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历史的真相

乔伊斯·艾坡比,琳·亨特,玛格丽特·杰考 正中书局
出版时间:

1996  

出版社:

正中书局  

作者:

乔伊斯·艾坡比,琳·亨特,玛格丽特·杰考  

译者:

薛绚  

Tag标签:

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历史的真相 PDF格式下载



  真的不一定是对的,话说什么是真的?既然连真的都可能不是真的那么对的又何谈是对的呢?
  相对主义以绝对主义的形式走向了另一种绝对主义的内容,好恐怖!!
  反对宗教崇拜,之后重新陷入对理性的崇拜,现在呢???


   历史已经成为过去,再也无法重现,留在时间的长河之中的只是一些历史的碎片。历史学家搜寻这些碎片,以这些碎片为基础便可以对历史进行还原。但是这些碎片之间难以完美的吻合,需要历史学家发现想象力进行粘合。这样的工作如同用一堆瓷器的碎片复原瓷器。既然历史学家的工作带有自己的主观性,那么他们所叙述的历史能算客观的吗?
   从一些迹象看来,美国的历史学家们的处境不是很乐观。理论上,要承受来自黑格尔的巨大挑战。黑格尔主张哲学真理本身只能在历史中揭示(第51页),这暗含着客观性是相对的——既然这样,美国的历史学家们叙述的历史就很值得怀疑了。另外,事实层面对美国的历史学家们挑战更大。“专业历史学者以普遍的(与“西方的”同义)科学和进步为名,建立起自己的绝对主义,并且着手把全世界纳入他们的解释图式之内。这种普遍化、全球化总体化的冲动,我们名之为帝国主义的野心。”(第61页)这种野心的表现之一就是20世纪西方历史解释方法主要学派之一的现代化理论,让我们审视一下现代化理论。“按照现代化理论,所有发展中社会,不论有何差异,都一定要经历一些类似的变化。”(第68——69页)“纵然现代战争和科技制造了恐怖灾难,大多数历史学者至今仍旧主张,为摆脱多数‘传统’社会的无知与贫穷,现代化是唯一的选择。”(第72页)美国的历史学家或许还受到这样的指控——虚构本国历史。“曾经亲睹美国革命的老前辈们意识到,美国人虽然缺乏古老的传统,宗教的统一,共同的世系,却可以用诉诸文字的美国革命历史来弥补缺憾。因此,他们在18世纪将结束的那几年中提笔写下最早的美国历史,以独立战争引发的英雄主义与美德的表现,填补美国民族主义的‘想象的共同体’。”(第86——87页)“撰写美国历史的过程之中,自由搜寻历史资料的人撞上了爱国自尊的严格把关者。后者要求,一定要把开国元勋描写成负有使命感的人,满怀启蒙的理想与无畏的精神,如此才足以表现美国可贵政治理想的实现。”(第90——91页)从美国历史学家们的这些所作所为看来,有人或许会断然否定历史的客观性,事实就是如此吗?
   在这,需要重复的一点是:历史已经成为过去,再也无法重现,留在时间的长河之中的只是一些历史的碎片。历史学家叙述历史只能以这些碎片为基础。因此,本书也说:“历史学家不能捕捉完整的往昔经验,正如人的记忆做不到这一点;历史学家只有往事的痕迹和残渣,叙述出来的故事一定是片面的。”(第212页)但是,“我们不认为,因为事实和叙事(事实之叙述)之间有差距,所以叙事根本上是无效的。不可因为叙事是人制造出来的,就说它等于虚构或神话。”(第213页)如果我们否定历史叙述的客观性,我们便会陷入不可知论,甚至是虚无主义——相信没有哪个理智的人会喜欢不可知论或者虚无主义。但是历史的叙述既然是客观的,为什么对同一件历史事实的叙述却存有差异?这是因为“人类的心智追求准确性,心灵却在找寻意义。”(第245页)具体地说,“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观察视角,过去时代在不同的探索目光下现出的形貌各异,记叙述过去的故事也就不是一个样了。”(第247页)这就要求我们在叙述历史的时候要有所选择。这种选择,正如书中所说的:“我们的选择也是政治、社会和认识论上的选择。从政治性和社会性看,这些选择反映了我们对某种历史学家社群和美国人社会的信念。在认识论的层次上,它们反映了我们对于可知之事与如何认知所持的立场。”(第208页)毫无疑问,这个立场位于客观和意义之间。
  
  
  
  


  这本书当作史学史来看还不错。第一部分启蒙及其后,看得还比较轻快。第二部分进入后现代主义,于是在一堆名词中昏昏欲睡地爬。第三部分展望未来,但被后现代和相对主义弄得已经没有什么心情了,加上时间不多,草草翻过收场。
  前面两个部分史学史的叙事,把科学史和史学史穿插起来写,相互比较的思路还是不错的。第三部分阐明观点,向务实论表忠。
  真相有没有,这是世界观问题。有了真相之后,能不能看清,这是认识论问题。过去一切追求绝对客观,作者说是在英雄主义范式的蛊惑下,这办不到,因为人总是有主观的。相对主义说人不能看清外部世界,作者又说不对,人还是能看明白那么一点的。这种和稀泥的观点,或许正确,但没什么意思。
  自己最大的一个问题是,本来追求理性客观就是启蒙运动的余孽,那么历史学追求客观这一目的本身到底有没有意义?过去历史是用来劝人信上帝的,貌似也做得挺好。每个人理解的历史其实都不是原本的历史。真实的历史放到现实中也未必有什么实际作用。那么,为什么我们就一定要去追求那个原本的历史?这是一个问题……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