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貨幣戰爭3

宋鴻兵 著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社: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

宋鴻兵 著  

页数:

432  

Tag标签:

无  

前言

  《貨幣戰爭》系列三書連續提出的盛世危言,是中國的「我族中心」為出發點的偏頗立論?還是一針見血戳破21世紀版本的歐美帝國主義的「全球化」神話?  在閱讀宋鴻兵的《貨幣戰爭3--金融高邊疆》時,讀到一個令我耳目一新的論點是:日本的金融高邊疆。他直接把金融政策和國防佈建策略二而合一,而且盛讚日本是近代民族國家中,第一個能重建金融高邊疆,迄今維持主權獨立的工業化強國。  這是我首度讀過的新論點。宋鴻兵只差沒有把下面的話,挑得更明白:當今中國也將是繼日本後,第二個可以建立自己的金融高邊疆,而有效抵擋住歐美發達國家以金融為手段,顛覆中國崛起大策略的陰謀。  宋鴻兵的立論是:中國百年國恥,其金融戰爭的慘敗也是主因之一。  在第三集的《貨幣戰爭》,他的立論的證據相當多,隨手翻閱本書其中一章如下,宋鴻兵回顧1949年國民黨失去大陸的政權,宋鴻兵說,當時孔宋家族的核心人物,宋子文,「在一個錯誤的時機,推出一個錯誤的貨幣政策,這就是外匯自由化,這就是外匯自由化,其後果導致了惡性通貨膨脹和法幣信用的崩潰。(國民黨的宋子文推行的)金圓券本來是為了收拾法幣的爛攤子,沒有想到卻製造了一個更大的爛攤子,最後葬送了蔣家王朝。……事實上,從1947年2月宋子文外匯自由化改革失敗,引發黃金搶購風潮和惡性超級通貨膨脹起,國民黨就已經輸掉了內戰。」(第七章)  宋鴻兵的結論是,蔣氏政權的黨國,「窮得就只剩下錢了,最後只能帶著250萬兩黃金退到台灣地區了。」  國共60多年前那場轟轟烈烈的內戰,成王敗寇,中國大陸出身的宋鴻兵,當然可以大陸的史家觀點,來註解蔣氏政權失去大陸的根本原因,不過因為「失去金融戰爭」,而導致整個大陸被共產黨「整碗端去」的結論,倒是20世紀中外史家共同的結論,由此可知:  時空經過一甲子,21世紀第一個十年還沒有過完,2008年第四季,美國華爾街突然禍起蕭牆,雷曼兄弟投資銀行倒閉引發全球重要金融機構骨牌效應,花旗銀行、美國國際集團(AIG,台灣南山人壽的控股母公司,已經將南山人壽賣給尹衍樑所屬的潤泰集團)都重創,世人稱:「全球金融海嘯」。  用海嘯來形容,可見其威力之大與影響力之深遠,但是宋鴻兵卻在這波全球哀號遍野的金融海嘯中,看出美國金融資本家和輿論界聯手打造的陰謀。  因為話頭也不是宋鴻兵自己先開的,因為根據英語世界目前最有影響力的財經週刊、英國《經濟學人》雜誌2010年10月的一期封面主題,赫然呈現出世界「貨幣戰爭」的烽煙,好像要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戰。  世界各國媒體立刻跟進,大幅報導「貨幣戰爭」的「戰況」,各國政要、經濟學家、國際組織紛紛捲入「戰場」,英語世界的輿論焦點將主要「對手」鎖定?中國與美國,戰爭的主要武器就是貨幣,導火線就是人民幣匯率「被低估」。  「一時間,圍剿人民幣匯率的呼聲在西方此起彼伏,強大的輿論壓力恰似烏雲壓頂,仿佛人民幣不大幅對美元升值,則世界經濟不平衡的困境斷無出路,各國經濟復甦也將最終受挫,貿易戰將席捲全球,1930年代大蕭條的悲劇將再度重現,」宋鴻兵的生花妙筆描繪了西方媒體「輿論詮釋權」的可怕力量。  更有美國經濟學家胡亂牽拖,直指美國爆發的金融危機都是人民幣惹的禍。美國這些「愛美國」的經濟學家的論述邏輯是:「人民幣被低估導致中國貿易順差過大,中國人愛儲蓄不愛花錢而大舉購買美國國債,致使美國遭到中國廉價熱錢的衝擊,使得美國長期利率偏低,最終誘發了資?泡沫和金融危機。」  宋鴻兵以如椽大筆深入分析,發現這是19世紀下半葉以降、列強侵略中國手段的「翻版」,當前英語世界責怪中國是金融危機的根源的眾口一聲的「大合唱」,其實是一個大陰謀,因為所謂「全球金融海嘯」,放火的正是美國貪婪的華爾街銀行家,要怪也怪不到中國來,怎可用「金融海嘯」這一頂好大的帽子,就想壓得中國翻不了身。