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传染病防治实用手册

陈敏 编 苏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8  

出版社:

苏州大学出版社  

作者:

陈敏 编  

页数:

191  

字数:

135000  

前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而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中之重的任务。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目前我国经济发达或欠发达地区严重的共性问题。据有关方面统计分析,农村贫困户中因病致贫、返贫的比例,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为20%以上,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则达50%以上。农村医疗卫生相对落后的现实问题已经引起党中央的高度关注。早在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各级政府要积极组织引导农民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2009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通过的修改后的医改意见以及医改五项重点改革的实施方案中,也将建设新农村医疗卫生体系提到了一个重要高度来认识。

内容概要

“新农村卫生实用丛书”作者把最新的实用知识呈现在读者面前,引导读者熟悉了解自身所处的卫生环境和医疗健康需要掌握的日常知识,认识那些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和寄生虫病等重大疾病的预防方法,提高处理农村重大疫情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 本书为该丛书中的一本,主要介绍了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病毒性肝炎、性传播性疾病等有关知识。 本书适合基层卫生人员开展技能培训与业务指导使用,也适合乡镇卫生院在开展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健康教育等综合性服务时参照使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第二节 疫源地与传染病流行过程 第三节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第二章 呼吸道传染病 第一节 流行性感冒 第二节 禽流感病毒感染 第三节 甲型H1N1流感 第四节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第五节 麻疹 第六节 风疹 第七节 流行性腮腺炎 第八节 百日咳 第九节 白喉 第十节 新生儿破伤风第三章 肠道传染病 第一节 伤寒 第二节 副伤寒 第三节 人轮状病毒感染 第四节 细菌性痢疾 第五节 大肠埃希菌腹泻 第六节 手足口病第四章 病毒性肝炎第五章 性传播性疾病 第一节 艾滋病 第二节 梅毒第六章 自然疫源性疾病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鼠疫 第三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第四节 狂犬病 第五节 流行性出血热 第六节 登革热 第七节 钩端螺旋体病 第八节 布鲁氏菌病 第九节 莱姆病

章节摘录

  (1)不同发病时期的传染病患者  传染病的病程经过一般分为潜伏期、症状期和恢复期三个阶段。各期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也不相同,主要取决于是否排出病原体及其数量和频度。  潜伏期的传染病患者:多数不排出病原体或排出的数量较少,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但值得注意的是有少数传染病如甲型肝炎、霍乱、麻疹、流感等,病人在潜伏期末期即可排出病原体,因此,这些传染病的潜伏期病人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就比较大。所谓“潜伏期”是指从病原体侵入机体到开始出现临床症状的这段时期。研究传染病的潜伏期在流行病学上有重要意义:根据潜伏期可以决定接触者的隔离期限,确定接触者是否还需要预防接种,推断受感染的时间和计算传染期,评价防疫措施的效果等。  症状期的传染病患者:对大多数传染病而言,此期患者的症状有利于病原体的排出,如咳嗽、呕吐、喷嚏、腹泻等,而且排出病原体的数量较大、次数较多、毒力较强,所以是重要的传染源。但有一些传染病如麻疹、水痘、百日咳、甲型肝炎等,在临床症状出现后不久就停止或很少排出病原体,所以它们在这个时期的传染性并不大。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传染病防治实用手册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