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转型期中国民营书业的社会学研究

张辉 著 贵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08-01  

出版社:

贵州大学出版社  

作者:

张辉 著  

页数:

243  

内容概要

  《转型期中国民营书业的社会学研究》的研究对象是转型期的中国民营书业,更具体的说,是改革开放后以民营出版工作室/公司为代表的民营出版业。本书力图通过对民营出版工作室/公司独特的行为模式、运作逻辑以及其生长的制度环境的分析,以及对涉及民营出版业的诸多相关社会行动者的复杂互动的探讨,从制度变迁与组织转型的视角对转型期中国的国家与市场/社会间的关系以及相关制度变迁的路径、可能性及其限度作出理解和解释。

作者简介

  张辉,男,1972年生于贵州遵义。2007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获得博士学位。现供职于贵州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主要从事发展社会学、组织社会学以及公共政策研究,以及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第二节 既有研究文献述评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第四节 篇章结构第二章 理论分析框架及研究假设第一节 本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二节 本书的若干理论假设第三章 中国的出版制度及其沿革第一节 中国古代与近现代出版概况暨晚清、民国时期的出版规制与政策第二节 中共早期出版与延安边区出版状况及出版政策第三节 1949年后至1978年改革开放前出版业的发展变化以及国家出版制度第四章 大转折第一节 事业单位制的遗产第二节 传统的出版发行体制第三节 旧体制的不良后果第四节 新时期的市场新需求第五节 新的图书发行政策第六节 民营图书经营者的出现第五章 非预期后果第一节 半壁江山第二节 出版是怎么回事?出版流程是怎样的?第三节 “做书”第四节 “做书”的秘密第五节 书商的作为:做什么书?哪些书好卖?第六节 书商“做书”的合法性来源-书号第七节 “双人舞蹈”的舞伴第八节 从“委托出版”、“协作出版”到“买卖书号”第六章 一直在场的国家第一节 规制的概念与内容第二节 西方国家对出版业规制的一般特点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版规制的性质与规制模式第四节 国家对民营出版业的规制第五节 规训与惩罚:治理的权力技术第六节 国家作为规制者的三种形象第七章 规制的裂隙第一节 改革开放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内在张力第二节 科层制的失灵与代理人问题第八章 民营出版业的组织结构特征与组织运作第一节 民营出版业的组织环境第二节 民营出版业的组织结构衍变与组织运作模式第九章 结论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在经济学视野里,规制是一个经过了长期争论与探讨的话题。布雷耶尔与麦卡沃伊认为,规制,尤其在美国,指的是政府为控制企业的价格、销售和生产决策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布雷耶尔、保罗·麦卡沃伊,1996:137)。史普博认为规制是由行政机构制定并执行的直接干预市场配置机制或间接改变企业和消费者供需决策的一般规则或特殊行为(史普博,1999:45)。日本学者植草益认为:通常意义上的规制,是指依据一定的规则对构成特定社会的个人和构成经济的经济主体的活动进行限制的行为(植草益,1992:1)。长期以来,西方国家政府出于克服市场失灵带来的社会和经济问题的目的,依照一定的法规,在不影响市场经济有效运作的前提下,对大型公用企业、厂商实行了一系列行政管理与约束、监督行为,此即为经济性规制。在西方经济学文献中,经济学对规制的理论和经验的研究旨趣主要是考察对特定产业的进入规制与价格规制上。对进入规制的探讨主要以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垄断与竞争等经济理论为基础,研究在特定产业领域内形成规模经济与有效竞争兼容问题;而对价格规制则以成本与收益、需求与供给理论为基础,探讨在规模报酬递增情况下的定价与费率结构问题(王俊豪,2003;陈富良,2001)。  上述经济学规制理论隐含着作为规制机构的政府是全知全能、制定规制政策的目的在于谋求公共利益,而且,政府还是一个单一均质、没有内部利益纷争的实体的假设。与此不同的是,后来的许多实证理论学者引入政治科学的视角,在对政府规制、规制的目标取向及其政治决策过程的分析中强调了利益集团的存在与作用,集团冲突对公共利益的决定。规制不仅仅是一个经济过程,更重要的是政治决策对资源重新分配的过程。施蒂格勒在《经济管制论》中指出:“经济管制理论的中心任务是解释谁从管制得益,谁因管制受损,管制会采取什么形式,以及管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施蒂格勒,1996:210)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规制即为一种政治行为,政府规制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包含着复杂的政治意涵。对规制过程的研究可以被称之为政治和行政的“规制理论”(史普博,1999:3)。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转型期中国民营书业的社会学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