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140字的驚人力量

李开复 天下文化
出版时间:

2011-3-21  

出版社:

天下文化  

作者:

李开复  

页数:

304  

Tag标签:

无  

前言

  僅僅在2010一年裡,我們身邊發生的許多大事,都和微博現象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正如《南方人物週刊》將微博客評選為2010年度人物時所總結的:「這一年,Google退出中國、玉樹地震、富士康連環跳、宜黃血拆、上海火災……無數的新聞背後,人們在微博上分享資訊、PK觀點,無數的聲音開始激蕩。」「微博」已經成為了一種社會現象。  微博的媒體魅力  微博可以發揮如此大的效應,在於它不只是大陸另一個興起的噗浪或微網誌社交平台,它更是一個新的媒體,是我們認識與了解當代中國與年輕一代最火紅、最迅速、最方便的媒介。  微博的竄起,來自它大幅擴張訊息傳播和篩選者的範圍。我們在臉書上可以在六度空間內找到一個人,但只要中間有一個人不轉發訊息,你的搜尋就斷了;在微博,找一個人可能縮小成二、三度空間,只要讓一個名人幫忙轉發,訊息就發成了。換句話說,在微博這個媒體上,你想讓李開復關注你,不需要經過多人介紹,你可以透過李開復關注的張三,經過張三讓李開復轉發訊息,然後讓一千萬人看到,目的就達到了。想在臉書讓五百萬人看到你的某個言論,是件難事,但是在微博,至少還有機會,只要找到一個粉絲比較多的人幫忙轉發,它就可能發生。  因此,微博的媒體影響力可以輕易擴及到其他網路新聞,並透過網路新聞影響其它平面媒體。現在大陸新聞記者已常常從微博找線索,台灣的媒體同樣關注名人的微博,再來轉發新聞。譬如在湖南拍戲遭嚴重火吻的Selina,她的最新復原與復健狀況,就是媒體上微博關注任爸與任媽的微博所轉發的。我們可以想像不久的將來,藉由兩岸三地的名人效應,微博更可能延伸媒體的力量到地球表面任何一處華人所在。  不可否認,微博正無形中改變你我的生活。從長期來看,微博這個新媒體將讓兩岸三地更凝聚在一起。除了兩岸訊息的交流傳播,透過剛開始這批華人社會有一定知名度的作者或演員,雙方微博粉絲(加關注的人)很可能互相轉發與留言,引發火花跟碰到的機會,有了連結與交融,彼此關注,進而交起朋友。如兩岸三地都相當火紅的《康熙來了》,兩岸微博粉絲就有了共同話題,可以討論新一集的內容、女星穿搭等,自然而然熟絡起來。微博將成為華人使用者相互交流的通用平台。  微博改變了李開復  當然,微博也改變了我的工作與生活。雖然剛開始用微博是個偶然(文後將提到我被盜名的故事),但我發現它是一個相當棒的資訊傳播媒介。  開始接觸微博的時候,我正計畫離開Google,創辦創新工場。過去處理類似事情的公關方式,不是受訪,就是發布較長的新聞稿,但有些問題很難表示清楚,常引發媒體的揣想。現在,我可以透過微博的140個字,清楚發表所有聲明與立場,並隨時澄清所有不實猜測;微博成了我與媒體、大眾溝通的最好媒介。  此外,微博還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將我的想法、理念傳遞給廣大的網友。能正面影響他人,是件很神聖的事。於是我除了分享「我在做什麼」,也加入了更受歡迎的「我在想什麼」內容,並花了很多時間研究如何寫微博、發微博、吸引粉絲觀注的技巧,以便能在微博上更盡情的展現一個更活躍與真實的李開復。  大家面前的這本書,就是我自己開設微博,利用微博傳播思想、結識朋友、與網友交流的親身經歷,給大家講講有關微博的逸聞趣事,分享我寫微博的心得體驗,梳理一下微博的由來和發展脈絡,展望一下微博的未來。這本書引用了許多微博例子,其中絕大部分來自我自己的新浪微博,或者我在微博上親歷的故事。  用微博打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一個接近實名的微博,有著個人名譽背書的轉發機制,可以聚集群眾的智慧,讓更多人看到那些值得關注、需要關注的訊息。在這裡,不僅有你想要的知識、資訊、樂趣乃至感情,最重要的,微博還是千千萬萬個相互關注、充滿愛心的微博人之間最直接也最真誠的互動。  微博為人們帶來不一樣的網路生活,它是一個虛擬的傳播平台,也是現實生活的一部分。當微博和網路一樣無所不在,民眾沒有它生活就不方便,這個平台將更為鞏固,更有生命力。作為最前衛,最熱門的網路傳播平台,微博正以它炫目的光芒照耀著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無論是網友還是一般民眾,我們都有必要瞭解微博,也都有可能愛上微博。  非常希望這本書能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微博,或者,讓那些對微博還不熟悉的人瞭解和喜歡微博。當然,隨時歡迎大家訪問和關注我的微博,在我的微博上,大家可以找到關於本書以及關於如何寫好微博的更多內容。

