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百年家族-盛宣懷

宋路霞 立緒
出版时间:

2001年01月01日  

出版社:

立緒  

作者:

宋路霞  

页数:

39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老上海說,盛氏家族是近代上海的第一豪門。  盛宣懷,是這個大家族的軸心。他從一個李鴻章鞍前馬後的『文案』(即秘書),四十年間,步步得『發』,官至尚書,順應了時代的潮流,抓住了洋務運動的機會,傳奇式地影響了中國的近代工業。  他一生亦官亦商,亦中亦洋,以其騎士般的勇氣、智慧,和沈浮無定的人生際遇,造就了中國洋務史上11項『第一』(第一家銀行、第一家電報公司、第一家鋼鐵聯合企業……),為朝廷和百姓,立下了卓卓功勳;同時,也造就了盛氏家族的鼎盛。  如果從盛氏的祖父盛隆算起,盛家二百年間,共繁衍了八代子孫,經歷了太平天國、洋務運動、東南互保、辛亥革命、北伐戰爭、抗日戰爭、國共內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年浩劫、改革開放等劇烈的社會變革和動盪,這期間,他們既擁有過三千萬兩家財,也遭受過三次大規模的抄家(辛亥、北伐、文革)。  盛氏家族興盛時可逕自與天子對話,衰敗時竟落了個屍骨無存;有錢時,可一夜間賭掉一整弄堂;沒錢時,竟八個人睡一間廚房……期間大喜大悲,旦夕禍福,聚散離合,無不深深地嵌印著那個時代、社會和階層的印記。  本書記述了許多歷史書上絕對不會說的事,但反而是一本近代史中國最好的『社會、政治史』入門書。盛氏家族,豈止是近代上海灘上流社會

作者简介

  宋路霞  1952年生,山東濟南人。熱衷文史掌故和傳記文學的寫作,著有《上海洋樓滄桑》、《百年家族李鴻章》(立緒文化公司出版)。近年醉心於上海灘豪門望族史及上海文化書寫。

书籍目录

〈序〉盛宣懷與近代人物〈引言〉盛宣懷家族滄桑錄1龍城之望運河邊最傳奇的巷子:青果巷「花發如錦」與「和尚轉世」2末世才人「武進文不進」的命李鴻章亂世得英才3洋務巨擘招商局萬事起頭難上海灘快刀斬「旗昌」「水線」之戰集資開辦銀行鋼鐵工業先驅──漢冶萍4力挽中國人在商界而鞭辟中國「東南互保」而隔江滅火慈禧:「若非汝等,安有今日!」盛康之死與袁世凱奪權5魂斷鐵路買了鐵路再拆掉鐵路之難難於上青天「挾官以凌商,挾商以蒙官」千奇百怪的「密電碼」「鐵路國有」引發天下大亂辛亥大逃亡6重闈深處豪門閨秀董夫人一封信氣死刁夫人莊夫人的大千世界7豪門聯姻邵府子孫兩代取回盛家女一等好親家孫寶琦8鄉關何處莊夫人被困老公館流亡日本爭回家產鬢已白舉城爭睹大出喪9公子天下十里南京路,一個盛老四盛老五轉眼巨廈傾盛老七賠了夫人又折兵東方奇男邵洵美陰陽一生邵式軍花園成了大鴉片窩10小姐心事七小姐與宋子文彭七好自由,盛八不自由盛名無奈「女門低」11遺產風波莊夫人之死老太爺到底留下多少遺產?盛愛頤逼上梁山打官司國民政府再次撿走「皮夾子」12野火春風「六十風水」如何轉?九十初度盛毓郵東山再起盛毓度哥兒們窮則思變闖天下13釣魚島之謎徐逸說:「釣魚島是我的!」專家說:「『慈禧手諭』是假的!」毓郵說:「徐逸做假!」14海上尋蹤盛家的老房子盛家的新企業附錄:一、〈盛宣懷(杏蓀)行述〉二、盛宣懷家族人員簡表三、參考書目後記

