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會飛的書包

孫書恩,林怡均,陳浩輔,張瑜軒,盧彥彰,蕭雅心,張倚瑄,陳稚揚,魏欣妍,劉耀謙 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

2009/03/31  

出版社:

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

孫書恩,林怡均,陳浩輔,張瑜軒,盧彥彰,蕭雅心,張倚瑄,陳稚揚,魏欣妍,劉耀謙  

页数:

204  

Tag标签:

无  

前言

  交換學生的第一步  申請流程 要申請成為交換學生,你最好上課別太混嘍!因為交換學生屬於學校間的菁英計畫,哪個學校不希望交換來的學生很聰明、很認真、很厲害呢!要申請交換學生,會先通過校內甄選,通過之後才向欲交換的學校遞交申請表,讓對方甄選是否要讓你成為他們的交換學生,因此語言能力和在校成績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想要成為交換學生,來看看下列的流程跟必須準備的文件!  1.選擇學校 目前幾乎每個學校都有和國外大學合作的交換學生計畫,因此可以先看看你自己的學校有哪些合作大學,這些大學是否提供你要選修的課程與學分,並評估自己的語言能力、經濟狀況與專業科目,再決定要申請哪些學校。  2.語言能力 所有的學校,不管是不是英語系國家,幾乎都會要求托福成績,有些則可用IELTS成績,因此要注意申請期限和語言考試的日期。每個學校要求的成績標準不太相同,但基本上托福iBT都得要80分以上、紙本考試550分以上、IELTS達到6以上,才較有希望通過甄選。  3.備齊文件與筆試 申請表、英文版在校成績單、語言能力成績證明、老師推薦信(2到3封)、英文自傳與讀書計畫、家長同意書等。這些資料要在甄選期限前交給學校,並且參加學校的語言能力筆試,像是日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等。  4.繳交申請資料 到了這個步驟,恭喜你,表示你通過學校的初步甄選,可以向你想去的學校提出申請了。這時要到對方學校下載申請文件,再附上學校要求的各項資料,準備好後給學校統一寄發就行了,不需要自己寄出。  5.辦理手續 通過國外交換學生的審查、拿到入學許可後,就可以開始著手準備出國的事情了。辦理學生簽證、財力證明、申請宿舍或租屋、購買機票等,役男也要記得去辦緩徵。  費用估算 成功拿到入學許可後,交換學生還是要繳交國內原學校的全額學雜費,等於還是在原學校註冊,但國外學校的學雜費則全免。不過生活費、保險費、住宿費、簽證費、往返機票等,還是得自行負擔。通常學校會提供獎學金,也有些學術單位或文化交流單位提供的獎學金可以申請。 若不把獎學金算在內的話,父母要準備多少錢讓你當交換學生呢?其實食宿、交通等生活費,會依所去的國家、地區而有所不同,匯率動盪下也很難精確估算,不過東南亞國家較便宜,一年約30到40萬台幣即可;歐洲國家較昂貴,英國郊區約一年六千英鎊、倫敦市區就得估到一萬英鎊;澳洲、紐西蘭地區一年生活費大概各一萬澳幣與紐幣,美國則看地區,從鄉村到大都市一年的花費,可能會是從八千元到三萬美金的差距。如果你選擇超大都會當交換學生,還是請父母準備個上百萬,免得流落街頭嘍!

内容概要

  「原本以為這次的出國,是要利用自己的雙眼觀察這個世界,到了國外生活才曉得,真正的學習,是以世界的眼光來省視自己,從外國人的角度來挑戰個人的認知。」  該怎麼做,才能變成交換學生?  當個交換學生、你可以學到什麼?  橫跨歐洲、美洲、亞洲,十位交換學生的親身體驗。  看看各國教育方式的不同,這些國家在大學教育上對我們有什麼啟發,也看看異國生活有什麼有趣與禁忌之處。  這些交換學生們以過來人的經驗,寫出他們的親身體驗,告訴大家交換學生的生活與學習經驗,並告訴大家這趟交換學生之旅可以帶給人生多大的改變。

