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X的悲劇

艾勒里‧昆恩 臉譜
出版时间:

1995-8  

出版社:

臉譜  

作者:

艾勒里‧昆恩  

Tag标签:

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X的悲劇 PDF格式下载



  如果说《斯泰尔斯庄园谜案》让我爱上了阿婆;
  如果说《海边的卡夫卡》让我对村上抱有一颗崇拜的心;
  如果说《动物农场》让我对现在的共匪呵呵一笑;
  那么,《x的悲剧》就好比奎因在我心里烙下的印记。
  
  确实,哲瑞雷恩系列太棒了。
  伟大的人物塑造
  伟大的推理案件
  更重要的是,背后隐藏着对现实世界的反思。
  
  我一直都认为黄金时期和现在的社会派有某种联系。
  


    我想在古典推理小说的浩瀚银河之中,很难再找到一本如同《X的悲剧》一样能够堪称完美的推理小说,这在我看来的确是难以逾越的典范。
    虽然在读完《希腊棺材之谜》后,我已经为埃勒里·奎因拿捏逻辑的能力惊叹不已,精细缜密的逻辑链条自由穿梭在复杂冗长的故事线索之中尤为弥足珍贵。谜团解释的唯一性与公平性让参与事件的读者在接触作者的逻辑后显现出几近完美的说服力,这大概就是埃勒里·奎因作品最为突出的特点。然而在我读完《X的悲剧》之后才发现,《希腊棺材之谜》绝对无法成为埃勒里·奎因最为优秀的作品。尽管它们完成在同一年,都保持着作者的巅峰水准,可是相较之下《X的悲剧》却更为优异,它已然成为完美的古典推理小说模本,在推理小说史上持续发挥着难以量度的影响力。
    
    古典解谜推理小说的乐趣在于难以想象的谋杀诡计、精妙的结构与布局、难以揣摩的动机、复杂的嫌疑人与关系、缜密精细的逻辑、解谜线索的完整公平、性格乖张的侦探与无法猜测的结局。这些条件在古典解谜推理小说中不仅不可或缺,还显得尤为重要,一部优秀的古典推理小说中必然在以上所罗列的条件中至少有一处格外璀璨华丽或者独树一帜。在《X的悲剧》中,我们可以完整的看到这些举足轻重的条件在作者笔下大放光彩。
    众目睽睽之下,拥挤封闭的电车中,谋杀开始了。一名男子被精巧致命的凶器毒杀,巡官与检察官收集到的线索完全无法从满车厢的嫌疑人中找到正确的凶手,搜查无以为继。然而听力受损的莎士比亚剧演员雷恩先生,却仅从萨姆巡官的口述里运用严谨的逻辑找到了凶手,并因条件不成熟而拒绝透露凶手的身份。谋杀并未因此停止,先是宣称知晓凶手的售票员在与警方接洽前惨遭谋杀,而后在第二起谋杀案中难以自辩的嫌疑人在法庭扭转胜诉后不久遇刺身亡。
    尽管作者在第一起谋杀案发生后便暗示读者凶手能够被确定,但事实上我们却很难与雷恩先生一样运用逻辑得到真相。嫌疑人与之可能存在的动机早已在故事开始处一览无余,线索也在精妙的结构布局中充分呈现,我们却依然难以猜测到唯一的结局。在解答过程中充分详尽的演绎法与其相符的逻辑毫无疑问是作品最大的成功,相信很难再有作者能够在复杂的连环案件中以如此方式简单却又精确无误的导出真相,并且还不得不承认那些用于逻辑推理的线索并非是被刻意隐藏了的事实。
    之所以称其为“完美的典范”是因为作品在解构之后显得中规中矩却又无法揣摩,作品不止一次的暗示出真凶早已暴露并可以推测。结构完整明确,无一累赘,因素多元,推理逻辑几乎无懈可击。在我看来,《X的悲剧》当是运用逻辑推理出真相的最高水准,不仅逻辑清晰合理,且无法质疑,哪怕是心理上的说明也都极具说服力,难以驳斥。值得一提的是,埃勒里·奎因不仅是推理小说中逻辑上的王者,也是一位颇有品味的诗人,无论是奎因还是雷恩,都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且适度大方,看来轻松无比。
    
    众所周知,起初以“巴纳比·罗斯”为笔名出版的“悲剧系列”是世界上水平最高的系列,尽管只有四部,却都堪称经典,尤其以《X的悲剧》为其翘楚,在出版后受到极高的评价,被称之为“推理小说中的国王”。由于其代表性产生的意义深远,因此“悲剧系列”并未在奎因笔下断裂,日本推理小说中《一的悲剧》抑或者《W的悲剧》都是深受逻辑大师的影响而为我们所知晓。当然,现在说它难以逾越的确有些许主观上的偏见,但这也正是为了说明作品的伟大与珍贵。
    
