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英语术语翻译与译名规范研究

吴国良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7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

吴国良  

页数:

338  

字数:

328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著名计算机语言学家、我国术语学研究的创始人冯志伟教授曾经说过:“术语是人类科学知识在语言中的结晶。人类每一次进步都要反映在词汇里,要用词汇描述出来,必定要表现术语,所以从术语上也可以看出科学的发展。”(冯志伟,2004:813-814)  由于术语工作的重要性,我国对术语的研究以及术语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工作很重视,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专门成立了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原称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代表国家进行科技名词审定与公布。在国家技术监督局下面设有专门的全国术语标准化委员会,处理工业方面的术语问题。然而,统一术语、实现术语的规范化仅仅靠机构和部门的重视是不够的,需要各个领域的专家、语言学家和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与积极参与。  目前,语言学界对术语的研究还不够重视,用语言学的理论去研究科技术语的规范化问题的学者在国内外都不多,因此,希望在语言学领域里重视并研究这一课题的呼声越来越高。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技新名词、新术语大量涌现,怎样把这些新名词、新术语正确地译成汉语而又尽可能地保持译名的规范和统一,成为语言学家必须承担的复杂而重要的任务与课题。  近年来,在生产、生活和各类经济活动中,由于术语译名不统一,或术语内涵不一、理解不同而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事例时有发生。  规范术语是一个国家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备的基础条件之一,世界经济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术语的统一。规范术语,对于科学知识的传播,对新科学的开拓、新理论的建立,对国内外科技交流、学科与行业间的沟通,对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生产技术的发展,对科技图书的编纂、出版和检索,对科技情报的传播等诸多方面都是不可缺少的,更是当前信息时代的紧迫要求。

