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娜 鮑許 - 舞蹈 劇場 新美學
96/07/01
遠流出版
尤亨.史密特,Jochen Schmidt
林倩葦
无
碧娜‧鮑許是德國排名第一的出口文化,因為世上無人像她這般地寫下輝煌的舞蹈史。
這位當初在埃森市福克旺學校的神童、以及當今身為烏帕塔的芭蕾總監的編舞家,
在不到十年之間排除萬難,確立了這項舞蹈類型。如今,舞蹈劇場這個名詞已和碧娜‧鮑許的名字劃上等號,無法分捨。
德國重量級舞評家史密特長期觀察、採訪碧娜‧鮑許,細膩描述了碧娜‧鮑許的從舞經歷,
她的個性、感情、生活與作品,反映出碧娜‧鮑許的創作哲學及活力來源。
為台灣第一本關於畢娜‧鮑許的中文譯著,是認識碧娜‧鮑許並感受舞蹈劇場魅力的最佳書籍。
【推薦文】一個蛇人的故事 陳玉慧(本文作者為劇場導演及旅歐作家)
知道尤根史密特為碧娜鮑許寫書是很晚的事了。那是在前幾年雲門舞集在柏林演出劇院的大廳,
我當時便很感興趣,我在想,那位不常說話,又瘦又蒼白的女子,人稱現代舞蹈皇后之人,
排戲時沒有表情但思考不斷的編舞家,那個只一根接一根抽煙的女人,會向一個男舞評透露什麼呢?
讀完此書,我得到了答案。
我非常喜歡故事是這樣開始的:史密特問讀者,你們覺得碧娜鮑許是如何做到的?什麼是她舞蹈事業的真正動力?
他提了碧娜鮑許各種轟轟烈烈的人生事蹟。但都不是,而是她的家鄉索林根(製造雙人牌小刀的城市)的一位芭蕾舞老師,
在看到小碧娜在把一隻腿環繞在脖子後面,將身體完美打結的時候,做了這樣的評語:這女孩真是個蛇人啊。
史密特說,此讚美可能這個餐廳老闆的小女兒日後人生大有成就的主因。當時碧娜只有五六歲,
第一次被帶到一個兒童芭蕾舞團,她從來沒看過芭蕾舞,也不曉得芭蕾舞者要做什麼?﹂我就跟著去,
別人做什麼,我就努力跟著做,我還記得,那時老師要她們趴著,把雙腿放在頭上,然後老師便說出那句評語」。
蛇人,碧娜鮑許把蛇人當做讚美,並且勤於練習,離開家鄉,再練習,加入舞團,考驗自己的想像力,成立舞團,
尋找舞蹈的新語言,發明新動作及結構和形式,跨越美學界限和藝術藩籬,給予現代舞蹈新定義,
讓傳統主義者吐口水或憤怒或驚愕,最後征服全世界。她的舞蹈風格成為人類舞蹈史上的典範。
蛇人(schlangenmensch)這個字對德國人居然是如此有作用的禮讚詞,是否因為他們多半高大僵硬?
