容尽管为大家所熟悉,但作者对“三国”人物的评述却有全新的发掘,那就是用当代科学的方法,引领读者在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的背景下,全方位地将《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进行透视,从而得出新的结论。读之,的确可加深对“三国”那段历史的认识,理解发生在千年之前“三国”的那些事、那些人。《三国演义》塑造了四百多个人物,描写了近百年的历史进程,而徐树芝在《品三国人物》一书中,仅评述了有代表性的几十位,大概有投石问路的意思吧。期待着作者将评说“三国”的事业进行下去。 ——陆万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