  


  X的悲剧
  
  作者:埃勒里·奎因
  
  译者:唐诺
  
  类型:推理小说
  
  剧情:9分 文笔:6分 形象刻画:8分
  
  总评:7.7分
  
  简评:说来这本书并无惊世骇俗之处,加之语言平淡朴素,无甚华丽辞藻与天马行空的比喻,引起普通读者兴趣的概率不大。如果我不是个阅读爱好者,估计读下去不会是件容易的事,这就好比一直走平路,虽然轻松却不免乏味,而登山虽累却乐趣十足。
  
  本书的高潮全部聚集在结尾,揭露一切真相,也是全书最精彩之处,为了这点,读者就不得不耐着性子读完前面的两三百页。书中对于心理学方面的解释、对莎士比亚剧作名言的引用算得上恰到好处,还有雷恩对某些事件的观点及看法所作的论述亦值得读者回味,比如说对化妆的见解。另外,作者的一项特色就是挑战读者的设定。全书分为四部分,在最后一部分“幕后”,亦即解谜部分之前,所有能够揭开谜底的线索都已呈现在读者眼前,看看阅读的你是否有能力解开背后的真相,看透遮住你眼睛的那一层薄膜……理所当然,我是没那完美的洞察力,可以勘破案件。小说塑造最为成功的就是哲瑞雷恩的这一角色了,自然,作为一个系列,主角怎么能不塑造的鲜活有个性呢?


  看书是不是也要讲究缘分呢?
  我和阿婆缘分较深。和奎因基本无缘。
  看完一点不觉得比阿婆的好看,虽然作者真的在认认真真地为我们揭开谜题也很敬业的给出相应的线索,但是就是觉得好平淡啊,好无趣啊。作者的写作手法很正常啊,文字写的也很漂亮就是不喜欢,看不出精彩之处。


  看评分高才去读的,可读得我快急死。
  
  主人公雷恩的形象太差,装腔作势还啰嗦。没有演员这么变态以说台词为业。
  
  尤其是啰嗦,雷恩自称第二,唐僧就不敢称第一。雷恩以外的情节紧凑,可到雷恩出场就变得拖沓,大段慢慢背莎士比亚戏剧的台词,情节的节奏感全毁,搞得雷恩像中场休息。


  翻翻评论就会发现发现质疑本书的要比《希腊棺材之谜》多很多,手套的厚度以及一些其他的地方确实经不起推敲。看到这几句评论我一下子被逗乐了——
  2012-07-26 22:27:03 livia
  其实漏洞很多,雷恩听不见声音还易容成萨姆模仿萨姆说话。推理也站不住脚
  2012-08-11 08:51:55 水里有谁
  雷恩应该能听见声音吧,说耳聋应该是假的!比如他易容的时候闭着眼睛和那个仆人化妆师说话。
  2012-08-11 21:25:41 livia
  是作者写着写着忘设定了
  (复制自http://book.douban.com/review/5294669/
  )
  
  本书又是一次对以下准则的佐证:在阅读相当一部分推理小说时,你需要的完全不是逻辑能力,而是过目不忘的记忆能力。看看本书的主要三处推理吧(其余的部分,其实完全是对这三处推理的补偏救弊,之后再说)——
   第一处:事后没找到作案工具手套,而唯一下过车的只有售票员。原文就两行字:”你们有没有找到大衣、晚礼服、手套之类的东西?“巡官给的答案是否。这里有点儿搞笑的是雷恩还特意把手套跟其他两样放在一起说以尽量不引起读者对手套的注意。大衣和晚礼服虽然可以解释成雷恩认为这种厚衣服比较适合放凶器(插针的软木塞),但实际上却是没什么依据的。就算让我穿着大衣,我也不敢在口袋内里不做任何处理的情况下揣着一堆针去挤车。如果口袋经过处理(巡官那些人当然不会想到检查这点),那么任何衣服都是有可能的。而且手提袋之类的也是有可能的。所以,这里主要的作用就是淡化手套这个词的存在感。
   第二处:两年前的手术伤痕,五年没请过假。又是在原文各用一句话带过。
   第三处:把票揣进背心口袋,从外套内部口袋中取出票。同上。
  
  我看过一些书评,其中对这种尽量隐藏线索的写作手法是持赞赏态度的。在这个问题上属于见仁见智了。
  
  为什么说其他部分都是对这三处重要推理的补偏救弊呢?我们来看看这都是些什么内容:凶手从五年前就戴假发化妆成别人——凶手在很久以前就故意弄了个假疤痕给人看——凶手一人扮成三人反复出场——凶手三次被同一伙警察询问但没人认出他来——凶手十分偶然的得到了德威特的雪茄!
  如果你在作者未揭底时自行推理出上述情报,我且问你:你自己信不信?信不信?!(作者: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
  
