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回聲
2007/8/16
聯經
麥克‧康納利
陳靜芳
无
一桩关于「越战地鼠」与银行抢案的精采故事,根据洛杉矶一宗犯罪案改写而成,更是麦可‧康纳利首度进军文坛(于一九九二年)即获得美国侦探小说最高荣誉爱伦坡大奖之作!犯罪记者出身的康纳利,将熟稔的警界生态化为精采的犯罪小说,本书是「鲍许探长系列」的首部作品,精采杰作不容错过!
一个男人尸体被弃尸于水库旁的排水管到内,鲍许警探赶到现场,发现死者是他的越战同袍:麦道斯。迹象显示麦道斯因毒品注射过量而死,但鲍许认为是谋杀案。他在麦道斯家中搜出一张当铺收据,查出死者曾典当一个镶玉金坠子,怀疑这是凶手杀人的动机。由于麦道斯牵涉不久前发生的「西地银行抢案」,悬案始终未侦破,联邦调查局派出美丽的女探员艾莉娜‧威许,与鲍许搭档查案……。错综复杂的情节,让读者一步步揭开死亡案件的真相――
麦可‧康纳利被誉为「优雅且深具洞察力」的犯罪小说作家、跻身美国最优秀的大师作家之林。
本书为赢得美国侦探小说爱伦坡大奖之作!鲍许探长首次现身!
「《黑暗回声》是我拜读过最具原创性犯罪小说之一。故事精彩独特,紧扣读者心弦至最后一页……。康纳利勾勒道德黑暗地带功力堪与康拉德(Joseph Conrad)媲美。很难相信这是康纳利首部小说作品。我深信他在文坛前途无可限量。」
--詹姆斯.李.博克(James Lee Burke) 两届爱伦坡大奖得主
「麦可.康纳利对于警察与罪犯之了解,今日在犯罪小说领域写作者无人能望其项背……。就美国小说而言,洛杉矶全貌在他笔下有最完整呈现。」
--北卡《南松镇领航员报》(Southern Pines Pilot)
「宛如雷蒙.钱德勒化身……深具野心,技巧纯熟,触动人心,复杂且绝妙巧思。」
--《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
「康纳利属大师级作家……他驱策故事往前直奔,有如脱缰的火车头。」
--《美国今日报》(USA Today)
「康纳利将冷硬派侦探小说提升至崭新层次……为现代犯罪小说增添实质内涵与深度。」
--《波士顿全球报》(Boston Globe)
「麦可.康纳利创作一流冷硬派侦探小说,是当代屈指可数的精英作家之一。」
--《丹佛邮报》(Denver Post)
「各位,当代犯罪小说新盟主乃是麦可.康纳利!他的小说布局经典,内容惊悚万分。」
--《君子杂志》(Esquire)
「在选择天使之城做为故事场景的诸多作家之中,康纳利捕捉其道德败坏而又引人入胜之氛围,手法无人能及……他描写堕落人性栩栩如生。」
--《圣地亚哥联合论坛报》(San Diego Union-Tribune)
「康纳利提升警方侦办程序至更高标准,并且攀上当代犯罪作家顶峰。」
--《花花公子》(Playboy)
「康纳利势必将为带劲够味之悬疑散文设立评量标准。」
--《书页》(BookPage)
美国享誉全球的知名作家麦可‧康纳利是经年蝉连畅销书榜的作家,获奖无数,曾在洛杉矶时报担任犯罪新闻记者的他,以其独到的观察与笔锋写出冷硬派的犯罪小说,今仍创作不辍,作品风行全球、翻译成十多种语言,《血型拼图》于2001年被改拍成电影。
麦可‧康纳利1957年生于东岸费城附近,1980从佛罗里达大学毕业,主修是新闻学,副修文学创作,之后曾于《洛杉矶时报》主跑犯罪新闻。洛杉矶工作三年后,康纳利决定开始着手创作,更从新闻记者摇身变为推理大师。他的第一部小说《黑暗回声》(The Black Echo)发表于1992年,故事根据洛杉矶一宗罪案改写而成,不但赢得美国侦探小说最高荣誉爱伦坡大奖(Edgar Awards),更奠定其在文坛的地位,此外也带出一系列以探长哈瑞.鲍许(Harry Bosch)为主角的作品,包括著名的《黑冰》,《水泥中的金发女子》和《最后的美洲狼》。鲍许探长系列之外,康纳利亦写了多部单本的侦探作品,如《诗人》、《血型拼图》等,作品陆续获美国安东尼大奖、尼罗˙吴尔夫奖、麦克维提奖等。他曾任美国推理作家协会2003、2004年主席,现居佛州。
