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國工人訪談錄

賈樟柯 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

2009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作者:

賈樟柯  

页数:

22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這是一個快被遺忘的,屬於集體回憶的故事。因著經濟體制改革,一個堆積了50年共同工作與生活回憶的工廠,必須被拆遷。著名導演賈樟柯,擅長捕捉基層人民生活的真實面,事件亦吸引他毫不猶豫地直闖工廠搜集資料,以細膩的文字寫成新書,告訴一段我們都應該知道的社會轉型真實記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國工人訪談錄 PDF格式下载



  我想很多人会觉得这本书沉闷无趣,而于我而言,这本书有别样的意义。
  事实上,这本书里的记载,和我的人生,是交叠在一起的。
  
  从出生就在这个厂里,小时候的伙伴,一半是四川人,一半是沈阳人。辉煌的时候,父亲整日出差加班,我经常被留在幼儿园里。直到半夜,母亲下了夜班,从桌椅板凳中,领走我。厂的大门静静伫立在那里,却从不能进去,因为是保密单位。后来,慢慢懂事了,看着子弟校的老师因为发不出工资罢工;看着同学的父母因为面临买断工龄去静坐示威;看着父母以前的同事下岗后在街头撑起麻辣烫摊子;看着曾经骄傲的父亲在提前退休的一两年里因为自己要交养老保险,每个月工资入账人民币五元;看着原来宁静的工厂附近越来越繁华吵杂;看着回忆渐渐被拆迁;看着父母师长一点点老去;看着童年渐行渐远。
  
  我想我至少还是幸运的,有一本书里,埋藏着我的童年,父母的青春。然而,我深深明白书里访谈人物的忧伤和惆怅。他们就生活在我的周围,我了解,他们中的许多人来到这里的时候,意气风发,一腔报国志; 这座工厂,是他们的全部希望和依靠。直到今天离开,他们内心的认同感,依旧是420。我也是,我从十一岁上中学起,到今天,几乎和小时候的同学没有什么来往,父母和他们熟悉的人也慢慢搬离,我依然会对陌生人讲起,我是420的子弟。
  
  工厂迁走了,高楼盖起来,城市的变迁里,掩盖着多少人的悲喜,多少家庭的悲欢离合,不是都能随风而去的。
  


  就像现在正在解构央视配楼的工人。
  
  当初是他们建立的,
  
  着火烧了,现在开始拆了,
  
  这就是牺牲。
  
  我站在科伦大厦上每天就看着,
  
  结果科伦大厦也要拆迁了。
  
  这也是牺牲。
  
  我们都是有感触的,
  
  到了切身的时候,才会体会深刻。
  
  这就是圈。


  
  二十四城记
  
   《二十四城记》的电影不是那样的尽如人意,急躁,粗糙,伪纪录片的形式归结到底就是演员的段落用的实在不是恰当。但是作为生活在工业移民建立起来的城市,作为一直生活在工厂体系中的人,这部电影还是让我感到躁动,影片中奔突的故事也是我所经历的,一直在经历的故事。
   我妈带着上班,挤公车,有一次差点摔死;托儿所是在厂楼下,夏天的时候每天会有一根雪糕;总厂食堂的荔枝肉很好吃,分量足……零星的记忆都慢慢的浮现,破产的时候我还没有上小学,现在总算奔突的过了十年,可是这些东西我都记得,记得那些机械不断地响动,记得下岗那天他们把厂房收拾得干干净净。
   时至今日我还没有离开这个体系,从幼儿园直至初中结束,就一直依靠着我爸的厂子那些已有的资源,中学小学可以不叫子弟学校,可是连教室里躺着的桌椅板凳都印着厂名的标记。座椅脱离不了这个体系,我也脱离不了这个体系,这种看似集体的又似是而非的体系。
   电影中最感动的一端还是开始拆房子,我一直很奇怪我从小的记性不是一般的差,可是依稀还能记得我妈的厂子破产那前几天,空荡荡的厂房,玻璃,还有那种整齐的将要被人推倒的气氛。
   也只有那一段镜头看的酣畅淋漓,之前无论是群众演员对镜头的控制力还是剪辑时过多黑屏和职业演员的困难,都是在没有办法引起我潜意思的共鸣。甚至都开始研究为甚有两个镜头反复出现两次。
   只有那一段,拆,拆,拆完了咱再盖。
   售楼小姐那段话里假惺惺的留下一点痕迹,假惺惺的怀旧。
   你的记忆,你的生活,都被轻轻松松的推倒,埋没,从此你就如未曾在这里生活过一样,可是你明明记得,这里残存的记忆在工地中潜滋暗长。
   我们学校终于拆了那个老房子,砖瓦小洋楼,现在挖好洞,填好了洞,开始起楼了,一个时代也开始也终结。
  
