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那些極境教我的事

陳維滄 時報出版
出版时间:

2010-08-26  

出版社:

時報出版  

作者:

陳維滄  

页数:

208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一生,至少要拜訪一處極境!北極:要破冰而來、站上正北極九十度!這是地球的頂點嗎?而我的心卻是如此的寧靜與平和。南極:在這樣敞亮的冷色調中,隱藏著震懾心靈的美景,與波濤洶湧的險境,散發著致命的吸引力。喜馬拉雅:疲憊的身與心,不斷彼此交涉的,任何一個念頭,都牽動著下一步的安危。這時才深深體會到:心的力量,超乎想像!沙漠:一陣風吹過,沙漠瞬間變了樣。它的美,美得讓人不自主的想接近,蔣勳說:「孤獨是一種沉澱,而孤獨沉澱後的思維是清明。」或是您心中最壯闊、最具挑戰性的那個美麗的世界……

作者简介

  陳維滄   年輕時,他賣兄弟牌英文打字機、擔任兄弟棒球隊內野手、辦雜誌、籌組合唱團、創辦事業、玩攝影……當事業有成,他在50歲那年從商場急流勇退,成立非營利機構,推動兩岸文化交流、從事文教公益活動,並背起相機,踏遍地球上的天涯海角,透過鏡頭,凝結每個感動的瞬間。   60歲為親眼見聖母峰,到尼泊爾4,150公尺高山健行,從此展開人生壯遊,極境之旅;70歲在南極跳進零下五度C海水中,慶祝人生才開始。攝影旅行23年來,四探南北極、五訪印度新疆、六度到西藏,遠征沙漠、非洲草原、喜馬拉雅山、以及達爾文研究物種起源的加拉巴哥群島。旅行和攝影幾乎成為他的宗教和信仰,一次次艱難的旅行、長時間等待每一個觸動心靈的畫面,是他不斷超越和重生的養分。至今,73歲的他仍隨時整裝待發、持續追逐。追逐時光;追逐幸福;追逐人生的究竟! 著作:  2002年,《飛鴻雪泥》,獲選為金石堂書店年度好書  2004年,《夢想南極》,獲選為國家圖書館「100大值得一看的好書」

书籍目录

推薦序/李偉文 喜瑪拉雅--天堂與地獄之間 心的力量,超乎想像想親睹聖母峰之美,只有走向她挑戰恐懼,把危險當作人生的學習生活越簡單,越靠近自己的心眼睛上天堂,身體下地獄心的力量,可以克服肉體的苦難50公尺走2.5小時,用盡力氣只能提起眼皮如果沒有危險,登山就失去樂趣南極--一本接近靈魂的大書 生命渺小可貴,心域無限寬廣 面對死亡,我沒有想像中的豁達從容 裸身跳水,刺痛,讓心靈重生 暴風雪來時,船如在空中飛 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企鵝精靈,身上結冰仍堅持守護下一代 想到前人比我苦百倍,再苦都能受 風雪獨處,更能探索內心深處 每個人都在南極找到救贖 冰雪大地,一點一滴在消融北極──世界的頂點世間事如極光,夢幻生滅在地球頂點,正北極九十度

