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叫纪念的雪
2009-5
江西高校出版社
海飞
169
190000
这套《青少年素质读本?中国小小说50强》丛书精选了当今中国小小说界最具实力的50位作家,每人一部共50本书,所选作品也大都是这些作家的代表性作品。在即将付梓之际,出版者嘱余以序之,时间紧迫,惜不能将书稿一一细读,只能杂谈一点感受以求教于方家。 对中国小小说的发展和小小说作家的创作我一直比较关注。这套丛书中有不少作家我是认识的,许多作家的作品我也拜读过,印象深刻。其中不少作家的作品深深影响了中国青少年阅读近三十年,相当多的作品入选小学、中学、大学语文教材乃至国外的中文教材。还有的作品成为了中考、高考、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试题。国内不少知名的刊物如《读者》《青年文摘》《青年博览》等也都曾转载过其中的篇章。 小小说近十几年发展很快,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文学现象。当前我们全国有一大批小小说作家,更多的、难以计数的读者则是它的忠实拥趸。许多小小说作家数十年如一日,潜心于这种文体的创作,正因了他们的不懈努力,才形成了如此纷繁茂盛绚丽多姿的小小说格局。很欣慰这套丛书基本上囊括了中国最优秀的小小说作家和他们的作品,不敢说没有遗珠之憾,但“鱼目混珠”肯定是没有的。通过这套丛书,读者可以窥望小小说作家们抱玉握珠的才华,可以领略当今中国小小说异彩纷呈的世界。 题旨深度的开掘、情感魅力的展示、艺术表达的精妙和难舍难弃的吸引力,从来就是小说家们追求的境界。而小小说,它独特的文体,对这一境界的实现规定了独特的美学要求。小小说的巨匠们,是“带着镣铐跳舞”的大师,尺幅之间,可窥千里,一颦一笑,堪叹人生。无论是题材的选择,还是角度的切入,是意境的营造,还是语言的特色,都与中长篇小说大异其趣。我很高兴小小说写家们都已参透堂奥,他们的思考与追求,也就有了很高的自觉性。其成果斐然,自是题中应有之义。 尽管小小说写好殊为不易,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适合青少年阅读与学习的文体。短短一两千字内,用精准的文字讲述一个引人入胜、相对完整的故事,好看、好读、好玩,颇符合青少年的阅读心理和阅读习惯。小小说无论写人绘景状物,还是记叙抒情议论,诸多写作手法或技巧的运用。很能锻炼、考验习作者的想象力和文字功底。由此,这套丛书的定位一青少年素质读本,其良苦用心就显而易见了。在文化阅读市场普遍比较浮躁的当今,出版者能够静下心来,专注地为青少年学子编辑一套适合他们阅读的丛书。这是令人钦佩的。看得出,让青少年读好书,读有益于他们成长的书,是这家出版社的良苦用心。《青少年素质读本?中国小小说50强》的出版,在力争打造青少年及大众阅读出版的一个新标杆。 我相信,通过这套精心编选出版的丛书,将可能为中国青少年整体素质的提高做出一点贡献;同时也希望通过这套丛书,能培育出更多热爱文学热爱小小说的青少年读者和作者,因为中国文学的未来最终是属于他们的。
海飞有着相当开阔的文学空间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无论是古代题材、武侠题材、传奇题材、现代题材的小小说都有涉略。他的想象力在文字中被无限放大,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虚构体验。这种想象才能,造就了每一个故事的质地优良。海飞的叙事语言若行云流水,有着飞翔的姿态。在他的文字空间中,忧伤、华丽、凄情、悲凉,若画笔般精确而到位地描慕出人间故事。这是一种欲张还含的语言力量,能够准确切中我们的阅读神经。 海飞的文字才能和想象力,造就了小小说创作的异数,为我们提供了多种经典文本。
海飞,《浙江作家》杂志执行主编。曾在《收获》《人民文学》《十月》等刊物发表中短篇小说200多万字,部分作品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等报刊及各类年度选本、精选本选用。获人民文学奖、“四小名旦”青年文学奖、《上海文学》首届全国短篇小说大赛一等奖、“贝塔斯曼杯”第三届全球网络原创文学作品大赛散文奖、2004年度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著有长篇小说《花雕》《壹千寻》等。小小说曾获首届全国微型小说年度评选二等奖、全国小小说优秀作品奖,2007年中国小说排行榜上榜作家。