  看推理小说时,这就是一个常让我困惑不已之处。我们不知道作者笔下的常规性、合理性的底限到底在哪里。一个匪夷所思的手法,作者既有可能对其予以肯定,也有可能借侦探之口做出否定:”不,不,这么做的可能性太小了。“不变的是,到最后我们总是不得不全盘接受作者做出的所有解答。
  
  通常来讲,我们可以接受的是:一个活在往事中的人物,在现如今易容后用了一个新的身份出现在众人面前;或是凶手易容成别人后,只让别人短暂地看到自己的身影或听到一句压低嗓音的话,而且一般很少敢直接在警察或侦探面前现身。但像本书中这样,把凶手的易容术描写得十分高超,用三个身份反复大摇大摆地出现接受警察的讯问,未免过于耍赖了,这已经严重破坏了剧情的合理性。
  
  一些地方对读者的有意误导则让人不知说什么好——对列车员汤普森的描述是”粗壮而年轻“,老天,这就是作者后来说的那个被监狱生活折磨得”憔悴而苍老“的史托普?而且还是他不化妆的原貌?
  
  最后不得不说雷恩可谓话痨侦探的典型,频繁地引用莎士比亚(为了凸显角色的特征——这种方式现如今看来有些可笑了,好像初出茅庐的年轻作家急于塑造自己作品的角色形象的方法),最后的讲解更是占用了全书11%的篇幅。当然我并非说侦探不应该把每种可能性都做出分析,但雷恩的台词未免过于絮叨,一种用两句话可解释清楚的可能性,雷恩通常要用四到五句或更多,那些侦探罗列出来的一二三点,如果你仔细琢磨,会发现其中的两点基本是一码事。当然这么做是有好处的,一来显得侦探深思熟虑,二增加页数,三,不厌其烦地反复描述那些细节,尽可能堵住挑剔的读者的嘴(笑)。
  ------------------------------
  【题外话】之前曾从一名已肉身翻墙的法医口中听闻:看伤口识子弹口径,纯属扯淡。


  古典,总是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在我看来,古典不但神秘而且是基石;古典,也不代表落伍,做到了极致,就算是古典也是一种前卫。
  
  其实,「X的悲剧」最强大的地方是在于:它没有孤岛,没有也是隔绝,没有一些前提,没有一些制约。案情发生,不像暴风雪山庄那样,人们被困,成为孤岛,很多事情在这密闭空间里边才有了可能;可「X的悲剧」,故事是在敞开的环境下展开的,要做到收放自如,考虑的东西肯定更多更纷繁,要做到面面俱到,实属不易。
  
  作者知道凶手是谁,推理小说喜欢从结局写到最初。和我们玩狼人不一样,狼人里边,我们只知道自己的身份,要靠猜测才知道对方可能的身份,可奎因他们不一样,他们比狼人游戏里边的上帝还厉害,他们不但知道并左右事件真相的发展。这样想来,其实故事的大框架,肯定是奎因他们必须最先就想好的,所以一个离奇的故事必须先被构思出来。好莱坞电影总是给我们一种神奇的感觉,或者说很多电影就是让我们摸不着头脑,电影的一开始究竟在讲述什么?我们总是怀着这样去探宝的想法去看一部电影。所以,奎因他们也知道,切入点,很巧妙地由两条线展开故事,一条让读者看见,一条却藏在明线里边,是一条暗线。明线和暗线的重合,就是解开案子的时候,或者说是找到动机的时候。这方面,「X的悲剧」我觉得做得很好,一开始叫埋下伏笔,三人采矿,留下的孽,贯穿了小说的始末,这也是三人年轻时候的债。故事方面虽然不是特别的起伏跌宕,这样已经足够,推理小说应该注重的是推理,我觉得这样轻重适度。
  
  说说经典的几个推理地儿。
  
  公交车:这算是一个密室,读者都把注意力放在了那一大群嫌疑人上,谁也没有关注售票员,这么一个毫无相关的人,可能谁也不会怀疑他,可雷恩却一开始就知道凶手是他,只是雷恩不知道他的动机,也没有证据,推理过程的心服口服,推理学里边的几种基础理论,巧妙的结合在一起,知道真相的那一刻还是觉得很神奇。对凶器的描写也是为锁定凶手买下了伏笔。浓缩的杀虫剂,我觉得在当时应该还算是很新颖的,(我也是看这部小说才知道。),扎满针的木塞,后面对手套的必要性插入,对凶器的处理,都是一气呵成。
  我不知为啥,注意力全都放在那一群人的身上,被作者牵着鼻子走,或许,我们犯了和萨姆之流一样的错误,先入为主,我们在确定一件事情后总喜欢找很多理由为我们自己的结论佐证。
  奎因知道我们这样的心理,一开始就在"耍"我们,这个道理我却非常受用,一件事情的剖析,跳出来,全角度并且理性的审视,才能看得最清楚。
  
