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韵风华
2011-8
暨南大学出版社
李计筹
147
无
五岭以南,素称岭南,岭南文化即岭南地区的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绵长传统的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偏处一隅,岭南文化在秦汉以前基本上处于自我发展的阶段,秦汉以后与中原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明清以至近代,域外文化不断传入,西学东渐,岭南已经成为传播和弘扬东西方文明的开路先锋,涌现出了如陈白沙、梁廷□、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一大批时代的佼佼者。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岭南再一次成为试验田和桥头堡,在全国独领风骚。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岭南文化形成了兼容、务实、开放、创新等诸多特征,为古老的中华文化的丰富和重构提供了多样态的个性元素和充沛的生命能量。就地域而言,岭南文化大体分为广东文化、桂系文化、海南文化三大板块,而以属于广东文化的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为核心和主体。为了响应广东省委、省政府建设文化大省的号召,总结岭南文化的优良传统,促进岭南文化研究和传播的繁荣,在广东省委宣传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暨南大学出版社组织省内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编写了这套《岭南文化书系》,该书系由《广府文化丛书》、《潮汕文化丛书》及《客家文化丛书》三大丛书共30种读本组成,历史胜迹、民居建筑、地方先贤、方言词曲、工艺美术、饮食风尚无所不有,试图从地域分类的角度完整展现岭南文化的风貌和精髓。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力图做到阐述对象的个性与共性相统一,学术性与通俗性相结合,图文并茂,雅俗共赏。我们希望这30种图书能够成为介绍和宣传岭南文化的名片,为岭南经济和文化建设的再次腾飞提供可资借鉴的精神资源。需要说明的是,本书系曾获批为2009年度“广东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在项目申报和丛书编写过程中,广东省委宣传部的领导多次给予指导,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韩山师范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韶关学院、嘉应学院以及暨南大学的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我们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岭南文化书系》编委会2011年6月18日
五岭以南,素称岭南,岭南文化即岭南地区的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绵长传统的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偏处一隅,岭南文化在秦汉以前基本上处于自我发展的阶段,秦汉以后与中原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明清以至近代,域外文化不断传入,西学东渐,岭南已经成为传播和弘扬东西方文明的开路先锋,涌现出了如陈白沙、梁廷枏、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一大批时代的佼佼者。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岭南再一次成为试验田和桥头堡,在全国独领风骚。
岭南文化书系前言
一、梨园歌舞赛繁华——粤剧的形成与发展
(一)粤剧形成前广府地区的戏剧活动
(二)粤剧的形成与早期活动
(三)李文茂起义与粤剧被禁
(四)粤剧中兴与活动中心的转移
(五)志士班与粤剧的地方化演变
(六)新中国成立后粤剧的曲折发展
(七)海外粤剧萍踪
二、繁丝急管一时合——粤剧的唱腔音乐
(一)粤剧音乐唱腔的源流与演变
(二)粤剧的乐队与伴奏
三、赤橙黄绿青蓝紫——粤剧的舞台美术
(一)粤剧的化妆
(二)粤剧的服饰
(三)粤剧的布景道具
四、你唱罢来我登场——粤剧的行当体制
五、火树银花不夜天——粤剧的演员
七、众里寻他千百度——粤调说唱艺术
参考文献