作者简介

  孫書恩  政大法律系,至荷蘭萊登大學當交換學生。  劉耀謙  政大金融系,至芬蘭赫爾辛基管理學院當交換學生。  林怡均  政大風管系,至挪威管理學院當交換學生。  陳浩輔  台大財金系,至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當交換學生。  張瑜軒  政大企管系,至奧地利維也納經濟大學當交換學生。  盧彥彰  台大電機系,至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當交換學生。  蕭雅心  台大財金系,至美國喬治亞大學當交換學生。  張倚瑄  台大財金系,至美國加州大學當交換學生。  陳稚揚  政大中文系,至美國華盛頓大學當交換學生。  魏欣妍  政大政治系,至香港城市大學當交換學生。  這十位同學來自不同的學校、科系,也到了不同的國家當交換學生。  回到台灣之後、從台灣看天下、他們各自用自己不同的筆調,為大家書寫他們眼中的世界。

章节摘录

  荷蘭  充滿向心力的低地國  Netherlands  孫書恩  政大法律系↓荷蘭萊登大學 荷蘭,這個位在西歐的蕞爾小國究竟對我而言有何獨特的魅力?為台灣人熟悉的大型跨國企業,如「ING集團」、「荷蘭銀行」、「聯合利華」、「全球人壽」、「皇家飛利浦電子公司」等,全部來自荷蘭。荷蘭到底有甚麼競爭優勢是台灣沒有的? --------------- 異國生活初體驗 從下班機的那一刻起,我便開始與時間賽跑。比我早三個星期到達荷蘭的一位政大交換生陳德怡,跟我約好早上八點在萊登中央火車站(LeidenCentralStation)大門口會合。在我匆匆忙忙地領完行李步出海關的那一刻,手機螢幕上的時間剛轉為七點二十五分。琳瑯滿目的各式店鋪,是史基浦機場的入境大廳給我的第一印象。整排的商家沿著一條長廊向我左右兩方平行地擴散出去,置身其中,會產生一種後腳才剛踏出機場,前腳已踏入百貨公司的錯覺。這個V字型的購物場所,被當地人冠上「史基浦廣場」(SchipholPlaza)的稱號。從基本的速食店、超市、花店、紀念品店,到各式品牌的服飾店和電器行,幾乎一應俱全,而且就如同任何一家百貨公司一般,它們也會定期舉辦商品促銷的活動。不過,相較於前一個轉機點——香港國際機場——所呈現的「華麗」與「氣派」風格,史基浦倒是蘊含著一股「溫吞而含蓄」的樸實感,但這絲毫無減於其整潔明亮的舒適氛圍。在櫃檯迎接我的是一位身著制服的荷蘭中年婦女,儘管從她的臉上見不到一抹微笑,不過整體的應答態度還算客氣。彷彿出於反射動作,她透過一種不帶感情的口吻先後以荷蘭語和英語向我問好。聆聽完我的疑問後,她朝她的右後方做了一個簡單的比劃,並表示火車售票櫃檯就位在一片巨大的黃藍色招牌底下。往她指引的方向走了幾步,果真望見那塊醒目的招牌就在前方不遠處,內心為此暗爽了一下,起碼省去拎著大包小包長途跋涉的麻煩。實際來到櫃台買票時,才發現還有另一項難題等待著我。在我向櫃台小姐表示我想申辦一張火車折扣卡後(供平日九點以後以及週末全天購票時,得享六折優待),對方很快地拿出了一張申請表讓我填寫,之後就直接轉過頭去跟身旁的同事聊了起來。對一般的當地人來說,要填寫那張表格一點都不困難,裡頭要求的不過是個人基本資料,然而我拿到表格後,卻在原地愣了好一陣子。我努力地嘗試從紙張上那一排排陌生的文字中,拼湊出我所熟悉的語句,不過我在英文方面的造詣顯然無助於理解那份完全由荷蘭文寫成的文件。