這位小蛇人後來也受到許多在父母餐館(就在劇院附近)用餐的職業舞者鼓勵,
在一九五五年進入了當時德國舞蹈劇場的孕育地___ 福克旺學校,大多數重量級的舞蹈劇場編舞家後來也都來自這個學校,
碧娜後來也曾在該校執掌了十年。
在未讀過這本書前,我在廿年前便看過碧娜最重要的作品如一九八零年,米勒咖啡館或春之祭等,
那是我在巴黎及紐約學習戲劇的時光,很少人的作品那樣感動過我,那時,我還不知道她的作品深遠地影響著我,
那麼久。到今天,無數的心靈畫面仍然留在我心中。我被她的美感驚嚇,她以詩意入作,那麼女性自覺,那麼悲傷,
她把悲傷混合了幽默,她用身體說話,說出那些永不滿足的欲望和渴望,她可以把社會儀式排成蛇形運轉,
也可以把物質或形狀映入舞作。她是獨一無二的,她是碧娜鮑許。
後來,我才知道。我也逐漸發現,原來她是這麼美的人。高貴的外表,清明的心,無比堅定的意志,
她的個人特質如此清晰明顯,六十年代便是全歐洲最出色的女舞者,她編過及跳過許多獨舞,
我曾經看過一段她從頭到尾在咳嗽的舞碼(從此難忘),當然,我也非常喜歡她在穆勒咖啡館裡為自己保留的那個角色,
那些年她都自己跳,她的舞台設計師與生命伴侶玻濟克和她最重要的舞者梅西兩人在台上奮力撥開桌椅,
以便讓前面的女舞者有空隙繼續舞蹈,而碧娜在後面的動作像夢遊般,沿著布景的後緣前行和後退,
接著穿過一道旋轉門,便消失不見蹤影。用史密特的話: 猶如脫離了一切世俗。
我總驚覺:在跳舞的靈魂多麼與我似曾相識?或者與我的靈魂似曾相識?
原來,那位為碧娜創作一個擺滿數十張桌椅的舞台空間的設計師,最終放棄其幕後身份來到舞台上的那個男人,
那也是他唯一一次的露臉,那人便是碧娜的親密愛人。而他卅五歲便死了。我略略感到驚訝的是,
碧娜強調那些舞台設計全出自她自己的想法,玻濟克只是執行者而已。
沒有人知道碧娜的情感世界,史密特也不知道。她像個嚴守秘密的賭徒,握著手上的牌緊緊貼靠胸前,
唯恐洩露天機。史密特只告訴我們,她有個兒子,現在有個男友,他們雖不住在一起,但那人為她煮飯,
那人也照料她,否則碧娜一根又一根地抽煙,工作到深夜還不會回家。
不必史密特說,很多人也都知道,碧娜那溫柔的外表下卻有猶如花岡石的堅硬個性。
那或許是因為她剛好是獅子座,而月亮在金牛,她永不放棄,是的,她不會放棄,正因如此,
她從來對﹂這不行」或﹂沒辦法」這些說詞非常不滿意,也不會接受敷衍。
她可能是第一個堅持不在硬實滑順的舞台地板跳舞的編舞家,
她的舞者不是在一片花海裡便是在游泳池不然便是在溜滑梯上跳舞,不但如此,舞者不但不必穿舞鞋,也可以穿高跟鞋。
碧娜和舞者的工作方式是提問,她問舞者問題,﹂且必須拐彎提問,」因為直接問不會有什麼結果,
她經常向舞者提出上百個問題,舞者給了肢體的答覆,但她說,﹂許多問題並沒有答案。」
她也曾為此沮喪,後來發現,那並非是她無能,而是生命的本質有可能便是如此,
還有,碧娜也並非每次都清楚自己在找尋什麼?我一向對碧娜鮑許向舞者提問的問題很感興趣,
那些問題包括:做什麼,自己會覺得羞愧?最喜歡移動自己身體什麼部位?會和一具死屍做什麼?