版权页:插图:有“南国红豆”美誉的粤剧,又名广府戏、广东戏,广府人亲切地称之为“大戏”。它是广东省最大的剧种,流行于两广和海南的白话地区以及香港、澳门等,东南亚和美洲的许多国家也曾有过它的踪迹。“粤剧”一词最早见于光绪十三年(1887)旅居新加坡的清政府官员李钟钰(又名李平书)著的《新加坡土风记》:“戏园有男班,有女班。大坡共四、五处,小坡一、二处,皆演粤剧。间有演闽剧、潮剧者,惟彼乡人往观之。”(《李平书七十自叙》)不过,粤剧的形成远比这条记载要早得多一 一(一)粤剧形成前广府地区的戏剧活动广府地区虽然地处偏远,曾被认为是南蛮之地,但这里并不缺少文艺活动。在南越王赵佗的御花园遗址出土的文物中,有刻着“官伎”的“文字瓦”。(《广东戏曲简史》)汉朝统一岭南后,中原人士时有南迁,其流风遗韵润物无声。唐元和年问,大庾岭道的开通使岭南与中原的往来更加便捷,文化的交流更加频繁。南宋的刘克庄作有广州《即事四首》,一云:“香火万家市,烟花二月时;居人空巷出,去赛海神祠。”二云:“东庙小儿队,南风大贾舟;不知今广市,何似古扬州。”诗中的海神祠、东庙指的是位于广州黄埔的南海神庙(又称波罗庙),该庙建于隋开皇十四年(594)。每年农历二月十三日波罗诞,当地都要举行热闹的赛神活动,刘克庄描写的正是神诞时的盛况。诗中的“小儿队”是宋代流行的一种队舞,远在岭表的广州也有其身姿。明代的广府地区,随着城镇商业的繁荣,歌舞娱乐也随之增多。明初孙□的《广州歌》中就有这样的句子:“广南富庶天下闻,四时风气长如春。长城百雉白云里,城下一带春江水。少年行乐随处佳,城南濠畔更繁华。朱帘十里映杨柳,帘栊上下开户牖。闽姬越女颜如花,蛮歌野曲声咿哑。”(《羊城古钞》)到处是一派娱乐升平的景象。戏剧之风日盛,官员为此忧虑。成化十五年至二十二年(1479一1486)时任新会知县的丁积,因“乡俗子弟多不守常业,惟事戏剧度日”,而告谕乡民“勿事戏剧,违者乡老纠之”。(康熙《新会县志》卷八)宗族对子弟在游乐方面也有要求。佛山石湾《太原霍氏崇本堂族谱》载有写于明成化十七年(1481)的《太原霍氏仲房世祖晚节公家箴》,其文日:“一年之景,元宵之灯酒,三月三之扮饰,五月五之龙舟,七月七之演戏,世俗相尚,难于禁革。……七月之演戏,良家子弟不宜学习其事。虽学会唱曲,与人观看,便是小辈之流,失之大体……”(《明清佛山碑刻文献经济资料》)由此看来,当时不仅有本地人组织的职业戏班,还有良家子弟组成的业余组织。到了嘉靖年间编纂的《广东通志》,记载有“搬戏难成器,弹弦不是贤”的谚语。可见,广府本地人早已从事戏剧活动,只不过他们所唱是何声腔并没有明确记载。明代中后期,许多戏曲声腔流传到广东。成书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的徐渭的《南词叙录》云:“今唱家称弋阳腔,则出于江西,两京、湖南、闽、广用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昆曲也在广东广为传唱。据冯梦桢的《快雪堂集》记载,唱昆腔的徽州班名旦张三曾在万历年问到广东演出。万历崇祯年问,又有擅唱昆曲的张二乔,“随诸优于村圩赛神为戏”,“虽城市乡落,童叟男女,无不艳称之,以得观其歌舞为胜”。(《莲须阁集》卷二十四)当时广东的士大夫无不为其声艺所倾倒,她死后,粤中名流将她葬在广州白云山麓的梅花坳,由番禺人黎遂球撰写墓志铭。明末清初的南海人陈子升亦擅昆曲,他撰有《昆腔绝句》多首,在此举一首为例:“苏州字眼唱昆腔,任是他州总要降。含著幽兰辞未吐,不知香艳发珠江。”(转引自《清代六省戏班在广东》)康熙五十年到五十七年(1711-1718)间,戏曲家松江人黄之隽时任广西巡抚陈元龙的幕僚,曾多次到广东肇庆等地观剧,并写下观剧诗,其中有云:“新词拍遍黄幡绰,旧谱抄将菊部头。惯听娇浮吴语好,不知身是客端州。”(《痦堂集》卷四十三)说明昆曲在当时的肇庆也十分流行。在昆曲流行的同时,北曲在广东仍有遗响。万历时博罗人张萱作有杂剧《苏子瞻春梦记》,他家蓄有一班昆伶,其中姬人黛玉轩善习《太和正音谱》,黛玉轩死后,张萱为了悼念她,以其名补刻《太和正音谱》,并易名为《北雅》。明代,广东业已形成的本地声腔是潮调。20世纪70年代以后,陆续在潮汕地区出土了五个明代宣德至万历年间刊刻的剧本:《刘希必金钗记》、《蔡伯皆》、《荔镜记》、《荔枝记》、《金花女大全》,其题名写有“五色潮泉”、“乡谈”、“潮调”,说明已是地方化的声腔。不过,至少在康熙年间,广府地区尚未形成有地方特色的声腔。由明人清的屈大均在他的《广东新语》提到“潮人以土音唱南北曲者,日潮州戏”,又提到广府当时盛行说唱文学摸鱼歌(笔者按:即木鱼歌),却没有提及广府地区的本地戏曲,就是一个很有力的证明。到了雍正年间,广府剧坛出现了“广腔”。署名绿天先生著的《粤游纪程》中有《土优》一篇,云:“广州府题扇桥,为梨园之薮,女优颇众,歌价倍于男优。桂林有独秀班,为元藩台所品题,以独秀峰得名,能昆腔苏白,与吴优相若。此外俱属广腔,一唱众和,蛮音杂陈。凡演一出,必闹锣鼓良久,再为登场。”(转引自《李文茂以前的广州剧坛》)该书有雍正十一年(1733)松陵(今吴江)人李元龙所写的序文,因此描述的极有可能是雍正年间广州剧坛的情形。从文中看来,当时在广州演唱昆腔的班子不多,“广腔”最为风行,而这种“广腔”具有弋阳腔(简称“弋腔”)的特点。“一唱众和”即用人声帮腔,是弋阳腔的特征;“蛮音杂陈”是指演唱时夹杂了广府的口音。不过,绿天先生称这种腔调为“广腔”而非“弋阳腔”,说明它已经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但是广腔属于高腔,和唱梆黄的粤剧不是一个系统,因此它并不是粤剧的滥觞。
《粤韵风华》:"岭南文化书系"由《广府文化丛书》、《潮汕文化丛书》及《客家文化丛书》三大丛书共30种读本组成,历史胜迹、民居建筑、地方先贤、方言词曲、工艺美术、饮食风尚无所不有,试图从地域分类的角度完整展现岭南文化的风貌和精髓。《粤韵风华》(作者李计筹)是"岭南文化书系"系列之"广府文化丛书"中的一册。《粤韵风华》分为梨园歌舞赛繁华——粤剧的形成与发展;火树银花不夜天——粤剧的演员等七部分内容。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