  渡船:我觉得这个手法很是神奇,或者说是超级经典,我觉得现在很多人看见这个桥段一样会为之惊叹,伟大的想象力。「嫌疑人X的献身」我都觉得是致敬「X的悲剧」,因为两部作品里边这种替死鬼的手法都运用得炉火纯青。1930的时候不知到有没有DNA,不然这个手法有些漏洞,不管怎样,还是很佩服。
  
  奎因两人一个写手法,一个刻画人物,我觉得人物刻画方面也是很成功的。
  雷恩:算是一个智慧的老者,沉稳理性。
  检察官和巡官:两人都比较急躁。我对米国的警察真是刮目相看,真是凶恶。
  
  思维有些乱,只是我觉得要为「X的悲剧」写点什么,包涵。


  相当经典的一部,奎因的小说看来都是这样,结局出人意料,推理过程严谨,真相很有说服力。看到落水的尸体,尸体模糊,这个情节有点狗血,貌似所有的推理小说在描述到一个看不清真面目的尸体的时候,这个尸体肯定有问题!


  很多人认为《X之悲剧》是推理小说史上最出色的小说,没有之一。有人认为,《X之悲剧》是最完美的推理小说,没有之一。的确,此书对得起所有的赞美之声!首先在一本书中,包含了密室,无面尸,凶手(凶器)消失等三大谜团,被有些不负责任的作家,可能能写出2、3本作品了。第二 ,所有谜团的质量非常高,每个谜团都是顶尖级别的。这个和其他一流小说或者经典小说有一点点不同,很少有一本书中能做到完美无瑕,QUEEN做到了。第三,就是QUEEN式的推理,如果说其他的作品案发后有10个可能,那么其他侦探小说作家大概会分析其中比较常见的六种可能,然后选择出最让人意想不到的一种;而奎因是一定要把这十种可能全部摆放在你面前(就算有的显而易见无法实现,几乎不值一提),然后以严丝合缝的论证各个击破,得到最后的结果。换句话说,QUEEN是一台有史以来思考最严密的推理机器。 案件如此完美,推理如此完美,QUEEN如此完美!


  首先还是要肯定,老派的小说,文字和故事推进总是比较沉稳,不如现今小说那么急功近利,三四页没有一个点就怕读者跑了。
  
  作者对于整个构造的搭建设想还是非常成功的,感觉非常适合拍成电影。但是依然有很多推理的硬伤,所以如果拍成一部复仇者,类似于哈姆雷特的杀人推理剧,会是挺成功的。硬派推理的话,就会有点汗颜了。
  
  比如手套部分,作者也花了很多笔墨来解释,但依然牵强,毒物放在口袋里,难道不是很容易化验得出;如果当时不是正好,可以下车处理手套,全车只有他一人戴手套,化验也很容易验出手上的毒物残留!毒物的制作地点,针以及红酒塞,还有效果如何得到验证的实验也没有交代。
  
  再比如在船上,他如此细致,如何能确保在船来回的三趟中一定没有人上来,如何确保德威特不会遇到死者。
  
  最后一次,没有使用任何的化妆术,只是改变发型,如何让人飞不出来,特别是雷恩这种高级演员。
  
  
  同时,这是一出悲剧,男人被朋友背叛,妻子被杀,事业被夺,身陷囹圄,但作者着笔墨最多的反而是德威特!难道悲剧指认的是他么?第二任妻子通奸(自找?)、被迫犯下罪行(自找?)、委曲求全的经营公司,还要被人剥削(自找?)、最后自食恶果!
  
  准备看下一本已确认是否判断有误。


   读完《X的悲剧》,首先想到的竟是前不久刚刚读过的阿婆的《三幕悲剧》。
  
   1、 同样是在一个固定的空间内,凶手制造了第一起谋杀案;
   2、查尔斯爵士通过扮演管家,在制造第二起谋杀案时成功将众人的目光集中在7人之中;X也同样嫁祸了隆催斯的朋友,并在第二起谋杀案中发生角色转变;
   3、《三幕》中首先进行调查的并不是波洛,而是凶手查尔斯爵士和萨特思韦特,而在调查的前期波洛对案件的了解是由这两人复述而来;《X》雷恩则是通过萨姆和布鲁诺了解案情。
  
   毫无疑问,阿婆和奎因都是推理界的大师。游戏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你所了解到的案情以及证词也正是波洛和雷恩所获知的,并无丝毫隐瞒之处。区别就是你是否善于思考和对细节的敏感。
  