   相比之下文字的力量就惊人的可怕,演员的喃喃自语与那些带着残忍的回忆相比就显得无比的单薄。尽管对于这个伟大的体制来说,工人作为一个个体都是无比的渺小,随时随地可以牺牲,
   记得书刚到的时候,我把那张书签拿给我妈看,我妈瞟了一眼就说:“你拿倒了。”其实我说我是工厂的孩子我一点都不名不符其实,我甚至连最基本的常识都荡然无存。
   一个沉默的人,沉默的被人打倒,连哼都不哼一声的服从。又有谁能记得那个沉默的人,那些沉默的人做过的事情。切肤之痛也只是在他们身上,而大多数人只是眼睁睁的看着刀子割下去,流出血。
   看书的时候明显好的很多,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虽然时一再被牺牲的个体,可是这个个体是有血有肉的,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质点。到了后面,渐渐从420厂开始辐射,每个人身后的故事都显得无比的重要,而他们所处的时代也再也不是XXXX四个字简简单单的一笔带过。
   直至面对脱离这个体系,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由于各种各样人所共知的原因。
   人人为人人,开什么玩笑。
  
   回字形的楼梯里奔突着工厂的血液,每个人都是血细胞,沉默的听着官腔。我父母已经不太坚持那种所谓的“不迟到不请假不早退”的好习惯了,到了我们这一代,沉默已经演变成“非暴力不合作”。
   电影里关于下岗工人的场景选得很好,停车,开车,需要你的时候拉你下车,不需要你的时候请你下车。可惜不连贯的对话和黑屏将这一段非常巧妙的设计打破了。
   演员的片段,在书里那单薄的几页,比片中更加的无力。吕丽萍的普通话是致命的硬伤;陈建斌的角色似乎可有可无;陈冲的角色设计的很巧妙,故事背景的设计都看似巧妙但是你又不得不承认也许存在;赵涛的角色妄图代表一个时代未免有点过了。
   好吧我记得我们老师曾说过,工厂的孩子还是幸运的,没能力考出去的,至少还能接父母的班,她曾在那所乡下的中学,如果没办法考上高中,只有回家务农。
   如果连这条出路也都崩塌了,那么我们怎么办?
   他们毕业一年多了,有人去打工,有人上技校专科,有人读高中,有人混着,有人想挣脱命运,有人顺从着命运,有人会重复他们的父辈,有人会有一条从来没有走过的路。
   现实不是诗意的,不是理想化的,是光秃秃存在的不可抗拒。


  
   《中国工人访谈录》被评为新浪中国好书榜(2009半年榜)“十大好书”后,对贾樟柯的采访实录:
  
  真实、自由的记录
  
  我在书中写到的情节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因为咱们身边到处都是工厂、工人。我在写这本书之前的采访中,也以为自己对他们很熟悉,但是真正接触他们后会发现,我们并不是很了解他们的境遇。我觉得这本书提供给读者走进工厂、走进工人的机会。
  
  我觉得这本书也包含了我们和父辈之间的关系,即便是朝气相处的家庭,可能父辈的一些经验也未必能谈到,但是通过访谈,使得埋藏在他们心中的往事能够抒发出来。这也让我自己收获很多,读者也能更好地理解父辈。
  
  我把有价值的采访都放进了这本书中,我觉得这本书还是做到了真实、自由的记录,采访质量都比较高,即便是履历很少的工人,他们的经历也是很丰富的,所以读起来并没有重复的感觉。他们对现实处境都有很理性的理解,他们的表述能力也都不错。
  
  
  文中尽量还原工人们的讲述状态
  
  对我个人来说,它是一本以访谈为载体的书,访谈本身需要技巧和经验,这方面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一开始的时候,我不是很会问问题,也不能很快和被采访对象建立起信任关系,时间长了才学到一些技巧。采访本身经历了一年,所以这一年也是我学习的过程。
  
  采访过后,我跟一些工人还保持着联系,有一位师傅看完《中国工人访谈录》后,也想自己写小说,他觉得自己有能力把家庭三代人的命运写出来。这些工人很多都是很好的大学毕业的,退休后有时间就想写作。当然,有些师傅也会给我打电话,诉说一些自己家庭的情况。《中国工人访谈录》出版后,我都寄给了这些工人。
  
  写书和拍电影区别还是很大的,写书的好处就是,每个人的一生经历都能囊括进来,电影不可能每个人都能重头讲起,电影里的人物实际上是在接力,有的人讲60年代,有的人讲70年代,每个人的讲述都是有时间段的,
  