无
这是一本很好的悬疑小说,读者可以跟随着博斯警探一步步地解开案件谜底。
书中几条人物分线的处理也很好。
博斯自己的越战记忆;“地鼠”战友的的故事;越战时期警察和军队暗地里的交易;女警探哥哥之死
整个过程,始终保持让人保持着浓烈的阅读兴趣,让我在两天内将书啃完。
书中我认为写得最出彩的地方是博斯回忆越战地道下的黑色回声的片段。
[每个地道里都是一片黑色的回声,那里面只有死亡。其他什么都没有,但是他们还是进去了。……
博斯把手罩在嘴上,想缓住自急促的喘息,但一点用都没有。他撑不住了。他惊恐万分。他才二十岁,他害怕。地道四壁好像在渐渐收紧,把他困在里面。他从尸体旁边爬开,手电掉在地上,光柱还照着克罗夫顿。博斯用脚蹬住地道的土墙,卷起身子,就像在母体里的婴儿,眼里的汗不知什么时候变成了泪水。一开始他还是悄无声息地流泪,但很快就大声啜泣起来,哭得浑身抽搐。在黑暗中,他的哭声好像在四面八方回荡,一直传向地狱。……]
「我們這一代原本期待有更好的日子能過,結果呢?核戰爆發的恐懼、甘迺迪與金恩的遇刺,更糟的是還得被送去打一場不知意義的仗,上一代的人簽署共保條約換來他們心中的安定,所有代價卻要我們來負擔!怎麼會有人不生氣!」--Marcia Muller, Trophies and dead things(徽章與標本),頁72
北美文壇援引韓戰、越戰為創作背景,甚至直接為之紀錄者,至今仍不勝枚舉。諾獎「候選人」Philip Roth,以海外戰爭引發的社會問題寫成《美國牧歌》、《人性污點》等代表作,直陳美國社會的荒誕與虛偽。因為復員的士兵通常以治安機關為歸宿,不幸傷殘支領政府津貼,也易牽連犯罪,推理小說更容易摻雜相關元素。只是論述泰半出於私己經驗,無論控訴國家機器的專制殘暴,或是諷刺社會大眾的犬儒自私,總會落入自憐的困窘狀態。較能脫離此般情緒者,大概是首創女偵探Sharon McCone系列的Marcia Muller,其《徽章與標本》追憶60年代柏克萊學運,以情緒宣洩為引,串接戰場軍人與反戰學生所共有的,同屬一個時代的憤怒。
出生於1957年,成長歲月正值越戰階段的Michael Connelly,第一本推理長篇小說The Black Echo(黑暗回聲)即以越戰為背景,但Connelly不尋找安撫人心的答案,而是企盼獲致關鍵素材,得以揭露全局。《黑暗回聲》取材自真實刑案,罪犯利用下水道鑿穿銀行地板,進入金庫並洗劫保管箱財物。看似容易的計畫,其實仍要仰賴專業技能,執行者必須充分理解地底下的世界,並且盡可能面對「黑暗回聲」,曾在越戰擔任「地鼠」的Bosch,向FBI探員解釋這個戰場專有名詞:
「在那地方,妳彷彿覺得自己已死且被埋葬於黑暗之中,但妳明明活著,而且恐懼不已。黑暗中妳似乎聽見自己喘息的回聲,聲響之大足以洩漏妳的行蹤,或者至少妳如此認為。」頁332
「地鼠」的任務是探勘北越軍隊駐紮的地道,救援俘虜、帶回同袍屍首或是摧毀地道設施。他們與地面部隊相輔相成,但實際上卻是正規軍團之外的特殊兵種,似乎也喻示了「地鼠」棄離群體的特性。回歸社會的Bosch仍舊遠離警局核心,獨自在官僚體制間衝撞。如今因為一樁越戰同袍的命案,再度捲進紛雜的人事漩渦。