章节摘录

  行行覓覓,抓住了什麼?  攝影,是為攝取(抓住)那一方世間之影!  我的第一張被攝取(抓住)的影像,是在家族照片簿裡,一張襁褓中、零歲的我的獨照,是現存可見的、我的第一張被攝取的照片。  後來有一張上小學時期,穿著日本式制服的照片,背著後背式的書包,側身,回眸向鏡頭,很有精神,有一股「人小志氣高」的架勢。在那傳統的、古典氛圍的時代,我,被攝取(抓住)了一個後現代的pose,不落俗套,自覺小有個人特色。  第一張被我攝取(抓住)的影像是?不記得了,也沒保存下來。記憶中,大學時期,在我預定受洗作基督徒的那一天,突然奉父親之命,趕去台中中興新村,為當選模範母親而接受表揚的祖母拍照。  照片今在何方?下落不明,也許存在族親長輩的家裡。而我,也因此無緣當一個真的「陳弟兄」!(註:大學時代的我,熱衷參與基督教團契活動,被同學戲稱「陳弟兄」。)  老驥負櫪走出攝影版圖  第一次踏上攝影旅途,是1989年,去到中國西陲的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大漠黃沙,縱橫天際,在晴空無風之下,沙形曲線萬千、優美婉約的靜臥。這個維吾爾語稱為「鳥也飛不過去」的中國最大沙漠,在四到七世紀時,曾讓西出陽關、到天竺取經的苦行僧眾備嘗艱辛,苦不堪言。  之後,年年復行行,我就像老驥負櫪一般,肩上掛著沉重的攝影器材,行行復覓覓,攝取穹蒼之下的自然景致和文化、生態的風貌-。美國的黃石公園、大峽谷;加拿大的楓葉、瀑布;中南美印加文明遺址;南非的動物世界;愛琴海荷馬史詩的眾神國度;歐洲捷、奧文藝復興的古典風華;印度的宗教藝術石窟;柬埔寨吳哥窟;中國大陸敦煌的莫高窟、九寨溝、雲南、桂林;日本北海道的阡陌花田……  爾後是縱身三極的極地之旅:搭乘破冰船拍攝南極的企鵝、冰山和海鳥;在北極圈白日守候北極熊,夜晚枯等北極光;在中極踏上了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祕境。  我不是專業攝影,也沒有要成就專業的壓力。攝影於我是一份興趣,自娛並且分享身邊的親友。之所以獨鍾攝影,在於那份透過鏡頭,取景構圖的美感和悸動。畫家作畫,多半是在呼吸勻勻的柔軟醞釀中;攝影構圖,卻是當下意和境的交會,有時從容取境,有時就搶在那一刹,當按下快門的片刻,一定是凝神閉氣、呼吸止靜的。因此,那份「抓住了」的欣悅之情,可以一路延燒到回家之後,在燈箱上一一細看沖出的正片。  這份狂熱,會是學生時代文藝青年愛美好藝的遺緒?也許是吧!  所以,與其說愛上攝影,毋寧說,愛上構圖!  天涯遊子立下碑記  此外,旅遊帶給我的,除了一般而言的行遍天下增廣見識,更重要的是,它其實是一趟「hard work」,也是一趟「rebirth」的生命之旅。為攝影而行旅,那更是超承載的重度hardwork。為了追逐光線和氣氛,早起、枯等;為了更突出的構圖角度,攀高、伏地、臥冰;有時渾然不顧那危危顫顫的立足點,心甘情願的難行能行,長途跋涉,忍受嚴酷的氣候,和大自然的洗禮。  行過三極、五大洲,更真實的體會是:寰宇無疆界。無論是在沙漠、在極地冰原、在汪洋大海之上,四界無邊,唯與天接,人,真真實實就是天地間一芥子。世間民族、文化、國土的邊疆界域,在千古大自然中,原是渾沌一宇,唯一不二的本然。(人之渺小,何足言「人定勝天」,精神豪放語罷了!)  天涯遊子,東西南北,行得遠、走得久;踏沙也行、冰山也過;身在凶猛惡水上的一艘破冰船中,五臟逐巨浪而翻滾;天地之壯美、之酷厲,人與大自然的角力搏鬥,如是我見,如斯我在。這十多年來辛苦的hard work的攝影成績,精挑細選,先後付印出版了《飛鴻雪泥》、《夢想南極》兩本書冊,分享社會,因書而掀起了媒體效應,而幾度接受專訪刊載於報刊和雜誌,以及受邀作校園和公益演講,現場放映影片,有幸將旅行中的感動與省思分享給大眾,期望能回饋世間一丁點的力量。  一份興趣,一份不畏辛苦的堅持,憑藉精神與意志之力,為自己退而不休的生命旅途,一程一程的豎立起里程碑,自我領受,同時也分享出「世界真奇妙」的綺麗風光,豈不「快意人生」!  從童蒙被拍攝留下純真的影像;從中年行旅過花甲,拿起相機攝影大千萬像;我這滄海一粟的「老頑童」,仍然對世界懷抱好奇,即使有一天勢必要放下超承載的攝影行囊,換上口袋型的傻瓜相機,也是服膺生命的自然律,又何嘗不可「自歌自舞自開懷」?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一個人要有多大的決心、多深的渴望,才能在六、七十歲的年紀,一次又一次冒著生命危險以及肉體的困頓疲憊接受挑戰?這些動力,一定來自生命裡更深沉的呼喚。」  --李偉文  「」維滄兄是領我進入極地的啓蒙老師,他總能用精彩的鏡頭和動人的文字和我們分享他對人生、對信仰、對自然的看法……。這不是一本普通的旅遊書。」  --宋文琪  「自然之極境,妙不可言;攝影之極境,樂不可支。陳維滄先生的極境攝影,極盡妙樂之能事。」  --胡元輝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那些極境教我的事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