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接受诗学

周圣弘 周圣弘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1-12出版)
出版时间:

2011-12  

出版社:

周圣弘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1-12出版)  

作者:

周圣弘  

页数:

297  

内容概要

  传统诗学关注诗歌作品本身,抛开在诗学活动中起重要作用的读者乃至作者的主体活动,将诗歌作品以科学精神绝对客体化。《接受诗学》吸收、借鉴西方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各派的合理因素和成果,从“读者接受”这一特定角度切入,对相关的诗学问题作出与传统诗学不同的思考和回答,初步建构起相对独立和完整的“接受诗学”的理论框架。这是一部经过长时间思考与精心准备的角度新锐、体系完整、论述充实的诗学专著。

作者简介

周圣弘(1963—),男,湖北洪湖人。1986年毕业于湖北师范学院中文系。曾就读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硕士课程班,湖北大学中文系硕士学位班。武汉大学(1996)、福建师范大学(2007)、华中师范大学(2011)访问学者。现任教于福建武夷学院人文学院。出版《接受与批评》、《中国新诗流派史论》、《隔海的缪斯》、《家中的风景》(散文集)等专著,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教程》(当代卷)、《20世纪中国文学作品选读》、《中国茶文化十五讲》、《(陈德华与大红袍》等教材、著作。主持省级重点课题2项。1980年代末以来,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为两届省级优质课程、两届校级精品课程主持人,首届(2008)武夷学院“教学贡献奖”获得者。

书籍目录

绪 论 /1 第一章诗学本体论/7 第一节 传统诗学本体论的缺失/7 第二节 诗学的存在及其存在方式/15 第三节 解答诗学本体论的新思路/17 第四节 诗学:三环节交互作用的活动过程/23 第五节 诗歌:创造和接受的社会交流过程/27 第二章诗歌作品论/35 第一节 西方美学家的文学作品结构模式/35 第二节 诗歌:多层次的语言结构系统/39 第三节 诗歌作品结构的召唤性/47 第三章诗歌接受论(上)/57 第一节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启示/58 第二节 接受者审美经验的期待视界/61 第三节 语符一意象思维:从文字到意象/65 第四节 二级阅读:反思性阐释和视界交融/71 第五节 诗歌接受的心理进程/78 第四章诗歌接受论(下)/92 第一节 诗歌接受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92 第二节 诗歌接受是一种社会交流活动/101 第三节 诗圈与读者群/105 第五章诗歌创作论/110 第一节 从现实的读者到“隐匿的读者”/111 第二节 从意象到文字:意象一语符思维/117 第三节 创造更多的“空白”与“不确定性”/129 第六章诗学价值论/136 第一节 诗学价值:作品对读者的审美效应/136 第二节 读者直接参与诗学价值的创造/141 第三节 以审美价值为中心的多元价值系统/145 第四节 诗学的基本价值与浮动价值/153 第七章诗学效果论/162 第一节 从多元价值向多元效果转化/162 第二节 效果:对读者视界的改变/167 第三节 效果:纵向的历史影响/173 第四节 效果:横向的交互影响/179 第八章诗学批评论/184 第一节 批评是对作品意义的阐释/184 第二节 批评的有效性与价值尺度/190 第三节 诗学批评的主体性与对象性/196 第四节 接受诗学的诸种批评模式/202 第九章诗歌接受个案/210 第一节 徐夤《尚书惠蜡面茶》若干问题考论/210 第二节 满瓯似乳堪持玩,应缘我是别茶人/232 第三节 春风吹破武林春,从来佳茗似佳人/250 第四节 时代的前哨,大众的良朋/259 第五节 审美的力度:当代中国自然山水诗写作的得与失/274 参考文献/290 附录一 “接受诗学”系列论文索引/293 附录二作者著述一览/294 后记 /296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第二,意义建构层。这是诗歌作品的次外层结构。诗歌作品乃至包括诗歌在内的一切文学作品,都是由语词、短语、句子和段落这四个意义单位交织而构成的。诗歌作品的最小意义单位是语词,其次是短语,再次是句子,最后才是段落。 诗歌作品的每个语词有相对独立的意义,这种意义是人们在长期的交流中约定俗成的。但语词常常具有表示多种意义的可能,一个语词的确切意义只有在短语、句子乃至在段落的上下文的关系中才能呈现出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句。其中的每一个字(词)本身都有单独的意义。“朱”在汉语中既可作姓,又与红、赤同义,是一种颜色:“门”既指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形状、功能似门之物,还指旧家族或家族的一支,乃至一般事物的类别及学术宗教派别等等;但“朱门”二字合在一起,它们的意义就被选择确定为“红色的大门”(建筑物的出入口);“朱门”放在全句中,方显出它的真实意义:属于朱门内的豪门贵族。这就说明诗歌作品的语义是在各意义单位的联接中,即上下文关系中才呈现出来的,同时也说明作品中语词的单独意义与它在作品中的具体含义往往是不一致的、悖谬的,有时甚至是相反的。 诗歌作品的语义不仅要在语词、短语、句子、段落等意义单位的具体关系中才能得到确定,而且这种意义的确定在时间上是一个建构过程。诗人的写作行为与读者的阅读行为是逆向的语言活动,但都是一个时间上前后延伸的过程。仍以前面杜甫那两句诗为例。诗人揭露抨击封建豪门剥削压迫百姓的意象——诗的主题意义亦即两句诗对比产生的意义——是通过这十个字(词)的排列组合表现出来的,它只能生存于这十个字(词)、两个句子写作完成之后。同样,读者阅读也是沿着一个个字(词)前进,这些字词的组合关系逐渐明朗,意义也逐渐确定。读完这两句诗,前面这些词的整体意义与对比意义才呈现出来,这个阅读过程虽然非常短暂,却经过了一个意义建构过程。所以在诗歌作品的语义层,作品的文字看起来是死的,但一旦与作品、读者相联系,就变成活的了,它的意义因而就是一个建构的过程。 第三,修辞格层。这一层是文学作品结构所特有的。诗歌作品意义的重建,主要依赖于这一层次。诗歌创作的许多修辞方法,不是直接地、而是间接地,不是正面地、而是侧面地,不是对称地、而是偏转地展示语词、诗句、诗段的意义,导致了意义的重建。例如汉乐府诗《陌上桑》中,很少正面描写罗敷的美貌,而是描写罗敷“采桑城南隅”时,“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被她的美貌惊呆了:“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峭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这种明写效果暗写对象也是一种意义的偏转与重建。 在诗歌作品中,意义的偏转、悖谬、逆反、重建等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这些途径就是指比、兴、象征、夸张、通感等各种修辞手法。至于各种具体的修辞格,这里就不去详细列举了。 这些修辞方法无一是建立在能指与所指、语符与意义之间稳定的对应统一基础上的,恰恰相反,它们全都以二者之问的某种程度的分离和偏转为前提,它们的目的全是要达到一种意义重建,一种与语言意义单位(词、句、段)的本来意义不同的新的意义;它们又全都是连接作者的创作意图与读者的审美阅读之间的通道。所以,种种修辞方法汇集起来成为诗歌作品一个不可或缺的,体现诗歌本质的结构层次。


编辑推荐

《接受诗学》是是一部经过长时间思考与精心准备的角度新锐、体系完整、论述充实的诗学专著。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接受诗学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