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國國富論2

魏萼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

2000-05-01  

出版社: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

魏萼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中國人何其不幸,一百多年來內憂外患不斷,民不聊生。民國成立後,國人思想奔湧,知識分子擬對國家有所貢獻,但皆有心無力。  中國經濟發展的道路不是「國富民強」,而是「民富國強」。傳統中國經濟思想中的五均六管、平準法、均輸法均為中國經濟文化的特色。  台灣經濟發展的經驗可供借鏡,但其代價仍甚高;尤其是其民主政治演繹的過程,頗為可議。  若從中國文化的本質觀之,兩岸經濟不能交流,則國民黨必將使之民進黨化(中國經濟思想斯密、凱因斯化);兩岸經濟不斷交流,則共產黨似將逐漸國民黨化(馬克思、列寧經濟思想中國化)。這是一樁中國往何處去的重大議題。如此,中國百年來,第一位偉人孫中山先生經濟思想的時代性也將再被肯定。  實證與檢驗的結果,已確定二十世紀西方資本主義的沒落和共產主義的崩潰。《第三條路哲學》經濟發展模式,將逐漸被肯定。在二十一世紀裡,台灣的經驗、中國的道路、儒家的思想、東方的文化、亞洲的價值、人類的福祉等等一脈相承,息息相關,深值重視。  中國的問題在於貧窮,中國經濟如何脫離開發中國家「貧窮的惡性循環」,至為重要。亞當‧斯密、卡爾‧馬克思、約翰‧凱因斯的思想均不足為中國經濟之所需。本著作強調經濟發展中的文化與宗教因素的重要性,它是「另一隻看不見的手」(第三隻手的經濟),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力。  本論著的撰述緣起於國學大師南懷瑾教授的啟蒙、恩師臺灣大學施建生教授的鼓勵;而淡江大學創辦人張建邦教授以及前北京大學校長吳樹青教授的作序推介,亦為本書增色不少。

作者简介

魏萼
現職: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
經歷: 淡江大學國際研究學院院長
國立台灣大學教授
中央研究院研究員
研究專長: 經濟文化、經濟制度、經濟政策、經濟發展
主要學歷: 美國聖路易大學經濟研究所博士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國國富論2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