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指称的概念参照视点

王义娜 外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05 19 2008  

出版社:

外文出版社  

作者:

王义娜  

内容概要

王义娜教授的《指称的概念参照视点》是语篇学( text linguistics) 的一项新成果。此书把语篇
学、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结合起来, 故而能在指称研究中有所开拓。各种指称手段都有其语义内
容和语法功能, 这些在语义学和语法学里都研究过了。但它们在语篇(话语)中会体现出不同的功
能和含意, 这个问题要进一步在语用学中解决。此书探讨的是: 说话人在语篇运作时择取指称手
段的策略依据和人的主体意识在语篇指称构建中可能发挥的作用; 这些问题就要从认知语用学
的观点来考察, 但认知语用学还要同语篇学(“话语分析”) 结合起来。此书在各处论述中将指称
放在语篇的框架下, 名为语篇指称, 就是这个用意。
语篇学, 从其始点来说, 是研究语篇语法( text grammar) 的; 近来兴起的认知语法, 在一定程
度上也可说是语篇语法, 比如王义娜就参考了兰厄科认知语法的“参照视点”说( 尤其是其主观
性[或主体性]感知理论) 。她把该说和福康尼尔的“心理空间”( 认知域) 说以及其他学者的“可及
性”理论整合起来, 对指称策略的选择动因进行仔细考察, 并提出了一个由话语主观性和指称可
及性共同制约指称策略选择的概念参照视点模式。该模式中的概念参照视点是语言表达的出发
点, 是认知主体与目标概念建立心理联系的概念化图式。指称客体与参照点的关联度越密切, 对
于该客体的概念识解就越主观, 语言形式也就越简略( 反之亦然) 。作者又指出: 指称词语的确定
以认知主体为中心。当说话人选用了某一指称形式时, 这一选择标示出的可及性高低可能是相
对于说话人自己而言, 也可能是相对于受话人甚至是第三方而言。说话人视角、受话人视角、语
篇人物以及叙事等视角都可能在不同时候凸显为视点参照的核心, 在指称词语的选择过程中发
挥作用; 有时, 视角空间定位于语篇层面, 有时又可能深入到人物内心世界。这一系列视角层级
变化促成了语言手段的变换, 其中隐含着认知主体对所指客体在观点、态度和情感上的微妙变
化。所以, 锁定了话语的视点空间, 我们就可以根据视角变化和概念凸显性对看似繁杂混乱的语
篇指称现象及其指称策略的选择( 包括某些指称误解) 之动因作出统一的理论解释。举例来说,
传统语法里的直接引语、间接引语和介于二者之间的表述, 及叙述学里的直接叙述、间接叙述和
介于二者之间的叙述, 在这里都能获得新解, 是令人鼓舞的。这是对语篇研究的新贡献。
当代语言学的主要研究路线或思路可以归结为三条: 结构思路(the structural approach)、功能
思路(the functional approach)、认知思路(the cognitive approach)。我们认为: 这几条思路的宗旨都
注重解释语言的机制; 在语法学、语用学、语篇学以及其他领域的研究里都可以分别按照这些思
路来进行考察和解释。此书作者从话语的主观性出发对语篇指称策略的选择动因进行考察, 就
是以认知语言学为纲, 结合语用学和语篇学( 以至文学批评) 来研究语言的使用, 从而给指称词
语的指称功能、语篇机制和表情意义作出了统一解释。这种结合深化了对问题的探索和认识, 其
成果是可喜的, 其方法也是值得提倡的。
指称的概念参照视点: 认知语篇学的探索
周流溪
( 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 北京100875)
2007年3 月外国语言文学研究March 2007
第7 卷第1 期Research in Foreig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Vol.7 No.1
[作者简介] 周流溪,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5
有人顾虑语篇学理论不够完备、统一; 有人认为认知语言学还不够成熟、定型; 有人又提出不
必设立语用学一科。这种种说法看来有理, 其实都似是而非。更有搞“话语分析”的人责备语篇学
家没有语用学观念。其实德国学者早就提出语篇语用学, 不过研究得还不够广泛和深入。此书一
开篇就引证语用学家对指称的意见, 并把语用考虑成功地融化到全书的语篇研究中。由此可见:
那种指责以偏概全, 是不能成立的。再者, 有人误认“话语分析”是一科, 语篇学是另一科, 那也是
一种迷惘。总之, 语篇学应该是学科名称,“话语分析”不过是其中的研究过程或具体操作而已。固
然, 我们最好能弄清每个学科都应该研究哪些问题, 每个问题归属于哪门学科; 但是那并不是头
等重要的事情。重要的事情是必须解决各个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各门学科也就会发展
出相应的理论。但多门学科合作交融共同解决问题的机会很多, 有时候难分彼此。而若谁标榜
哪个学科或思路可以独往独来, 不必依赖别的学科或思路, 那他是太武断、太偏狭了, 显然是
不可取的。
对于中国学者来说, 我们在进行当代语篇学研究的时候, 还应该注意发掘中国传统辞章
学( 姑名之曰textology) 的丰富资源。辞章学的范围很广, 不但包括一般语篇学的研究课题, 还
包括本体论、主体论( 作者研究) 、创作论、鉴赏论、风格论( 语体学) 以及样类论( 体裁研究) 等,
其中不少内容与当代的叙述学不谋而合。所以, 我们要用辞章学来拓宽语篇学的内容, 也要用语
篇学来提高辞章学的科学性, 使二者相得益彰。我想, 在我们谈论语篇学的时候, 这是值得努力的
一个方向。
鉴于语篇学和认知语言学都在发展之中, 它们的结合是值得经营的。经过反复考虑, 我建议
作者采用认知语篇学的副标题, 以表明这样一种学术思路。此议已经蒙她采纳。认知语篇学将是
认知语言学的一片可望获得好收成的新田地。它的收获也会使其他学科受益。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指称的概念参照视点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