既然無他法可施,也只好硬著頭皮開口請售票人員一一講解每個欄位的意思。那位小姐看我如此掙扎地揮動著筆端,乾脆就將整份文件收回去幫我填寫。我可是因此大大地鬆了一口氣,畢竟當時在我身後排隊的人已經漸漸的多了起來。我沒料到的是,日後這種體驗當「文盲」的機會卻還多得是。好不容易購買到火車票,我趕緊奔赴機場大廳正下方的火車月台區(如此便利的設計,不知讓多少荷蘭建築工程師煞費苦心。)踏上月台區的那一刻,時間已來到七點四十五分,幸好列車很快便駛進了車站。鑑於荷蘭火車班次都嚴格遵守時刻表,因此車才一停妥,我就急忙抓著行李往車廂裡跳,深怕只要稍慢一步就會被該列車毫不留情地拋棄在月台上。從史基浦機場到萊登車站的車程只花了短短的十五分鐘,讓我還是順利地在八點出頭與德怡在車站正門口相見。打完照面後的第一件事,她就帶我走到車站正門旁邊一個標示為「VisitorCenter」的小房間裡。這個隸屬於萊登大學的「旅客服務中心」真正的功用,其實比較近似於「新生報到處」,讓國際學生一下火車馬上就能前往該處領取「註冊資料袋」。當然,在拿東西之前,還是得先填寫幾張表格文件,好消息是,表格的內容已被翻譯成英文。於校外設置「接待中心」或「學員服務處」的概念,在台灣的大學顯然前所未聞,不過既然各校皆有意邁向國際化並嘗試爭取成為世界百大的頂尖學府,那麼像是這樣的「前端作業」實在輕忽不得,細節處的用心會讓招收到的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設想一位剛從國外遠渡重洋來到台灣的留學生,若是一下飛機,就能先在桃園機場內找到隸屬於該大學的「新生接待中心」;或是從台灣南部搭車北上的外縣市學生,一到台北車站便能見到該校的「學員服務處」;如此,在實際踏入校門之前,便由一群親切的服務員(可由該校的學生擔任)提供熱情的招待,離鄉背井的外地生內心的不安定感肯定頓時少了一半,而各項報到的行政手續、資料的領取和交通路途的詢問,也一併在此階段解決,不但有利雙方的作業,學生對於校方的認同感也會有所提升。接下來是報到與繁複的租屋過程,總算進入了宿舍之後,我才鬆了口氣。我所居住的雙人房,空間約莫十五坪左右,包含一套簡單的衛浴設備和廚房設施,陽台俯瞰一個寧靜而優美的社區,當時陽光正普照於宿舍大樓後方的一片綠油油的草坪上,一條運河流經那座草坪的邊緣,有四、五隻天鵝和鴨子在那邊休憩著。這樣的美景,大概就值我月租一半的價格了!當時的房間只有我一個人入住,經過整整一個多禮拜,我才見到我那位遲遲到來的神祕室友,獨享了一段幽靜時光。 --------------- 異國生活大不同 box:Poldermodel!有三分之一的國土低於海平面的荷蘭,從古至今始終依靠著一套複雜且龐大的堤防和渠道系統以維繫國土的完整和百姓生活的安定。這種必須仰賴眾人齊心協力才能順利運作的社會模式,造就了荷蘭人在凡事上尋求高度共識,每項議題都必須經過徹底討論、不斷的磋商與讓步妥協,過程儘管曠日費時,結果也歷經多方折衝而不盡人意,卻充分顯示出當地人維護團體秩序(向心力)的無比決心,而英國媒體還特別為了形容上述現象創造出「poldermodel」這樣的字彙。 在荷蘭採買食物,著實是個不小的學問。荷蘭人Vincent利用一個風和日麗的星期六下午帶我上街了解荷蘭的飲食文化。在腳踏車的驅動下,我們的第一站來到社區內的購物中心,規模雖然不大,卻也包含了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店鋪,以及Digros和C1000兩家不同品牌的超市。