而且,西方主流媒體的論述,某種程度也像是《西遊記》裡面那頂「緊箍咒」,一旦西方諸國念起當代版本的「緊箍咒」--「全球化」的「話術」,彷彿中國合該只能像是孫悟空那樣,頭痛欲裂,拜服投降一樣。  從民族主義的愛國立場出發,宋鴻兵坦承,他在撰寫《貨幣戰爭3--金融高邊疆》「沿著金錢的主軸,逐步展開中國近代史的卷軸。一幅幅熟悉的圖像經過貨幣『顯影液』」的透視效果,將呈現出迥然不同的脈絡風格。」  這位愛國的金融史家追問:?什?鴉片貿易和鴉片戰爭只在中國發生??什?日本的明治維新能成功,而中國的洋務運動卻會失敗?這些歷史疑問迫使宋鴻兵進行更深入的思考,並逐漸認識到貨幣發行權對中國近現代史的巨大影響力。  然而,根據宋鴻兵的研究,中國金融「高邊疆」的陷落,要從史上赫赫有名的清末悲劇英雄、「紅頂商人」胡雪巖的金融事業破產開始談起。  於是我們讀到他精心為歷史翻盤,彷彿化身為當代神探福爾摩斯,解讀西方列強是如何「獵殺胡雪巖」?  「獵殺胡雪巖」?那位高陽筆下《紅頂商人三部曲》的主人翁的胡雪巖?我們只是跟著高陽的生花妙筆,知道他「壓錯寶,跟錯人」,選擇左宗棠與李鴻章對抗、最後不得善終,我們更被他在「太平天國」洪秀全攻破杭州城、他冒死賙濟萬千饑民未果而狂責自己的義行,而感動莫名,然而,西方列強為了顛覆中國而「獵殺」這位名留史冊的「紅頂商人」?這套翻案歷史文章,會不會繞了好大一個彎?  實際上仔細閱讀本書,發現這故事非常入情入理,光是閱讀高陽小說的後世讀者只看熱鬧,不懂看門道,以為清末兩重臣左、李內鬥是耗竭掉這位名震一時「紅頂商人」的基本歷史動力,殊不知,英國怡和洋行和中國本土的洋買辦階層聯手,才是壓垮胡雪巖的最後一根稻草。  1883年11月初,胡雪巖當時擁有總資產2千萬兩(清朝發行白銀)的身價(約相當於今日的40億的人民幣);但是才初冬季節,他的處境已經雪上加霜,因為彼時他有一筆50萬兩的?豐銀行債務必須償還,這筆債務讓他倍感焦慮。在正常情況下,以胡雪巖的財富規模,決不至於被區區50萬兩銀子難倒。不幸的是,他的對手們早已布下天羅地網,此時的胡雪岩已難逃被圍獵的命運。他為了江南大宗物產生絲的收購價格,和英國怡和洋行槓上,當胡雪巖領導本土的金融和商貿力量開始向洋行發起挑戰時,他不僅直接威脅到了洋行的商業利益,更威脅到了洋買辦階層的切身利益。而洋買辦投靠李鴻章這邊的勢力,視一向以左宗棠為靠山的胡雪巖為眼中釘,於是當紅頂商人已經和怡和洋行拼到你死我活的關鍵時刻,洋買辦階層又補上致命的一刀,這手法非常像是莎翁《凱撒大帝》中,Brutus補上最後一刀,讓凱撒魂歸,凱撒那句名言:「連你也這樣暗箭傷我?Brutus?」  胡雪巖個人的悲劇,其實也可以大幅地投射,一一探索出大清朝廷在總體經濟治理上的一敗塗地。所以,大清敗亡是歷史的必然,只是敗亡的階段是如何演練的?  宋的問題意識發軔於一個歷史事實:實際上,大清帝國的敗亡,金融先於軍事:「英國金融資本的突擊力量遠比船堅炮利的帝國海軍更具威力,他們將首先打垮中國的銀本位,搶佔中央銀行這一控制清帝國銀根的戰略制高點,滲透和蠶食中國的金融網路,掌握中國的資本與信用流動的渠道,完成對中國金融高邊疆的全面控制。」  所以,鴉片戰爭只是一個引爆點,實際上的經濟戰爭早已經綿密地佈局,只待中國這個「東亞病夫」自己先體力不支發病,列強就可以排闥而入,將中國視為永久的「次殖民地」,徹底剝削個夠,讓東亞這威脅性至大的「惡龍」永不能再發威。  「在喪失金融高邊疆控制權的情況下,中國的貿易定價權、工業自主發展的定位權、政府的財政稅收權、軍事與國防的開支權將逐步淪喪。中國將不可避免地成?西方列強的待宰羔羊,」宋鴻兵如此立論。  至此,宋鴻兵整個《貨幣戰爭》的大論述,非常完整地呈現其「三段論」的、以中國主體為觀點的「真理」:歐美列強,不外是以貿易不平衡為藉口,以打擊中國貨幣為突破口,繼而製造中國經濟的混亂,染指中國的金融體系。  這一切,最終都是為了:控制中國的金融高邊疆,而這種殺人不見血的經濟作戰手法,從鴉片戰爭開始,在中國近代史上早已反覆出現。  