碧娜為什麼提出那麼多問題?因為她的舞蹈信念那麼根深蒂固,「我在乎的是人為什麼動,而不是如何動,」
她的舞者動作僅管經常重複(尤其是手部)和中斷重來,有時近於歇斯底里,但卻能貼切真實傳達悲哀和苦楚,
甚至於恐懼和暴力。但要的話,她的女舞者抽煙也賣弄風情,是多麼性感,是的,性感,美感,卻又悲傷,絕望。
碧娜說過,基本上,她的舞蹈動作從來不是從腳出發,而腳步也經常不是由腿部開始,
「我們在動機中找尋動作的源頭,然後不斷地做出小舞句,並記往它們」,她也說,
「以前我因恐懼和驚慌,而以為問題是由動作開始,現在我直接從問題下手」。
正如碧娜在羅馬的一場記者會上所說,她的舞作如果跟別人有什麼不同,是她的作品並非是縱向的時間發展,
而是舞作繞著一個特定主題核心,由內向外生成。這個創作態度,與其說是女性創作與女體的關連暗示,
勿寧更應視為推翻傳統劇場的關鍵因素,現代劇場和後現代劇場從此走上可以區別的分水嶺,
碧娜的創作方式和態度決定了舞蹈劇場的基本氛圍和調性。
史密特提及當年碧娜被人吐口水,一路到獲得德國國家最高文化勲章,
但碧娜自己說她在創作時﹂總是充滿無法達成的畏懼」,有時也非常猶豫徬徨,幾近絕望,
這一點我們在﹂一場悲劇」的敘述文中可以讀到,碧娜要告訴我們,悲劇不是只發生在非洲,
荒蕪的大地其實便是孤寂的個人棲息所在。碧娜對舞作感到膽怯和裹足不前,
絕望地回頭在傳統芭蕾中尋找創作的可能,還記得多明尼克.梅西如何重複他的芭蕾舞動作?
他不停跳,也不停問觀眾:這樣夠了嗎?你們要再看一次嗎?再來?再來?
碧娜的作品如何產生?容我引述史密特的訪談:當然是靠編排,剛開始時只有一些問題,一些句子,
某人示範的小動作,一切都很零散,不知何時,時機便來到,「我會把一些適當的動作與別的事情組合,
如果我有了結確定的方向,我就會有更多更大的小東西,然後我再從不同的面向繼續探尋,
它從相當微小的事物開始,逐漸變來愈大。」
史密特的書以評介碧娜鮑許的創作題材和表現風格為主軸,間而帶入鮑許的編年史和創作的心路歷程,
有誰在一九七七年會想到那時風格已臻成熟的碧娜鮑許,在接著下來的卅年會引領全球舞蹈界的前衛風騷?
史密特對碧娜的成功下的結論有二個,一是她的主題是人類核心問題__恐懼和孤獨,正因如此,人類渴望被愛,
渴望被愛成為對抗恐懼的方式,而這二者之中的相生和予盾,便是碧娜舞作的原型內容。
第二個原因,是碧娜對她主題的堅持不捨,所有因之而來的衝突,她不會隨便輕輕帶過,
她堅持她對存在和社會或者美學的省思。她太堅持,以致於觀眾有時被迫面對那少人能完整揭發的主題核心。
碧娜以她那的絕對美感和編舞長才說服了觀眾。
我相信這本書不但適合碧娜迷一讀,也很適合有心暸解碧娜鮑許的觀眾,
有些初次觀看碧娜作品的人會感到震驚不解,讀過這本書,這些人應該會更清楚自己的震驚,也會對現代舞蹈有更進一步的暸解。
史密特(Jochen Schmidt)
德國知名舞評家,為法蘭克福報界重量級評論者。長期報導、寫作碧娜鮑許的舞劇演出。
无
“我在乎的是人为何而动,而不是如何动”——皮娜 鲍什
前天去万圣淘书,发现除了林怀民的高处眼亮以外,关于舞蹈家的书就只有德国作家约亨施密特写的皮娜鲍什的书。因为买的人实在太少了,这本书已经被放到打折书架上卖了。再看看关于电影艺术和架上艺术研究的书,占满了整个艺术书架。由此既羡慕我搞电影的同学又感觉中文关于舞蹈表演艺术的著作实在不多。西方世界舞蹈研究虽然也属于近代史,但前辈艺术家的人生经历所伴随的思考过程似乎对我们这样的新人有很多的借鉴和发展之处。
这本名为《皮娜鲍什:为对抗恐惧而舞蹈》的书,除了对鲍什的人物传记描写以外,还穿插了她在编舞上和艺术人生上做出的许多特立独行的决定的原因。对于编舞家来说,时间就是在编创和演出中存在和流逝的。所以,一部对针对编舞家的传记是无法把舞蹈创作过程和人生旅程区别开的。就像作曲家的时间在曲谱中,而编舞家的时间在练功房和剧院之间变换的身体上。从《片段》到《女皇的悲歌》,皮娜一生创作了有48部多的作品。其中有许多世界舞蹈社区里耳熟能详的《春之祭》,《穆勒咖啡屋》,《交际场》,《女皇的悲歌》等等。
“舞作所讨论的冲突不会随意带过或和谐处理,而是让它们有所结果。对每个人、包括她的专业评论家而言,鲍什总是不断地指出人们的弱点,造成大家内心的不悦,并持续地要求人们改变老套的生活方式,抛弃冷酷无情,并且开始彼此信任、彼此尊重、体谅、共同生活”(施密特,p27).
