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旁观者管理大师杜拉克回忆录

[美] 彼得.德鲁克 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07年01月02日  

出版社:

聯經出版公司  

作者:

[美] 彼得.德鲁克  

译者:

廖月娟  

Tag标签:

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旁观者管理大师杜拉克回忆录 PDF格式下载



  社会终究是由许许多多的个人和他们的故事组合而成的。
  ——彼得德鲁克
  
  出于各式各样的原因:提升企业形象、塑造英雄、打造权威,总有人将部分人神话,并编造许多有关这个人的小故事——俗称鸡汤。使得原本是历史上每一个真实的人剥离了他们本来的面目,在媒体、书本、他人的口中离我们越来越远,高高在上。
  
  而德鲁克先生说,故事还原真实,使得一个活脱脱的人能够跨世纪的让人感受到。在这方面的大家有巴尔扎克、雨果、托尔斯泰、西奥多德莱赛、路遥等等。他们不讲述道理,他们描绘故事,还原场景,并让你沉浸在故事中,得到你该得到的。
  
  这本《旁观者》即是如此。他跟随着德鲁克先生的生命轨迹,描述了在他生命中出现过的各式各样的”人”。这里面既有讲到德鲁克先生的奶奶、他的老师,也提及到《时代》《财富》的创始人,报业大亨亨利鲁斯、通用汽车总裁杰里斯隆等大人物。可以试想这样一个画面:老年功名成就的德鲁克,静坐在自己的家中,回想起过去的种种,曾经出现过的在生命中留下痕迹的人。他用很快的速度便写下了这本书。
  
  “在我的著作中没有一本反刍的时间像这么长——20年来,这些任务一直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行、住、坐、卧,无处不在;也没有一本书这么快就问世了——从我坐在打字机前写下第一个字,到完成全书,不到一年的光景。这本书虽不是我”最重要”的著作,却是我个人最喜爱的一本。”
  
  我在回家的火车上、旅行的火车上、朋友家中看完了这本书。它没有强加给我什么,就好像一个旅行中认识的陌生人,在我愿意听他/她说话的时候给我说了他/她的有趣的故事,我觉得很有趣,这就够了。
  
  其中的许多章节小一都特别喜欢,例如”怀恩师”章节讲述了两个好老师;”斯隆的专业风采”让我感受到实业家真真实实的管理;”荒野中的先知”让我买了麦克卢汉的书《认识媒介》(过段时间看)。
  
  读一本书便是行走在一个世界,你会感受到生命的丰富,并从丰富的感受中映射到自己的生活。
  


  知道德鲁克,但是知道这本书还是因为去年读新东方的博客上俞敏洪写的书评里看到的。于是乎自己也买来拜读一下大师的作品。
   大师就是大师。他的第一篇里那个“奇葩”的奶奶已经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那个奶奶的处事说话方式不同常人:勇敢、智慧、撼动人心。根本就不是奶奶自己所说的“愚笨的死老太太”。第三篇里的怀恩师,让我不得不赞同埃尔萨的教学方法,她的重点就是给学生制定计划,布置作业,然后定期检查任务完成情况。我也觉得这个是最好的方法,让我想到了报BEC班的小琪的教育方法,他的教育方法我非常的认同,和埃尔萨的一模一样。本来短短的两个月老师不可能多么大的提高英语水平,老师唯一能做的就是给学生施加压力,布置任务,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第十二章:美国报业鲁斯写的是这个报业界的知名人物是如何以创新以及独到的眼光来办一份报纸的,并且不惜重金聘请专业视角的作家写文章。第十四章里,又提到了通用的一些故事,那些各具特色的领导人物,特别是斯隆,创造了企业大学,把职业培训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高度!
   或许,这篇书,让我学到更多的东西是要细心的观察人,运用每个人的特点和优点,把他们放到合适的位置,发挥他们的最大价值,这乃是最正确的用人之道!
  
  


  令我印象深刻的三段话,摘抄出来与君分享,另外受益。
  149页,“真正的强人是靠苦干和奉献来领导的,不会大权一把抓,而以建立团队为目的,而且治理事物是靠正直,而非把人玩弄于股掌之间。这种人不狡黠,简单而诚实”
  77页,“对真正的老师而言,没有所谓的坏学生、笨学生,或是懒学生只别,只有好老师和差劲的老师之分”
  283页,“没有人能做出一大堆决策而做的好,我们最好了解我们必须决定什么,以及关于这个决策的所有重点”
  限于个人能力,读完本书,还有很多地方不能理解,这些个性鲜明的人物,他们都具备一点,他们都热爱自己的专业,坚持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谦恭待人,
  人是具有多样性的,如能敏锐且练达的洞察,我们才能明白如何为人处世,相信,若干年后,在此阅读本书时,会有更多的感悟。


