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小儿病毒性腹泻的防治

赵锦铭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0  

出版社: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作者:

赵锦铭  

页数:

302  

前言

腹泻病毒引起的小儿病毒性腹泻是儿童中常见多发病,发病人数多,波及面广,危害大,严重病例甚至可导致死亡。据卫生部1988年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小于5岁儿童腹泻病年平均发病率为2.5~3.5次/(人·年),1989-1993年在山东等地人户调查

内容概要

  小儿腹泻是儿科中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常见多发病,尤以小儿病毒性腹泻重要,不但发病人数众多,且目前尚无好的预防疫苗,又无特异、有效的治疗药物。该书作者根据从事多年的医学病毒研究工作,在自己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写成此书。该书做到了医学病毒学的基本知识与临床表现、实验诊断、防治措施相结合,有很大的实用性。同时也填补了小儿病毒性腹泻专著空白,可供从事腹泻病毒研究、临床工作者以及防疫工作者参考。

作者简介

赵锦铭研究员,江苏省南通市人。1962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医疗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病毒学专业班,其后一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儿科研究所病毒室工作。其问曾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任内科住院大夫2年,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工作4年。自1988年以来至今历任中华医学会医学病毒学分会第二~六届委员,第五届为常务委员、现仍任中华医学会医学病毒学分会第六届委员。自1992年至今历任北京医学会病毒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副主任委员兼秘书、现任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理事。曾为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第四届热病委员会委员。自1988年至今一直为《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编委。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自1962年至今一直从事医学病毒学研究,包括呼吸道病毒、肠道病毒、轮状病毒及中药抗病毒感染等方面的研究。先后申请到并亲自实施2项卫生部基金、2项国家自然基金会、3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会、1项北京市中医药局、1项北京市卫生局基金等资助的科研课题。“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及实验研究”、“中国儿童腹泻病的防治研究”、“首次证明ECH013型病毒为心肌炎病因”,“腺病毒感染研究”、“小儿轮状病毒感染分子流行病学研究”、“首次从腹泻患儿粪便标本中分离出肠道腺病毒”等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技一等奖、卫生部二等奖、北京市卫生局科技奖等奖项。公开发表论文60余篇。参加《医学病毒学基础及实验技术》、《现代医学微生物学》、《抗病毒药物及其研究方法》等书编写。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一般情况 第二节 腹泻的病原 第三节 病毒性腹泻的防治第二章 腹泻病毒 第一节 轮状病毒(rotavims,RV) 一、简况 二、病毒特性 三、流行病学特点 四、临床表现 五、实验室诊断 第二节 杯状病毒(calicivirus) 一、简述 二、病毒特性 三、流行病学特点 四、临床表现 五、实验室诊断 第三节 诺如病毒(Norovirus) 一、简况 二、病毒特性 三、流行病学特点 四、临床表现 五、实验室诊断 第四节 札如病毒(Sapovims,SaV) 一、简述 二、病毒特性 三、流行病学特点 四、临床表现 五、实验室诊断 第五节 腺病毒(肠道腺病毒,enteric adenovims,EAdv) 一、简述 二、病毒特性 三、流行病学特点 四、临床表现 五、实验室诊断 第六节 星状病毒(astrovirus) 一、简述 二、病毒特性 三、流行病学特点 四、临床表现 五、实验室诊断 第七节 不常见的腹泻病毒 一、冠状病毒(coronavirus) 二、小圆病毒(small round virns,SRV) 三、呼肠病毒(reovirus,reo-V) 四、其他第三章 小儿腹泻中腹泻病毒感染——小儿腹泻的病毒病原学 第一节 国外报道腹泻病毒感染——小儿腹泻的病毒病原学 一、全年检测腹泻(病毒)病原 二、典型报道举例 三、夏季腹泻的病原研究 第二节 国内报道小儿腹泻中腹泻病毒感染 一、小儿腹泻的多病毒病原研究 二、小儿腹泻中单病毒病原研究第四章 腹泻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表现 第一节 国外报道腹泻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表现 第二节 国内报道腹泻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表现第五章 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诊断 第一节 电镜(electron microscopy,EM)法 一、直接电镜(EM) 二、免疫电镜(IEM) 三、SPA固相免疫电镜 第二节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一、原理 二、方法 第三节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olyacrylamide gelelectrophoesis,PACE) 一、原理 二、方法 三、结果判断 四、评论 第四节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一、小圆病毒RT-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法 二、肠道腺病毒PCR 三、轮状病毒RT-PCR 第五节 细胞生物学方法(病毒分离) 第六节 其他 一、胶乳凝集试验 二、核酸杂交 三、EM加内切酶第六章 病毒性腹泻的治疗 第一节 药物治疗 一、药物治疗原则 二、抗病毒治疗 三、抗体治疗 四、思密达治疗 五、微生态疗法 六、其他药物 第二节 一般治疗 一、体液疗法 二、营养治疗第七章 病毒性腹泻的预防 第一节 特异性预防 一、轮状病毒特异性预防 二、其他病毒性腹泻 第二节 非特异性预防 一、母乳喂养 二、改进断乳期的喂养 三、充分的清洁水 四、洗手 五、使用厕所 六、妥善处理婴幼儿的粪便第八章 展望 附1 轮状病毒VP7和VP4的血清型和基因型 附2 A组轮状病毒VP7(G)的血清型 附3 轮状病毒VP4基因型(P)和血清型(P) 附4 人腺病毒51个型的来源和标准 附5 轮状病毒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技术 附6 评价腹泻患儿严重程度的20点判断依据 附7 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 附8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防治方案(试行)