内容概要

  微博改變了我的生活,也將改變你的未來  2009年離開Google後,李開復開通了微博  2011年,粉絲已超過4,150,000人  微博,不僅是華人世界最火的媒體  也是聚集名人、匯集商機的超級平台  如果你已是『微博控』,這本書教你用微博做大夢想  如果還沒用過微博,更要知道它將如何改變你的生活  微博,是2010年大陸最夯的新詞與媒體,《南方人物周刊》並將「微博客」評選為2010年度風雲人物。名人瘋微博,更在兩岸三地、華人世界形成一股新勢力。藝人王菲、王力宏、小S、蔡康永,NBA球星姚明、大陸作家韓寒等「微博控」,都擁有數百萬粉絲,每每用140字來抒發心情。  這140個字,既是限制,也是自由。到底為什麼人人這麼瘋微博?在新浪微博擁有411萬粉絲、騰訊微博破千萬的李開復,首度分享他每日學習與寫作、從零到建立百萬粉絲所親歷的微博之旅。  李開復的微博世界,濃縮了他的人生智慧與職場經驗,匯集精闢的微博觀察,以及所看見的未來與商機。不要小看「你」的影響力,善用微博、把夢想做大,就能讓世界看見真實的你,你也將改變這個世界。微博改變了李開復的生活,也將改變你的未來!

作者简介

  李開復  創新工場執行長,自始至終勇於追隨自己的人生選擇。是最受年輕人歡迎的創業家、企業家、人生導師,近來也化身為趨勢家,分享微博現象。  出生於台灣的李開復,11歲赴美留學。1988年成為哥倫比亞大學最年輕副教授。1990年加入蘋果電腦,33歲成為蘋果最年輕的副總裁。1998年創辦微軟中國研究院,2000年回到微軟總部,成為比爾蓋茲智囊團之一。2005年加入Google,擔任中國區主要負責人。2009年創辦創新工場的同時,體驗到微博的無窮魅力,如今工作與生活已離不開微博。在他的微博上,我們將看到一個更真實、活潑的李開復。  人們在見到我常說的第一句話,2005年時是:「我看過《做最好的自己》」;2009年會說:「我看過《世界因你不同》」;現在,他們告訴我:「李老師,我看你的微博。」--李開復

书籍目录

前言——微博的驚人力量 第一部 微博如何改變李開復 第一章 微網誌是這樣煉成的「推神」的奇思妙想 微網誌風潮:臉書與噗浪中文微博:曾經的探路者入口網站引領大陸微博熱 第二章 我與微博的故事 相遇在微博 從微博新手到擁有百萬粉絲 第三章 我的微博之路 投資與創業 / 業界分析評論 / 我與谷歌 / 關於創新工廠 / 教育理念分享 / 格言警句 / 人物推薦 / 開老師教英語 / 獨家新聞 / 休閒娛樂雜感 / 家庭瑣記 / 美食 / 小知識、小常識 / 見聞、趣事 第二部 微博正在改變中國 第四章 我看微博現象 方舟子微博打假盡微博之力,讓孩子回家宜黃「血拆」中的微博傳播與救助微博揭露山西疫苗真相舟曲泥石流災害中的微博救援微博的娛樂生活金庸在微博「死而復生」 第五章 微博在中國的傳播魅力 微博是最佳的傳播平台人人都是發布者 人人都是新媒體 呈現最真實的自己 出於信任的病毒式傳播 個性化的資訊閱讀方式 生活因微博而完整 第六章 微博的商機和未來 微博的商業模式 微博與企業行銷 微博與應用開發平台 微博的未來——改變一切 第三部 你也可以玩微博 第七章 開復教你寫微博 做好準備 寫好自我介紹 真誠的態度,做真實的自己 寫什麼內容好? 大家最喜歡看什麼? 隨時留意,隨時累積 如何寫好140字? 圖片至關重要 用幽默吸引人 用真情打動人 用智慧征服人 如何發廣告? 第八章 如何吸引粉絲 吸引粉絲,從0到100——交換關注 吸引粉絲,從100到1000——請人轉發和推介 最佳發微博時間 利用節假日效應 如何轉發? 合適的微博發布頻率 與粉絲互動 今天你微博了嗎? 附錄一:新浪推薦名博

