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石心·肉心·耶穌聖心

簡·博文瑪(Jan G.Bovenmars) 光啟文化事業
出版时间:

2009-10-8  

出版社:

光啟文化事業  

作者:

簡·博文瑪(Jan G.Bovenmars)  

页数:

256  

译者:

石磊  

内容概要

  人類那具有向善及趨惡潛能的「心」,在聖經中有非常豐富的意義。它是人的最深度的象徵,「心」可以變硬變蠢。天主也有一顆心,而且祂的心遠遠大於我們的心。祂關心我們的幸福康寧,所以祂承諾要取走我們鐵石之心,然後賜予一顆血肉之心。這許諾在良善心謙的耶穌身上應驗了。祂用洞開的肋旁傾流出的血和水,將救恩賜予這個世界。耶穌邀請我們將自己的心奉獻給祂,祂要治癒我們的心,使它恢復完整。耶穌聖心敬禮就奠基於這信德真理內。梵二以後,這敬禮曾有式微之勢。現在,隨著教會興起的對耶穌救恩工程的新的熱誠,簡·博文瑪神父告訴我們,耶穌聖心敬禮乃根植於聖經的啟示,且是當代基督徒靈修的重心所在。

作者简介

  簡.博文瑪(Jan G. Bovenmars, MSC)  1923年生於荷蘭;1944年在耶穌聖心傳教會中矢發聖願;1949年晉鐸。1952年在羅馬額我略大學獲神學博士學位。他多年任教於菲律賓和巴布亞新幾內亞。自1986年負責照顧在羅馬學習的耶穌聖心傳教會的神父們。

书籍目录

序前言第一章:以色列智者的心1. 人心的重要2. 尋求智慧3. 聖人研究什麼?4. 記憶的作用5. 純潔的心6. 破碎的心7. 天主與人心8. 純潔的心與情感第二章:天主的心1. 雅威的思考和記憶2. 雅威的計畫和意願3. 雅威心中的痛苦4. 雅威的怒火5. 雅威心中的愛戰勝怒火6. 雅威之心的超越性7. 雅威的臨在8. 合乎天主心意的牧者9. 其他三節經文第三章:鐵石之心與血肉之心第一部分 鐵石之心一、人心險惡的描述1. 智慧文學2. 愚者之心3. 先知書二、遠離雅威的心1. 對天主的各種冒犯2. 偶像崇拜3. 心硬4. 假先知三、傷害鄰里的罪1. 梅瑟五書及歷史書中的經文2. 智慧文學中的經文3. 先知書四、驕傲及其它錯誤態度1. 驕傲的心2. 其他的錯誤態度第二部分 血肉之心:新心的許諾1. 耶肋米亞2. 厄則克耳3. 其他先知書中的相關章節4. 申命紀5. 歷史書第四章:新約中的耶穌聖心第一部分 在世生活時期啟示給我們的耶穌聖心1. 子的心2. 子的服從3. 父的國4. 透視耶穌的愛情5. 良善心謙的耶穌(瑪十一25-30)第二部分 耶穌聖心:逾越及降臨的奧蹟1. 活水的泉源(若七37-39)2. 洞開的聖心(若十九31-37)第五章:按照新約的教導更新我們的心1. 耶穌的宣講中,心的重要2. 「蒙信德淨化的心」(宗十五9)3. 「天主的愛已傾注在我們心中」(羅五5)4. 「你們應懷有基督所有的心情」(斐二5)5. 一位宗徒的心第六章:「心」的靈修與聖母瑪利亞1. 瑪利亞無玷聖心2. 耶穌聖心之母瑪利亞第七章:基督信仰傳承中的「心」第一部分:教父時代1. 教父傳承中的若七37-392. 教父傳承中聖若望宗徒的特殊地位3. 教父們的宣講:教會誕生於耶穌被刺開的肋旁4. 教父作品中有關人心的教導第二部分1. 過渡時期(1100-1250)2. 神祕家時期(1250-1350)3. 在信友間的拓展第三部分 聖女瑪加利大時期(1672-1941)1. 法國學派2. 聖若望?尤德(1601-1680)3. 聖女瑪加利大(1647-1690)4. 這時期的聖心神學5. 這時期的教會訓導6. 巴斯卡和紐曼論人心第四部分 走向更新1. 雨果和卡爾?拉內的貢獻2. 《汲水》通諭,1956年3. 梵二:新心的需要4. 走向「心」的靈修