   《X》第一幕凶杀案发生后,除却凶手是谁,最大的疑问在于作案工具的凭空消失。当雷恩问及是否车窗全程紧闭时,也恰恰印证了这一点。我相信在事先提示的情况下,不笨的人通过仔细阅读都一定能获得与雷恩一样的结论。警察想不到、读者也猜不到,这正是逻辑与感情色彩在运用中的巧妙。
   换言之,假如第一幕是一道推理题,这时把隆催斯身边的朋友换成一群不相干的人,那么作案工具凭空消失的疑点几乎已经不构成疑点了。
  
   再到第二幕,伍德之死以及雷恩的取证。假设同样把它换算成一到推理题,再刨去之中多余的部分,只留下死亡情景以及所有证词,你也能轻而易举的发现其中的自相矛盾之处。
  
   《X的悲剧》的确能称的上是推理中的经典之作,除了我不能接受的雷恩角色扮演的游戏(否则以这样高明的易容术,凶手完全有可能在作案时假扮他人从而更有效率的嫁祸)。
  
   书中第二幕雷恩帮助德威特胜诉后对萨姆和布鲁诺的指责(也算作对莎士比亚剧的吐槽》也颇具亮点。
  
   “我要说的是,这种强调明星的做法,对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莎士比亚而言,是极严重的亵渎行为......强调了重点有了偏差,目标不可能达到.....你们,萨姆和布鲁诺检察官,你们的谬误如出一辙,你们在面对这桩罪案时,修剪原有的内容,调整原有的结构,为了迁就德威特是凶手这个结论,不惜重新塑造这桩罪案,也就是不管德威特是否符合这桩罪案的真正内容......而一种假设导致出一种和事实矛盾不相容的不正确结论时,这只表示,这个假设是错误的。”
  
   忘了是冯少的哪部电影,有句台词说每个男人都有一个想泡却泡不到的妞、想死却死不了的上司。换言之,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于是,身边时常有这样的例子发生:A当初疯狂爱着B,多年来始终苦苦追寻,到最后反而忘了爱上他/她的初衷,最终爱情沦为控制欲,坚持太久一如《十字架》中发生在那个充满兽性欲望村庄(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138540/)的悲剧。
  
   人类往往会在追逐美好的途中迷失,以致于忘了初衷,从而变得扭曲。
  
   阿婆除了擅长推理外,对揭示人性也颇有心得。再回到《三幕》,查尔斯爵士在彩排杀人时,为何会邀请名侦探波洛:彩排杀人是随机的,如果不是波洛被杀,他不怕被揭穿么?这正好反应了查尔斯当时的一种心态:自大以及对自己策划的谋杀案如艺术品般的欣赏。
  
   这正好说明了他在追求的,只是一场完美的、不被人觉察的谋杀案,而并非自己和蛋蛋的爱情。与其说这场谋杀案是为了清扫结婚证的障碍,倒不如说是这张结婚证给了这场谋杀一个美丽的借口。
  
   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如果你也在追逐,有关初衷,你是否还记得。
  
  
  
  


  
  1、 利用化妆 乔装 去杀人总觉得有点玄乎!没错!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化妆技巧就能比得过《大块头大智慧》里的华仔?就能拼得过《武则天》里的刘晓庆?——从18演到80.
  就拿 雷恩化妆成萨姆巡官 微服私访那出 就不太有说服力 我就不信化妆能把一个60岁老头 变成连跟着自己6年的刑警下属都哄过的萨姆巡官,除非雷恩家那个化妆师会武侠小说里的易容术 即便现在的好莱坞拍场戏(电脑特效除外), 要化妆得惟妙惟肖(不仅形似 还得神似)那也是非常难的呀!总之化妆杀人不讨巧,但是也许那个年代读者觉得新鲜所以喜欢。
  
  2、有一点特别不好 也是比希腊差的原因:真凶居然是列车员汤普森(售票员伍德),我觉得这个人设很不好。照这样讲 我是作者不也可以 随便在小说后半部 扯出一个之前出现的 酱油A 或路人乙,哪个扫地大妈或某个看门大狗?给他们套上个陈年旧事 血海深仇 让他有了动机杀人,不行吗?这样无异于是:情结不够,往事来凑!这当然读者猜不出,更推不出凶手啦!电车上除了伍德 还有几个人也有机会把木塞放进隆斯崔口袋的 而且也可以在本书后半部给他找个“往事”。
  