  维也纳的一家餐厅里,一位父亲让自己的孩子与一位绅士握手,并告诉孩子要记住这个人,因为他是奥地利,哦,不,全欧洲最伟大的人。男孩问“他比奥地利的皇帝还要伟大吗”,父亲点点头,是的。那位绅士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而那个男孩名叫彼得•德鲁克。
   60多年后,已被世人公认为“管理大师中的大师”的德鲁克把这段经历写进了《旁观者》一书中,而在这本由多篇短篇人物故事组成的自传里,寻常可见这样不同寻常的经历。
   对许多人而言,从这本书里首先读出的是大师是怎样被时代造就的。出生在当时欧洲的文化中心奥地利,加之家庭背景优越,德鲁克从小过的便是谈笑有鸿儒的品质生活,以至于还未正式上学,他就已经接受了当时最好的“通识教育”。而在德鲁克的整个成长历程中,他更是一次次地遭遇奇人异事:与基辛格的老师做过同学、与党卫军的队长做过同事、深得著名的非著名经济学家波拉尼赏识(波氏的《大转折》一书也被德鲁克大力推崇)、深得世界上第一位职业经理人——通用汽车CEO斯隆的信任却又与之观点迥异(斯氏的经典著作《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就是为了反驳德鲁克的观点而写)……总之,这样的经历让人不禁要慨叹: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亦或是:虽心向往之,实不能至…
   对德鲁克自己而言,在这本书里,他希望借着一个个鲜活人物的故事,“呈现出社会的图像,捕捉并传达这一代人难以想像的那种神髓、韵味与感觉。”德鲁克笔下记述的不仅是自己与伟人、名人、牛人的交往经历——事实上,德鲁克记录他们不是因为他们的光环,而是因为他们“有趣”,更包括了各种各样普通的人。在德鲁克眼里,世间没有乏味的人,任何人都会在某些时刻呈现出有趣的一面,而正是这些有趣的人的有趣面向,折射出了一个时代的风貌。
   虽然记述的都是亲身经历,德鲁克却将这本书起名《旁观者》(英文书名直译应该是:一个旁观者的经历)。德鲁克语境下的旁观者,并非是一个袖手旁观的人,而是一个思想独立的人——既不标榜精英,也不主张民粹,既不依附权贵,也不会盲目为草根张目。旁观者也是一个对时代保持完整观察的人,在热热闹闹的时代大舞台上,自觉地选择站在侧面,观察演员,也观察观众,看到了一个人类群星闪耀的时代,也看到了一个人类集体迷狂的时代。旁观者选择旁观,实在是出于对社会与人性的复杂性的深刻敬畏,也意味着自己主动承担起了人类社会的观察者与守护者的角色。
   这本书便是德鲁克作为“旁观者”对一个时代的记录。在我而言,这本书让我强烈地感受到了在那个逝去的昨日世界里一种“世说新语”般的时代风情。德鲁克自己是这样评价《旁观者》的:“这本书虽不是我最重要的著作,却是我最喜爱的一本。”这本书也是德鲁克的所有著作中,我最喜爱的一本。
   喜欢一个人的学说先从喜欢一个人开始。喜欢上德鲁克就从阅读这本书开始。


  孔网入手此版二手书一本,排版不错,比机械工业出的一系列大师的轻质纸书籍阅读起来舒服。
  
  关于此书内容,一叹大师之文笔,二叹大师之经历,三叹大师之悟性。我辈生于升平之世,体会经历比老辈人少很多,做事没耐性,无远见,包括我自己。看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才看的此书,其他的书也都想挤时间,在上班之前看完。
  
  同时推荐一本别人的书,也很好,就算读者防止近亲繁殖吧,《卓有成效的组织》


  
  