读完这本书我的感想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社会文化环境对产生杰出艺术家是相互的彼此关系,几乎是相生关系,无彼无此。
首先,鲍什作为艺术家,对推动德国文化环境的开放起到深远的作用。起初因她作品涉及或是让人联想的话题都是对道德底线的提问,对期待来放松心情欣赏美丽舞蹈的大众审美观提出了挑战。她作品引人思考和关注的话题包括女性主义,性别斗争,环境主义等等,然而她对任何划定她作品“主义”的评论都未给予支持。施密特说到,“当全世界早已未这位舞蹈家的舞作而疯狂时,她生活并工作的这个城市才决定拥戴她”(施密特,p55).我认为,也许全球化在某些时候对艺术家的保护并不是坏事。在她事业初期,评论家和观众对她都抱有强大的质疑。由于她的坚持,她的观众从对演出“咒骂,吐口水”转变到一致认同她的舞蹈为德国文化的出口(施密特,p245)。
同时,对于这位艺术家的成长,与她的教育环境和观众群对她的艺术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在美国舞蹈中,著名编舞家皆极力研创自己的学校风格,且严格执行。然而,技法和风格对德国舞者而言并无多大意义。在福克旺学校,早在20年代以及二次世界大战后更是如此,学生的人格,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彼特定技法的教学更为重要;就尤斯及他的追随者而言,自由、富创造力的思考,比严格训练那些编成法典的动作形式来得有意义”(施密特,p38).
谈到皮娜鲍什和她的演员的关系。里面有个例子值得一提:有一次她演出的裸露片段在印度引起印度教信徒的现场的暴动,皮娜不得不强制的关灯才得以让她得演员没有受到生命伤害。看来当这位独特艺术家的演员,也是需要足够勇气的。不紧要以开放的心态来表演,还要随时忍受和准备观众的不友好。这也许这是为什么曹承渊先生会在后面的书评中说到:“人们对皮娜鲍什,是爱的爱死,恨的恨死”。
在中国,如皮娜般努力工作的独特艺术家也不少。我认为杨丽萍肯定是一个。最近看了一些和她有关的采访和报道,对于“原生态”舞蹈的,似乎正在由她的编导的《云南印象》而变得普遍。作为一个已经功成名就的舞蹈家,突然回到云南少数民族的寨子里寻找原滋原味的舞蹈,并通过个人力量养活一个她在由各民族春寨里找来的原生态舞者组成的舞团的女舞蹈家,时属不易呀。特别是许多人都在这商业社会构建的万间广厦下迷失时。。如果有时间希望能去看她的作品在京的演出,而不是电脑视频上的一瞥。
引用:
约亨 施密特,《皮娜鲍什:为对抗恐惧而舞蹈》,世纪文景出版社,2007。
看到这本书的封面,马上认出是《对她说》的舞者,毫无犹豫的买下,太值。《对她说》的故事我不太关心,舞蹈,灵魂的歌者,让人颤栗,越来越激越的女斗牛士,完美的人体……已足够好
去年突然离开人世,文德斯的纪录片还没来得及开拍,说实话很有兴趣看看这部片子,两位真正的男性和女性如何沟通对话,现在还有一点小小的期待,依然要拍的这部片子。
还是留下自己的划线,不多言:
不喜欢她的舞作的人,会痛恨它,因为她的舞作传达的是跟人类本身有关,而人类却拒绝知道的事物,因为她的舞作触动并伤害人类的所有心理层面,许多人根本不愿面对自己的心灵感受……
那令人瘫痪并让人产生攻击性的恐惧
足以对抗此恐惧的是强烈的被爱渴望-----------(人人都渴望被爱,害怕主动去爱别人,对于我而言,恐惧不是我的主流情感,只是偶尔且能够释放,也许是从没有产生让我真正在乎的人和事)
很不喜欢他人过问她的工作
这位编舞家深懂这是从自己潜意识中发出的一个圈套,她拒绝临阵脱逃