  3、觉得没希腊好 希腊里的检察官佩珀 职权犯罪。这个题材 和真凶设定比较现实主义 且推理严谨 一波四折。
  
  4、X的推理严谨也不可否认 但也只剩最后雷恩的推理严谨了!对!,我们是应该推出真凶就是售票员伍德 因为正如雷恩解说中那样:他有、只有他有杀人和灭证(达菲让他叫人时顺手丢掉手套)的得天独厚条件。但诸位有没想过:在法治基本完善的上世纪30年代 国际大都市纽约,案发电车上那个酱油警官 达菲(一个也是多年刑侦经验的老警员)能犯那么严重的地级错误?——让伍德下车去找什么后援?——通知总部什么的?
  其实 这才是本书最大败笔 而且是常识 大家想想 即便我们现在做公交 某人喊丢了个钱夹 假如车上也有便衣,那他是绝不会让任何一个人下车的 包括司机 包括售票员(当然现在都是IC卡),你就敢肯定售票员没有嫌疑?售票员不是小偷?你就敢包票这个售票员不会仅仅是个有盗窃癖的“兼职小偷”?只是过把瘾而已?(心理学上有这样的案例呀)
  虽然当时没有手机,
  但只要嫌犯一分钟没现身 谁都有嫌疑
  只要真凶一分钟没被抓住 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能走!
  
  还有补充一下:
  第一个案件 电车毒杀案
  售票员伍德 下了车扔了 手套,其实这也是一个败笔
  你们想想:伍德扔了手套 反而嫌疑更大了不是?(因为雷恩在解说中也提到 售票员带手套那时职业装备 天经地义,他没必要扔。最后搜身、检查时 不论群警在车上、车库临时询问室、还是所有乘客的身上都没发现手套,这本身就对伍德不利了——既然戴手套天经地义 又为什么多此一举扔掉呢?)
  你们肯定要说“伍德为了保险起见 因为手套或多或少接触到了插针木塞上的毒汁 科学手段或多或少能查出来点儿 到时候就百口莫辩了 不如扔掉 大不了警方询问时 他说今天忘带手套什么的)
  
  反正说来说去:作者安排一个有经验的老警员 使唤凶案电车上的尚未核实底细的售票员伍德 去通知什么后援,这还是最大的最大的败笔 使人难以信服。纵使推理再精彩 结构在严谨 也使阅读乐趣大打折扣了。
  至少在 希腊棺材之谜 里我没有发现一处这样显而易见的低级错误,即使是奎因得出的第一个错误结论——卡基斯结论 中也没有这样的低级错误。


  被许多人称作推理小说历史上最为经典的推理小说系列,特别是前两部——X的悲剧和Y的悲剧。在这两本书里,似乎广大群众都认为Y的悲剧更胜一筹,在我买的《世界推理小说大观》这本书里,在埃勒里奎因的部分也只节选了Y的悲剧。但是我仍然认为X要高于Y。
  
  全书分为四幕,前三幕是相互关联的三起凶杀案,在第四幕侦探哲瑞雷恩先生给出了全部的推理过程。而这本书最为精彩的地方是,在第一幕结束,雷恩先生就已经通过纯粹的推理知道了凶手是谁,而之后的情节不但没有因此沉寂,反而更加跌宕起伏。而在第四幕的解答中,读者会发现,所有的逻辑都是如此的严密,有理有据,确实让人心服口服。
  福尔摩斯说过:“最难以侦破的案件是那种表面看起来稀松平常,毫无新奇之处的案件”。这话不假,复杂的手法带来的往往是更多的线索,以及逻辑的不完美。这本书的手法简单而令人印象深刻——在第一个案件中,凶手在公交车上往受害人的裤兜里塞进了一个插满毒针的软木塞,而在第三个案件中仅仅是简单的枪杀。这本书印证了这一点——表面看上去平淡无奇,毫无线索可循案件往往是最难以侦破的。
  
  作者成功的塑造了哲瑞雷恩这一形象生动的老侦探。作为一名退休的戏剧演员,哲瑞雷恩一直以来被誉为“戏剧皇帝”,而在功成身退之后对于各类刑事案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通过自己高超的禀赋和不断的探索而形成了极为高超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观察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哲瑞雷恩还是个聋子,只能通过读唇语来“倾听”别人的话语,这也为悲剧系列的最后一部埋下了伏笔。
  


   买的这本书最大的缺点在于字体太小,实在不照顾读者的眼睛。
  
   就小说内容来说,她的厉害之处相信已经被已经被阐述了无数次,我也是慕名而读,阅读的过程就像和作者进行的推理游戏,说得一点也不错。
  
   有太多扑朔迷离的情节和复杂的人物关系作者特地写出来蒙蔽我们的眼睛,而我真的深深有一种被玩弄的感觉,一次次被误导,离真相越来越远。直至作者给出答案,心中仍不断产生疑惑,作者再以雷恩老演员的姿态将我的疑惑一个个解释清楚。
  