  
    刚刚拿到这本书,看到书是回忆录体裁的时候,我在心里已经大致有了一个行文框架,无非是自传式地追忆人生。翻开第一章,德鲁克把奶奶的故事放在最先,也合情合理,说明家人在他心中的低位无可比拟,缅怀祖先,是不忘本的表现。奶奶作为书中出现的第一个人物,性格爽朗、慈爱,闹出许多奇闻趣事。而从这第一篇文章的字里行间,已经散发出德鲁克作为一名管理学大师的独到见解,以及他的人格魅力。他说:“奶奶之所以傻的可爱,在于对基本价值深信不疑,而且力行不懈。”他的观察不是停留在表面,而是在价值观层面上给出理性判断。从第一章,德鲁克幽默的语言风格和翔实的内容已经吸引住了我。
    读到后来我才明白,他有意识地从少年时代奶奶的故事开始,是为他洋洋洒洒的一生做铺垫。在他的一生中,和弗洛伊德,和基辛格有着盘根错节的交集,他可以称呼麦克卢汉为“那个年轻的小伙子”,要知道后者凭借一句“媒介即讯息”,早已成为今天传播学派的神。他不是平凡人,他不会被时代遗忘在角落里,他可以和他所处的20年代里的伟大人物成为朋友,然后在回忆录中写下他们的故事。他和他的朋友们,都是时代的引领者、弄潮儿。书的副标题是“Other Lives and My Times”,而真正贴切的表述应该是“My Friends who lead the 20th Century”。
    如作者在序旁观者的诞生一文中所说,这本书并非记录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或者是我的时代,也非自传,也不是一本有关个人私生活的书。这本书的主题是“把一些人物或者事件记录下来,思考,再三地思索和省思,并将它融入我个人的经验模式以及对外在世界片段的印象与内心世界之中。我希望借此呈现社会的图像,捕捉并传达这一代的人难以想象的那种精髓、韵味与感觉,比如两次世界大战间的欧洲、罗斯福新政时期,以及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时候的美国。”从这个意义上讲,本书的价值不在于他与英雄人物的交集,而是在于作者借此表达了对20世纪前半叶整个时代重大议题的看法。
    这就是本书和其他种类的自传的不同之处,德鲁克借别人的手和别人的头脑,直接或者间接地表达自己的观念和看法。书中处处都透露着他对经济政策、政治制度、世界大战、银行业、美国大萧条等严肃话题的议论,可以说,这些话题是时代的命脉。扼住了时代的脉门,德鲁克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时代领袖。
    当然归根结底,这是德鲁克众多管理学著作中最与众不同的一本。因为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短篇故事集,是一本关于“人”的书。德鲁克说“这本书或许不是我最成功的一本,但是却是我最喜欢的一本”。因为这里面所写的,是他的生活。
    最打动我的是麦克卢汉的故事,这和我的学科背景有关。麦克卢汉是传播学的先驱大师,《理解媒介》和他的“媒介即讯息”的观点被传播学界奉为圭臬。在读本书之前,麦克卢汉的形象是由一条条理论组成的生硬面孔,而德鲁克的两个故事让我更加了解了麦克卢汉的生活状态,以及他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德鲁克和麦克卢汉是有着20年交情的挚友,他们的交情是维系在对于“科技、人、社会”这个命题的共同思考之上的,不过从书中还是可以窥见麦克卢汉真身的影子,对我来说,吃到一颗美味的鸡蛋,然后见到生这只蛋的优秀的母鸡,是同样兴奋的事情。“于是我找到麦克卢汉,请他过来一谈,那时我们都住在纽约市郊的布朗克斯维尔。后来,只要他到我家附近都会顺道来访。不管我们搬到佛蒙特,或者是在1949年后又回到纽约的蒙特克莱定居,他都是我家的常客。这人是个好同伴,却常陷入沉思。在过去20年的交谊中,我怀疑他从来不问我在做什么,或者仔细聆听我对他说的话。他也从来不提自己的私事,谈的总是一些想法。他好用双关语,记得他只有一次注意到别人,那回我的孩子以《圣经》急转弯来考他:《圣经》中第一次提到棒球是在什么时候?告诉你吧答案是——利百加拿着水壶到井边去的时候(pitcher,在英文中也作投手)。他不禁莞尔,好几个小时都在念着这个不甚有意义的双关语。不过他还是常有惊人之语,道出文字游戏之妙。他满脑子是古怪的念头、奇妙的比喻和观察,显示出他那特别的习性、瘾头和看法,把平凡的对话世界带入一个奇特、神秘和令人惊异的领域——是文字而非图书的超现实,犹如超现实大师达利的作品或者斯坦伯格的漫画世界。”“麦克卢汉每次来访几乎毫无预警,有一次,在新泽西州的仲夏夜,刮起了大风暴,雷声轰轰像是世界末日的前夕。在凌晨1点左右,我们的门铃响了,开门一看,原来是淋得已成落汤鸡的麦克卢汉。他咧嘴而笑说道:我刚好到蒙特克蕾雅的上城办事,就顺道走到府上。他把天气因素摒除在外,一身湿淋淋地谈他的理念,直到早餐时刻。这也是麦克卢汉最后一次到访。就在20世纪60年代初,那个风狂雨急的6月夜,他突然有所了悟。那天晚上,在讲学和访友之后,刹那间他顿悟道从前到现在苦思良久的东西,于是急着跑过来告诉我。他那一夜说的,很快就整理成一本书出版,是他最重要、最清晰,却不是最有名的著作——《古登堡银河:印刷人的诞生》(The Gutenberg Galaxy;The Making of Typographic Man)。他在两年后出版《理解媒介》(Understanding Media),并因此书而闻名天下。虽然我们还是朋友,但是他已不再来访,就在那个暴风雨的夜晚,他看到了自己的希望之乡,自此,他再也不需要听众了。”这就是德鲁克和麦克卢汉的故事。
    德鲁克评价麦克卢汉的理论,说麦克卢汉最重要的看法不是媒介即讯息,而是——科技不是一项工具,而是人的延伸。以人为中心来构建整个世界的关系网络,体现了德鲁克作为一个观察者的独到。在对于媒介这个命题的思考上,德鲁克的见解同样深刻。更有甚者,他看到了麦克卢汉理论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科技、文化和形而上学之间的整合”——科技作为一种工具,和作为一种文化与个性是两个不同的界面。科技的本质不是“东西制成的方式”,而应该是,人怎么做的方式。人类应用科技的结果改变的不仅是生产效率,而且改变了人类自己的生存、和他人的共存以及对自我的认知。
    放在21世纪20年代来看,德鲁克对麦克卢汉理论的补充更显其真知灼见。理论的力量,在于预见并指导未来。在这一点上,麦克卢汉和德鲁克都是当之无愧的大师。今天的互联网正在高速变革,以极大的广度和深度覆盖了人类世界。亚马逊、阿里巴巴占据了今天电子商务的半壁江山,人们早已习惯了足不出户,在网络上进行买卖交易,这改变了整个市场的形态,而且如物流、广告、实体店、融资等等所有的市场分支,都跟着牵一发而动全身。以facebook、新浪微博为代表的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本质上是一种新的交流平台,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当人们早上睁开研究习惯性地点开社交网站浏览、分享的时候,SNS就不再仅仅停留在技术范畴,而且更深一步,创造了新的人际关系,新的社区关系,新的舆论环境,甚至新的社会组织形态。麦克卢汉和德鲁克没有赶上这个快速变革的时代,但是他们在60年前的理论放在今天仍然适用。这可能说明了一个道理,“术”的所有变革,都不会离开“道”的核心,他们的理论,就是在“道”的层面上的思考。
    但是“道”不能囊括所有的“术”,理论有时并不能解决所有的现实问题。尼古拉斯卡尔在《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害了我们的大脑》一书中阐述自己和身边的朋友如何因为使用互联网而变得注意力涣散,丢掉了人类本来有的一些良好习惯,痛心疾首却欲罢不能。科技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每一次进步,同时都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理论的“盲点”,需要在实践中解决。
    在讲完麦克卢汉的故事后,德鲁克的总结又回到了人和哲学的层面,这让他的书有趣、有用、有深度,也是德鲁克的人格魅力之所在。虽然他和他的朋友们的举手投足都会影响时代的走向,但是字里行间也掩饰不住所谓先知面对时代滚滚车轮的无力感。“富勒和麦克卢汉为我们展现了先知的哲理——他们的成功,正是失败。有个门徒问:为什么上帝允许在以色列之子未达到希望之乡前,就让摩西死了呢?那伟大的犹太教士回答:正因上帝爱摩西。在到达希望之乡,且先知口中的异象(vision)成真后,以色列之子应该有所改变、自洁而重生,但是他们却依旧在罪恶中打滚,做神眼中的恶事。事实上,在先知转身离去时,他们早已遗忘了先知以及神赐的异象,开始崇拜金牛犊。对先知而言是真理,而对以色列之子却只是有启发性的教条而已。”