章节摘录

  鮮讀為快:  人生充滿變數:年少上學時,我們期待假期;學業完成時,我們尋找工作;如果我們幸運地找到工作後,我們渴望發展。同時我們的家庭生活,社會交際,大眾傳媒等,吸引著我們的注意力,使我們活在自己之外,活在表層,而無法顧及真正的自我。只有當問題出現時,我們才開始審視真實的自己。  什麼是我最需要的?什麼是真實的美善?什麼是我最應該做的?在沒有思考這些問題之前,我們仍在飄泊,生活沒有根,因為我們還沒有學會聆聽自己的心聲,我們仍在流徙。如果我們要度真正的人的生活,找到真實的自我,則需返回上主恩賜給我們的內在資源:自我意識、內在的光照、心靈深處的渴望、我們的良心和希望……這些是聖經中所提的「我們的心」。在當今,雖然我們會說:人格的核心、內在自我、內在生活、精神生活等,但仍會運用「心」這個字的深層涵義。舉個例子:  在深刻分析「現代世界」時,藉著像基督一樣透視人類意識的深處,並且藉與人「內在奧祕」的接觸,就是聖經和聖經以外的語言以「心」一字所表達的,梵二達到一個結論:有形世界最重要的是人。基督是世界的救主,只有祂能以獨特且無可匹敵的方式深入人的奧祕,進入人的「心」(《人類救主》通諭8,若望保祿二世,1979)。  ──<前言>  在本書第一章的開始,我引用了《箴言》中以下的一句話:  在一切之上,你要持守你的心,因為這裡是生命的泉源*(箴四23)。  為研究以色列智者的心,這是很好的引言。現在為要探討人心與罪惡,我則引用另一節重要經文:  人心是各種思想的根子,由此根子生出四條枝椏:善、惡、生、死;但全然統治這一切的,卻是舌頭*(德卅七21)。  這裡的「心」不僅是善與生命的泉源,也是罪惡與死亡的起點。在聖經中,「心」不僅表示意願和情感生活;也代表意識、良心與計畫;善與惡皆由它而來。  聖經中許多章節以「心」來代良心,《約伯傳》廿七6:「我的心(良心)找不到譴責自己的緣由」*。有一節聖經聽起來相當具有現代意識:  最後,要注意自己的心給自己的建議,沒有什麼比它對你更忠實的。善人的良心有時預告實情,遠遠勝於七個坐在高處觀望的哨兵。在這一切事上,你該祈求至高者,引領你走真理的道路*(德卅七17-19)。  這節經文告訴我們良心有一定的自立性,但同時也要求我們去祈求天主的光照;明智人會意識到自己的限度。  ──<第三章 鐵石之心與血肉之心>  聖女瑪加利大出身富有家庭,但自幼喪父,一位叔叔控制了家裡的一切,她和母親因此受了很多苦。對自己的少年時代,她在自傳中寫道:  發生那些事後,我經常日夜在十字架前哭啼。雖然我當時還不甚了解,主向我解釋祂的目的:祂願意完全擁有我的心,我現世的生命將是與祂一起受苦。祂願意做我的主,並使我常常意識到祂的臨在,也使我可以承受痛苦,如同祂一樣。祂顯示給我,為了愛我祂忍受了何等痛苦。(這在我靈魂上留下的烙印如此之深,我不願再有片刻脫離痛苦),而從那時起,祂再也沒有離開過我,我常可以看到祂在十字架上或正背負著十字架。我的心對祂充滿憐憫和愛情,而自己的痛苦已顯得微不足道了。此外,我也渴望效法受苦的耶穌。  她為主受苦的渴望非常強烈,而主也使她真的體驗到了身心各方面的痛苦。發初願不久,偉大的顯現開始了。主啟示給她:她的使命就是作耶穌聖心的祭品。1673年12月27日聖若望宗徒節日,耶穌第一次顯現:  祂對我說:「我的心為人類,特別為了妳,熾燃著愛火,而這熱愛之火如今已不能自容,需要透過妳傳播出去,使人認識,也使人因著我啟示給妳的珍貴寶藏而富足。這寶藏充滿救贖和聖化的恩寵,能使人脫離喪亡的深淵。我揀選了妳,不配、無知和虛無的妳,來完成這偉大的計畫,為顯示一切由我來完成」。而後,祂要求我的心,我請祂拿去。祂取了我的心,放在祂可敬的聖心中,我看到猶如一個小小東西進入了熊熊燃燒的火窯裡,然後,祂取出燃著火焰的心,放回原處;祂說:「看,親愛的,我愛情的寶貴信物。我愛情熾烈火焰的一個火花,嵌在了妳的肋旁,它將在妳內燃燒,直到妳生命的末刻。我剛給妳的恩惠是妳無法想像的,但這只是我將賜給妳的諸多恩惠的開端。我復原了妳肋旁的傷,但它的痛苦會留在妳內,迄今為止,妳是我的奴婢,今後,妳是我聖心的愛徒」(引自:J.  Stierli《救主之心》(Heart of the Saviour)pp. 115- 116)。  ──<第七章 基督信仰傳承中的「心」>  心的悔轉,罪的治療,天國的開始!  特別推薦給對靈修、聖經研究、  渴望找到自己的「心」的讀者!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石心·肉心·耶穌聖心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