站在Digros門口,Vincent得意的提到,散佈在荷蘭各地的連鎖超市集團加起來多達二十幾個,即便是像萊登這樣的中小型城鎮,尚且可以找到八、九個不同超市品牌。相較之下,國土面積大上幾乎九倍的鄰近德國,總共也只有九大超市集團,荷蘭超市品牌之齊全由此可見一斑。儘管有如此多的競爭廠商,各家超市卻能透過高低不同的定價策略、差異的食材與商品等級,以及獨特的自有品牌貨物來鎖定並區隔不同社會階層和民族所形成的消費族群。踏入超市,Vincent並沒有從入口處的商品區介紹起,反而帶我穿過一排接著一排的貨架,直接來到冷藏食品區。「我想與其浪費時間讓你看一些在其他國家的超市也常有的東西,倒不如直接介紹荷蘭的特色產品。」Vincent帶著微笑解釋道。在我眼前是一整個庫房的乳製品,除了容量大小不一的鮮乳和優格之外,各種口味的布丁和奶昔交錯於架上,這些甜品不只小孩喜歡,連大人也愛不釋手,都是半打半打的丟進購物車裡。Vincent此時指著藍色和紅色兩種包裝的紙罐問到:「你知道這兩者之間的差別嗎?」買慣台灣鮮乳的我,不假思索的回答:「一個是全脂,而另一個是低脂鮮乳吧。」Vincent馬上搖搖頭,語帶得意的說:「不是喔。一般來講,藍色包裝是鮮乳(Melk),而紅色則是酸奶(Karnemelk)。留學生們常常第一次在荷蘭買牛奶時都會買錯,只好把買來的酸奶拿去送人,或是用來烹飪。」被Vincent這樣一提醒,我不禁好奇地再度仔細巡視貨架,這才發現罐裝產品不只侷限於鮮乳和酸奶,還有荷蘭獨特的半固態的凝乳(Kwark)、優格軟凍(Vla)和奶粥(Pap)。在如此變化多端的乳製品中,獨獨缺乏台灣超市隨處可見的優酪乳,而Vincent更是沒聽過Drinkingyogurt這種東西。走出庫房,Vincent領我走向另一個冷藏食品區,那裡呈列著荷蘭食材中的另一項菁華:起司(Kaas)。相較於剛剛一整個庫房的規模,起司的產品「只」佔用到一個冷藏櫃的陳列空間,在氣勢上顯得有些遜色。Vincent當下似乎看出我內心的想法,開口說道:「超市只提供荷蘭人最常買的基本起司款,等下到了市集的乳酪專賣攤肯定會讓你大開眼界!」驚喜連連的露天市集Vincent接著帶我前往萊登鎮中心體驗露天市集的購物樂趣。在荷蘭各個城鎮幾乎都有自己的露天市集,規模大小不一,於每個星期固定舉辦一到兩次。萊登的市集設在星期三和星期六,從早上10:00營業至下午5:00,風雨無阻。每當市集來到,二、三十家攤販沿著街道兩旁平行展開,使原本空蕩無人的街頭巷弄,剎時擠滿了購物的居民和看熱鬧的遊客。穿梭於店鋪之間,琳瑯滿目的商品看得我眼花撩亂,從傳統的蔬果攤販、花舖、魚販、肉販,到實用的五金器具、生活用品、服飾、卡片文具攤,乃至讓你飽足口福之欲,販售烤雞、熱狗、三明治、薯條的熱食鋪等無所不有,感覺就跟逛園遊會時充滿了意想不到的驚喜一樣。逛到一半,Vincent突然停在一個小攤販前,並用手指向桌面上一盤堆疊整齊的魚肉對我說:「Leo,我請你吃這個!」聽到有人要請我吃東西,我當然連忙點頭說好,但是仔細一看,才發現那盤魚肉完全是生的!而攤面上除了那盤魚,只剩下一盤洋蔥和一袋餐包,完全見不著任何烹飪器具或加熱設備。「那……那是什麼?」面對我懷疑的眼光,Vincent開懷大笑的回答:「這叫Harring(鯡魚),是荷蘭傳統美食之一。而你猜想得沒錯,這種魚是要生吃的。」僅管身為一位生魚片愛好者,但光是想到要嚥下一整條還帶著尾巴的生魚,仍然令我十分傻眼!(幸好魚頭和魚骨先前已經被處理掉了。)