中國如果不能從歷史得到教訓,在21世紀的當前,換招化解列強的狼子野心,則「貨幣戰爭」又一次的落敗,將導致國家能力解體,政治能力癱瘓,軍事力量瓦解,最後將中國勢必會在21世紀「大國崛起」的願景(或是神話)徹底敲碎,這,才是《經濟學人》以降的眾多西方主流媒體,以封面故事炒作「貨幣戰爭」之後,背後沒有說清楚「帝國主義潛規則」(hidden agenda)。  1930年代,美國當時的總統小羅斯福大肆蒐購國際金融市場的白銀,導致國民黨政府失去金融高邊疆,讓共產黨奪權成功,更是宋鴻兵本書的另外一個「歷史鐵證」。  明乎此,就知道宋鴻兵系列著作的「微言大義」:中國一定不能重蹈覆轍,中國一定要像日本一樣,建立自己的「金融高邊疆」。  本文一開始談到的宋鴻兵的新觀點:日本慎謀遠慮,築起「金融高邊疆」的故事,還沒有講完。  長久以來,日本始終站在與美國、歐盟同一國的鮮明立場,屬於市場經濟、自由世界的這一端,以其強大的經濟實力,扮演世界和平的主要角色之一,知名外交專家、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布里辛斯基甚至稱「日本與美國僅僅相隨,扮演全球『副總統』的角色,逐漸取得國際地位。」  這次,東日本三一一大地震,確實讓世人驚慌一陣子(主要是「核子冬天」的驚嚇,人類「自我實現的預言」),順著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布里辛斯基的論述邏輯,既然「地球的副總統」有難,當慣「地球村總統」的美國當然第一個要帶頭營救。3月11日歐巴馬總統下令,美國2艘航空母艦第一時間馳往日本東北地區參與救災,這些都不讓世人意外。  不過我個人認為最有趣的,卻是日本的金融市場跟著大地震而暴漲暴跌,而且還驚動G7(七大工業國)央行聯手干預日元匯率。  國家大難臨頭,為何日元反而到達歷史新高價位?這是很多對國際金融市場、其高度投機性質不了解的人,百思不解的問題。福島輻射外洩後,當美國、歐盟各國駐日大使館紛紛撤僑,美國以核能先進國的高姿態,大肆攻擊日本核能管理鬆散致釀大禍,警告世人很有可能即將有爆炸的危險時,很吊詭的, 3月17日星期四,美國紐約交易所的國際日元匯率卻也同步攀升到一美元對76.53元日元,前所未見的歷史新高幣值。因為這是全球投資市場難得一見的「國難財投機行情」,可以藉著日本這富裕國家的國難製造出來的題材,進行人為的金融動盪,來大發日本的國難財。  「東北關東大地震」是日本有史以來最大的震災,卻引來國際金融投機客,看準的不外是:短期必有日元重建商機。  這與日本國家有難的現況不對稱的強勢日元,引起各國央行總裁嚴重關切,深怕破壞地球村「牽一髮動全身」金融大勢平衡,於是20世紀下半葉曾經風光幾十年的G7(七大工業國的簡稱,包括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德國、義大利,還有日本),又一次協議各國的央行,在同一時間一起出手,在次日3月18日星期五的短短幾小時交易時間內,把日元對美元匯率拉回到81.45日元兌換一美元,七大富國所認為比較合理的日元對美元匯率價位。翻閱當日全球英語媒體的報導,七大工業國家的央行此次共同賣日元,總賣出日元金額高達250億美元,聯手打壓日元飆漲的行情,一舉重挫國際金融投機客,這是G7近年來最大的動作,也是2008年第四季美國「雷曼風暴」以來,世界金融秩序改組成為G20國(加入中國、俄羅斯、巴西、印度等13個新興經濟體)共同主導後,「7個老富國俱樂部」難得的一場共同主秀。  看了這場七國拯救日本金融危機的主秀,作者宋鴻兵也許心知肚明:日本是站在另外一國的,大和民族既然是久享「全球化」大局中強國的利益,則斷無以「亞洲本位」為思考,會同情中國被列強圍剿的處境。所以,日本自「明治維新」後的種種「富國強兵」的「高邊疆」國策(「金融高邊疆」只是其中一環),中國固然可以視為「他山之石」,截長補短效法之,但是切記:日本還不是自己人,站在歐美舊帝國主義那邊的近鄰,可雅不願中國這麼快就「大國崛起」了呢!雖然就經濟發展層面,中國到底還是在21世紀第一個十年後,快速地崛起了。