   作为肩负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回忆录性质的一本书,《旁观者》是有其分量的。
   但在整个阅读的过程中,我的内心却充满了矛盾。它时而让我感受到作者笔下描写的人物的历史使命和个人影响力,时而又让我感到这些历史故事不必出自管理学大师之手。
   自始至终,我都在思考一个问题,作者解读众多在他的生命中对他有过深刻影响,在历史长河中重要或者不重要的人们,其意义何在?
   “旁观者没有个人历史可言”,他们既不是演员,也不是观众。因此能够发现别人看不见的东西,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很多问题。这是作者在自序中提到的,或许也正是对“旁观者”这一角色的解读。而这种心态,或许与德鲁克日后成为大师也密不可分。他曾自白,“就在他14岁生日前的一个星期,他惊觉自己已成为了一个旁观者”,那一天,奥地利共和国成立。他开始旁观这个世界与周遭的人物,并从中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
   一位可以拖着酸痛的关节在五层楼中跑上跑下只为给老妓女拿药、可以轻而易举地让纳粹分子拿下胸前的纳粹标志的老奶奶,“看似见地狭隘、滑稽”,却知道“所谓的社区并非收入、工作阶级和医疗资源的分配,而应以关心别人作为出发点”。就连她把旧物分成“没有把手的杯子”和“没有杯子的把手”,德鲁克也认为老奶奶是先知先觉,她已经能够自动将“不需要的”和“不能用的”进行区分,实在是一种“完全信息系统”。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浅显却深邃的解读,或许不是普通人可以达到的。
   对于有着矛盾复杂的个性与人格的赫姆和吉尼亚,德鲁克也付出了大量的笔墨。赫姆不仅“拒绝了奥地利最好的公职”,而且坚定地要去除自己精神中的犹太成分(他是犹太人)。他虽特立独行,被认为“愚不可及”,但终是有所建树的,他成为了奥地利第一个平民枢密大臣,并在一战爆发后晋升为副国务卿,掌控全国的货币与财政。吉尼亚是赫姆的夫人,在某种层面上做出了比赫姆更伟大的成就。她女扮男装进入医学院学习,并在日后建立了奥地利第一所真正的女子大学预校,使得女子有机会通过大学的考试。在淡出学校管理后,她开创了“沙龙”,并活跃于各类“社会活动”。我想,德鲁克对他们的人生选择是认可而尊敬的。
   而谈到自己的恩师(小学老师)埃尔莎小姐时,德鲁克多次提到了苏格拉底及他对于“教”与“学”的定义。虽然埃尔莎没有教会德鲁克“该学的东西”,却能够孜孜不倦地发现他身上的优点,践行自己的教学法。从而让德鲁克悟到:对真正的老师而言,没有所谓的坏学生、笨学生、或是懒学生之别,只有好老师和差劲的老师之分。这一点,或许他已经应用到管理的理论中去了。
   这部关于他人的历史中,还出现了很多坚守个人理想,勇敢追求“真理”的极具质感的人物:坚持精神分析法是“科学”的悲剧英雄弗洛伊德;痛恨战争的法国社会主义党领导人特劳恩伯爵;怀着成为军方参谋总长政治顾问或外交大臣的政治导师这两种当时看来天方夜谭、但最终成为了基辛格的政治导师并造就了基辛格的政治思想的克雷默;曾任纳粹党卫军代理队长、残忍杀害犹太人的纳粹头号战犯汉斯;没有听众却坚持不懈、狂热的科技传道人富勒和麦克卢汉;坚持“专业职责”而拒绝“公共职责”、长期担任通用汽车总裁的斯隆等等。
   读这本书胜过读很多历史,因为它所涉猎的人物不管是所在的领域、时代还是境遇,都各不相同,却都能引人深思。我渐渐感受到,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应该首先把德鲁克头上“管理学大师”的帽子摘掉,因为这本书深层次的作用不是在传达和管理相关的内容。从这本书的意义上来说,德鲁克确实可以称得上是一位社会观察家和历史解读者。
   而回头想来,却又能发现,书中的内容与“管理”或者是“领导力”又未尝没有联系。德鲁克自己说,他“从未认为哪个人特别无聊”,他对于“人”的观察,其实可以给所有的管理者一个启示或者是模板。所谓的“领导力”,是能够影响并改变目标行动者的态度、价值观、信念和行为的力量。而这一切,非建立在对于每一个独特的“人”的充分了解和洞察之上不可。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是对于旁观者最脍炙人口的解读。而德鲁克早早跳出常人之列,以旁观的视角来解读人和世界,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变革而动荡的年代,更像是一个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与强权保持距离、不放弃独立思考、懂得尊重人性价值的人。
   “领导力”是对一个有组织的群体施加影响,以推动其达到目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挖掘组织前进的动力,其中最关键的武器应该是价值观和信念的认同。能否实现认同,或许是一个管理者施加影响的最重要的一个步骤。
   书的封底,赫然印刷着这样一句话:“伟大的心灵必然经历不凡的际遇”。我想这是对书中人物历史一个很好的总结,但却远远不够。从这本书发散开去,我不禁对于“影响力”有了更深层次的一些思考。
   每个人的际遇造就了人们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而我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将对周遭的人们施加着或大或小的影响,这些影响最终会在“蝴蝶效应”之下扩散成一个时代的特征。
   这是影响力的力量,而这力量并不总是正面的,所以时代也有好坏之分,即使在任何一个时代里,也有好有坏。关于影响力最典型的一个负面例子就是纳粹,这在本书中也有着集中而详尽的反映。汉斯清楚地知道纳粹党内惊世骇俗、无法想象的罪恶嘴脸,他的内心也充满着恐惧,但他人性中对影响力的追求却最终使他背叛了人性。他的纳粹党证是最早的一批,他“终于有希望做大人物”了,他认为“那些聪明,家世不错,关系又好的人太过于吹毛求疵,不知变通”,却对自己“助纣为虐”的行为全然不知。纳粹的思想可以在这些曾经“不得志”的极端分子的心中根深蒂固,或许就是依赖这种对于“成功”的过度追求。
   最可怕的不是领导者无能,而是领导者无德。中国社会之所以怨声不断,其中最深层次的是人们对于腐败无能的政府官员的痛恨。有权力必然会有腐败,这是人类社会天然的逻辑。领导者由于拥有权力,能够以更小的成本施加自身的影响力,这本来可以成为加快社会进步、社会和谐的力量,但一旦权力落入无德之人的手中,却硬生生地把领导力拉入了魔鬼的深渊。
   在企业管理中依然。由于体制特殊性饱尝甜果的国有企业中的管理者,不仅很少对中国社会尤其是为他们的存在而奉献税负的人们施加正面的影响,反而利用自身便利将影响力施加于既有利益群体,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可怕的恶性循环和不满民意的堆积,从而影响社会稳定和谐。
   欣喜的是,中国社会中颇具影响力,或者被认同的具有影响力的群体,更多的是施加自身的正面影响。
   而影响力最需要得到特殊重视的一个领域,我认为是教育。德鲁克在谈及自己的恩师小学老师埃尔莎小姐时,谈到了自己悟出的教育之道。教师是圣神而伟大的职业,因为他们对无数的处在形成自己价值观的人施加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学习的方式就是我们学习的内容”,老师如何教学,就教育出怎样的学生。教育的本质用文中的这句话来阐释并不为过:“对真正的老师而言,没有所谓的坏学生、笨学生、或是懒学生之别,只有好老师和差劲的老师之分。”这对于当下中国社会的教育工作是一个启示,更是一个警示。这个道理并不是没有人认同,只是很少人真正去实践。我们的老师,特别是初等教育的老师队伍,还是缺乏一种民族使命感,而怠惰于实践这种教育理念。教育是民族的希望,每一个正在施加着正影响的老师都决定着我们民族的未来。
   让我们暂且从对社会的讨论中回到书本和自身。这本书之于我们的影响,是用一个个特立独行的人的人生来折射社会的真相。无论我们追求的是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军人物还是简单安定的生活,我们都要给自己一个简单而明确的定位。像克雷默,立志成为军方参谋总长政治顾问或外交大臣的政治导师,尽管这样的愿望在当时看来是天方夜谭,而且被很多人所不齿,但是凭借着坚定不移的信念和脚踏实地的努力,他做到了。选定目标只是一个开始,只有长期的坚持才能让自己逐渐接近自己的理想,这也是本书给予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
   我们每个人都具备某些方面或大或小的影响力,而这种影响力需要建立在对于每一个独特的个体的深刻的观察和解读之上。至于在何种时刻何种场合去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可能需要的是心中的信念来克服最后的胆怯吧。而管理者,更需要时刻反省自己。
   “社会终究是由许许多多的个人和他们的故事组合而成的”,而这些个人和他们的故事在不断影响着这个时代和更多的人,这其中的影响者和被影响者,就包括我们。
  