经过一条深隧道,这条隧道中满布着拒绝所产生的明显敬畏
噩梦式的童年经历--------(重新寻找生命起源于归宿)
在1976年6月时,她改编演出布莱希特和威尔的《七宗罪》,此舞作让她得以超越现况,到达彼岸----------------------(没有什么需要谈论的,也没有什么需要拒绝或接受的)
陈腔滥调、虚假的两性关系概念经常透过电视肥皂剧,将这种错误思想传入观众心中,这部舞作以轻松愉快且气愤的方式,狠狠地打破这种虚伪的伴侣概念。
其实她关心的不仅是女性的解放,而是全人类的解放-------(男人也是被塑造者,再经由这个模型概念去塑造女人,所以是全人类的解放)
男人与女人彼此寻觅,但根本无法真正相处——当然也有其他选择与替代方式,以及流于形式的交往模式:
突变为粗暴与野蛮的温柔,
夹杂着强迫、暴力和压制的爱情,
狂野的性交却羞于找寻伴侣,
害怕孤独,但更怕过于亲近和亲密的关系。
这说明了女性如何以借口式的无助压制男人
他们以惊人速度的壮观场面,展现人类的怪癖与虚荣
这个三人舞把悲观的基本动作艺术风格,逐渐化为哄堂大笑--------(人类的自嘲是对抗上天最强大的武器)
这位编舞家将她的舞者展现成一种精神上的妓女
她不接受在没有彻底考虑之前,就说出“不可能”这类字眼
把生命和共同生活视为重要主题
这位编舞家把这种痛苦转换成经由教育和习俗而强加在大部分身上,让西方国家的人毫无能力去爱人,无法获得温柔和愉悦性欲的那种痛苦
在《贞洁的传说》中大量运用裸露和言语的性爱,她完全利用——即使只是很简单的方式——这些男人平常在脱衣酒店中得到满足的需求,相对地,藉此指出因西方基督教传统反对性,而衍生而来的一切挫败和恐惧
它有着讽刺似的尖锐与做梦似的温柔
由提问中激荡出新舞作 不断寻找问题和答案
在最初时期,让皮娜•鲍什和她的舞者之间产生危机与激烈不和的工作程序,后来却演变成独一无二的新方式
这位编舞家直觉地知道,一般舞蹈中的工作程序不能只在身体过程中进行,而是也必须经由头脑实现
以前我因恐惧和惊慌,以为问题是由动作开始,瑞我直接从问题下手
她感兴趣的是再度成为孩童,如孩童般直接地表现和表达,毫无伪装的可能性,而非无能
必须拐弯提问
而且还有她在追求与世隔绝和热切被爱的愿望之间,摇摆不决的性格特点------(我却没有热切被爱的愿望,也许是现实明确的呈现不可能而不再产生愿望)
场景被一种几近残暴的冷静所控制
人们以受虐式的舒适感伤害自己,且因自己或他人的罪恶而陷入困境,并绝望地尝试从中解脱而出
同时整部作品也潜藏着一丝丝的情欲。观众看到许多裸露的女性身体,偶尔还会有一场让人联想到强暴的性交,这在皮娜•鲍什的作品中实为常见的场景。然而,这个作品并没有爱情的存在,它仅以狂醉目眩的反映出现,或导致致命的结局。格罗斯曼毫无理由地射杀那对靠近伊甸花园的男女。个体在一个残暴野蛮的世界中是孤离的,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亦陷入一种畏惧和恐怖的气氛里
作品中的情节以片断方式拼贴
《维克多》要呈现的是,人们如何自我毁灭,如何被束缚住,在重重束缚中,如何将重担继续传下去,折磨身旁最亲近的人,如何以身体的残缺完成艺术品,并欢庆毫无意义的事情
而且学校本身在纳粹时代还能保存并延续自由舞蹈的传统
不只是透过表演者的装扮,而是为了让男人从社会压迫中获得解放,并摆脱预设的思考与行为模式
(从书籍和影像里)认识她之后,才颖悟舞蹈是表达,是思想,是说话,是交流,是力量。 呵呵 原来舞蹈不仅仅只是愉悦的美丽
人会因为与自身相似而去喜爱另一样东西.也许第一眼便有了好感.
