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万年以前的客人
2010-6
贵州大学出版社
童恩正
228
无
这是一个人为开始,又人为结束的时代。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重提“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当时是科学传播的一个黄金时代。科幻小说恰逢其时,成为那段时间的一大热点。大量国外科幻作品被译介进来,中国科幻作者接触到了世界科幻的最新潮流。《未来世界》《铁臂阿童木》《大西洋底来的人》等国外科幻影视的引入更在全社会形成了一股科幻旋风。 从1978年开始,国内大量科技、科普类出版社,科普报刊恢复正常工作。为了吸引读者,科幻小说成为这些出版机构组稿的重点。在出版界带动下,很多作者投入科幻小说创作中,科幻作品的数量和影响力与日俱增。 在内外因素促进下,中国科幻仿佛坐上助推火箭般强力起飞,其影响力之大,影响范围之广,至今人们仍心向往之。鼎盛时期有一百余位科幻作者,发表了近千篇中短篇科幻小说,长篇科幻小说也有几十部。
童恩正,著名考古学家、科幻作家。先后在峨眉电影制片厂、四川大学、美国匹茨堡大学任职。1957年发表第一篇作品《五万年以前的客人》。1960年开始科幻小说及科普创作。身为考古学家,他的作品更多地融入了关于人性变迁、时空永恒这样的哲学思考。以小说的形式出现的《古峡迷雾》,为中国科幻小说揭开一个新篇章。《珊瑚岛上的死光》,被评议为中国科幻小说重文学流派代表作,获奖多次,并曾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被拍摄成我国第一部科幻电影,受到广泛欢迎。以其作品深刻的人物刻画,生动的故事情节,精彩的文笔,童恩正被评论家认为是中国科幻重文学流派的代表人物。
五万年以前的客人雪山魔笛追踪恐龙的人遥远的爱失去的记忆珊瑚岛上的死光字航员的归来电子大脑的奇迹失踪的机器人一颗没有发芽的种子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之死作品点评
在凉爽的早晨,太阳还没有升起的时候,大队就沿着林间的小路出发了。一位伐木工人做了他们的向导。郭小林以大队旗手的身份,背了个皮盒子,里面装的是指南针,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在行军途中,郭小林虽然也知道伐木工人是绝不会走错路的,但他还是不断地看着指南针。因为这是旅行家的规矩。“迷失方向是探险家的耻辱!”他十分庄严地向同学们解释。中午,大队到达了目的地——一个伐木工人的工作区。工人热情地欢迎了孩子们。吃过午饭以后,老师宣布让大家自由活动两小时。郭小林出发前就和他的朋友挑了战,他们要比赛谁采集的东西多。他一个人爬上了伐木工人木屋后的小山。小伙伴们快乐的喧哗声很快就落在身后了。他在树林中钻了很久。然而没有找到什么值得保留的东西。不知不觉的。郭小林越走越远了。最后,他爬上了一座山顶。这儿的风景真好,绿色的森林像海洋一样延伸到遥远的地平线,几条河流像镜子一样在闪光。于是,郭小林又摸出了自己的指南针,准备再校对一下方向,可是一桩奇怪的事发生了。他清楚地记得,伐木工人的小木屋是向着北方的,可是指南针指示的,木屋却在西南方。看样子,“探险家的耻辱”——迷失方向的事故已经发生。郭小林懊恼地摇动着指南针,磁针摇晃着摆动了一会,但是木屋还是在西南方。
《中国科幻黄金时代大师作品选:童恩正作品系列之五万年以前的客人》:著名科幻作家、历史学家童恩正的科幻代表作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作品,曾获四川省文学-等奖科幻世界,浩渺宇宙、神秘海洋、苍茫大地,时间通道、海底大厦、通天之梯,无边的神奇、无尽的遐想,爱、敬畏、勇气、探索,……影响了几代人的儿童童科幻作品承载了几代人梦想的文学巨著。童恩正无疑是20世纪70年代末那次空前繁荣的科幻浪潮中耀眼的明星,深刻的人物刻画,生动的故事情节,精彩的文笔被评论家认为是中国科幻重文学流派的代表人物。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