此時賣魚的小販插話了進來:「要是不敢直接吃的話,可以把魚夾在餐包裡,加點洋蔥就能蓋掉腥味。不過我們荷蘭男人都是直接吃,這樣比較有男子氣概。」好吧,看在男子氣概的份上,只好硬著頭皮抓起一尾生魚來嗑。湊近嘴邊時,心裡卻開始掙扎,黏滑的肉質帶有濃烈的腥味,而十足的嚼勁使魚肉難以下嚥。在逼不得已下,只好跟小販要了餐包,才順利將它吃完。當我日後跟一位日本女生聊起這次經驗時,才發現連她也避之唯恐不及,看來荷蘭人的Sashimi可把日本人給嚇壞了!為了弭補生吞鯡魚的打擊,Vincent保證他接下來讓我嚐的東西會喚回我的食欲。我們來到一座色彩鮮艷的攤販前,紅色的布條印著斗大的字體,上頭寫著「GOUDSESTROOPWAFELS」。黃白相間的桌巾上展示著一排接著一排包裝整齊的餅乾袋,有些甚至裝進陶瓷罐裡,白底罐面上以藍色的顏料繪製出一幅幅生動的荷蘭人文地理景象,格外適合作為紀念品送給別人。「這些中間夾有一層焦糖的圓形餅乾稱為Stroopwafels(威化餅),是荷蘭很有特色的一樣點心。」根據Vincent的介紹,當地人的「正統」吃法,是把威化餅擺在一杯熱騰騰的咖啡或茶的杯口上,形同杯蓋一般。等到威化餅被飲料的水汽給蒸軟了以後,再配著熱飲一併享用,那入口即化的焦糖搭著鬆軟的餅皮,簡直美味極了!不過既然人已來到攤販前,可以直接品嚐請師傅現做的大型威化餅,那剛出爐的口感就更勝一籌了。透明作業V.S中庸之道傍晚時分的荷蘭社區,展現出一幅幅動人的家庭景象。經過一天的勞碌,父母親坐在餐桌前細細地品味著晚飯後的甜點,咖啡壺裡飄來一陣陣濃郁的香氣。客廳的沙發上,祖父母靜靜的看著電視,或是沉靜於小說的故事情節中。做完功課的孩子,則在房間的角落裡開心地玩著玩具。透過一扇敞開的窗戶,上述的景象忠實的呈現在我這位旁觀者的眼中。在荷蘭人的觀念裡,為人「光明磊落」的其中一層意義,是代表其家庭生活經得起眾人的檢視。為了能達到說服旁人的效果,他們索性將廚房和客廳的窗台當成居家生活的展示櫥窗,直到就寢前才會把窗簾闔上,過早垂下的帷幕反而可能被誤解是企圖有所隱瞞。「把一切攤在陽光下」的這種態度,立意雖佳,但光是想到每一晚都得生活得如此「坦蕩」,仍叫我覺得渾身不自在。荷蘭的住宅房舍,不只透露當地人的家庭生活,更展現了這個民族的「群體性」。荷蘭人很注重其房舍外觀和庭院整潔的維護,尤其是被視為住宅「門面」的前院,往往經過精心的打點佈置,修剪整齊的樹叢和色彩繽紛的花朵,偶而配上裝飾性的風車或其他種類的藝術品。不過此種創意的發揮,乃是以不過度彰顯個人色彩為前提,誇富式的炫耀行為在荷蘭是不被接納的。因此一切能反映個人社經地位和財富成就的奢侈品,像是雙B轎車或是千萬豪宅,都被巧妙的隱藏在低調的富人社區中,其餘大部分地方所見到的,不外乎櫛比鱗次的紅磚矮房和點綴天際的公寓大樓,社區整體外觀顯得和諧一致,而其居民的生活既簡單且樸素。 -------------- 異國學習大不同。 在政大就讀法學院的我,到了萊登之所以改入藝術學院(FacultyofArts),這中間的轉折出自一個簡單的願望。為了能在短短半年的交換期限內對荷蘭獲得最徹底的瞭解,我挑選了三門只能在當地修讀的文化藝術課程。「IntroductiontoDutchStudies」是由十二位不同老師透過一系列深入淺出的講座,探討荷蘭文化的各種層面,從地理、歷史、宗教、社會,延續到藝術、語言、文學和音樂,牽涉的主題雖廣,能否引發學生的共鳴完全取決於各個演講者的功力,坦白說,當中也曾出現過一上台就抽出講稿,低著頭以呆板的語調朗誦完一節課的講師,有一、兩位更糟的,連自己的「小抄」都還念不順。