   比如说,那个左手食指与中指交叉的死亡讯息,我一开始也被检察官和巡官的推断误导,认为是意在指出凶手是迷信之人,所以与当初在质询几位相关人员时,对于碎掉的镜子的反应再次让我把凶手锁定在那几人之中。但是在公布真正的凶手之后,那个两指交叉的讯息在我脑中一下子清晰了,结果也确实如同我心中所想的一样。
  
   我想我还会再去看看奎因的别的小说,好给我这无所事事的暑假增添点乐趣。


  侦探小说看的不多,总的加起来估计20本都不到。
  
  这是我看的第一本埃勒里奎因的书,和日本作家比起来,诡计水平不输他们,而且手法更加现实,简洁。
  
  唯一的遗憾就是,翻译水平虽不能说差,但读起来就是缺少一点通达之感。可能原作者风格如此也有关系吧。


   奎因兄弟这次又玩了把大的:三位一体、凶手换尸炸死(而死者竟然是......),神秘手势......一切的布局都那么精密而巧妙,却绝对经得起推敲——在我看来,这就是奎因兄弟以及范达因不同于柯南·道尔和阿加莎的地方:少了些小说的成分,却丰富了严格的推理过程。而我,真心更喜欢前者。
   奎因兄弟的四大悲剧系列已看完了两部:《X的悲剧》和《哲瑞·雷恩的最后一案》。它们绝对不愧于被称为全世界水平最高的系列推理小说之一。生动的犯案以及破案现场、仿佛就在你耳边的激烈讨论、千变万化活灵活现的人物设计,设计精巧的案情发展、严格致死的推理过程......真是对他们佩服地哑口无言,只能或膜拜或恍悟地嚎叫几声。
   这个案子中,凶手的真实身份虽然在后面的内容中才逐渐揭开,但是奎因可以说:“我们并没有使诈啊,凶手可是从一开幕就出现在你们面前了,只是一会死去,一会又换了身份,怪就怪你们不够警觉,甚至有那么一点笨而已。”其实,我早该想到德威特也是凶手的目标之一,因为在默霍克号上凶手想要嫁祸与他,必然就是要至他于死地,但是我却在一开始糊涂地认为德威特是凶手。
   此外,在这个案子中有三处让我拍手叫绝:一个是凶手三位一体的身份,一个是雷恩从第一人被害时就通过很简单的道理看出凶手是谁却因为没有证据而绝口不提(足见奎因兄弟的严谨),再一个就是雷恩出于对德威特的保护而任其被当做凶手,只在他差一点被判有罪时才出手相救。
   而雷恩的个人魅力:老牌深受人们尊敬的莎士比亚戏剧演员及狂热爱好者、熟练地唇语使用者、风度翩翩而充满智慧的性格特点、严谨却艺术的推理风格也为悲剧系列增色不少。
   每次看完推理小说都好久好久不能从书里回到现实生活中,虽然如此,可我仍然乐于一次次地深陷其中。
  (2012.7.19)


   第一次读奎因的书,选了这本X的悲剧,过程很曲折,因为好几次想放下,被警官调查繁琐的过程弄得很累,幸好撑到了最后,不得不承认逻辑很严密,只是为了等一个精彩的结局必须忍受之前一些算是无聊的情节,不知道这种代价是不是值得?雷恩先生是个很戏剧化的人物。
   总的来说,还是各人有各人的观点吧,如果欣赏逻辑的话,那真是一本好书,如果喜欢惊险有趣的情节,那还是选现代比较流行的一些推理作家的吧。
   我是打算全面向推理小说这个读者领域进军了,所以才打算先读这些相对古老的来沉淀灵魂呐


  有剧透。
  
  
  
  
  
  
  
  
  
  
  
  
  
  
  
  
  Y的悲剧凶手是被雷恩毒死的小孩,Z的悲剧加入了让人讨厌的萨姆小姐。最后一案推理不是那么无懈可击。虽然这本有硬伤,一个聋子模仿陌生人的声音说话,但依然是系列里最好的。
  抱歉,我好像说的不是推理。


  奎因代表作。
  挺羡慕多人合写书的,感觉肯定很哈皮。
  
  本书据称是推理小说的第三代(福尔摩斯一阿加莎二),然而风格和前两个时代却很接近,没有什么明显的创新,甚至可以说就是两者的结合体。比如说推理人物的性格塑造、变装、叙事手法,都和前者很像。
  
  奎因的代表作据称为悲剧系列4本+国名系列9本。个人觉得能够把一个系列都写到高水准的是非常了不起的,因为众所周知包括阿加莎、东野等人都是在名作之外有着大量的失败之作的。奎因至少在xyz的悲剧连续写出三篇名作估计让所有人都要刮目相看。
  
  再说本书。首先说纯粹推理的作品是很不好写的,而且也不容易出彩。奎因的作品应该是在所谓的黄金时代之后了。作品本身真的和阿加莎的作品很像。这种不完美的侦探的塑造也是如出一辙了。
  