  "我们在做毎一件事的时候,都要考虑到傻瓜----因为亊情到最后总是要经由一些傻瓜来完成。"晨读((旁观者))笔记。终于明白为什么巴菲特总能投到好企业,因为这些公司的行业和结构都很简单,不太容易被傻瓜耽误


  读完这本书,我有个自然的疑问,为什么伟人的成长过程都是伟人,那我们这些从凡人堆里长出来的人怎么办?我们不是极少有机会伟大了?带着这样的疑问再次翻看每一个章节,发现之所以这些人扮演了改变德鲁克人生轨迹的风源,是因为他们都着鲜明的个性,甚至有些极端,他们也在各自的领域颇有特别的成就、引人注目,另一方面恐怕也是德鲁克作为一个观察者的敏感性、判断力、善于发现不同,和精准的表达有关。是这样鲜明的个性伟大,而不是人。我不由得再次联想起凯恩斯传里那一堆同样鲜明的人物,同样也是上世纪20、30年代的欧洲,时局动荡,变化莫测。人们在那样的时代里,仍可以取得诸多举世注目的成就、被后人谈论,靠的也是他们与那个时代的芸芸众生不尽相同的想法和行为。
  在德鲁克早年期间的那些人物里,我特别注意活跃的社会活动家、教育家吉妮亚和神奇的波拉尼一家。吉妮亚代表着长相一般但有令人羡慕的有遗产生活轻松、但拥有明确的出人头地的意图、敢于折腾、敢于主动创造变化和接受不可逆转的转折,并重新适应新生活的欧洲新女性。这种经历让读者有种彻底突破想象的感觉,在中国可见的历史里是罕见、久远的女性突破太少,太多偶然,以至于被当成了传奇。波拉尼一家的故事,包括在本书中多次提到的那些卓有成就的犹太人,印象深刻地让人体会到犹太教育下的个人潜能有计划(而不是依赖遗传和运气)的成功。在这些显而易见的因果关系之后,有稳定的文化传承,也有不稳定的异常挑战,在原因背后还有原因,引人深思,去寻找和接入那些神秘的根源。
  从奥地利到德国、英国再到美国,从天真烂漫身边围绕着无数很有人物,到纳粹恐怖降临人人自危,再到美国开放、真诚的环境,这些经历没有当然地塑造一个有着很多故事的垂暮老人,而是这样一个同他所见过那些睿智的人同样敏锐、坚定的管理大师,似乎证明了心态决定境遇。这些人和事正是他成长的养分,正因为如此,这本书又回到了传记的本质,只不过它描述的不是现象,而是原因、是本质。