章节摘录

  「東南互保」而隔江滅火  六月二十一日,慈禧太后正式下詔與十一國同時宣戰,並命各省督撫召集「義民成團,藉禦外侮」。在此之前命總理衙門照會各國公使,限他們二十四小時之內離京,否則就不復保護之責。下令的當天,張之洞、李秉衡即電朝廷表示不服,李鴻章則致電盛宣懷:「亂命不可從之!」盛宣懷靈機一動,對外稱朝廷是「矯偽」,是假的,因朝廷已被拳匪所把持,於是他不知自己身居何位,竟然「以所關至重大,飛飭各電局,但密呈督撫勿聲張,又電告各疆帥勿轉行,不則釀成巨變。粵、江、鄂、閩四督帥皆贊成……時各國分調兵艦,江海各口人心惶惶」盛宣懷此時真是斗膽包天,竟敢命令各地封疆大吏,不要傳達和執行朝廷的命令。  清廷對外宣戰之後,盛宣懷成了串聯李鴻章、張之洞、劉坤一與列強各國實行「東南互保」的中心人物。他在張之洞的幕僚趙鳳昌及美國人福開森的幫助下,於六月二十四日(即慈禧下令與列強開戰後的第三天),將商定的約款八條內容電告張、劉,主張上海租界歸各國保護,長江內地歸地方督撫保護,此疆爾界,各盡其實,兩不相撓,並力勸他們從速與各國領事訂約,這就公開與清廷唱起了對台戲。張、劉二人接電後表示同意,並稱讚盛思慮周密。兩江總督劉坤一乃命令上海道台余聯浣、道員沈瑜慶、陶森甲在盛宣懷的指導下,緊急與各國領事會商,以從速訂約。張之洞也在同一天致電列強駐上海的領袖領事、美國領事古納:「上海租界歸各國保護,長江內地各國商民為業,均歸督撫保護,本部堂與兩江劉制台意見相同,合力任之,已飭上海道與各國領事迅速妥議辦法。」  於是,在北京城裡已經火光沖天的六月二十六日,上海卻是一派和談景象:以余聯浣(上海道)為首的中國方面代表,在未經清廷許可的情況下,擅自與列強各國駐滬的領事,舉行了一次有歷史意義的會議,簽訂了有關於「東南互保」的有關條約(草約),地點在上海浙江北路的會審公堂處,即滬上老百姓說的「新衙門」。盛宣懷以特殊的身分──即非上海道,亦非長江各地督撫,更非朝廷特使,卻是這個「互保」的真正操辦者,堂而皇之地也入座談判桌旁。  經過談判,當日即通過了〈東南保護條約〉(又稱〈中外互保章程〉)九條,主要內容是:「(一)上海租界歸各國共同保護,長江及蘇杭內地均歸各督撫,保護,兩不相擾;(二)長江及蘇杭各地商民教士產業均歸南洋大臣劉坤一、兩湖總督憲張之洞允認切實加以保護,嚴拿匪徒;(三)上海製造局及火藥庫只限於勦匪與保護中外商民用……」根據這一條約,又另行訂立了〈中西官議保護上海城廂內外章程〉十條,主要內容是:(一)上海租界由各國巡防保護;(二)上海道添募巡捕,在城廂內外晝夜巡邏,嚴拿流氓土棍;(三)請各國銀行照常支援錢莊業零折轉輸,以免錢莊倒閉,市面破壞;(四)鈔票照常使用,中外雙方加以支援等等。  由於這些條款的基本內容,本來就符合各國的在華利益,當然也符合中國的當前利益,又出自盛宣懷的「錦囊妙袋」,並且事先已與中外各方私下密議過,所以到了談判桌上,事情就好辦多了。但是還是出現了非常驚險的一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百年家族-盛宣懷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