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现代化与犯罪研究

李锡海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  

出版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作者:

李锡海  

页数:

447  

字数:

380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李锡海教授是一位孜孜以求、不断进取的学者。按理说,一个功成名就的学者,退休了就可以马归南山,安度晚年了。可李教授却不是这样。他放不下自己所钟爱的事业,先是受聘于《法学论坛》编辑部,继续从事他所钟爱的期刊编辑工作,之后又被烟台大学法学院聘为硕士生导师,为培养犯罪学研究人才而劳顿。对犯罪学研究,他更是倾注了心血,表现出对科学研究的执著追求和很强的奉献精神。从退休到现在,我不断地看到他在一些学术期刊上发表的犯罪学研究论文,取得的成果颇丰。尤其在2006年,他的新著《文化与犯罪研究》问世,受到了学术界的好评。这本书被誉为“具有开创意义,弥补了文化视角研究犯罪的空白”,是“运用新理论、新方法深化犯罪学研究”的“成功范例。”①  这本《现代化与犯罪研究》可以说是《文化与犯罪研究》的姊妹篇。它也是“运用新理论、新方法深化犯罪学研究”的“成功范例”。所不同的是:《文化与犯罪研究》运用的是文化学的理论和方法,而《现代化与犯罪研究》运用的是现代化的理论和方法。

内容概要

本书共三编。第一编为“现代化历程与犯罪演化研究”。在这一编里,李教授考察了从早期现代化时期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各个时期犯罪的状况、特点和原因,用中国犯罪史上的大量资料证明了现代化历程与犯罪演化具有同步性。而在现代化历程的不同历史时期,由于现代化的整体水平不同,其对犯罪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亦有很大差别。李教授在历史的叙述中,深入思考犯罪学的若干理论问题,如社会稳定与犯罪的关系、社会矛盾与犯罪的关系、文化变迁与犯罪的关系、贫穷与犯罪的关系、经济建设与犯罪控制的关系、民主法制建设与犯罪控制的关系以及犯罪演化的必然性、长期性问题等。在思考这些理论问题时做到了史论结合,有较浓重的历史感,给人的启迪很深刻。第二编为“现代化内容与犯罪机制研究”。如果说第一编是从时间维度上考察现代化影响犯罪演化的话,那么这一编则是从空间维度上考察现代化影响犯罪机制的变化。因为正是现代化内容的不断延伸和扩展,在使人们享受到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成果的同时,也激起了人们更多的犯罪欲望,丰富了犯罪行为的手段和目的,造成了更大量的犯罪活动。为此,李教授分别考察了经济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科技现代化等对犯罪的影响。这些内容,有的比较好把握,有的则有难度。比如,政治现代化对犯罪原因的影响。对此,李教授颇费了些心思。他认为,政治现代化能促进经济发展,多层面地缓解社会矛盾,因而从根本上讲是有利于控制和减少犯罪的,但政治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她会产生一些与其初衷相悖的政治现象-,如政治力量分化、政治权力滥用、政治参与异化、政治意识扭曲、政治文化冲突等。正是这些政治现象成为犯罪增多的重要原因。这种分析比较切合实际,有说服力。第三编为“现代化发展与犯罪类型研究”。按照路易丝·谢利的观点,社会现代化对犯罪的影响,包括犯罪率、犯罪类型、犯罪人口、犯罪地区分布等,犯罪类型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所以,李教授将其作为独立的一编加以研究。现代化发展对犯罪类型的影响,既表现为传统的犯罪类型不断出新、侵犯的犯罪对象、使用的犯罪方法、造成的犯罪危害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也表现为新的犯罪类型大量发生,即犯罪形态、犯罪手段、犯罪结果都带有时代的新特点,是以前不曾有过的。对前者,李教授着重考察了财产犯罪、暴力犯罪、有组织犯罪等,对后者则主要研究了新型毒品犯罪、信息犯罪等。无论对哪种犯罪类型的考察和研究,他都大量使用了一些新材料,论述中不乏新观点和新见解,表现出作者的学术实力和开创精神。

作者简介

李锡海,男,1945年生,山东莱州人。山东警察学院教授,二级警监擎衔,烟台大学法学院硕士生导师,《法学论坛》特聘编审,中国犯罪学会预防犯罪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济南办事处主任,山东省期刊协会常务理事,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委员会委员

书籍目录

引言第一编 现代化历程与犯罪演化研究 第一章 现代化与犯罪的内涵、特征及内在关联  一、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   (一)现代化的内涵   (二)现代化的特征  二、犯罪的内涵和特征   (一)犯罪的内涵   (二)犯罪的特征  三、现代化与犯罪的内在关联  (一)现代化与犯罪关联的社会根源  (二)现代化与犯罪关联的作用机制  (三)现代化与犯罪关联的现实表现 第二章 早期现代化历程与犯罪  一、早期现代化的内涵和发展历程  (一)早期现代化的内涵  (二)早期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二、早期现代化历程中的犯罪及其原因  (一)早期现代化历程中的犯罪总体状况及其原因  (二)早期现代化历程中的犯罪类型及其原因  三、由早期现代化与犯罪关系引发的思考  (一)维护社会稳定:控制犯罪的重要前提  (二)社会矛盾加剧:犯罪增多的深刻根源  (三)文化变迁:影响犯罪发生的重要因素 第三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历程与犯罪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和发展历程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性及其内涵变化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启动和稳步发展时期的犯罪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启动和稳步发展时期的犯罪状况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启动和稳步发展时期的犯罪特点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启动和稳步发展时期的犯罪引发的思考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遭受极大破坏时期的犯罪  (一)对“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犯罪评估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犯罪特点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犯罪引发的思考 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深入发展时期的犯罪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犯罪状况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犯罪发展迅猛的原因   (三)改革开放以来犯罪引发的思考第二编 现代化内容与犯罪机制研究 第四章 经济现代化与犯罪  一、经济现代化的内涵和任务  (一)经济现代化的内涵和构成要素  (二)经济现代化的任务  二、经济现代化与犯罪关系的理论观点及评价 第五章 工业化、城市化与犯罪 第六章 政治现代化与犯罪 ……第三编 现代化发展与犯罪类型研究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编 现代化历程与犯罪演化研究  第一章 现代化与犯罪的内涵、特征及内在关联  研究现代化历程与犯罪演化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必须首先准确地把握现代化与犯罪的内涵、基本特征及其内在关联。否则,很难使研究工作深入下去。  一、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  自20世纪中叶以来,现代化问题一直是科学研究的世界性课题,但现代化这个概念的确切含义到底是什么?其基本特征应怎样表述?学术界至今还没有定论。人们见仁见智,各执一词,很难统一。因此,我们对其的界定和把握,只能从综合多数学者的见解中得出自己的结论。  (一)现代化的内涵  对现代化,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从自己学科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富于本学科特色的现代化概念,马崇明教授将其归纳如下:  社会学家认为,现代化是对传统社会变革的过程,也就是从欠发达获得较发达社会共有特征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各个社会领域相互影响而导致社会结构的变迁,如民主化、国家福利保障、工业化、第三产业人(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现代化与犯罪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