内容概要

本书的编写基于2006年度浙江省社科规划常规性课题《两岸英语术语翻译与规范研究》所做的相关研究。该课题研究通过专家学者的交流与合作,从语言、社会、文化的角度,充分利用现代术语学、语义学、翻译等理论研究成果,研究英语术语的构成、语义以及术语之间的关系等,深入地调查术语分歧的现状和问题,开展专项研究探讨多义术语、多源术语、同义术语和术语的地域分歧等问题,分析术语译名不统一的原因,探讨了英语术语的翻译的方法和译名规范的原则。其中,专项研究采用点面结合、理论与实证结合的原则,从而改变目前只注意单个术语的探讨、不从理论上进行研究的状况。在探讨英语术语翻译的同时,将注重单个术语翻译在整个术语的概念体系中的合理性、和谐性,注意术语知识本体的研究。 全书共分四章。 第一章对两岸英语术语翻译与译名规范研究的现状进行综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海峡两岸科学技术名词统一工作的历史回顾、两岸英语术语翻译研究30年文献分析和海峡两岸及香港英语术语译名规范研究文献综述。本章的主要目的是向读者就相关研究的现状的全貌,包括历史进程、研究方法、研究热点、重点与发展方向在内,提供一个全景的快照。 第二章是英语术语翻译与规范研究的专题研究。主要包括7个专门领域的术语(旅游生活、公共关系、广告、信息技术、外来语、电影艺术、教育)、译名差异成因和港台英语的简评。对术语翻译的探讨以英译汉为主,兼顾汉译英。译名差异成因研究导致术语不统一的种种因素。本章不试图全面涵盖与术语、译名相关的所有领域。本章旨在通过我们的研究样本,向读者展示具体的学科领域中如何开展相关研究。专题研究的另外一部分成果,关于术语翻译与译名的规范与统一问题,请见第四章。 第三章是以术语规范与统一为目标所作的规范探索。主要探讨在规范术语译名时需要充分兼顾的其中一部分语言学因素,分标点符号的使用、拼写的规则、语域的选择、语义的推敲和用词的选择等五个方面。这里的探讨不试图提出具体的规范究竟是什么;尽管如此,我们仍力图就具体的规范究竟是什么提出自己的一些具备一定可操作性的建设性意见与建议,为两岸的术语统一献计献策:这部分内容请见第四章。我们在这里的探讨着眼于提醒术语译名规范的制定者们,以及与术语相关的广大技术人员、翻译工作者、语言学家,在技术性、专业性的基础上,从语言实际使用的角度需要兼顾到的其中一些语言学因素。我们将在这里就这些因素的一些具体细节以及如何关注这些因素进行思考,并尝试性地提出一些具体的参考意见。 第四章是建言与展望。在前面三章的分析、研究基础上,就英语术语翻译与译名规范和统一,提出一些“如何做”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研究现状 第一节 科学技术名词统一工作回顾 第二节 英语术语翻译研究30年文献分析 第三节 英语术语译名规范研究文献综述第二章 专题研究 第一节 旅游生活术语 第二节 公共关系术语 第三节 广告术语 第四节 信息技术术语 第五节 外来语 第六节 电影片名翻译 第七节 译名差异研究 第八节 教育术语“独立学院”英译个案研究 第九节 港台英语简评第三章 规范探索 第一节 标点 第二节 拼写 第三节 语域 第四节 语义 第五节 用词第四章 建言与展望 第一节 建言 第二节 展望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研究现状  第一节 科学技术名词统一工作回顾  由官方领导的科技名词审定工作早在清朝末期就已经开始(远洋,1995),1909年,清朝大学部设立科学名词编订馆,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事科技名词审定的专门机构(龚益,2004)。1880年,清朝学部审定出版由严复任编纂的《物理学词汇》。为了给翻译中的译名统一的问题建立规矩,1928年,民国政府成立了大学院译名统一委员会,专门管理译名的统一。1932年,又成立国立编译馆,专们负责管理全国科学技术术语审定工作。1950年,中国科学院编译局接管了国立编译馆拟订的各科术语草案。同年4月,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成立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由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先生担任主任委员。“文革”期间,术语工作停滞。直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成果的不断发展,科技名词术语工作重新引起了专家学者的普遍重视。1985年,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钱三强任主任,这是经国务院授权,代表国家进行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公布的权威性机构。1996年,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改名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简称为全国名词委员会。据统计,20多年来,全国名词委员会和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工作,到目前为止,已建立了61个分委员会,先后对比出版了《海峡两岸航海科技名词》、《海峡两岸药学名词》等8门学科的科技名词对照本,为我国科学技术名词统一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全国名词委员会在开头的近十年里,工作重点放在祖国大陆科学技术名词的统一,而海峡两岸科学技术名词对照统一工作开展得比较晚。