「PeepBehindtheDikes」則擺脫了前述課程「只停留在教室」的侷限性,輔以不少戶外教學活動,像是腳踏車郊遊、參觀博物館和市鎮廳、荷蘭家庭訪問、城鎮探訪以及荷蘭影片的欣賞和食物的品嚐,使文化傳授被賦予更深層的內涵。不過最受留學生歡迎的,莫過於一堂提倡繪畫美學的「DutchArtHistory」課程。授課老師將不同階段的藝術家的生平、創作風格和圖畫觀賞要點透過一張張的投影片鉅細靡遺地進行解說,彷彿一位有經驗的美術館導覽員,替我們揭開各個畫作的神祕面紗。從中古時代聖經人物繪畫說起,歷經十五、十六世紀國際哥德風格(InternationalGothicstyle)的代表人物林堡兄弟(Limbourgbrothers)、北部文藝復興大師康賓(RobertCampin)和昆亭.馬賽斯(QuentinMassys),以及法蘭德斯畫派創始人揚?范艾克(JanVanEyck)和承繼者老布勒哲爾(PieterBruegeltheElder)的影響,使荷蘭的藝術成就在十七、十八世紀達到巔峰。「黃金時期」的巴洛克畫家林布蘭(RembrandtvanRijn)、維米爾(JanVermeer)、哈爾斯(FransHals)和史堤(JanSteen)創作出許多膾炙人口的經典名畫。當然,進到十九世紀的畫壇,要是少了梵谷(VincentvanGogh)這位奇才,話題性勢必減低不少。下課後,我們三五好友時常一同邀約前往在博物館觀賞真跡。在阿姆斯特丹的國立美術館(Rijksmuseum),我親眼目睹林布蘭的《夜景》(TheNightwatch)、維米爾《倒牛奶的女僕》(TheMilkmaid)和哈爾斯《花園中的一對夫妻》(MarriedCoupleinaGarden);隔一條街的梵谷美術館(VanGoghMuseum),收藏有梵谷的《食薯人》(ThePotatoEaters)、《梵谷的房間》(TheBedroom)、《向日葵》(Sunflowers)、《杏樹花開》(AlmondBlossom)和《麥田群鴉》(WheatfieldwithCrows)等名作;隱藏在森林國家公園(DeHogeVeluwe)裡的庫勒慕勒美術館(KrollerMuller)則是另一座梵谷畫作的重鎮,《星空下的咖啡館》(Terraceofacaféatnight)、《橄欖樹》(OliveTrees)和《亞耳的吊橋》(BridgeatArles)只是該館三百多幅梵谷收藏品中少數的固定展示。海牙的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Mauritshuis)則以展覽有維米爾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GirlwithaPearlEarring﹞和林布蘭的《杜爾普醫生的解剖課》(TheAnatomyLectureofDr.NIcolaesTulp)為傲。過往這些只在美術課本中出現的曠世鉅作,如今卻近距離地呈現在我們的眼前,心裡的悸動難以言喻。在荷蘭,我快樂的當畫家的追星族,而博物館的巡禮,成了我們固定的休閒活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會飛的書包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