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东北地域山水画笔墨语言研究

崔昊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9  

出版社: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作者:

崔昊  

页数:

89  

内容概要

  《东北地域山水画笔墨语言研究》绘画题材内容突出,从多个解度对东北地域山水画笔墨进行解说,可作相关课程的参考资料。

作者简介

  崔昊,祖籍山东济南,1978年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汉族,中共党员。2001年毕业于齐齐哈尔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并留校任教,现为美术系讲师,主讲山水画、山水写生、中国画、色彩风景写生等课程。至今发表学术论文十一篇,作品十幅,入选省展一次。完成校级科研两项、省级科研两项。获省级科研成果评选三等奖两次、二等奖三次、一等奖一次。

书籍目录

绪论第一章 东北地域山水画笔墨语言研究的研究方法第一节 研究方法的总方针第二节 思维方法的应用第三节 基础性研究方法的应用第四节 具体性研究方法的应用第二章 东北地域山水画笔墨语言的历史发展第一节 东北地域山水画笔墨语言发展的传统时期第二节 东北地域山水画笔墨语言发展的近现代时期第三节 东北地域山水画笔墨语言发展的当代时期第三章 东北地域山水画的笔法第一节 书法用笔意义上的笔法第二节 绘画本体意义上的笔法第四章 东北地域山水画的墨法第一节 水分控制意义上的墨法第二节 时间把握意义上的墨法第三节 材料研究意义上的墨法第四节 中国画颜料及其他媒介剂的用法第五章 当代东北地域山水画笔墨语言的研究方向第一节 艺术形象的研究塑造第二节 在对景写生实践中焦墨法的优势第三节 艺术精神的系统构建参考文献跋

章节摘录

  东北地域山一水画艺术实践的现代起步相对较晚,多数造型基础、表现手法、工具材料的具体使用都还远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独立系统。一点一滴的具体问题研究(如造型手法及表现技巧的尝试和积累)还是摆在东北地域山水画艺术面前的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东北地域山水画笔墨语言无疑要以为此服务为现阶段的研究任务和努力方向。  一、笔墨语言探索与地质地貌刻画  东北以平原和低山为主。其山地多分布在本地区的西北和东南。西、北部的山地实则为蒙古高原的东部边缘,如大小兴安岭;东、南部的山体多是火成岩,如长白山系。二者海拔较低且森林覆盖率极高,多为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传统山水笔墨语言的研究主要围绕中原和江南等内地山水进行,而对东北山水少有研究。内地山水与东北最大的不同就是树石分离,传统笔墨语言对其的研究和表现也以此为根据而分别进行,形成了树法和石法两套相对独立的笔墨语言系统。但东北山体几乎全由植被覆盖,少有岩石外露,所以对岩石树木的刻画~能一体为之而不是分别描述的笔墨语言才是研究的重点。火成岩多光秃硬滑少有裂缝,因而不易夹生树木。纵观传统,东北山地似用董源《潇湘图》《夏景山口待渡图》一路笔墨较为适合,但东北多风干燥的气候又使董源笔墨的水分运用“出师无名”。粗糙干燥的岩石刻画也不能过多用水,因此焦墨法较为适合。客观而言,东北夏季并不缺雨,雨过天晴远望苍山也是云蒸霞蔚、含烟带露,若湿笔淡墨淋漓挥洒想必也成佳作。但夏季空气湿度较低、温度较高及日照较长等因素决定了此类润泽之象只雨后出现且转瞬即逝,不宜作为东北山水题材的主体。偶尔为之可令人眼前一亮,但若长久如此则是舍长就短,不但丢弃了地域特色还会令满纸烟云的江南山水嗤鼻莞尔。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东北地域山水画笔墨语言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