章节摘录

插图:(三)感染季节性温带地区轮状病毒感染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在寒冷季节。我国以秋季,尤其是11月份病例数最多,冬季次之,春、夏季少。Konno等(1983)报道,日本仙台地区7年1910例病儿检查结果表明冬季多(66.4%),春季次之(55.7%)、夏季(6.0%)、秋季少(4.0%)。热带地区轮状病毒感染季节性不明显,有报道称热带地区雨季病毒感染多。Na-kata等(1999)报道,肯尼亚在1991~1994年期间从腹泻患者中检出病毒阳性率旱季病例高于雨季病例。此外,北京地区(赵锦铭等)和兰州地区(白植生等)还观察到轮状病毒感染有2个峰(4~6月和秋冬季),前峰低,检出的轮状病毒电泳型可预示第二峰流行的主要电泳型。赵锦铭等(1990)还观察到北京、徐州、武汉、郑州、西宁、哈尔滨地区轮状病毒感染与当地四个主要气象因素——月平均气温、月平均相对湿度、月平均降雨量、月平均日照时中不同因素有一定关系。(四)易感人群各年龄组人群都可患病,但轮状病毒感染多见于2岁以内小儿。国内外均有从成人腹泻中检出A组轮状病毒的报道,其检出病毒阳性率各处报道不一,国内从成人腹泻中检出A组轮状病毒的阳性率波动在7.7%~12.4%之间.我们从350例成人腹泻中仅检出1例病毒。曾有报道,1 PFU病毒(4.6×104病毒)可引起敏感者有症状的感染。患者排毒时间约1周,用免疫酶方法测定患者排毒时间平均为5.8天,若用PCR法测定病毒RNA,排毒时间平均为9.5天。患者排毒病量以发病头4天为多,以后逐渐下降。(五)传播途径病毒传播途径以粪口为主,可能存在呼吸道传播途径。例如Nuovo等(2002)报道2例轮状病毒引起的肺炎死亡病例;国内也有报道从腹泻患儿咽部检出轮状病毒的。病毒还可能侵犯肠外的其他脏器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肝、脾、肾。例如:Goldwater等(2001)曾报道,2例轮状病毒腹泻患儿伴随神经系统并发症,脑脊液也不正常。


编辑推荐

《小儿病毒性腹泻的防治》: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小儿病毒性腹泻的防治 PDF格式下载



1;整体印刷质量还是可以的,并且我相信不会是盗版书。
2:对于我们基层医务人员来说,内容有点太深奥,太抽象,对于一位在乡镇卫生院的医务工作者有点不太实用。这本对于在市级和省级医院的小儿科医师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3;当当网还是我们值得信赖的朋友,不过希望以后在对书本内容简介方面多多透露一些内容,对于专业性很强的书本给读者一些提示并且说一下哪一类职业,哪一类技术人员有实用价值


治疗很少,只有七页,主要是写病毒的特点和实验室检查。


可能只有医生才睇得明白,个人来讲,不实用,睇了几天也看不明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