这其中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海峡两岸政治隔绝阻断了双方科学技术、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祖国大陆与台湾地区隔离的半个多世纪,正值全球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时期,各领域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出现了大量的新名词。海峡两岸的政治隔绝,在科学技术名词上的直接结果就是,同一事物具有不同的汉语名称,同物不同名、同名不同义的现象极为普遍。比如以下是同一英语名词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不同译法:行—列、列—行、计算器—小算盘、酶—酵素、婴儿玫瑰疹—副猩红热、驼背鲈—老鼠斑、卤虫—丰年虾、最后近进速度—第五边速率、应答机编码—识别信号、对抗—复制、厄尔尼诺—圣婴、散尾葵—黄椰子,等等。凡此种种,如果不给予提示,有多少人会认为它们表示的是相同的事物呢?连海峡两岸的专家也难免困惑不已。“两岸科学技术名词术语的差异几乎涵盖了自然科学的各门学科,如电子计算机领域,两岸术语名词约有80%的不一致,基础学科如物理学,也产生了约20%的差异。如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第93号至106号的14个元素中就有8个命名不一致,93号元素祖国大陆命名为锝,台湾地区命名为錼;95号元素祖国大陆命名为镅,台湾地区命名为鋂”(远洋,1995)。海峡两岸科学技术名词差异如此之大,以致海峡两岸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在谈论一些技术性话题时不得不借助英语——汉语中很多科学技术名词的引进源,才能顺利地进行沟通,这不能不引起同祖同文的海峡两岸同胞的深思。  两岸科技名词统一工作的开始得益于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和两岸交流的不断增加。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三通”倡议,为了促进两岸通商,1979年5月,当时的外贸部制定了《关于开展对台贸易的暂行规定》,该规定对对台贸易的起步起了很好的作用。此后的十多年里,先后颁布了《关于台湾同胞到经济特区投资的特别优惠办法》、《关于管理对台贸易的暂行办法》、《国务院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实施条例》等重要文件,极大地推动了两岸的经贸交流。两岸贸易额从1979年的O.77亿美元增加到1998年的205亿美元,增加了265.2倍,年递增率高达36.1%。1983年祖国大陆出现第一家台资企业,至1998年底,累计批准台资项目41422个,实际利用台资214.2亿美元(王晖,1999)。  紧随经贸交流,文化科技交流也开始萌动。1987年,台湾影视制片人率先冲破台湾当局的禁令,来祖国大陆拍摄电视片《八千里路云和月》。  由于种种限制,这一时期的两岸交流处于单向交流状态,主要是台湾民众来祖国大陆交流。1989年6月,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人员首次赴台交流。从1992年起,出现两岸双向交流,祖国大陆赴台交流人员开始逐渐增多。1992年初,中国科协在台湾高雄、台北成功地举办了“敦煌古代科技展”,观众达50万人次。  随着两岸交流不断增加,两岸同胞越来越深切地认识到名词不统一给交流合作带来的消极影响,人们对两岸科技术语统一的呼声日益高涨。1993年4月,海峡两岸在长期隔断之后首次正式接触,举行了举世瞩目的“汪辜会谈”。会谈中同样因名词不统一而出现交流困难的现象,这使得双方进一步意识到统一海峡两岸科学技术名词的重要性和迫切性。4月29日双方签订《汪辜会谈共同协议》,协议第四条提出“探讨两岸科学技术名词统一”。该条款在海峡两岸科学技术界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全国名词委员会非常敏锐地抓住这一具有重大政治、文化、经济意义的工作,并迅速开展起来。1994年5月13日,全国名词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促进海峡两岸科学技术名词交流与统一工作座谈会”,这次会议标志着海峡两岸名词对照统一工作正式启动。此后,海峡两岸科学家、语言文字学家不断增加交流,共同探讨,在短短十多年里,在科学技术名词对照统一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  在《汪辜会谈共同协议》签署后的几年里,海峡两岸学者对科学技术名词统一的必要性几乎没有任何争议,思想高度统一,并纷纷行动起来,努力加强科学技术名词统一工作的交流和探讨。1993年9月,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易昌惠发表“支持《汪辜会谈共同协议》,促进海峡两岸术语统一”一文,希望海峡两岸标准化组织根据“汪辜会谈”协议精神,结合汉语汉字特性,协调统一海峡两岸的术语,促进发展现代科学技术。1994年1月,台湾“清华大学”教授徐统给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写信表示对“建立海峡两岸共同的专用名词”感兴趣。  