全書說來節奏流暢,鋪設的枝節也堪稱妥當。身為系列小說的首作,應該是很成功的表現。《黑暗回聲》也呈現許多後續作品慣見的風格,記者式的情報蒐集,關注「過往記憶」的文學情懷,營造主角不擅處理職場交際,面對媒體卻游刃有餘的落差感;不過在男女情感、FBI與警局人事問題幾個議題,Connelly的操作卻漸有失焦之嫌,單看本書,感慨更為深刻。
【附記】
前陣子在低價的影音商品店閒逛,發現架上出現幾套「天龍特攻隊」(A-Team)DVD。跟之前看過的「霹靂遊俠」(Knight Rider)一樣,封盒上印有台版配音開場介紹:「泥巴、怪頭、小白、哮狼,這一群越戰退伍的英雄」--「越戰英雄」?當時年紀不夠大,幾乎沒意識到影片背景,如今回想劇集內各個憤怒、癲狂的反社會角色,以及種種荒唐的情節安排,頓時覺得這齣肥皂劇其實意在諷刺現實。
(初刊無名小站,October 27, 2007 )
迈克尔·康奈利是我比较喜欢的作者,基本上都是精装用以收藏。The Black Echo应该是作者的成名作,对越战的描写还是有独到的地方,只是离我们太遥远,真相往往就在你身边。
整个犯罪过程真的就像墨菲定律一样,凡事可能出错,就一定会出错。一个手镯、一个报警电话、一个不算目击的目击者,左右了所有的精心策划的过程。
但相比迈克尔·康奈利的《诗人》和《血腥拼图》,这部作品还稍逊一筹,,情节稍显拖沓,出现的人物过多。
说实话,起初对The Black Echo(黑色回声)的名字非常好奇,一定是有很深刻的含义,原来很简单,只是越战地道岁月的一个真实写照。
依然是一部硬汉侦探小说,主人公博斯依旧是喝喝酒,谈谈情,孤独且执拗地查案,整体结构感觉和同一系列的《最后的郊狼》很相像。这部书的好看,不在于它本身的故事情节,尤其是当看过die hard3后,在主要情节上,更是相似。
作者融入了美国八九十年代初一个大家都无法回避的话题,越战,退伍的老兵难以融入到正常的社会秩序中。本篇小说重点讲了越战中的一个特殊兵种---地道兵,这也是本书书名的由来。
记得之前在其他书评中说到的“克苏鲁神话”说到,人类恐惧的,是明明知道前面有未知的恐惧在等着你,但你仍然要前行。当地道张开黑黝黝的口等着下去清剿敌人的地道兵时,未知的恐惧就像回声般在每个人心中扩散。文中有一段,写一个地道兵下去之后,失去联系,等再次在地道中找到他的时候,他的脖子上用绳子串上了三十三个耳朵。大家好奇为什么留了一个单数,解释是“他杀的每个人都只割掉一个耳朵”。。这就是越战。你期望经历过这些的人,能够怎样适应现实社会呢。
还有一个特别的,就是当你看完作者同一系列的《最后的郊狼》《混凝土里的金发女郎》之后,看到各自的影子,主角博斯的形象,也逐渐被塑造得更加丰满。
忍不住吐槽:硬汉侦探也好,推理小说也好,不能整天想着逆转,好像最后不搞一个特别的逆转,就对不起推理二字一般。这部小说就是,整体的感觉特别好,有种特别的崩坏感但又不突兀。最后的逆转实在让人觉得狗尾续貂了。
总的来说,这本书还是相当不错的。
虽然这本书有女主角相伴,但我们的主角哈里博思还是相当孤单的,如同一个夜游人,在纽约这个城市中独自搜查。而且这位角色还因为被怀疑与案件受牵连而数次被内部调查,而负责调查他的是两个对他极其不满的警察,他的伙伴虽然知道他的能力,却因为他的性格顽劣而不信任他,不愿与他一道行动。他却满不在乎,利用朋友记者为其搜集信息,毫不留情的对证人进行质询,威逼利诱使得自己觉得有疑点的解剖提前进行……就这样,这个独行侠才艰难缓慢的逼近了自己想要了解的真相。总的来说人物塑造还是可以,当然也有我看熟了的关系,反正这本书里的主要人物我是都分清楚了,性格也比较突出,识别度很高,应该不会有混淆的情况。
