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故鄉魅力俱樂部

西村幸夫 遠流
出版时间:

1997年08月16日  

出版社:

遠流  

作者:

西村幸夫  

页数:

336  

译者:

王惠君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故鄉魅力俱樂部--十七個日本社區營造故事》為日本著名古蹟保存暨社區營造研究專家西村幸夫教授的最新力作。西村教授以日本十七個不同地區的小城鎮為例,詳細述說其面臨的各種困境如產業蕭條、人口流及如何利用本身所擁有的無形資源,如街屋、紅磚建築、護城河、老屋……等的再生利用,創造出地方新生命的過程。全除詳述再造過程如何組織團體、創造話題、號召居民參與之外,同時說明如何以居民的力量,制訂〈景觀保存條例〉,立法保存既有的無形資產。對於刻正面臨困境的台灣社區營造運動及古蹟保存可說具有他山之石的重要作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故鄉魅力俱樂部 PDF格式下载



  传统街区的保留和改造《再造魅力故乡》
  
   从这本书上,又一次感受到了日本人做事的细心和认真。书中介绍了十七个日本传统街区的保留和改造的故事。老街区,我们都想保留下来,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老房子肯定跟不上社会发展的变化,居住和使用都感觉不方便,一些老的社区基础设施严重落后,所以在里面居住的人会感觉老社区远远不如新的社区更适合居住。所以要保留老街区,都应该进行一定的改造,完全不动的保留,几乎行不通。
  
   比如应该改造配套的管网,上下水,电力线路,互联网,有线电视,排水系统,供暖系统等等,还有区域的规划,绿化,美化,量化,还有交通的配置……这都需要对老街区进行大规模的改造,这种改造也是保留的前提。
  
   在中国的大城市中,几乎每个城市都存在着这样的街区,可是在改革开发以后,很多消失了,在房地产开发中被夷为平地。只有特别有名气的街区才会受到重视,被保留下来,比如北京的天桥大栅栏,成都的宽窄巷子,上海的城隍庙,南京的夫子庙等等,沈阳的中街保存得也算不错。还有更多的不那么著名,不那么有特色的街区都消失了,抚顺以前的南北台地区有很多日本人建的小洋楼,是当年日本东京大学建筑系学生毕业设计,每栋小楼都不一样,挺有特色,只是六七十年过去了,房子年久失修,里面也由一两户被改造成四五户、五六户变得狭窄不堪,最后没有改造,结果就是拆迁夷为平地,建新楼了。想想同一个时期的青岛八大关的小洋楼就保存下来,成为一个重要的景区,就感觉挺遗憾的。
  
   其实很多城市都经历过类似的心理过程,开始的时候感觉这些老房子没有什么价值,改造投资太多还没有什么收益,拆迁马上就能看到实惠。可是等时间的发展,人们才发现,拆迁得到的那点实惠很快就花没了,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不可复制的老街区的价值却与日俱增。于是很多城市又开始重新拆迁,建成那种仿古的建筑。比如成都的锦里,沈阳故宫前面的清代一条街,现在几乎有的历史的城市都在大张旗鼓的修建这种仿古的建筑,以前是整条街,现在是整个社区,甚至像大同,整个城市的大规模进行仿古翻修,一座座明城,宋城,唐城,出现在了中华大地上。可是你走得越多就发现这一座座城的雷同和相似,从南到北,从山区到水乡,甚至分不清各自的特色,让你身处其中却不知道在什么地方。
  
   让我们再看看这本书中描写的日本吧,这十七个地方,都是小城市,小街区,小地方,都是在我们眼中不值得保留下来的太普通的历史街区。可是主张保留的都是当地人,在他们的努力下,这些历史保存了下来,并且通过改造,让这份历史获得了重生。当你面对大同投资上亿元高大雄伟的城门楼时,你感受到的只有震撼,好漂亮,但是你说不出历史上谁曾经从这个城门中走过,也说不出谁曾经镇守过这里,因为历史并不是这个样子的。而你来到日本的这些街区,当地人会告诉你很多很多关于这个街区的故事,每一间房子,每一条街道,每一条河都有自己的故事。
  


  非常值得一读的书,全书的文字流畅,编排也很适合快速阅读,让人感觉很轻松,简单容易翻阅。
  整本书体现出日本文化里深切的人文色彩,也许是因为这样的一个岛国,伴随着几度不安而更要加倍利用和保护原有的建筑地基。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民众的努力而使很多运河、社区、旧式建筑都得到了极好的保护,在重新建设和部分改造的过程中,也体现出了日本人的智慧和日本文化独到的传承。真的让我耳目一新,对日本建筑及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
  本书在组织活动,庆典及梳理地源历史、社区文化方面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也让我对日本保护和民众的团结开拓了新的审视角度。
  


期待读一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