喜欢了,爱上了,没有理由,无须任何理由.
皮娜·鲍什就是这么一个让我即刻为之倾倒的人.
那个初夏,一人只身来到北京,并不是怕什么,却无法抑制的惶恐不安,也没有在身边的朋友,处处陌生,处处碰壁,不想折回,却也无法前进,恼怒自己,哭不出来.整理了房间,在那个下午,走进书店.
不错过任何一种可能地搜索书柜,企图找到一本能把情绪归结释放的书..
起初吸引我的是书脊,大灰调子..
起身取下,看到封面便知,就是它了.
喧闹地地铁,人声鼎沸,皮娜却令我安静下来...
同心向往的的境界,不谋而合的立场,契合的心灵感触...
每读到一处共鸣,就兴奋地那种全身汗毛都竖起来,充满力量.喜极欲泣..
激动,亲切,塌实.
不要去考虑要怎样地生活,而是去思考我为何而生活.
pina
相关视频
http://tw.youtube.com/watch?v=YxgsKVM-6HI&feature=related
为对抗恐惧而生命!
与Pina共勉
赶最后一场去天桥剧场看了皮娜·鲍什的演出,据说当晚天桥剧场汇聚了众多京城文艺中青老年,的确,俺所见者众。
恕俺直言,第一场《穆勒咖啡屋》看得很迷茫,不知该如何表达我的感受,或许,这就是传说中的皮娜·鲍什的舞蹈吧。但第二场《春之祭》的确让俺震撼,一次全新的观舞体验。连日来,听多朋友谈及皮娜·鲍什,谈及她的的舞蹈,众口一赞。但俺还在心里挣扎,因为,对于她,俺真是了解的太浅了。
翻《皮娜·鲍什:为对抗恐惧的舞蹈》,一定要翻翻,我想找点答案。这本书写的非常好,让我这个舞蹈无知者对舞蹈,尤其是皮娜·鲍什和她的舞剧有了全新的认识。一个精瘦的老太太,她的磁场如此之大,她对舞剧的把握和对这门艺术的理解无疑是有很高境界的,尤其是她对莎翁剧的改编,真可谓有想法,有性格。
循着书中对皮娜·鲍什每一部剧的介绍和分析,我渐渐被带入了她建构的世界,这个世界如此丰富,有气质,有气场,让人欲再睹为快。可惜,乌帕塔尔不是北京,不是想看就能看到。
遗憾的是,书中对《穆勒咖啡屋》和《春之祭》的解读有点少,我惟一看过的这两剧,现在回味,还只能停留在震撼二字上,没能解出其中别样的味道。真是失败,伟大的舞剧碰到我这样的观众,无疑是很沮丧的。但《皮娜·鲍什:为对抗恐惧的舞蹈》一书补充了些许沮丧,起码让我在这么久后还回味其中。
很好。我买了还没有看呢:) 多看些她作品吧。很感人!
应该是好书,见了买
记得活得有意义里有句话:出发点不应该是我为什么而活,而是生活对我有什么指望?
:D
与你共勉
pina,我一直的偶像。我又一次跟你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