之后是开头,开头的谜题是很有趣的,看似“毫无疑问”的死亡,却因为主角对死者以前认识的事实而迅速朝着意料之外的方向发展。经过仔细地搜查,有且仅有着两个往着不同方向去的线索,一个线索指向未来,另一个线索则揭露过去。多线叙述的目的很明确,节奏也拿捏地不错,相当吸引人。而且我也算是体会到了多线叙述的一个优点,多线叙述中可以说出自己不想说的事,当然,是用另一个角度的全新视角。这本书内容则还牵扯到越战,战争时的恐惧还是很恰当的表现了出来,给人以不错的压迫感。
诡计方面,尤其有趣的是那个犯罪行动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看似只能在小说里出现,但在这本小说里用充分而隐晦的前提和其它条件,使其却是卓有成效,让人信赖其在现实中的可行性。而那些各种逆转说意外也着实在最后把我吓得够呛,结局有一段是突如其来的证据,于是一切都不同了,那一段完全让人心提到了嗓子眼,由于一切出现的太快,完全让人缓不过来,不过客观的说,作者还是提供了很长一段描写让人有时间回归正轨的。不过另一方面,我现在还是觉得这种情节有些偏俗,欧美也用过了,日本也用过了,当然,康奈利是将这种当今偏俗的情节用到极致的一个,而且还有所创新。听说这也是康奈利下的很大的一盘棋……想起别人对于某本书的评价,我觉得之后的事情会变得极为有趣。
总之,这本书作为处女作,实力不俗,值得推荐。
之前看杰克•吉伦哈尔主演、讲述伊战的电影《锅盖头》(Jarhead)时,有意无意地记住了电影的最后一句台词:We are still in the desert。原本以为主角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他们似乎永远无法从伊战的阴影中摆脱出来。可是后来有一天,无意中在电子词典中翻到了“desert”一词,才发现desert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应得的赏罚。用句俗点的话讲,就是善恶终有报。这时才惊觉这句电影台词有着一语双关的意思。报应循环,往复不休。二战之后的美国似乎的确陷入了某种报应循环之中,朝鲜战争、越战、两次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战局一场比一场复杂,损失一场比一场惨重,战果却一场比一场糊涂,希望也一场比一场迷茫。一场战争过后,根本来不及庆祝,而只能忙着抚慰创伤。本书也是如此一本带着战争创伤的小说,多年过去了,越战的黑色回声似乎还在从书中一阵一阵地传来。
其实,我也很喜欢作者迈克尔•康奈利的另一部作品——《诗人》,当然我只喜欢其中的一部分,而对于某些部分实在令我有些错愕。比如最后的逆转实在噎得我够呛。而看了这本《黑色回声》,我发现作者在写故事时似乎有着一些套路,比如最能惹事、最桀骜不驯的警察一定是好警察,也一定能破案;比如一定会有或愚蠢、或别有居心的警察同事在随时给主角掣肘;比如男女主人公一定会有感情纠葛,也一定要上床,即使他们刚认识了三天;比如结尾一定要有逆转,谜底一定要有黑幕,甚至最后还要有一场单枪匹马的对决。似乎作者已经提前做好将小说改编成电影的准备,几乎所有的桥段都能在好莱坞的警匪片中找到。也不知道是电影影响了文学,还是文学影响了电影,抑或这就是美国人的大众审美口味。
而唯一在书中有些唱反调的部分就是结尾,《诗人》和这本《黑色回声》的结尾都略显灰暗,孤单的人依旧孤单,苦痛的人仍然苦痛。完全不像好莱坞商业电影那般大圆满、大欢乐式的结尾。我也有些想不明白,一本书大部分都充满了商业元素,为何偏要在最后背道而驰呢?我想这也许是作者小小的叛逆,抑或是某种救赎吧。
