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

李枚毅,曹江莲 主编 湘潭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9  

出版社:

湘潭大学出版社  

作者:

李枚毅,曹江莲 主编  

页数:

182  

前言

  为了提高国家的持续发展能力、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构建创新型国家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鼓励创造,鼓励创新,特别是鼓励原始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推动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拔尖人才,是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湘潭大学出版社经过精心策划,组织实验教学一线的专家和教师编写了这套“2l世纪高等院校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系列教材”。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作为连接理论与实践的纽带和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的研究,还显得相对不足;对如何进一步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创新实验教学方法、途径,以更好地发挥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创造技能的平台作用方面的研究与探讨,尚待深入;已出版的实验教材还比较零散,不成体系和规模,高质量、高水平的实验教材建设与实验教学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实验手段、实验仪器不断更新,传统实验教学中的许多范例、方法,既不能体现与学科发展相适应的前沿性,也不能体现与产业相衔接的应用性,使许多实验教材严重滞后于实验教学的现实需要和教学改革的进程。要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必须重视实验教学;而要实现教学目标,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则必须以实验教材为基础,必须有好的实验教材作支撑。因此,湘潭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这套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系列教材就非常有意义。  这套教材最大的特点是融入了许多新的实验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引入了新的实验手段与实验方法,尤其是增加了计算机技术在实验中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现代高新技术的了解,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前瞻性。教材范围涵盖了物理、化学、计算机、机械等几大传统学科专业,并注意区分了理科和工科教学过程中各自的侧重,做到了理工交融,也较好地实现了实践与理论性、基础性与先进性、基本技能与学术视野、传统教学与开放教学的相互结合。

内容概要

本书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的配套实验指导教材,全书分为9章,共37个实验。每个实验既包括实验目的和实验基本内容,还包括上机练习和思考题。同时,提供了基本知识测试题。本书突出了计算机基础理论与实践的内在联系,补充了当前流行的和先进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加强了各知识要点的上机练习的训练。 本书内容新颖、丰富、全面,图文并茂、深入浅出,既可作为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配套教材,也可作为成人教育和各类计算机培训教材。

书籍目录

第1章 计算机硬件的认识与基本操作 实验1-1 计算机硬件的认识 实验1-2 计算机键盘操作第2章 Windows XP操作系统 实验2-1 Windows XP的登录、注销、切换用户和关闭 实验2-2 Windows XP的桌面 实验2-3 窗口的操作 实验2-4 文件与文件夹的操作 实验2-5 显示属性设置的基本操作 实验2-6 记事本、画图和写字板程序的基本操作 实验2-7 计算器的基本操作 实验2-8 注册表编辑器的基本操作 实验2-9 命令提示符窗口和文件属性的操作 实验2-10 搜索文件和文件夹的技巧第3章 Linux操作系统 实验3-1 GNOME的基本操作 实验3-2 Linux文件的操作第4章 Word 2007文字处理 实验4-1 文档编辑与排版 实验4-2 表格制作与编辑 实验4-3 图文编辑 实验4-4 文字综合处理第5章 Excel 2007电子表格制作 实验5-1 电子表格的编辑与格式化 实验5-2 电子表格的排序、筛选、分类汇总与图表生成 实验5-3 使用Excel设计个人帐簿第6章 PowerPoint 2007演示文稿制作 实验6-1 演示文稿的建立 实验6-2 幻灯片的动画和超链接 实验6-3 设计一个专业知识竞赛的演示文稿第7章 计算机网络和Internet应用 实验7-1 网页浏览 实验7-2 万维网的信息检索 实验7-3 Web方式电子邮件第8章 多媒体技术 实验8-1 声音文件的录制 实验8-2 图像文件格式 实验8-3 播放音频与视频 实验8-4 音频的采集与处理第9章 信息安全与计算机病毒防治 实验9-1 瑞星杀毒软件的查杀病毒基本操作 实验9-2 江民杀毒软件的查杀病毒基本操作 实验9-3 注册表编辑器解除病毒对隐藏文件的控制 实验9-4 运用360安全卫士修复系统漏洞 实验9-5 病毒软件与病毒相互对抗的实验方案设计和实施 实验9-6 运用工具软件探讨病毒进程附录:测试题

章节摘录

  第1章 计算机硬件的认识与基本操作  实验1-2 计算机键盘操作  本实验属验证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认识计算机的键盘及键的功能。  (2)掌握键盘的使用,进行正确的指法训练。  (3)通过《金山打字》的练习,掌握《金山打字》软件的使用,熟悉键盘中各键的位置,练习各键的具体操作,提高键盘输入的速度和正确性。  (二)实验准备  在计算机中安装好操作系统和金山打字软件。  (三)实验过程  1.键盘认识  键盘由一组按键开关组成。键盘上按键的个数由各机器的要求而定,常用的有普通的。101键盘和Windows键盘。每个按键都有其唯一的代码,当把某个键按下去时,键盘中的电路就形成该键的代码,并以一定的方式让CPU接收该代码。  图1-2为Windows键盘的示意图。通常将键盘分为标准键盘(主键盘)、功能键、光标控制键盘和数字小键盘四个部分。其中,部分按键上有两个符号,在上面的字符称为上档字符,下面的字符为下档字符。  (1)标准键盘  标准键盘是键盘的主要部分,用来键入字符,包括字母键(A~Z)、数字键、专用符号键(如!、@、#、$),为了配合字符的输入,设置了一些辅助按键。  ①空格键。当按下此键时(图1-2中长条形键),会把一个代表空格的代码送给计算机,同时在屏幕上的当前光标位置处形成一个空格。  ②大小写锁定键(Caps Lock)。按该键一次,其后输入的字符(不按住Shift键)转换为大写字符;再按该键一次,其后输入的字符(不按住Shift键)转换为小写字符。  ③换档键Shift。键盘的左右下角各一个。当不处于大写锁定状态时,即默认状态,各字母键代表小写字母,其他键代表的是下档字符。按住换档键Shift不放,再击其他键,如击键A,简写为Shift+A。若是字母键则代表相应的大写字母,否则是上档字符。  ……


编辑推荐

  《21世纪高等院校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系列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的配套教材。本教材突出基础性,为学生学习与计算机相关的后续课程打下基础;注重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教学内容提倡低起点、高要求的教学思想;同时包括了部分难度较大的高级计算机专门知识,培养学生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计算机系统维护能力。  本实验教材的大部分是基础性操作实验,部分是提高性实验,少数是难度较大的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