  我希望读者都能跟我进入到采访的环境里,在每一段采访前我都写了大概2000多字的采访手记,手记里面包括对采访者的直观印象,都是我第一印象的描述。另外,我在文中保持了被采访者的语言特点,比如说口语和适当的重复。我尽量在感受他们的讲述状态,如果读者能够身临其境,看到文字如见其人,我觉得就比较有意思了。
  
  
  此书再版时,会放更多的图片和对年轻一代的采访
  
  比较遗憾的就是,我们当时有很多图片,但书中的图还是没有原始资料多,并且以黑白为主,有机会再版的话,希望图的部分能多点。还有就是,我觉得书中对年轻的一代工人采访比较少,再版的话,我可能还会补充一些采访,现在18、19岁在工厂长大的孩子怎样看待他们的父母,看在工厂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他们有什么样的感受。
  
  贾樟柯给读者的话:
  
  虽然这本书中都是普通的群众,但是他们提供的生命经验和感受绝不普通,我觉得这对读者有很好的启示作用。我写完这本书后,感觉每个人的讲述里面都在谈自己生命经验里的困境,困境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但我觉得他们有超越困难的能力,我觉得这个精神是可以和读者分享的。
  
  “新浪中国好书榜”(2009半年榜):
  http://book.sina.com.cn/haoshubang.shtml


  你以为你离制度有多远?
  
  读过《中国工人阶级访谈录》,这是一次集体的失语,又是一次个体的释放,几乎所有的人都说“心里感到憋屈”,然而,几乎所有的人都对社会变革给自己带来的变化表示“理解”……曾经,他们是工人老大哥,大工厂,大机器,衣食无忧,热火朝天,如今,他们让出工厂的地盘给了开发商,自己成了下岗、失业、退休、买断的人,被制度远远地抛在一边儿。没什么好说的,只是想起了几个小故事。
  
  制度的安排
  
  大三的时候,系主任的中国文学史唐宋部分,老爷子嫌我们教室的桌椅摆得太密,几次训斥我们几个班委。也是,我们一个班近50人,很挤,摆了八行,排阵是242,中间看上去确实是一个大疙瘩。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系主任的课没人敢逃啊,所以显得格外拥挤。于是,按照老爷子的意图,我们班委开会讨论,趁着一天下午没课,调整成了2222的格局。原以为第二天一早会炸窝。结果……没人质疑为什么调整了座位,反到是都急着给自己找自认为好的座位,谁挨着谁啊,谁在角落里好听歌啊,谁离热水器和暖壶近上课好喝水啊……我们有选择嘛?我们有选择啊!不过,是别人安排好的。
  
  制度的阵痛
  
  曾经在原来的单位做过一段信访工作,大多数的时候,以我们的职责范围,并不能解决大多数来访者的全部问题。后来,我发现,很多人并不全是为了解决问题,他们只是想找个地方找个人说得说得。做聆听者的工作不到两年,有过很多印象深刻人和事,最深刻的莫过于有一次陪着领导接待,一个老上访户说的一句话“你知道什么是切肤之痛嘛?你知道嘛?刀没有剌在你的身上啊!!!”没经受过切肤之痛的人,说什么都是扯淡。
  
  制度的异化
  
  无数次的开会,曾经无数次地想过这样的问题:“他们为什么坐到了我们对面?”长期掌握话语权的人,有时候,确实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了,他们说得太多了。
  
  制度的松动
  
  上次看三联,陆川的采访;这次看这本书,贾樟柯最后也写到:还要感谢成发集团,我告诉接待我的领导,我要去采访那些曾经经历过巨大困难的工友,他并没有表现出如我所料的焦虑和不满,大笔一挥,允许我走进工厂拍摄。
  我却只记得当年陈虻老师给我们讲课,说《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有个内部刊物叫《空谈》。
  借“贾科长”后记的标题吧,“话到此,不多言”
  我们只希望会越来越好!
  


  一口气看完了贾樟柯的《中国工人访谈录》~一直对上一代人的生活充满好奇~我经常让家里人给我讲过去的事儿~什么大串联~造反派~毛主席语录~在我眼里他们活得很超现实~生活在神话与鬼话中~
  
  中国的确需要一个记录下岗工人的电影~他们是中国的领导阶级~曾经是社会的上层~如今沦落成社会中的底层~成为最不被关注的一个群体~被许诺的美好的梦想最终还是要让位给现实~
  
  这个时代注定不会再出现~这个时代的人也注定只是属于这个时代的~他们在那个时代的辉煌不会延续~我曾经觉得那个时代的人很奇怪~很畸形~我现在能够感到属于那个时代的人特有的热情~~单纯的没有任何私心杂念的热情和信赖~~或许他们是~最起码是能够在预测到的未来里~他们是中国最后一代有信仰的人~
  