本书的故事是那种很扎实的警察小说,没有那种天马行空的推理过程,也没有演算如神的天才侦探,更没有惊天泣地的诡计陷阱。书中只有缜密细致的档案查找和资料梳理,只有不厌其烦地探访与询问,线索便在这样的过程一一浮现、一一交织,并最终指向谜底,一个地点、一个日期、一个署名,都可能将案情联系起来,都有可能成为破案的关键。这样的过程虽然看起来太过平实,但在作者笔下这一切让人读来很有一种真实感,如同真有那么一件案件发生,并且真相就在你面前慢慢浮出水面。化琐碎为有趣,化平淡为传奇,我想这就是作者的功力吧。
本书除了那桩银行窃案外,另外一个主题就是越战,书中的诸多人物都与那场在美国人看来自己受了天大委屈的战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说来也奇怪,书中的所有人似乎因为那场战争受了伤害,被派到前线的被死亡的阴影逼得精神崩溃,回国后不是违法犯罪,就是整日郁郁寡欢,跟全天下人都欠他一般;没被送往前线的,也会因为自己的亲人被那场战争或战争的衍生物所吞噬而悲愤莫名,整日只想复仇,只想讨回自己的公道。似乎自己身上一切的负面事物都是拜那场战争所赐,自己受了伤,自己是受害者,却全然想不到那场战争也曾伤害过他人,也曾伤害过那些生活在战场上别的国家的人。我想这也许就是美国思考问题的盲区?我想这也是他们不断陷入这种战争报应的原因之一。
最后说点题外话,我有一个搞IT的哥们曾经对于数据库很是下功夫,问他缘由,他说精通了数据库,将来就可以找个安逸富足的所在养老了。当时觉得他有些夸大其词,觉得数据库是重要,但似乎还没到他所说那般举足轻重、天下皆不可或缺的地步。可是读了本书才发现数据库也许的确这般神奇,比如书中案件的破获相当程度上是靠各方详尽的数据资料的支撑而才能完成的。由此感叹也许会有一天只要靠强大的电脑去分析完备的数据库,就能指明破案的方向,甚至一举破案。但总觉得技术终归是冷冰冰的,不知道那样的话,是人类的一大进步,还是另一个大麻烦的开始呢?
如果满分五颗星,本书可打三颗半。
越战带给那一代美国青年是噩梦,黑色的地道吞噬了他们的正常生活。主人公博斯曾是地道兵的一员,在一次谋杀案侦破中,发现死者是自己的战友。在联邦调查局特工的合作过程,一层一层发现背后不止是一起普通的谋杀,而是一个个大案,里面充斥着贪婪、复仇……电影镜头一般的描写,细腻、但有时觉得冗长。总体可读性强,有悬念。
最佳处女作果然名不虚传,个人觉得比《诗人》好。救赎线索和破案线索推进的四平八稳,不过,行文节奏和情景描写有些前紧后松。
个人觉得康奈利最大的问题在于他常常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适可而止,他自己津津乐道的那个意料之外结尾常常有种画蛇添足的臭脚丫子味道。
这本是作者的处女作。看得出一些非常真实的东西。
虽然不及后来作品的纯熟老练,但是整个小说充满了很多人性的东西。越战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军人本身的永久心理伤害,他们的家人,也在种种后遗症之中煎熬。
小说最后的峰回路转,有些意外,但是挺符合同类小说的逻辑思路。整个作品还是非常有可读性的。
那个女特工威什因为自己的哥哥的死亡,成为这个盗窃案的幕后黑手是否太过生硬,欠缺足够的理由。但愤怒也有可能让其在理应中迷失,况且那些人做的事让人愤恨不已。再加之,她心中的信仰,崇敬在那一时刻都轰然倒塌。她已失去了信念,做出这种极有可能。当她跨出那一步时,就再也不可能全推,她激起了别人的贪念,为自己的复仇想法。
但总觉得有点欠缺,不过哈里这个任务我很喜欢。一个神秘的人。
作者这么大名鼎鼎,我想应该是有水准的,可是很多地方的描写和对话,真总是缺了点儿什么,使其难以被称为精品。是翻译的问题还是作者的问题,我不知道。
