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区域分工与区域产业演进路径探讨

李超,刘耀森 著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  

出版社: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作者:

李超,刘耀森 著  

页数:

215  

字数:

190000  

内容概要

本书提出了区域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最终决定变量。变量一,区域商品市场层系深度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区域产业枝系生成。变量二,资本品市场在多大程度上降低了区域主导产业的交易费用;资本品市场的运行,归根结底是促进深度分工的非常重要的货币资本化工程。变量三,区域产业群的微观基础:企业的深度分工怎样扩大了生产的可能性边界。这些变量的引入体现了两位作者构建,S—D—S模型的建模技巧。

书籍目录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经济空间的拓扑性  1.1.2 主流经济学外生化空间集聚  1.1.3 区位分工理论综述  1.1.4 问题: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1.2 分析框架  1.2.1 区域概念的拓扑性  1.2.2 四大假设  1.2.3 角点解法  1.2.4 概念层系  1.2.5 S—D—S模型框架的一般性 1.3 逻辑结构  1.3.1 “分工经济”分析框架  1.3.2 逻辑结构分析 1.4 创新点 1.5 五大原理 1.6 研究意义2 区域分工内生演进理论模型与经验事实 2.1 产业的空间集聚演进  2.1.1 经济人决策的事前环境  2.1.2 分工内生演进的模型化  2.1.3 区域分工的事前因素  2.2 亚当·斯密的制针模型  2.2.1 制针案例:经验事实与一般化  2.2.2 制针模型:分工与市场深度 2.3 李嘉图的英国-葡萄牙产业竞争模型  2.3.1 英国-葡萄牙产业竞争模型  2.3.2 李嘉图:比较优势学说  2.3.3 李斯特:贸易保护主义与市场边界保护  2.3.4 俄林:区域资源要素禀赋与绝对优势形成  2.3.5 格鲁贝尔:产业内专业经济与产业内交易费用的减少  2.3.6 蒙代尔-弗莱明:资本品市场与交易费用剧减 2.4 区域分工的内生演进的形式化:S—D—S模型  2.4.1 主流经济学外生化地理集中  2.4.2 重构区域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2.4.3 一个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模型:S—D—S模型 2.5 S—D—S模型所建构的经验事实  2.5.1 美国制造业带的地理集中  2.5.2 美国“地毯之都”的地理集中  2.5.3 欧洲经济体市场的地理集中3 区域商品市场层系深度:约束系数与区域产业枝系生成 3.1 区域商品市场层系深度理论模型 3.1.1 区域商品市场层系特点 3.1.2 区域商品市场层系演进 3.2 区域差异与区域市场发展阶段 3.2.1 区域差异与区位偏好 ……4 区域资本品市场层系深度:约束系数与区域产业枝系升级5 重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6 区域产业新发展观:基于分工演进的分析框架7 中国的区域经济学理论与实践:近百年来的某一维度的总结参考文献后记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区域分工与区域产业演进路径探讨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