裁缝郑小衣弹花匠阮三郎箍桶匠陈敦儿画匠唐苤木匠李直漆匠小七锁匠三官剃头匠李莲英铁匠章三发砖匠大春刘一刀在此贵妃醉酒美人斩月亮海棠保卫一座桥效颦唐斩的唐唐斩的斩唐斩的爱情唐斩的眼泪我是段四陈老爷的胡琴许三多的1609棺材铺枪毙七子修行年代传奇棋子秋天有病第28个春天的卡布其诺葵花朵朵暴雨将至黑猫走失在豆腐巷的白夜我们去盗墓吧带鱼在寻找蝈蝈为什么呜叫开往春天的拖拉机蓝月光芦花那里有条美丽的河如戏桃花驾临一场叫纪念的雪有个女孩名叫小碗磨刀老头的吹牛生涯桃李一顶皮帽一根领带油纸伞中士与女人酒吧里的女人粽子红灯笼罗先生的婚姻茶茶是一棵树皮匠老黑的最后时光爱情与毛衣擦肩而过钢琴课风中的围巾烟灰爱情婚姻流程末班电车拐了一个弯过程梧桐雨香水瓶纸糊的天堂我和我追逐的梦
裁缝郑小衣 郑小衣的成衣铺开在暨阳城横街上,其实郑小衣还很年轻,但是他的名声已经使得省城里的许多太太小姐们,从杭州专程赶来请他缝制衣服。郑小衣擅长缝制旗袍,他做的旗袍像一支神奇的笔一样,三笔两笔勾出女子完美的曲线。郑小衣话不多,许多个日子里他喜欢站在成衣铺的屋檐下,看手下的工人们替他缝衣服。 郑小衣是个白净的人,许多个日子里他会抬头看一看天,然后拎着一只小皮箱上门替一些达官贵人家的太太小姐量衣。那天他刚好走到太平桥头,听到了咿咿呀呀的歌声。他走过去,看到一个卖唱女子正唱着一支关于命若浮萍的凄凉曲调。他拎着皮箱一直没有离开,他用目光量好了女子的身材,然后他迅速回到了成衣铺,拿出上好面料,剪刀像一艘小船划开水面一样,一块布料被郑小衣三下五除二裁得七零八落。郑小衣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三天三夜没有出来。第三天黄昏的时候,郑小衣红着一双眼睛从屋子里出来了,他手里托着一件手工缝制的精美旗袍。 郑小衣找到了卖唱女子,女子仍然在太平桥上唱歌。郑小衣走到她面前把旗袍递上,然后轻声说,跟我走好不好,你跟我走。女子看了郑小衣优郁的眸子很久,女子一句话也没有说跟着郑小衣走了。郑小衣牵着她的手,走过了中水门走过了药铺走过了南货店,然后女子看到了郑小衣成衣铺。郑小衣问,你叫什么名字?女子说,我叫飘萍。 郑小衣和飘萍的日子很平静。飘萍后来跟着别人去唱堂会,郑小衣说别去了吧,飘萍说要去的。飘萍跟着别人去了,而且一不小心唱红了,飘萍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起来。郑小衣每天都要忧心忡忡地看着飘萍匆匆地离去,终于有一天,飘萍回来时对郑小衣说,团长今天拉住我不放,大约是喝醉了酒,我好不容易才挣脱的。郑小衣没说什么,又取出一块布料拿起剪刀就剪,第二天飘萍去唱堂会时,郑小衣让飘萍穿上那件衣服。 那天晚上飘萍回来得很晚,回来后飘萍对郑小衣说,团长今天又伸手了,但是很快缩了回去,他说手很麻。郑小衣笑了,郑小衣说那衣服面上有无数条细得看都看不清的钢丝。第二天,飘萍没有去唱堂会,飘萍说不想去唱了,唱堂会总有许多麻烦事。飘萍和郑小衣的日子又复归平静。有一天郑小衣被几个穿着黑衣服的人请去,晚上很晚才回来。郑小衣被人带到一间屋子里,屋子里围了许多人,还有一个躺在地上的人,那个人的头已经和身子分开了,然后那些人告诉郑小衣,这个人被日本人杀死了,因为这个人杀了许多的日本人。郑小衣俯下身去,他知道这些人需要他干的是什么,他飞快地替这个人缝好了头,然后他在水盆里拼命洗手。地上那人眨了一下眼睛,又眨了一下眼睛,然后闭上了眼。所有在场的人大气都不敢出,他们看着郑小衣转身离去的背影,深深鞠躬。 许多天后,一个女人找到了郑小衣,郑小衣正在裁一块布料,所以郑小衣没有抬头。女人说是团长的夫人,女人说团长那天听飘萍唱堂会后手麻了一麻,第二天他就开往前线打日本鬼子了,没想到在路上有两个手指突然断了。女人说话很缓慢,像是在哄一个小孩入睡。女人说其实团长在以前的一次战斗中就负过伤废了身子,不再是一个真正的男人,他的所作所为对飘萍是构不成任何威胁的。女人又说团长在这次打鬼子的战斗中死了。女人最后一句话说得很轻,郑小衣停止了裁衣服,关小衣抬起了头,女人的脸上看不出一丝痕迹,郑小衣的脸上却白花花的一片。 