  其实这本书和管理完全不搭边。
  
  其实我看这本书是把它错认成了传说中的《局外人》。
  
  但是我不得不感叹,大师就是大师。看到的东西会与别人不同,这可能是一种思维。不过。。大师说话着实繁琐了些。
  
  其实人生经历很重要,遇到什么样的人更重要。小时候就与弗洛伊德在一张桌子上吃饭,16岁受到<名字长的要屎>的伯爵的指点。。。好吧,这样的人生模仿不来,但是大师遇到更多的还是平凡的人。
  
  “一个人,无论是粗俗的,坏脾气的,无聊的。。。。还是有礼貌的,博学的,他们都是有趣的。”好巧,在下也是这个想法(握手)。我相信我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天使。
  


  第一次读大师的作品,惶惶然,不想,此书却如此平易近人,让人不禁松了一口气。做一个旁观者,看人更有趣,思考更自由,可以让生活更加洒脱,面对生活的心情更加放松,这本身就传递出了作者健康积极的生活状态,值得学习,并勉励自己。


  作为一位举世闻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先生的回忆录《旁观者》成了“无从分类”的作品。而从非专业的角度来看,若我们没有相关的知识背景,不了解作者德鲁克,就会毫不犹豫地将其归为一般的自传类作品。
  旁观者的诞生,正如一个孩童,历经风霜而成长为一名颇富智慧的贤者。德鲁克的性格,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抱着入世的热情,发觉了自己的出世情怀,而冷眼旁观者这个诡谲多变的世界。旁观者,不是不合群,而是在精神上创造了自己的桃花源,心有所处,而他人却无法体会。这样的精神境界,我只在老庄思想和禅宗中体会过。《旁观者》也透漏着某种类似的人格上的独立。
  沉没的海底之城,亚特兰蒂斯:人性的善恶,与世隔绝的神秘——这也许是西方的“反桃花源”,一个与陶渊明的构想完全相反的世界。但为什么赫姆与吉妮亚会让德鲁克先生想到亚特兰蒂斯城呢?是否他们已经脱离了“世俗”,在精神上完全是“古人”了呢?正如陶潜笔下的桃源居民,“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那个超市中卖的东西,品质真是战前的吗?战争已经打响,我想,人性与人情都已“与时俱进”,人心不古。他们对超市中东西品质的幻想,也正体现出了物是人非的苍凉之感。
  
       一、老奶奶的关怀
  
  更加令人感到物是人非的,就是老奶奶的离去了。根据德鲁克先生的回忆,我们看到了他的幽默、睿智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祖母——活脱脱就是一个德国“马大姐”的形象,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太可乐了,哈哈哈……”。“纳粹就是一颗痣”,我更觉得纳粹不是仅用“青春痘”所能描述的,也不是“美人痣”,简直是德国和世界的“痔疮”。
  上面是一些玩笑话,老奶奶的政治态度,充分蕴含于其生活态度之中。至于本文的标题,“人文关怀”,则是这位老奶奶给予我的最大启示。肇事的年轻人想用自己的车护送奶奶去医院,而老奶奶已对自己“时日无多”的事实心知肚明,不想连累这位好心肠的年轻人——假如奶奶在她的车上过世,后果不堪设想——老奶奶的离去固然使人遗憾,但她以特有的幽默的方式,用自己的生命,维护了这位年轻人的信誉和人格,我读到这里潸然泪下。周生玉老师多次讲到的“悲天悯人”四个大字久久萦绕在我的心头,挥之不去,好比动人的心魄的天籁“绕梁三日而不绝”。在无限的宽容中是无限的感动。
  说到宽容,老奶奶更是当之无愧也。一个以出卖自己肉体为生的女子,只有奶奶把她当人看,这是何种的气度与包容的胸襟呀——至少在当时的那个年代,奶奶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能把道德评价抛至一边,而只在人格上,在最基本的人性上给别人以无限关怀。这样的“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奶奶,有时也会犯“众人皆醒我独醉”的错误:货币贬值的理论,在她眼中是不存在的;银行只存钱不存物的规矩,也不是给她定的,也许老奶奶固执地以为,银行就是当铺吧,只是名字换了而已。
  固执的行为,是老奶奶的常态:以个人之力,用对付生活的小手腕,对付国家体制以及军队,老奶奶是第一人,估计也是“后无来者”了——护照和签证,奥地利的内战,纳粹的标志,都在老奶奶的“刀子嘴”与天不怕地不怕的勇气(傻大胆)面前,低下了尊贵的头颅。至于那个马虎的女服务生,就是自取其辱了,老奶奶的气场是如此强大,你不顺着她的脾气,估计连饭碗都难保。
  不过“一物降一物”,为了保住自己在家中的饭碗,奶奶从来对她的丈夫都很宽容,跟面对那个卖身女一样宽容:只不过对于妓女更多的是同情,而对于丈夫是一种无奈。女人还是要有看家本领才行的,像奶奶这样,用一手好菜拴住爷爷的胃。奶奶说的“胃也是男人的性器官”很值得深思——这也是中西文化有别的体现之一,用易中天在《闲话中国人》中开篇的话说,就是“中国文化是吃出来的,西方文化是做出来的”;西方文化连吃都划归在了“性的范畴”之内,真是令吾等费解。
  