内容挺丰富,细节描写也详实,结局峰回路转还是挺有意思的。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硬汉派侦探形象,准确的说,是个体制内的警察。他的生活显得不是那么井井有条,也不可能有什么秩序,说不定哪天的突发案件就可能让生活节奏混乱。他的品格不是那么高尚,粗暴是他的标签,所以时不时被发配处分。哈里博斯,从畅销书作家迈克尔康纳利的处女作《黑色回声》中走来,带着充满黑暗色彩的过去,引出一则颇为悲凉的黑暗故事。
故事的开始像一个黑色幽默式的巧合,博斯接到一个案子,在水泥管中发现了一具尸体,而死者正是自己越战时期的战友,而接下来,他一边忙着应付警局内部调查的几个如豺狼般急着抓他把柄的探子,一边又要逐步揭示这起案件。整部小说读起来很有看欧美犯罪电影的感觉,康纳利笔下的洛杉矶市,表现出穷街陋巷中的重重罪恶,它们在阴暗的角落生长,而博斯也在一种阴冷压抑的气氛中办案。
这部小说吸引我的还是在于它将一种黑暗氛围的放大和延伸,一直延伸到博斯的历史,从一具死于黑暗的水泥管的尸体一直扩散到一段黑暗的历史。本书的“黑暗回声”引自博斯越南岁月,他与死者梅多斯曾经在越南从事地下道中清除敌人的工作,在那黑色的地道中,他们时刻面临被伏击的危险。而整个越南战争又何尝不是如地道般吞噬着人的内心,梅多斯的战场岁月被描绘的带着血腥和疯狂的传奇,他甚至独自在地下道杀红眼的血战,让我想起了电影《野战排》、《现代启示录》等越战电影中总会出现的那些杀人杀的人性迷失的人物。而黑暗的生存环境下,也衍生黑暗的生意和勾当,梅多斯们甚至已经对此有了依赖,那里危险,却又让他更如鱼得水,战后,对于这批老兵,在少数光鲜的,媒体放大的事迹下,又有多少人真的能荣归故里?还是如梅多斯一般屈辱的死在水泥管中。
作为康纳利推理小说的处女作,他很成功的塑造了主人公哈里博斯,这部小说中,很大程度在追溯博斯的过去,并将这种过去与当前哈里的性格、观念,最关键的是这起案件结合起来,烘托出在案件推理之上的情感。硬汉派小说让我喜爱的一点就是它表现的社会性味道更耐人咀嚼,哈里曾经与梅多斯并肩作战,他曾经也在地下道的黑暗恐惧中穿梭,那是一个历史迷雾的时期,多少人与他们一样在黑暗中不明就里的厮杀,有人丧命,有人伤残,有活了下来,却已是噩梦连连,而哈里作为其中一员,作为算是较为成功的重新融入社会,但是又显得与主流格格不入的一员,由他来作为结合越战这一过去和现实悲剧的桥梁是最合适的了。只有哈里才能体会梅多斯曾经的苦痛,只有哈里才能被唤起昨日的记忆,只有哈里才能在一起案件中去引出越战创伤的绵延。《黑色回声》像一部很典型的美国黑色电影,普通探员陷入巨大阴谋,深处险境,蛇蝎环绕身边,警局派系林立,而历史的沧桑感让这部小说又增添了厚度。在悬疑方面,这本小说做的也不比古典派或者说本格派差,节奏掌握的很好,将几个悬念合理的安排在书中的一个个节点揭示,达成了悬念一直延伸到快结束,然后以一个颇为无奈的悬念揭示收尾,非常漂亮。
这部小说让我读后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迈克尔康纳利,喜欢上了哈里博斯,已经将他的更多小说买来准备开读。从个人阅读体验上,康纳利对我算是相当成功了,一个开头将我抓住,铁心要作他书迷了。在读这本《黑色回声》时,正值我正在听Green Day的最新专辑,而书中又有最后老兵去世后公墓告别的场面,让我一下子想起了GD的那首《21 Guns》,脑中环绕此曲,读这些章节,真是别有一番感受啊。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e9676581fbf515d3bd3e1e86.html
一个通宵看完的,真的是能将你粘在椅子上的,呵。结尾有些拖沓,仿佛作者爱上了这个故事,迟迟舍不得结束一般。或是那会儿我困了?
