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南宋恭圣仁列皇后宅遗址

杭州市文物考古所 编 杭州市文物考古所 文物出版社 (2008-12出版)
出版社:

杭州市文物考古所 文物出版社 (2008-12出版)  

作者:

杭州市文物考古所 编  

页数:

242  

前言

  南宋临安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和下城区。200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又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十一五”文物保护专项规划库百处重点大遗址之一。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和特定的地理环境,临安城以其特有的南方都城形制令世人瞩目,临安城的考古工作也因近年来屡有重要发现令世人关注。  杭州第一次建造州城是在距今1400多年的隋朝。据文献记载,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钱唐郡,置杭州。十一年(591年),移州治于柳浦西,依山筑城,“周围三十六里九十步”①。五代吴越国时期,杭州成为偏居一隅的小国都城,免于兵戈之扰,经几度扩建,其周围城垣达到七十里,“富庶盛于东南”②。至北宋时,杭州被誉为“东南第一州”③,声名远扬。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高宗升杭州为临安府,绍兴八年(1138年)正式定都临安。④至此,杭州(临安)一跃成为南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前后近140年。  南宋临安城包括皇城和外城。与北方平原方正的城市形态迥然不同,临安城襟江带湖,依山就势,是南方山水城市的典型代表。由于城市南部和西南部为地势较高的丘陵地带,北部和东南部为平原水网地带,加上历史上形成的传统城市行政中心所在,以及南渡之初政局的动荡,故南宋皇城也建于地势较高的凤凰山东麓,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城市制度中别具特色的南宫北城的城市布局。  南宋皇城也即宫城、大内,其总体布局按照北宋汴京大内规划,但规模不及。它依托凤凰山,围绕回峰(今馒头山),利用自然地形布置宫殿、园囿和亭阁。宫殿布局因山就势,气势浑成,是中国古代利用地形组织建筑群的优秀例证。外朝的大庆殿和垂拱殿均位于皇城的南部,太子宫即东宫位于东部的回峰。一般宫殿、寝殿及后宫都在北部,后苑建在西北部,基本符合“前朝后寝”的惯例。皇城南门丽正门虽为正门,但由于皇城位于整个临安城的南端,只有在行郊祀大礼等特殊的时候,文武高官才允许经此门出入。而皇城北门和宁门成为事实上的正门,官员上下朝即由此门进退,杭人称之为“倒骑龙”。在今望仙桥东,另建有专为高宗、孝宗禅位后安度晚年的德寿宫,形成南内(皇城)与北内(德寿宫)并置的特殊格局。  外城即罗城,平面近似长方形,南北两面的城墙较短,东西两面城墙长而曲折。它南跨吴山,北到武林门,东南靠钱塘江,西临西湖。城四周筑有高大的城墙,高三丈余,基广三丈,厚丈余,并环以宽阔的护城河。城四周开有钱湖门、清波门等13个城门及5个水门。

内容概要

  《南宋恭圣仁烈皇后宅遗址》是临安城遗址考古发掘报告。  南宋临安城包括皇城和外城。与北方平原方正的城市形态迥然不同,临安城襟江带湖,依山就势,是南方山水城市的典型代表。由于城市南部和西南部为地势较高的丘陵地带,北部和东南部为平原水网地带,加上历史上形成的传统城市行政中心所在,以及南渡之初政局的动荡,故南宋皇城也建于地势较高的凤凰山东麓,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城市制度中别具特色的南宫北城的城市布局。