       二、赫姆和吉妮亚
  
  而更令人费解的,就是赫姆的奇怪秉性了。他面对家人、面对舅舅时的态度,不是感激,也不是厌恶,更谈不上仇恨。但什么原因使它变成这种脾气,我们无从知晓。唯一可以得知的,是德鲁克先生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指出的所谓“过度补偿”。但说实在的,我曾经也隐约有过这种诡异的脾气,当然那只是“小时候的营生”,原因说不上来,只是对母族的一大家子人,莫名地存在一种来自骨子里的抵触情绪,到现在我也没想明白是为什么,也许跟童年受到的一些精神刺激或者打击有关。对对于赫姆外表的那段细致描写,令人心生“畏惧”,总让我想起庄子笔下那一个个生理有缺陷的畸形人。看来赫姆的童年也是饱经“折磨”。貌似人文关怀再次体现了出来。
  那真正的人文关怀,就是后文中赫姆的妻子吉妮亚了。“救救老古董”是尊老,创办第一家女校,则是爱幼。“尊老爱幼”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价值,但真正做到的人的确不多,吉妮亚算一个。而且她的价值不止于此:我总觉得她还配得上“德国的女孔子”这样一个称号:自己办学当校长,大兴女学,开风气之先——这些做法,明显就可以直接套用咱们对孔子的评价,不是吗?
  办学是她的一大突出贡献,另一贡献就是沙龙了。近期我参加了咱们学生自己组织的两次沙龙:一个是校学生会学习部举办的“读书沙龙”;还有一个,是哲社院主办的“老庄哲学节”系列活动中的“学术沙龙”。讨论在和谐友好的氛围中进行着,语言的交流拉近了参与者之间的距离,简直是一场“思想的盛宴”,堪称“学术的殿堂”。可以想见,当年那个被德鲁克先生称作“亚特兰蒂斯”的沙龙是有多么的美妙,多么地吸引像我们这些饱学之士。
  
       三、恩师的关怀
  
  像我们这样的饱学之士,每个人背后都有一大群默默耕耘在讲台上的恩师。这些从幼儿园陪伴到我大学本科的教职员工,可以说不计其数。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师,也那么的不胜枚举:每个名字背后都是一连串难以抹去的记忆,和一系列可以载入史册的历史细节。当然这里还不包括我在电视讲坛上认识的一大批学术名流、知识分子、专家学者教授什么的。
  至于篇幅所限,我就不去“刨根问祖”,罗列枚举我那些恩师了。德鲁克先生的恩师还是屈指可数的,让我们能详细地去分析、评论。
  “埃尔莎小姐是标准的苏格拉底学派,而苏菲小姐则是禅宗大师”,这句话就是德鲁克先生对二位恩师最精练的概括了。还有她们的姊妹克拉拉小姐,总给人以“黑天使”的印象,至于那“女上帝”,估计就是德鲁克先生自己臆想的吧;因为我实在不敢想象,如同包拯包大人一样铁面无私的女侠去当上帝,当阎罗王还是有可能吧!至于她“后脑长眼睛”的典故,在电视剧《大明宫词》中我倒是真的见识到了:威严的女皇武则天大帝,面朝龙椅之背而斜倚着,却能知道来者是谁,初次看到这个镜头感觉神奇不已,因为当时年龄还小,因此对那种感觉印象深刻、难以忘怀。这位克拉拉小姐勾出了我这么多回忆,也真是功不可没呀!
  还有施纳贝尔,是授人以渔的行家。他的这种叫做“顿悟”的启发式教学是禅宗中常用的手段,“不立文字”强调的也是内心有所领悟,而不执着于语言。这样的恩师绝对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同样也是神龙见(现)首不见尾的、神灵一般的存在。
  教书育人,本本质上就是一种人文关怀,一种为下一代的成长而灌输信息的途径。至于在东亚某些国家,教育变成了一种“使人物化的工具”,这一点暂且不论,老师还是依旧神圣而高尚的职业。至少,我也希望将来能成长为一名“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书匠。毕竟,我要对得起自己的姓,要将自己“好为人师”的性格发扬光大。
  
  纵观彼得•德鲁克先生的这本《旁观者》,处处流露着对人本身的关怀与欣赏,是人道主义的结晶。不说“悲天悯人”这么宏大的话题,至少我们看到了一位社会学家对人性善的细致描述,将其镌刻在了第一章《来自亚特兰蒂斯的报告》之中。旁观者还在依旧旁观着,旁观着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做一名旁观者,别忘了,独立的人格、欣赏的眼光;虽是冷眼旁观,但骨子里热心肠。
  
  
  作于2011年6月
  


  终于看完了彼得德鲁克最喜欢的一本著作——《旁观者》。这不是他的管理学著作,也谈不上传记或者杂文。他只是用最喜欢的方式来记录自己了解过的人与他们不寻常的故事。这是本非常棒的书,需要读两遍以上的书。
  
  
  
  正如我一直相信的,伟大的人必然有伟大的经历,德鲁克的故事印证了这一点。他在奥地利财政部长的关怀下成长,和佛洛依德做邻居,与基辛格的老师做同学,与希特勒党卫军的队长做同事,与通用的斯隆共事。他观察过银行家、经济学家、杂志主编,也记录了普通的教师、家庭主妇、基层工作者、情人……
  
  
  
  德鲁克从不强调那些人令人羡慕的光环,而是把记录对象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普通人来描写。德鲁克通过自己的真实经历,来还原出自己眼中的对方。那些看似高高在上的人其实也有各种各样的怪癖与缺点,那些旁人无法了解侧面才是最最真实的。
  