  生活质量只是一个方面~虽然很重要~他们的下岗是毁灭性的打击~但我觉得更大的打击是中国的一个单纯、激情、怡然自乐的时代的结束~人们又回到了追逐、计较个人物质利益的时代~当然这是正常的~于情于理的~但是那个时代的人也许更容易快乐~
  
  


  一口气看完,爷爷的一辈子父母亲的大半辈子还有我的前十年,经历过的片段和道具,没经历过的就着老照片想象,以前的故事已经快结束了,向承担理想和责任的上几辈人敬礼


  打开华润置地二十四城的网站,如同所有房地产楼盘广告一般,景色绚丽,制作精良,背景音乐颇为小资。
  
  但这不是我想了解的真实的420,一个小资前的二十四城是如何的,这是我看这本书前所想要了解的。
  
  早上9点来,花了一个多小时转了两趟车,从仙林到五台山,买了两本书,又等了半个多小时等待贾樟柯签名。
  
  看完书之后,发现还是值得的。
  
  还是得重申,笔者不喜欢贾樟柯的电影风格,粗糙,粗糙,依旧是粗糙,看来他也没有想要变得细致的的打算,虽然自己长的很细致,很注意皮肤和衣着。还有淡淡的香水味。。
  
  书和电影是类似的,但书要比电影好很多。
  
  1,后丽君
  本来以为这是一个群众演员,没想到却是真实的人物。揣度她是非真实的,是因为她蹦出的一些非工人阶级的语言和思想。还安排在一个空旷的公交车里。这算是导演的不是了。
  
  2,文革
  更多人提到了很多文革的事情,很真实,因为他们真实经历过,但在电影里,却变成了只言片语。这可以看出我们这个机构的问题。新闻出版总署在变得开明,而国家广电总局却依旧站在人民的对立面,凡是有关他的新闻肯定都与封杀某部片子有关,或者又发出了什么什么禁令。
  我想,处于在国内上映的目的,老贾肯定删去了很多他可定也认为不应该删去的文革描述。
  此处的文革和我以前了解的是有出入的,我的大部分文革印象来自于王小波,《革命时期的爱情》等等,小说把文革的暴力虚掩成了一种故事情节的烘托,虽然你能感觉到它的暴力和血腥,却忍不住还是哈哈大笑。王小波的描述让人觉得文革如同就是虚幻不真实的一般。
  一个受访者说他经历了别人的死亡,真正的会死亡,躲在宿舍不敢出去,那时候枪支泛滥,不亚于美国,美国的正常人还不会随便开枪,中国的正常人却认为开枪杀死那些你熟悉的人是一种革命的表现,是追随老毛的英勇举动。
  而,国家主席是可以随便攻击的。或许,也可以随便枪杀。。这是一个变态的时代。
  
  3,陈冲
  小花是小花,陈冲是小花,小花就是陈冲。
  虚构的人物有虚构的美,小花很美,特别是她拿着镜子涂口红的镜头,这是个在哪里都风韵犹存的女人。
  她是标准件,但她说,即便不是标准件了,她也不是报废件啊。所以他放弃了一个老总对他的追求。这个老总曾经贫寒时想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如今他想得到她,就因为她曾经癞蛤蟆这般的想过。
  这个上海女人有所以上海女人的精明。精明不仅是体现在物质上,对上海人来说,精明的人生是需要到最后不后悔的,光有钱也是不行的,要对得起自己。
  美丽不是用来做交易的。
  我情愿一个人过一辈子,这也蛮好的。
  
  4,装嫩?
  一个朋友很不喜欢赵涛,说她在影片中山寨了一下八零后,把我们给玷污了。
  没那么夸张,老贾喜欢赵涛大家是知道的,影片里没有赵涛也是我们会不习惯的,所以,就如此的,将就把。
  她赌气离家,和这个男朋友住一阵,和那个男朋友住一阵,再和另外一个男朋友再住一阵。
  这和八十后的生活还真是蛮类似的。如此,我们熟悉我们的生活。
  


陈老师一早就跑来吐了?呵呵


对这个感兴趣。


没看完书,不敢说~
看完书,心有些痛,不想说~


看你推荐买来读,才看了几页,就开始惊叹贾导的文字比镜头还要狠。。。
一本迟到的书,满满的都是回忆……


看的看的,就看不下去了,就想赶紧看完,觉得人在追着生活后面跑。我在追着书跑。


借我看吧:)


敬礼。。。。


贾樟柯的电影的确很粗糙 有时静不下心来还真看不下去
华润置地在成都很拉风 整个城市到处是它的楼盘


LZ的文章有敏感词呗,所以去审查了,我都被审了好几次了,没通过的然后发到邮箱里。。。。那一小撮词语要加斜杠啊~


公交车是有寓意的吧。。。
也就是这一段最能打动我。。
因为我妈是四川人,嫁到的江苏。。确实不容易。。。。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