书籍目录

第一章遗址发掘的缘起与概况 第二章地层堆积 第三章主要建筑遗迹 第一节 回字形台基上的建筑遗迹 一 F1 (一)南部 (二)北部 (三)踏道 二F2、F3 三F4 第二节庭院遗迹 一庭院地基 二水池(SC) 三假山基址 四庭院排水设施 五庭院墁地 第三节F5 第四节夹道遗迹 一JD1 二JD2 三JD3 第四章 出土遗物 第一节水池出土遗物 一陶质建筑构件 二瓷器 (一)青瓷 (二)白瓷 (三)青白瓷 三铜钱 第二节第4层出土遗物 一陶质建筑构件 二 陶器 三 瓷器 (一)青瓷 (二)白瓷 (三)青白瓷 (四)黑(酱)釉瓷 第三节第3层出土遗物 一陶质建筑构件 二 陶器 三瓷器 (一)青瓷 (二)白瓷 (三)青白瓷 (四)酱黑釉瓷 第四节水井出土遗物 第五节第2层出土遗物 一陶质建筑构件 二 陶塑 三瓷器 (一)青瓷 (二)青白(卵白)瓷 (三)白瓷 (四)黑釉瓷 (五)青花瓷 四铜钱 五石质遗物 第六节采集遗物 一陶质建筑构件 二瓷器 (一)青瓷 (二)青白瓷 (三)黑(酱)釉瓷 (四)青花瓷 三石质遗物 第五章结语 第一节年代与性质 一地层堆积的年代与性质 二遗迹年代与性质 (一)遗迹年代 (二)遗迹性质 第二节南宋恭圣仁烈皇后宅遗址发掘的意义 附表 附表一出土遗物统计表 附表二出土器物标本统计表 彩 版 后记 英文提要 日文提要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水井叠压在第2层下,包含物共有3件,全部为龙泉窑青瓷,包含遗物的年代在元末明初。具体情况如下: 碗SJ:3,器型与龙泉东区源口窑址群出土的二型Ⅵ式碗(EY16T2④:3)相类,但釉色暗淡,胎质略粗疏,应为元代晚期产品;盘SJ:1,器型与龙泉东区大白岸窑址群出土的二型Ⅳ式盘(BY24T5②:8)相类,装饰方式采用了模印,应为元代晚期产品;盘SJ:2,器型、装饰方式、纹样与龙泉东区大白岸窑址群出土的四型Ⅲ式盘(BY24采:9)相类,但其装烧工艺与明早期龙泉窑产品接近,时代应在元代晚期至明代初年。 第3层堆积中的包含物有陶器和瓷器等,其中瓷器有青瓷、白瓷、青白瓷和酱釉瓷等。其包含遗物没有晚于元代晚期的。基本情况如下: (1)青瓷仍为出土物的大宗,其中以龙泉窑青瓷为主,有部分青黄色或青灰色釉、釉色不匀、胎质略粗的青瓷出土,还见有少量南宋官窑和越窑青瓷。龙泉窑青瓷器类比较丰富,有碗、高足杯、盘、碟、研钵、洗、炉和瓶等。胎体多厚重,以灰白色为主,胎质比较致密;釉色以青灰、青绿色为主,另有少量淡青、青黄色釉;装饰技法仅见刻划,但纹饰的题材除以莲瓣纹为主外,还见有各种花卉花草纹,装饰部位既有外壁、内壁、内底,也有内外壁均有的。时代跨度也比较大:如碾钵T6③:1,器型、纹饰及施釉部位均与龙泉东区山头窑窑址群Ⅱ式细碾钵(BY13T1①:48)、大白岸窑址群的Ⅱ式细碾钵(BY24T2⑤:31)相类,时代应在北宋末至南宋中期之间;莲瓣碗T1③:2,器型、纹饰均与龙泉东区大白岸窑址群的三型Ⅰ式碗(BY24T3②:4、8)相类,应为南宋中晚期产品;敞口碗T3③:2,器型与龙泉东区大白岸窑址群的一型Ⅶ式碗相类,应为元代产品;如意开光纹盘T1③:3,器型与龙泉东区源头窑址群的五型Ⅲ式盘(EY16CH22:9)相类,应为元代中期产品;盘T3③:6,器型与龙泉东区大白岸窑址群的三型Ⅴ式盘(BY24T5采:18)相类,时代应不晚于元代晚期;而鸡心底碗(标本T1③:13)、高足杯(标本T3③:14)更是元代的典型器物。 (2)有少量白瓷和青白瓷出土。白瓷均为白色胎,胎体很薄,胎质细密,白色釉泛黄。纹饰以花草纹为主,装饰技法以印花为主,印花纹饰略凸起,有浅浮雕感,具有明显金代定窑产品特征。 青白瓷器形有碗、高足杯、炉和罐等,其中见有鸡心底碗和饼足碗,大部分釉色青白泛黄,装饰技法有刻划、模印和堆贴等形式,纹饰以花卉纹为主,也有变形回纹等纹样,釉面多有开片,具有明显南宋或元代景德镇窑青白瓷产品特征。


编辑推荐

《临安城遗址考古发掘报告:南宋恭圣仁烈皇后宅遗址》由北京文物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南宋恭圣仁列皇后宅遗址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