越战在美国人的心里,永远是一块不能愈合的伤疤。很多士兵去了越南,一切都留在了那里--信念、希望,甚至生命。
哈里和梅多斯,是从越南回来的大兵,也是Rodentum--“连老老鼠都不值”--地道老鼠。梅多斯成了惯犯,很多大兵从战场回来后的一个身份。哈里,很难得的成为一名优秀的侦探。
于是,地球这么自转着,世界这么运行着。有一天,哈里和梅多斯碰到了一起。
文章里充满了对战争的批判,它毁了一代青年。
这一本《黑色回声》是迈克尔.康奈利的处女作,也是他笔下最著名的警探哈里.博斯(Harry Bosch)系列的首作。
虽然新星出版的这个版本有500多页,字体也很小,可是真的是一拿起来就放不下。
说起来,另一个康奈利(约翰.康奈利——爱尔兰著名悬疑作家,台湾脸谱出版社出版了其《夺命旅人》等作)的作品相比之下,就不太是我的茶。
虽然两个康奈利都是当代悬疑小说的畅销作家,但是迈克尔的属于比较传统的华人世界比较可以接受的那一类警探,而约翰的作品就要显得前卫些——换言之要血腥不少,和美国本土的黑帮文化结合过于密切也是华语系读者比较头疼的。
所以同样是看这样篇幅很长的作品,迈克尔就不让人觉得头晕眼花。而且真的是那种拿起来就舍不得放下的吸引人的作品。
《黑色回声》由一起谋杀案作为引子,死者是博斯当年越战时的战友——一起在地道中执行任务的“地道老鼠”——而黑色回声是指“地道老鼠”处生充满死亡恐惧的黑暗地道时感受到的那种压逼内心的回声,这同样可以理解为越战带给美国人的创伤是康奈利在这部罪案小说之外想要表达的东西。
从一起谋杀案的追查,直接牵涉到联邦调查局正在调查的银行保险柜爆窃案,而随着博斯与联邦探员埃莉诺的追查,更耸人听闻的真相展开在读者的面前。
虽然这部作品是15年前的作品了,但也许正因为有这么长时间的间隔,读者可以感觉到其中的情节构架比较接近于华语系国家或地区的罪案情节——我们的犯罪类型要全方位发展到当今美国的态势,可能还要一段时间的酝酿。
因此,感觉不到太多的距离感。
就整个故事的发展而言,虽然不会有十分蹊跷的感觉,但是整个构思包括结尾的转折也安排得合情合理,不会显得突兀。
至于人物塑造,博斯给我的感觉不是那种很冷很酷或者很沧桑很受伤却又天资聪慧的警察或者侦探,他的性格与才智还是比较接近于凡人,最多是比一般警察聪明些并更有原则些的好警察,所以就显得比较合理可信。
如果让我在好莱坞明星中选,我会选择谁呢?自己的感觉是总是要在那些不是最有性格特质,却又比较予人安定感的演员中去选才对。
哈里.福特森太老了,拉塞尔.克劳太书卷气,布莱德.皮特又显得年轻了些,乔治.克鲁尼?不行,应该绝对没有那么帅。
恩,那就还是布鲁斯.威利斯或者尼古拉斯.凯吉这样的俗套好了。
P.S 本作中的越战时的地道中的场景描写,真的给人生临其境的恐怖感。迈克尔难道也参加过那场战争吗?如果是杜撰出来的,就真的太强悍了。
乃鼎斋无机客
拿起这本书,想必读者产生的头一个疑问就是:“黑色回声”到底是何东东?指向何意?当你渐渐读下去,才知道“黑色回声”是主角哈里·博斯在越南打仗时,钻在地道里的一种感受,即所谓“那里面只有死亡,其它什么都没有。”
书籍的腰封上写道,迈克尔·康纳利“被GQ杂志评为‘举世最杰出的推理小说家”,但依我之见,用“侦探小说家”来称呼康纳利更为合适。
迈克尔·康纳利所代表的这类Mystery Writer,不同于阿加莎·克里斯蒂、柯南·道尔的作品风格,作品不只是关注于如何解开罪案的过程,不局限于介绍精心安排的犯罪手法,而将聚焦的视点集中于角色身上。
综观福尔摩斯、波罗或者马普尔小姐为主角的小说,写作者几乎从来没有深入挖掘过侦探者的过去、情感和个人的私隐。作家们更多地是在创作一道难解的谜题,把已知条件告诉读者。读者的阅读过程往往是一次与小说主角(作者)的智力竞赛,以抢先一步解出疑团而沾沾自喜。
这类的作品,通常被称为本格派。日本的不少推理小说家们尤其擅长此道。
就本格派推理小说而言,各种类型的疑团的设置,到了今日,往往呈现出山穷水尽之势,极难突破。况且,这类的小说总是关注于疑案本身,在打动人方面就有所欠缺。
