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瘗鹤铭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丁超,镇江焦山碑刻博物馆 编 江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2  

出版社:

江苏大学出版社  

作者:

丁超,镇江焦山碑刻博物馆 编  

页数:

188  

内容概要

  《瘗鹤铭(2011)》主要内容包括:碑的衍生物--以《瘗鹤铭》为例、鹤铭研究、大字之祖《瘗鹤铭》--《瘗鹤铭》研究的历史价值及现代意义、论“南北二铭”、思接干载--《瘗鹤铭》解析、《瘗鹤铭》的文本和书风之我见、论《瘗鹤铭》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瘗鹤铭辩、名碑赏析、《魏法师碑》碑文校注及初步研究几题、家国情怀的千古绝唱--陆游的焦山摩崖题记。

书籍目录

碑林渊源仙人今安在 江流石不转——记焦山摩崖石刻千年宝刻 书法名山——记镇江焦山碑林书法之城话镇江抢救《瘗鹤铭》碑的陈鹏年碑的衍生物——以《瘗鹤铭》为例鹤铭研究大字之祖《瘗鹤铭》——《瘗鹤铭》研究的历史价值及现代意义论“南北二铭”思接干载——《瘗鹤铭》解析《瘗鹤铭》的文本和书风之我见论《瘗鹤铭》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瘗鹤铭辩名碑赏析《魏法师碑》碑文校注及初步研究几题家国情怀的千古绝唱——陆游的焦山摩崖题记唐殷府君墓志铭考释李德裕与佛教关系探微一镇江甘露寺出土石刻及其他不可小觑《徐铉临峄山秦碣石门辞》碑廊漫步焦山碑刻研究四则与“焦山碑林”的缘分——郑孝胥《第六世振声公捐产兴学碑记》探访与晚清状元前世今生的因缘——陆润庠与焦山石刻刘家“四年”焦山题名焦山碑林里两块牡丹碑“一建二移”仰止轩水下再探钩沉记镇江焦山《瘗鹤铭》2008—2010年度发掘简报打捞《瘗鹤铭》巨石刻字否待解千古谜——摩崖石刻《瘗鹤铭》真迹今日有望浮出水面“大字之祖”能否复活千古谜碑《瘗鹤铭》再打捞

章节摘录

  查此本,其上钤印众多,计有“以碑版作性命、扶桑访古、贵阳陈矩、均石居、景瀑亭、衡山搜访中国逸书东瀛金石、衡山、山阴梁氏收藏碑版书画之印、威远唐世隆光晋鉴藏印、何振羲、曾中子、唐光晋、唐世隆印、悲鸿、曾默躬审定记、山阴梁洵信卿、不因人人热之室、徐无闻校读金石刻辞、贵阳陈矩书匦记、双景盦、不负堂、与神”等20多枚。封面有唐光晋题签,封二有唐光晋题跋四则,扉页有曾中子隶书题签,何振羲题跋一则,徐悲鸿题跋一则,册后有阿默、何振羲、唐光晋题跋。  他们中,唐光晋为民国国民党要员,其在重庆任职时与徐悲鸿、谢无量交往甚密,常在一起研讨书画及藏品。除此人外,其余皆为金石书画界人士:陈矩(1851-1939年),字衡山,清贵阳人,著名诗人,出身书香门第,后出使日本,在日本搜得日本国金石遗文四千余种,将之编成《日本金石书》,又寻得各种遗书百余卷,宋元椠本二百余卷,名人著述未刊行五百余卷,回国带回,影印为《灵峰草堂丛书》百卷和《中国逸书百种志》,其学问文章在晚清民初贵州人中堪称一流,著有《石鼓文全笺》、《商周鼎钟两种》、《贵州通志·金石志稿》等;曾默躬(1880-1961年),又称墨公、默居士,成都人,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通诗文、书画、医术;何振羲,字禹神,四川庆符人,善花卉,工书法,鉴赏金石尤为所长。  可见,后一种拓本集册页本与考据本所长。笔者认为,这是一种极富中国传统特色的图像组织形式,有碑拓、有题跋、有考释,主体黑白两极,红印点缀其间,串起众多人物、故事、情节,这虽然是册页装,但打开后如手卷一样,可以延展、接续,其上凝聚着丰富的时代信息,需要很好地阐释解读。如此件,不仅是众多名人对《瘗鹤铭》的解读,也是他们当年友谊承递的一个历史见证。  再看实物考据,一为书,二为器。康熙时就有痴迷《瘗鹤铭》者,如汪士铉(1658-1723年),图10为其临作局部⑤,不见碑意,倒见帖意,汪氏书法以行、楷见长,此幅楷书临作疏朗挺拔,顾盼有致,布白均衡,笔笔送到,前人评其书“老劲”,果然。不仅如此,汪士铉还著《瘗鹤铭考》,从理论层面论证,见图11,此为2010年3月22日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嘉德四季第11期“古籍善本、碑帖法书”拍卖会4665号拍品。  清人对《瘗鹤铭》考证的看重,有《清史稿》为证。除汪士鋐外,清人张弨撰《瘗鹤铭辩》,吴东发撰《瘗鹤铭考》,翁方纲撰《瘗鹤铭考补》,汪鋆撰《十二砚斋补瘗鹤铭考》。甚至,皇帝也加入了考证大军: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二月,乾隆南巡,重登焦山,见《瘗鹤铭》磨损过多,拟旨勒于碑,谕命将刻石嵌于定慧寺壁间。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瘗鹤铭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PDF格式下载



不是字帖,是研究文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