  
  
  我一直相信,时势造英雄。德鲁克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动荡生活,目睹犹太人被迫害的真实惨境,逃亡美国又赶上了大萧条后期与战后飞速发展的特殊时期。多难兴邦,苦难下的人也愈发有强烈的使命感。所以在那样的背景下,德鲁克与他的观察者们一起成就了不平凡的人生。
  
  
  
  我们对世界与人的观察的确无法逃出各种八卦噪音的左右,往往听风就是雨。不过自己一直相信这么一点,不会看人比不能识字更为可怕。自己虽然不可能像德鲁克那样在二三十岁的时候就已经和各种大师过招。但是很幸运的是,这些年来自己也慢慢体会到成为一个旁观者的感觉。我亲眼目睹了那些好人、善人、恩人、牛人、怪人、鸟人、贱人、烂人、普通人……可能还没有到目睹最终结局的时候,自己的确没法判断他们的结果怎么样。但无论如何,作为旁观者我还是从他们的故事里学到很多很多很多很多......自己成为现在的自己很大一部分也得益于自己旁观的那些世界。
  
  
  
  相信此时碰巧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也会有相同的感触吧。站在舞台的侧面,我们看到的与台下的观众并不相同,记得好好保存好这份旁观的感触。
  
  


  罪恶之所以会在汉斯和谢弗身上发生作用,正因为罪恶力量之大,而人却是如此渺小。撒旦是为‘黑暗王子“,这种通俗的说法可能要比汉娜阿伦特女士所言来得恰当。由圣经祷告词我们得知,人是如此的渺小、脆弱,因此我们请求上帝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正因为罪恶从来就不平凡,平庸的是人。因此,人千万不可和罪恶打交道——一切都是罪恶本身搞的鬼,而不是人。人变成罪恶的工具,就像汉斯那样的人,他以为靠着自身的野心可以驾驭罪恶;而谢弗本以为可以籍着加入罪恶而避免最坏的情况,最后也为罪恶所用” -- 彼得德鲁克
  
  


  德鲁克的这本随笔集,涵括的领域之广,见解之深刻让我不能自拔,霎时爱上德鲁克。他将自身摆放在旁观者的位置上,用随笔形式记录下各式各样的人,虽然有刻意保持平稳叙述的写作风格,但每则故事他都会用一些独到的见解加以解释,或多或少也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德鲁克虽然以旁观者居称,但个人以为他才是真正的当局者。在《荒野上的先知》一文中,他自嘲自己兴趣太多、心有旁骛,生活多彩,白白浪费青春,与自己的醒悟相背离——“要有成就,必须在使命感的驱使下,“从一而终”,把精力投注在一件事上”。但是细想,他始终走在研究社会生态学的道路上,这些多彩生活只是他的研究对象,并没有偏离自己的路子,要想成为大师,还是要成为当局者。这里不经想起《金瓶梅》里那个和尚说“只有像西门大官人这样尝尽人间极乐之人才能悟道成佛”。为什么西门官人有这样的境遇却没有成佛,因为他没有旁观者的心,最终当局者迷成魔。
  
  大师的点拨,还需自身醒悟来消化,失恋的人还需自己云开见月明。这是个多元多变的社会,我们不能改变它,也不要抗拒它。每当新观点来临时,人们一开始的反应总是猛烈的抗拒,但是一颗伟大的心灵在一无所知的排距下,还是潜藏着一种接纳事物的能力,想寻求一种新的整合。
  
  写作本身就是个暴露自我的行为,它暴露出了每个人深刻的偏见,这是无法避免的,如果保持不“偏见”本身就是一种偏见的话,我们怎么样也不能走出“偏见”的死局,啊,人是多么渺小。经常的自省,经常的反思,这是每个年轻人必要的功课——我这篇文章有好深的偏见啊。。。
  
  
  
  
  
  


  只看了前2部分,老奶奶与一对特立独行的夫妇的故事。
  
  被旁观者都是小人物缺不乏自己的独立精神,每个人的生活都精彩而独特。
  
  人性的光辉及精神的自由让人印象深刻。不禁感慨自己的狭隘,苛刻而不知感恩,随波逐流,为生活奔波却从未思考生活的意义到底何在。在商业洪流中,随心选择的机会太少; 尔虞我诈道德沦丧的社会中,自我越来越封闭; 物质横流嘈杂不堪的环境里,我们一步步走向庸俗。


   本来以为是一本枯燥的书,
  
   没想到看到的是最有趣的一本书。
  
   感觉德鲁克认识了这个世界上最有趣最有才华的一群人,他的世界是这么小。
  
   看书的时候,想起了我生活中的一些人,也有想法写写他们。
  
   让我觉得不足的是,我只看到了他们生活中的一些片段,单凭这些,写出
  
  来的人物是单薄的。
  
   德鲁克在写作的时候年纪已经老了,可是我们在奶奶和20世纪中看到的德
  
  鲁克给人的感觉还是十来岁的少年。
  
   里面的人物非常生动,比如赫姆,吉尼亚。远非完美,但是都有所作为。
  
   看着这本书,觉得德鲁克是个非常亲切的老头,想想他活到96岁过世,死的时候一定很安详。
  
   你看他的奶奶,死了已经七十年了,在他的笔下又复活了。
  
   作为纳粹怪兽的汉斯在他笔下回复了一个普通人的面貌。
  
   怎么德鲁克就碰到这么多个性鲜明的人呢?
  
   我生活中的人大多没什么思想,过日子罢了
  
   发现这本书非常适合朗读,即便在翻译之后


这本书我已经开始看第二遍了 只有好书我才看第二遍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