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氣的原理

湛若水 商周出版
出版时间:

2007年03月22日  

出版社:

商周出版  

作者:

湛若水  

页数:

304  

Tag标签:

无  

前言

  〈專文推薦〉  劃時代的氣的總整理  羅錦興教授  台語說:「輸人不輸陣,輸陣歹看面」,氣在中國演化幾千年,從道家的守竅修持仙體到太極拳的發勁落實,一直演化到最近的氣功養生,可說是大放異彩。氣本就隨著中國文化演進而息息相關,可惜在這兩百年間,近代科技文明的興起,卻壓抑著中國一些文明的發展,氣和醫學皆在這波被壓抑的名單之中。氣並不可怕,也不神秘,是每個人與生具來就擁有的,只要公開透明,就會越來越清楚,也就不會訴諸神秘,而讓芸芸眾生在神祕之中,受到欺騙與傷害。  本書作者對氣的了解,有幾十年的深厚經驗,本身也是知識份子,本著知識份子的良知,針對中國幾千年的各種道書,深入淺出的描述氣的修練次第,同時,又提供作者自我體驗與諸道書不同的見解,可說是一本很好的氣的「參考使用手冊」。本書還引用西方醫學目前研究氣的進度,且對中西、印度有關氣的修練,都一一加以歸類說明。  雖然練氣的危險性不低,但這是訴諸神秘所引起的,本書願意公開部分秘密且做劃時代的總整理,實在非常難得。雖然目前要練氣,最好要跟著正確名師修練,不但事半功倍且比較不會發生危險,但是希望藉由本書的問世,拋磚引玉地令更多的名師著書且科學家也加入鑽研相關設備,尤其這是中國固有文化之一,我們應該投入更多的資源,當仁不讓地拿下氣的諾貝爾獎。本著固有傳統,我們應當把氣的原理研究清楚,落實到每個人的健康之上,與天地萬物同一鼻息,自然就會有環保概念,與地球萬物共創美好的生活環境。  (本文作者為成功大學電機系教授)  〈自序〉  一九九五年十月在北京召開的「中國科協第二屆青年學術年會」中,有位學者提出了一個建議:「何不給『氣功』下一個準確的定義?」不料此話一出,卻引來一陣哄堂大笑。的確,至目前為止,雖有不少人試圖為氣功下定義,卻始終無法獲得氣功界眾多流派的認同。  近數十年來,世界各國氣功網站陸續設立,但是各個網站解釋「什麼是氣功?」這個問題時,卻是各顯神通——有的說氣功是武術,有的說是中醫,有的說是太極,也有人把它解釋為放鬆運動;也有人乾脆稱之為「一種生活方式」;西方世界大都將氣功直接翻譯為呼吸練習(breath exercise)。  中國的氣功發展已有幾千年的歷史,而氣功修練過程所產生的種種現象,常脫離人們的生活經驗,古人找不到適當的詞語解釋,所以用各種象徵詞語替代,而且修道家人言人殊,有時候在描寫同一件事時竟出現六、七十種異名。對於現代人而言,恍兮惚兮、無中生有、水火、龍虎、鉛汞之類的隱喻,盡皆抽象玄奧,令人迷惑難解,道家修練語言與現代數、理、化、生、醫用語無法接軌,是造成氣功研究困難的最大原因。  氣功本來就是「不科學」的,科學研究講究的是實驗,氣功研究講究的是心法,實驗是內容成份的分析,心法則是「意識的運作規則」,實驗是「如何」(what),心法是「為何」(how),兩者研究方向不同,但是從科學實驗無法觀察出心法,只能從心法的運作中探索科學的驗證。心法是實修之術,老子必然得道,否則無法寫出《道德經》,每一部道書也都是歷代修道家修練的心得結晶,但是時移勢易,繼黃元吉(1271-1355,為元代道士)、趙避塵(道號順一子,北京昌平縣陽坊鎮人,生活於清末民初,生卒年月不詳)之後,現代社會已經很難出現理論、實修兼善的道家大師了。  數十年來,世界各國已有很多科學家投入氣功的研究,雖然在物理、生理、醫療等方面的效應檢驗出許多數據,而且得知氣功可以改善健康、提高智力及調動先天潛能,但這些局部的發現仍然無法綜合成為一個整體,難以一窺氣功的全豹,使得氣功的研究還是處於瞎子摸象階段。  因此,如何取得正確、有系統的「心法」做為依據,便成了研究氣功成敗的關鍵所在。北京理工大學教授、現任中國氣功科學研究會學術主任謝煥章曾建議利用系統科學的方法,先將各種功法匯集起來,經過實踐之後,再將經驗歸納為一個模型,這的確是一個可行的研究方法。但是,近幾十年來,一些個人開宗立派,其所傳授的功法,大都只是氣功的某個片段,無法成為一個有系統的教程,只有大門派傳襲歷史悠久、授藝階程完備,其功法才經得起時代的考驗,才適於做為氣功研究的目標。但大門派的心法大都是口傳心授,並不形諸文字,必須正式拜師入門,循著由淺入深的心法逐步修練,並體悟其原理,才能找到氣功的變化機制,從而建立氣功的基礎理論。  筆者在一個偶然的機會進入梅花門學功夫,梅花門原名梅花樁,在中國已經傳襲兩千餘年,功夫博大精深,其心法逐漸失傳,殊屬可惜。作者在將近三十年的練功過程中,無時無刻不在思索心法中所蘊含的道理,並找尋氣功與現代科學的相通之處。本書即以道家練氣公式為綱目闡述氣功原理,在氣的種類、練化、功用等方面,試圖為氣功建立一個初步的架構,並描繪出「人體能量學」的藍圖。  氣功玄奧高深,光是「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這幾個字就綜羅萬象,花掉人生幾十年光陰都不一定能夠誇言有成。但是,修道家說:「未修道,先治病」,又說:「修道不成,樂得身體健康。」古人練氣修道的目在於悟道成仙,健康只是副產品,但是中國幾千年來所發展出來的養生術,卻成為人類追求健康長壽最有效的方法。目前這個時代,健康反而成為練習氣功的主要目的,因此本書的內容即偏重在練氣與健康之間的關係,讓學習氣功的人得以明白功法原理,俾能正確地運用養生術。古傳道書大都是得道高真所述的高階心法,一般人可望而不可及,本書從基礎的入手功法談起,即使沒有練過氣功的人,也可以透過本書對自身能量的運作有一個概括性的了解。  一般而言,在闡述古代經典時,我們大都是舉出現代的經驗資料或科學數據加以解釋,這是「以今證古」;但在修道練氣這方面,古人的成就顯然比現代人高多了,所以我們現在以科學的觀點解釋氣功,反而要舉出古人的心得加以驗證,這是「以古證今」。本書則進一步採取「古今參照」的論述方式,相信更能讓我們了解氣功的真貌。但是,練氣過程狀況很多,並非一成不變,因此本書只偏重氣功原理的說明,以及詳細介紹簡單的養生功法,其他心法大都點到為止,畢竟練功還是需要師父在旁指導。  當代理論物理學家弗理喬夫·卡普拉(Fritjof Capra)說:「我覺得東方的思想家對一切已經了然,如果我們能夠將他們的答案翻譯成我們的語言,那麼我們所有的問題就有解答了。」道家幾千來前已經留下無數的資料,其內容不離現代科學家正在追求的真理,只因語言的障礙使得雙方無法對話,希望本書能為古今溝通的橋樑描繪出一個草圖,並藉此拋磚引玉,期待不久的將來能有更多精闢的論述出現,完成東方哲學與現代科學的大融合。

