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大现代文学的传统文化渊源选论

周引莉 哈工程大
出版时间:

2007-10  

出版社:

哈工程大  

作者:

周引莉  

页数:

229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大现代文学的传统文化渊源选论》主要选取了大陆的代表型作家王安忆、海外华人作家白先勇、台湾作家余光中、香港作家金庸作为重点分析对象,对大现代文学受传统文化渊源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研究。

书籍目录

导言第一章 王安忆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当代演绎一、“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王安忆与古典诗词二、“意足不求颜色似”——王安忆与中国传统绘画三、“晕碧裁红点缀匀,一回拈出一回新”——王安忆与戏曲四、王安忆与《红楼梦》小结第二章 传统文化浇灌下的海外“奇葩”一、大陆白先勇研究概述二、白先勇短篇小说的“主情”倾向三、宿命论对白先勇小说的影响小结第三章 “回头浪子”余光中一、余光中诗歌论二、余光中的散文理念述评三、余光中的散文创作研究管窥小结第四章 金庸对传统文化的扬弃一、金庸其人二、金庸对传统文化的诗意关照三、金庸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第五章 从中外影视的比较看传统文化对中国影视的影响一、从中外影视喜剧的比较看中国传统文化中幽默因素的缺乏二、从题材取向上的差异看中外影视的特色三、中外影视的思想文化内涵比较小结附录一、从存在主义角度解读王安忆的《长恨歌》二、从《海上花列传》到张爱玲再到王安忆三、张爱玲婚姻中的传统意识与现代情怀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红楼梦》中斗嘴的场面多显示了人物的性格、才智,如黛玉的冷嘲热讽。而《长恨歌》也有很多斗嘴的场景,有虚写,也有实写。如:“平安里的柴米夫妻为些日常小事吵起来,那女的会说:我不如去做三十九号里的王琦瑶呢!男的就嘲笑道:你去做呀!你有那本事吗?女的便哑然。”“上海小姐”的身份,李主任外室的背景,未婚生子的尴尬,被这斗嘴轻轻抹去了,“平安里的内心其实并不轻视王琦瑶的,甚至还藏有几分艳羡。”“几分艳羡”透露了作者注重生活内容的审美意念以及市民潜在的价值系统。正如陈思和所说:“《长恨歌》写了家庭和社会的脱离。事实上,除了官方的,显在的一个价值系统。几十年来,上海市民的生活实质没有多少改变,它有自己的文化独特性,《长恨歌》写出了这种独特的生活规律。”叫还有人评论说:“王安忆绝不是一个居高临下的道德训示者,而是一个用众生话语关注庸常之辈的身边人。安静的目光闪烁着理性与温情,更使读者感受到返朴归真的亲和力。”  大概中国古人比较缺乏幽默细胞,曹雪芹就很少表现幽默,所以他的“雅趣”多体现为“文人趣”。而王安忆的雅趣还表现在她能把一些寻常小事写得含蓄幽默、有滋有味。如《隐居的时代》中游方郎中偷“我”的金针的过程:“他的注意力全在了我的金针上,他爱不释手。于是,就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十分坦然地从我的针里,抽出最长的几根,包括老头腰上的那根,放进了他的布包里。这种偷窃的行经是如此大胆地在眼前进行,几乎使人以为是正常的事情。就这样,一眨眼工夫,我的闪亮的宝贝就进入了他的腰包的三分之一。第二天一早,他就离开了我们庄,从此再没有回来过。”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大现代文学的传统文化渊源选论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