但是,在1995年以前,海峡两岸负责名词工作的正式机构一直没有能直接进行接触商谈,两岸的科学家只能以民间渠道开展工作,分散地单学科地进行,缺乏整体规划统一指导原则(潘书祥,1995)。1993年,中国化学会与台湾“中国化学会”先后在北京和台北进行名词工作座谈。同年6月,中国医学会代表团访问台湾,把海峡两岸医学名词统一问题作为访问重要内容之一。海峡两岸许多学科专家较早地开始编订并出版了海峡两岸科学技术名词对照本,如陈艳君、王红梅的《中国海峡两岸计算机术语不同译名对照表》、徐世福的《大陆台湾计算机英汉名词对照》、台湾汉美编辑委员会编著的《图书馆学与资讯科学海峡两岸名词对照表》。  1995年的《嘹望》新闻周刊第44期刊登了远洋的文章——“两岸科学技术术语亟待统一”,指出海峡两岸科学技术名词术语的差异已经严重阻碍了海峡两岸科学技术界的学术对话和学术交流,并且也对使用汉字的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的科学技术界造成了语言障碍,呼吁统一海峡两岸科学技术术语。1995年5月4日,全国名词委员会召开“促进海峡两岸科学技术名词交流与统一工作座谈会”。与会的卢嘉锡等70多位专家学者呼吁积极推进海峡两岸科学技术名词的统一,消除海峡两岸语言障碍,促进科学技术、经济贸易、教育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会上专家们建议海峡两岸联合组成海峡两岸科学技术名词协调机构,统一管理海峡两岸科学技术名词统一工作,并探讨了合作原则等问题。5月13日,基础科学、科学技术等40多个学科的50多位专家在北京首次就促进大陆和台港澳地区的科学技术名词交流与统一工作进行座谈,就海峡两岸合作方法、统一原则等方面进行深入讨论。同年,全国名词委员会推出了樊静(1995)起草的《两岸科学技术名词统一工作的原则和方法》(草案),提出名词统一工作将遵循“积极推进,增进了解;择优选用,统一为上;求同存异,逐步一致”以及“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原则,并指出该原则同样适用于香港、澳门地区。  1996年6月,全国名词委员会在黄山召开“海峡两岸天文学名词对照研讨会”,这是海峡两岸第一次举行科学技术名词研讨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7月,全国名词委员会第一次组团赴台北参加‘“海峡两岸航海学名词对照座谈会”。1999年大气科学、昆虫学名词专家分别组团访台,就大气和昆虫学科的名词对照统一问题进行了磋商。2000年6月,在第四届全国名词委员会全体会议上,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江蓝生副院长提出规范社会科学名词术语的倡议。这是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科学界的高层领导首次参与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工作。7月,北京召开“海峡两岸及香港人文社科译名研讨会”,这是真正开始社科术语规范工作的一次重要会议。2001年12月,海峡两岸及香港有关专家学者在北京就海峡两岸信息科学技术名词的对照和统一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商讨,决定成立海峡两岸信息科学技术名词工作委员会。2002年8月在成都召开第一届海峡两岸信息科学技术名词对照研讨会,来自祖国大陆和台湾、香港地区及新加坡的30多名专家学者就海峡两岸信息科学技术名词对照统一工作进行了商讨。3月,全国名词委员会主任路甬祥(2002)提出“老词老办法,新词新办法”的统一原则,对于海峡两岸已经公布的约定俗成的以对照为主、逐步统一,对新产生的,争取及早协商、共同定名。该原则已经成为海峡两岸名词工作的指导方针。  海峡两岸专家学者通过共同努力,名词对照统一工作不断取得成果。1998年7月,全国名词委员会公布了101~109号化学元素的汉语定名。这是两岸近百位科学家和语言文字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是海峡两岸政治隔绝以来的一次成功合作,成为海峡两岸名词工作的一个范例。1999年3月,第三届全国名词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常委会,把大气、昆虫、航海、化学等学科的名词对照列入当年工作计划,同时积极推进水产、测绘、船舶、天文等学科的名词对照工作。到1999年底,先后开展了12个学科的名词对照工作,基本完成了航海、昆虫、大气三个学科的对照工作。2001年,航海、大气、昆虫三个学科的名词对照本进入出版流程,2002年底完成了海峡两岸信息技术名词对照蓝本。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英语术语翻译与译名规范研究 PDF格式下载



抢到先机,第一个买的^^内容不错。身为笔译,如果涉及到书籍出版类的翻译,对格式,符号等要求可能会细一点;此书讲解很具体,内容也很有意思(涉及电影等),建议笔译同事可以买一本参考学习。就是书的纸张不是太满意,据此,25元的价格有点高了;不过附赠的PDF光盘却是一个惊喜的意外:PDF把书本全部的内容都收录了!这样就相当于买了两本书(尽管这本电子书基本用不到,但是心理还是蛮平衡的)哈哈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