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社会转型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

王海峰 湘潭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9  

出版社:

湘潭大学出版社  

作者:

王海峰  

页数:

350  

字数:

291000  

前言

  从人类政治发展的内在逻辑来看,虽然政党产生自社会利益多元化的诉求,但是,只有在现代民主由以产生的国家与社会相分离的基础之上,现代政党政治才能有效地确立起来。因此,现代政党政治不仅由国家制度和社会利益本身所决定,更凸显了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任何国家的政党制度,既不完全是政党或政党关系决定的,也不完全是国家制度体系决定的,而是由决定政党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和国家所共同决定的,是国家与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和发展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从革命时代的武装夺取政权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的领导与执政,中国共产党的角色和作用不仅由其基本政治理念所决定,更很好地契合了中国自近代以来的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和发展逻辑。党不仅建立了新的国家,改造了社会,而且创造了中国特色的民主形式来引导国家与社会的互动要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伴随着国家层面的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层面的利益分化以及中国共产党自身所面临的诸种变化,党如何进行自我的有效定位,如何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是党的建设和发展的迫切需要。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学术著作丛书之一,研究了社会转型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全书共计十二章,内容包括:社会转型期基层党建的战略定位——国家建设;社会转型期基层党建的战略主线——有效执政;基层党组织与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构建——不断学习;基层党组织与社会整合体系的优化——创造治理;基层党组织与协商政治形态的确立——开发协商;基层党组织与中国基层民主的成长——培育民主;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的内在机理——结构耦合;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的现实路径——功能开发;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的战略取向——人才培养;建设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的科学选择——机制创新;基层党组织有效发展民主的根本保障——制度建设;基层党组织适应城乡一体化的重大部署——城乡统筹。

作者简介

王海峰,男,1979年出生,湖北黄梅人,复旦大学政治学博士,讲师,现就职于湖南省委党校,主要研究政党政治、地方治理,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书籍目录

导论
第一章 社会转型期基层党建的战略定位——国家建设
第一节 转型期党的建设的逻辑
第二节 基层党组织与国家建设
第三节 基层党组织与社会成长
第二章 社会转型期基层党建的战略主线——有效执政
第一节 党的先进性建设进程中的基层党组织建设
第二节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程中的基层党组织建设
第三章 基层党组织与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构建——不断学习
第一节 政党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第二节 学习型基层党组织的灵魂是创新
第三节 基层党组织在不断学习中发展
第四章 基层党组织与社会整合体系的优化——创造治理
第一节 政党整合社会的理论与实践
第二节 非政府组织的兴起及政治效应
第三节 创造治理与整合体系的优化
第五章 基层党组织与协商政治形态的确立——开发协商
第一节 和谐社会与协商政治
第二节 协商政治与基层党组织
第三节 基层党组织与公民协商
第六章 基层党组织与中国基层民主的成长——培育民主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中的民主化与基层民主
第二节 发展基层党内民主:基层党组织生命力所在
第三节 推动基层社会民主:人民民主的内在要求
第七章 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的内在机理——结构耦合
第一节 社会整合与组织覆盖
第二节 党组织与基层社会的结构耦合
第三节 结构耦合的历史、现实与逻辑
第四节 结构耦合的政策思路与实践机制
第八章 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的现实路径——功能开发
第一节 转型社会基层党组织行政领导与政治整合的张力
第二节 基层党组织社会工作体系与党组织功能开发
第三节 在党建与自治的协调中开发党组织功能体系
第四节 服务社会:基层党组织功能开发的立足点
第九章 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的战略取向——人才培养
第一节 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第二节 以人才资源战略指导党员队伍建设
第三节 人才培养要服务于党性忠诚与国家建设
第四节 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教育、管理、服务的有机统一
第十章 建设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的科学选择——机制创新
第一节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
第二节 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机制
第三节 基层领导班子与干部领导能力建设机制
第四节 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机制
第十一章 基层党组织有效发展民主的根本保障——制度建设
第一节 党内民主与制度建设
第二节 党员权利保障:基层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基础
第三节 集体领导:基层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重中之重
第四节 公推直选: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的制度创新
第十二章 基层党组织适应城乡一体化的重大部署——城乡统筹
第一节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与基层党建
第二节 城乡统筹背景下基层党建的实践基础
第三节 城乡统筹背景下基层党建的基本目标
第四节 以城市带动乡村:城乡统筹的行动策略
第五节 城乡统筹背景下基层党建的发展空间

章节摘录

  第四,民主决策。就是本地区有关重大事项的决策,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让党员和群众广泛参与。在这方面,各地形成了很多有价值的探索成果。如浙江温岭广泛推行的“民主恳谈”制,要求当地各乡镇、社区、单位在对重要公共事务作出决策之前,必须先召开干部和群众自愿参加的“民主恳谈会”进行讨论。参加者先自由、平等地发表意见和建议,待形成一定共识之后,再按规定程序作出最终决策。河北临漳县推行农村的“无职党员议事”制度,要求由10名左右通过选举产生的党员组成“无职党员议事会”。凡是村党组织的任期目标、重要决定以及村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涉及村民利益的重要工作,须先由“议事会”商定,再提交党委(总支、支部)审议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议事会”成员还要对村党组织每年两次的述职报告进行无记名投票评定,并负责对村级财务进行监督。这些实践探索,都有效促进了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第五,完善党代会制度。浙江台州、四川雅安、湖北罗田等地试点的基本做法:一是实行党代表直选。二是实行党代表常任制,党代表任期与本届党代会届期相同,任期内党代表享有党代会期间的一切权力。三是实行党代会年会制,每年举行一次党代会,审议县委的工作报告,讨论和决定重大事项,民主评议县委委员年度工作。四是实行委员会制,取消常委会,由全委会在党代会闭会期间负责党的日常工作,书记办公会成为全委会的议事机构。五是实行重大事项表决制,对于重大事项通过党代会和全委会两个层次的表决做出决定。六是实行评议制。在党代会年会上,党代表要对县委、县纪委领导班子进行评议,并无记名投票表决;对“三个党组”(政府、人大、政协)的工作报告进行评议;县委委员向党代会述职,党代表对县委委员进行评议,并无记名投票表决,投票结果作为考核县委委员工作的重要依据;届中对县委委员进行一次信任投票,不满意票超过30%的人员必须写出书面整改报告。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社会转型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