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賣器官
20021004
平安文化
栗屋剛著/ 董尚明譯
豬是野豬被馴服的結果;或者說,人類透過『品種改良』這種技術手段,把野豬改變成了豬。 很早以前,豬與野豬一樣,也是一種凶猛的野獸,經常對人類帶來嚴重的傷害。為此,中世紀歐洲的裁判所甚至判決牠們的死刑。只是人類經過不斷的改良,終於將豬馴化成像如今這樣溫順而多肉的食用類家畜。我們現在每天享用的各種水果和蔬菜,也都是歷經數百年的品種改良而得到的結果。以番茄為例,它原產南美,粒小、呈黃綠色,但透過品種改良,現在的番茄不但鮮紅、大個,而且味道甘美。
一直以來,人類對動、植物和周遭的自然環境,始終鍥而不捨地予以改造和利用(進而使其成為商品),科學技術就是最強有力的改造和利用手段,是實現人類永無止境慾望的利器。在過去,科技的直接目標是動、植物和自然環境;但是到了今日,科技連人類本身也不放過了。
人類正在用改造、利用自然環境和動植物過程中培育出的科技,來改造和利用人類本身。也就是說,用來改造、利用人類以外客觀世界的知識,現在已回過頭用於對付人類自己。說得更具體些,透過科技──尤其是醫學科技,人類正在開始對人類(特別是人體)做各種改造和利用。
隨著人體改造、利用工程的開發,人體商品化的趨勢也急速發展起來了。對人體的利用,意味著實現人體的『資源化』(第一章對此有詳盡敘述),而人體的資源化與接踵而來的商品化,僅為一線之隔。資源的價值也就相當於商品的價值,這是極為自然的事。姑且不論箇中的是非曲直,客觀說來,人體正處於急速商品化的過程中。
由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到──『科技(尤其是醫療科技)促成了人體資源化,然後在市場經濟的發酵下,最終實現人體商品化』這樣一幅現實景象。正如前面所說,人類從遠古時代開始,便致力於將自然(包括土地、天然資源等) 和動植物商品化,接下來又將勞動力(人體的機能)商品化,如今連人體構造本身也開始商品化了──換言之,人類將把世間所有東西都商品化了。讀者們可別忘記:早在奴隸社會,被稱為『奴隸』的那一群人,早就是一種商品了。
總之,當全世界處於市場經濟主導之下,無論你有何想法,人體器官和組織的商品化,似乎已是大勢所趨、不可避免的了。
本書基於以上基本認識,就人體的改造和利用──尤其著眼於『人體的利用』──以及由此而衍生的『人體商品化』現象,作了較為深刻的研究(書名《出賣器官》即人體商品化的由來)。
具體來說,本書是在探討人體零件在怎樣的目的之下、做怎樣的利用和成為怎樣的商品?在人體商品化方面,介紹我對於器官買賣所做的實況調查,以及有關器官買賣的正反議論;此外,也會探討人體利用和商品化的價值及意義。其中,不可避免地會觸及倫理學上的問題,有待今後進一步深入討論。
若不談人體器官買賣,即使是移植人體器官和組織的技術本身,也已成為現代醫療的巨大商業元素,不過這方面的內容並不在本書的討論範圍內。此外,本書也未探討人體專利與生命專利的問題。(文/ 平安叢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