  奎因的书是那种把线索全部展现给读者,然后还设置有“挑战读者”这一栏目的,仅从这一点就能看出其水平还是很高的。
  
  以下是含剧透的简评。
  
  首先本书看起来真的很累!抱怨毕。破案之前的部分都让人感觉太漫长了,可能我还是不够喜欢思考吧。
  书中的大部分的推理都是靠细节完成的,这一点不是很喜欢。当然雷恩说的话里有很多宏观的东西,最后也解释的完满了。但是抠细节仍然不很喜欢。
  
  然后个人最不满意的一点就是“变装”!这个东西理论上真的可以么!当然本书说的是好的,首先雷恩的变装很详细也做了铺垫;然后凶手的变装已经说了他准备了长达五年之久,这也可以理解。
  但是如果说凶手要把伍德和死去的列车员两者给“拟合”到一起!那么这两者不是应该弄得非常像吗!!那么在车上大家怎么会意识不到这一点!!!!严重有问题!
  另外书中怀疑了半天半天伍德到底是不是真的,诱导半天结果也没弄出个正确结果伤感情,那你能不能别说啊!
  另外,书中已经说明了雷恩的状况。包括一开始他完全是听着人家说的情况,怎么就变成那么多的描写了!!尽管福尔摩斯也用的是这种方法,大家似乎默认了!但是!这个从实际上和理论上都是不行的吧!!!(不过对雷恩侦探蛮喜欢的)
  细节上说!手指那个罗嗦了那么大半天!要不是看着是名作到这里我看不下去了就!手套的设置倒是确实不错!不过总觉得这个不是凶手的勇气问题了而是说太危险了没人看见几乎不可能吧!车票换口袋这一设置于我简直就是神细节!四分就冲这个给了!
  
  
  另外在书中最开始把人物都列出来很好,阿加莎的作品也应该这样。
  
  以上。
  


  在数不清的推理小说中,位于推理小说金字塔的塔尖部分无疑有X的悲剧的一席之地。在看完这部小说之后,我认定奎因为我最喜爱的推理小说作家。私以为一本推理小说是否优秀,结尾揭秘部分的水准是一个很重要的评价指标。奎因素有逻辑之王的称号,而在揭秘部分配以大量的逻辑推理叙述,正是奎因作品的一大特色,而X的悲剧在这一部分堪称完美。曲折离奇的诡计配以严密完备的推理铸就了X的悲剧的经典。
  读推理小说,读者享受的就是与作者斗智的过程。奎因的小说素以公平著称,所有的证据都呈现在读者面前,只要读者有心,便可以从小说的字里行间找出关键的线索,探寻出凶手的真正身份。奎因小说的另一大特点——凶手的意外性也在本作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凶手的身份虽然意外,但是X的悲剧所给予读者的近乎严密的推理论述,完全能让读者信服,绝不会让读者有受欺骗之感。本作在节奏控制上也堪称一流,虽然前期铺叙案件的经过,稍显沉闷,但是中期的法庭推理十分精彩,让读者在小说的中期就感受到一个小高潮,随着小说中后期的发展,逐渐会让人不忍释卷,直到最后哲瑞.雷恩娓娓道来案件的始末,让小说达到最高潮。
  我喜爱读奎因的小说,因为奎因的逻辑论证清晰严密,在看他的小说的途中,我感受到真正是在进行推理而不是在瞎猜的感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逻辑,挑剔的读者也许会挑出X的悲剧中这样或那样的不合理之处,但是这些所谓的不合理大多数是读者和奎因的逻辑思考方式有所差异造成的,而小说本身的疏漏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因此,只要你是一个注重逻辑的推理小说爱好者,X的悲剧绝对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X的悲剧是哲瑞雷恩的初次登场,这位魅力不凡的睿智长者,在加上日后三部作品的四幕悲剧中征服了众多读者的心,成为广大读者心中一个难以抹去的经典人物。
  感谢奎因,感谢他带来的这部推理小说的王者——X的悲剧!


不要读时代比较久的推理小说 评分高完全是因为历史地位 从现在的角度来看 是要大打折扣的 而且欧美推理小说的翻译也是个问题


原来这样啊,谢谢。


同意,虽然情节性、悬疑性可能有所欠缺,但他的推理严谨性无疑是非常高的。


欧美的喜欢阿加莎,奎因确实让我很失望。看到莎士比亚就跳行,太装了


有同感,真是看不下去。


不同意你的观点,我觉得这本书非常精彩,可以和《东方快车谋杀案》相比了!!!


觉得欧美比日系好很多。


真的喜欢推理的人肯定喜欢奎因,楼主伪推理粉,鉴定完毕


楼上快别三个代表了


光是国名系列就有不少难负盛名之作。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