郑小衣没说什么,而是替团长夫人量了量身材。旗袍做好的时候,是飘萍送去的,飘萍说这是小衣送给你的旗袍。飘萍说郑小衣走了,郑小衣去了前线,郑小衣说他对不起团长。飘萍又说我要等郑小衣回来,我要守着他的成衣铺。团长夫人说,我也要等他回来,他不回来我找谁做旗袍去。 两个女人一抬头,不约而同地听到远方传来的轰轰炮声,炮声里一个丢掉剪刀的裁缝正手持钢枪努力完成成为优秀士兵的过程。团长夫人笑了笑,飘萍也笑了笑。 弹花匠阮三郎 阮三郎是个瞎子,阮市人,阮三郎少年时候的一场变故让他的眼睛永远也没能看到光明。有人问阮三郎想不想学算命,那是一个很好的职业。三郎想了很久,说,我想学弹棉花。 阮三郎就学了弹棉花。学会弹棉花后三郎开始一村又一村地辗转,他已经看不到路旁的篱笆和柳树,看不到溪中的小鱼和河面上掠过的水鸟。但是他的身影像春天的一缕风一样蹿遍了每一个村。阮三郎弹的棉花又柔又软,当东家问他多少工钱时,阮三郎睁着一双白眼一笑说,随便给一点就行。 阮三郎是一个很随便的人,他吃得随便穿得随便,收工钱也随便,在他一村一村的辗转中给百姓们送去了温暖。阮三郎还会拉二胡,阮三郎拉的二胡曲风明快,让人听了也很快乐。许多人问阮三郎的眼睛怎么瞎的,阮三郎说我的眼睛是因为被人用石灰包砸瞎的。又有人问那么为什么有人要用石灰包砸你呢,阮三郎笑着说,因为我们家遭遇了仇家,仇家将我们一家十几口人全部斩杀了,然后血淋淋地挂在大树上。我逃跑的时候被人用石灰包砸了,但是我命大,尽管我眼睛瞎了但是我的命大。阮三郎笑着告诉大家这些事,听得大家毛骨悚然,阮三郎却哈哈大笑。 快要入冬的时候阮三郎来到了暨阳城,阮三郎在长弄堂里弹棉花。那时候徐衙里头正在杀猪宰羊,肉香弥漫了整条弄堂。正在弄堂里某户人家弹棉花的阮三郎拼命吸着鼻子,真香啊阮三郎说真香啊,然后他拿起了弹花弓向徐衙走去。他听到了一个中气很足的声音在招呼着客人落座,阮三郎翻着白眼笑着走了进去,他在那个人面前站住了,他说多么熟悉的声音啊徐老爷你的声音多么熟悉啊。然后他转身走了,转到台门的时候突然回转身,弹花弓弹出了两枚小小的石子,一声惨叫过后,徐老爷捂着两只眼睛倒在地上。然后,徐衙里头的许多人都看到一个人从弹花弓里抽出了一柄剑,再然后,这个人纵身飞了起来,片刻过后,所有人都倒在了血泊中。 阮三郎就要离开徐衙了。阮三郎离开徐衙的时候听到了水缸边的响动,他走过去拎出了浑身发抖的一个小孩。小孩趴在地上拼命磕头,小孩说你不要杀我。阮三郎脑子里浮起了多年以前,一个小孩狼狈逃命的样子。阮三郎的剑就架在小孩的喉咙上,但是他没有刺下去,他最后抱起小孩夺门而出拼命奔逃。阮三郎刚走出不久,捕快就拥进了徐衙。 阮三郎带着小孩上路了。阮三郎走的时候一场冬雨开始飘落,那是暨阳城冬天来临的前奏。然后,江湖上开始盛传一个弹花匠的故事,血雨腥风中一个瞎了眼的弹花匠腋下夹着一个小孩在江湖路上东奔西突。小孩很听话,一路上服侍着阮三郎,就连阮三郎的脚也是孩子洗的。阮三郎突然有了那种收他为子的强烈愿望,这是人到一定年龄以后本性里涌出来的东西。阮三郎教他弹棉花,也教他武功。 终于在一个月夜,一位人高马大的英俊青年将一柄剑架在阮--i≥15的脖子上,阮三郎正在喝酒,他抬起头笑了,他说我早就料到这一天的,只是你再给我三天的时间。青年收起了剑,青年转身离去的时候,阮三郎的一滴泪悄然滑落。 阮三郎把自己关在小房子里,关了三天三夜,青年握着一柄剑一动不动地站在房子外面。房间里阮三郎弹一会儿棉花,拉一会儿二胡,再弹一会儿棉花,再拉一会儿二胡。三天以后门吱呀一声开了,阮三郎揉着眼从房间里出来,手里拎着一件薄薄的棉衣。 青年依然站在门口,风吹起了他的头发,身上落满了露水。青年再一次将剑抬起来,青年说你还有什么话说,阮三郎说,是该了断的时候了,我现在即便去了也已心安,本来就是,冤冤相报何时了。阮三郎将那件薄棉衣递给青年,然后自己的喉咙也迎向了青年。 一道血光过后,阮三郎仰面躺下了,一切都安静下来。青年将那件三天时间做成的薄薄棉衣套在了身上。此后,江湖上多了一个弹棉花的侠士,专门打抱不郎之手,许多人说,要是阮三郎自己穿着这件薄棉衣也不至于命归黄泉,又有许多人说,凭着阮三郎的武功,又有谁能取得了他的性命。 青年一脸冷峻,在他行走江湖的过程中血雨腥风又起,青年行侠之前必先告诉敌人,杀人的是一个弹花匠,叫阮小郎,他把那个阮字说得异常响亮,他说那个阮字的时候,眼中总有泪光闪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