内容概要

  數十年來,世界各國已有很多科學家投入氣功的研究,而且得知氣功可以改善健康、提高智力及調動先天潛能,但這些局部的研究發現仍難以一窺氣功的全豹。而中國的氣功發展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只是氣功修練過程所產生的種種現象,常脫離人們的生活經驗,道家修練語言與現代數、理、化、生、醫用語無法接軌。  筆者幸得偶遇進入在中國已經傳襲兩千餘年的梅花門學功夫,在將近三十年的練功過程中,無時無刻不在思索心法中所蘊含的道理,並找尋氣功與現代科學的相通之處。本書即以道家練氣公式為綱目闡述氣功原理,在氣的種類、練化、功用及修練方法等面向,試圖為氣功建立初步的架構,並描繪出「人體能量學」的藍圖。  一般而言,在闡述古代經典時,我們大都是舉出現代的經驗資料或科學數據加以解釋,這是「以今證古」;但在修道練氣這方面,古人的成就顯然比現代人高多了,所以本書採取「古今參照」的論述方式,相信更能讓我們了解氣功的真貌。  古人練氣修道的目在於悟道成仙,健康只是副產品,但是中國幾千年來發展出來的養生術,卻成為人類追求健康長壽的最有效方法。目前這個時代,健康是練習氣功的主要目的,因此本書即偏重在練氣與健康之間的關係,讓學習氣功的人得以明白功法原理,俾能正確地運用養生術。  古傳道書大都是得道高真所述的高階心法,一般人可望而不可及,《氣的原理》從基礎的入手功法談起,即使沒有練過氣功的人,也可以透過本書對自身能量的運作有個概括了解。

作者简介

  湛若水,一九四九年生,現為梅花道德文教基金會執行長。修練氣功三十餘年,博覽道家典籍,精研氣功基礎理論,亟以流傳數千年之心法訣竅,解析氣的奧秘。

书籍目录

〈專文推薦〉劃時代的氣的總整理  羅錦興教授自序 人體能量學的奧秘第一章 緒論:氣功的輪廓氣功愛好者的疑惑日益蓬勃的練氣風潮氣功仍是難以理解的玄學學氣功重師承古今氣功推展環境的差異研究氣功的方向與方法第二章 氣的原理氣功一詞的由來及辨正氣是什麼?氣的基本元素科學家眼中的氣丹田的正確位置呼吸吐納的要領道家練氣公式的探討修練氣功目的與程序第三章 練氣化精精是養命的基礎練氣化精的原理精的性質及功能如何吸氣到丹田?陰竅的運用與導氣入地練精必須動靜調和練氣化精的功法……第六章 練神還虛何謂精氣神合一?練神還虛了道成道修性與修命第七章 氣的面面觀內外兼修的武俠瑜伽與氣功運動需不需要練氣?靜坐與氣功何謂導引術?按摩的要領談特異功能氣功分類之我見第八章 氣功與養生排濁納清保健康通三焦、降火氣的方法波動的情緒是健康殺手練功會不會走火入魔?養形常欲小勞熬夜及失眠最傷身簡單易學的「太極導引功」進階養生氣功氣功醫療成效卓著人是否可以長生不老?第九章 結語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氣的原理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