《黑色回声》这样的作品,恰恰是在借开疑案的过程中,挖掘主人公背后的故事,试图让主人公哈里·博斯的形象变得生动而丰富。按这一条标准考量,迈克尔·康纳利完成得很完美。
小说主人公哈里·博斯本是一名名声遐迩的洛城警探,但因在一起连环杀手案的侦破中误杀犯罪凶手,而受到警方的内部调查科的质询,并从洛城警局凶杀组调到了好莱坞分局——警察口中的“下水道”。
几个月后,到了好莱坞分局的哈里·博斯接受一起案子,一名男子死在郊外,警方初步确认是注射海洛因而丢了性命。而这名男子竟然是哈里·博斯在越南时期的战友,欠了他一个人情的博斯在调查中发现了蹊跷,渐渐地,线索引向一宗银行盗窃案……
哈里·博斯是一位高明的警察,同时也是一个不合群的人物,在查案过程中还被警方的内部调查科人员像猎狗一样紧紧盯着。他还是一位饱经创伤的越战老兵,同时还有不堪回首的身世……
在我的眼中,哈里·博斯很切合“硬汉”这二字。
再谈小说的悬念布置。我因为已经读过《诗人》的缘故,很快就猜测出幕后黑手的真相。同一个作者,在悬疑布置上,确实翻不出啥新花样了。
————————————————
P326 “当然也可能?识,我觉得他肯定认识。”
应该是排版的错误
P362 “他打开机器,伸录音速度调到最快的一档。”
你的理解还是不够深。 关于越战,美国人的感觉不只是委屈。
恰恰是因为自己知道伤害过别人,所以内心才会迷茫和痛苦。
但他们为何现在还在伤害他人?
真的有那么好么,我才开始阅读他的书,个人现在只看了《诗人》,引为最爱!哦,对了,今天刚读完《回声公园》,也蛮不错的!嘿嘿!
我觉得康奈利的作品不属于一流作品,二流而已。
请问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我就看到
《黑色回声》7(5)
接下来五十英尺地道的走向忽左忽右,博斯都有点搞不清方向了。……度也很大。博斯估计他们挖地道的时候就住在这里。
难道这书还有第二部?
呵 为何标题就直接大泄底呢。。。建议还是改个标题吧。
黑色回声+green day~~感觉一定很特别
角度真的与众不同,真的
越战的地道场景真是很真实,看得我毛骨悚然
特别是回忆梅多斯戴人耳项链的那部分。。。
迈克尔.道格拉斯更愤世嫉俗一点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有些沧桑了
伊桑霍克不错
迈克拿过普奖的,和Jeffery Deaver一样对非主流的东西有研究。写实派就这点好,什么都以事实为依据,不主观臆断和歪曲。
有个美国电影里写越战,也有个队长把人耳当项链带,渗人的慌
我中意博斯由拉塞尔.克劳来演
喜欢的原因都被你写到了,的确,尽管篇幅长,但看着很流畅。接下来找他其它作品来看。
同顶伊桑霍克,书中描写博斯比较瘦,拉塞尔怕是太肥了
前半部分读得比较仔细,后面看了没耐心,没有"诗人"那般吸引偶,看了下结果,不出所料..
大概是因为处女作吧,虽然人物设置得相当出色,情节的确有些拖沓。强压着性子一点儿点儿看完。博斯每刻每秒办的事情都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了。
康奈利的作品说是悬疑惊悚比较准确,并不能算冷硬类。
好,黑色回声我很喜欢。他的作品里有一种除了情节你还会关注的东西,特别是他无数次回想“地道老鼠”时代的时候,那样的描述,让人觉得悲哀,无助。那些以为自己在很理性地看迈克尔·康奈利的作品或者劳伦斯·布洛克的人,那些妄加评论的人,我建议你们去看柯南。对不起,不是柯南·道尔,而是青山刚昌的《柯南》。谢谢
康奈利的作品说是悬疑惊悚比较准确
附议
就推理小说来讲案情设置没有什么出挑之处,确实觉得一般.
好喜欢的,他的书都是从文汇书店偷来的
结尾感觉不是太...
看完没有什么推理的乐趣,感觉是部好莱坞电影。不会再看第二遍,书以送人。
惊悚也谈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