内容概要

  宋鴻兵在《貨幣戰爭》與《金權天下》中,闡述了歐美主要金融勢力集團的形成發展、合縱連橫,解析當今世界幕後主宰力量的運作和決策機制,透過對歷史的體察,準確預測了金融海嘯的爆發與黃金飆漲,使得《貨幣戰爭》喧騰一時,話題不斷,光是第一冊正體簡體中文版合計,就已經接近200萬冊!   宋鴻兵在研究歐美主要金融勢力的運作時,也看到金融在歐美列強殖民侵略清朝的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因而寫成這本《貨幣戰爭3--金融高邊疆》。   一如以往,宋鴻兵以生動的語言、仔細的觀察與大膽的推論,從貨幣史切入,說出一段聞所未聞的中國現代史,令讀者拍案叫絕:   ◎胡雪巖之所以垮台,是因為妨礙了怡和洋行的核心利益。   ◎蔣介石拿了蘇聯的資助進行國民革命軍北伐,為何又翻臉「清共」?   ◎為何國民政府的法幣改革刺激了日本發動侵華戰爭?   ◎從貨幣戰爭的角度,如何解讀國共內戰?   ◎在美元長期看貶的趨勢下,人民幣要如何國際化?   ◎為什麼掌握了白銀,就會掌握下一波投資的契機?

作者简介

  宋鴻兵  環球財經研究院院長。1990年代初赴美留學,主修資訊工程和教育學,獲美利堅大學(American University)碩士。曾在美國媒體遊說公司、醫療業、電信業、資訊安全、聯邦政府和著名金融機構供職,並曾擔任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的高級諮詢顧問,主要從事房地?貸款自動審核系統設計,金融衍生工具的稅務計算分析,MBS(資?抵押債券)的風險評估。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金融高邊疆的陷落第二章 明治維新與洋務運動第三章 「四一二」政變:蔣介石的「投名狀」第四章 紅色中央銀行第五章 蔣介石的金權天下第六章 皇權與金權第七章 金陵夢斷第八章 人民幣的誕生第九章 金融高邊疆與人民幣國際化第十章 白銀的光榮與夢想致謝與感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貨幣戰爭3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