章节摘录

  (摘自第五章)  對於傳統的媒體如圖書、雜誌、電影,以及Web 1.0時代,媒體傳播是一種單向關係。由於內容生產複雜,只有少數人是內容的生產者,多數人是內容的消費者,因此必然形成由中心向四周延伸的傳播途徑。想想現在寫作和出版一本書的流程依舊這麼複雜,就不難明瞭,傳統媒體時代,一般人想讓自己的文字、聲音傳播到千萬人那裡是多麼的困難。  在Web 2.0時代,出現了以部落格、維基百科等為代表的內容創建工具,任何一位網友都可以輕鬆、自由地創建自己的部落格,維護個人網站,或者在維基類網站上分享知識。這時,因為內容生產工具的簡化,部分消費者開始掌握生產工具,傳播路徑也從中心化向半中心化或者多中心化演變,並從單向傳播朝著單雙向相結合的方向演變。  當然,即便是現在,在網路上發布內容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哪怕只是在部落格寫文章,它畢竟還是文章的樣子,你仍然需要構思、收集素材和寫作、編排。你也會擔心,寫出的文章,品質夠不夠好,是不是能贏得他人認可。無論是在時間,或是在篇幅和品質要求上,Web 2.0時代的資訊發布者仍然要具備一定的素質,並擁有足夠的時間精力,並不是人人都可以或願意做這樣的事。  到了微博時代,一切都不一樣了!內容的生產簡化到了不能再簡單的地步:只消寫一句話,短短140個字,也許花不了30秒,你就創建了一條內容。對於內容的品質和傳播的效果,毋須太過擔心,畢竟只是短短一句,就像聊天一樣,誰會在意你每句話是不是符合語法邏輯?更方便的是,人們可以隨時隨地,從電腦,到手機,創建並發布內容。因為簡單,所以深入人心,於是人人都是發布者!  微博的簡便結合了手機等設備的行動、即時性,讓資訊發布變得不費吹灰之力。我們在旅行中看到的新奇事物,不再需要等到回家,打開自己的部落格頁面,小心地把自己寫的文字,拍的照片上傳,並編輯整理成一篇完整的部落格文章。等到發布時,內容很可能已經成了「舊聞」。反之,在微博時代,我們幾乎可以在第一時間,把生活中遇到的新奇事物發布到微博。  有一次我在香港機場,驚訝地發現人們在托運大包大包的行李,而且,這些行李都是發往非洲。詢問了才知道,這些行李裝的,都是從深圳發往非洲的手機!原來,我們熟悉的「山寨手機」在海外也有一片廣闊市場呢。我毫不猶豫地用手機拍下當時場景,鍵入短短一句說明文字,只消幾十秒,這個趣聞將成為數百萬網友都看得到的新聞。在沒有微博和行動網路的時代,我們能夠想像這種場景嗎?  人人都是新媒體  每個人在微博都身兼著媒體角色。當然,資訊能傳播多廣、個人代表的「媒體」有多大影響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關注你的粉絲有多少。  在微博時代,如果你有一百個粉絲,你就像一個小報編輯,在朋友圈裡享受被尊重、被閱讀的樂趣;如果你有一千個粉絲,你就像是街頭海報、大字報的創作者,可以把你的聲音傳遞給相當數量的人;如果粉絲數到了一萬,你就會有創辦雜誌的成就感;如果你有十萬個粉絲,你發出的每條微博就像刊登在地方性報紙上那樣受人矚目;當粉絲數增加到一百萬,你的聲音會像全國性報紙上的頭條新聞那樣有影響力;假設有一千萬個粉絲,那,你是不是覺得,自己就像電視節目主持人,輕易讓全國人民聽到自己的聲音?  除了內容發布門檻低以外,微博的另一個特點是「真實」。這個特點其實也源於微博內容發布的簡單、便捷。  試想,當我們認真撰寫部落格長文時,大多數人都會在腦中構思、寫作、潤色,不能說寫出來的東西不真實、不自我,但至少,這樣寫出來的東西,在很大程度上是經過刻意修飾,離生活中那個最真實的自我有一段距離。此外,發布部落文時間較長,文章又允許修改,通常人們總會在深思熟慮後,才把文章公諸於世,發現問題又會及時修正,這種深思熟慮和小心謹慎帶來的結果,往往是人們在文章內容、風格上有意無意地為自己帶了一副面具。  但在微博,每條訊息只消一句半句,不到140字的篇幅,發布也用不上一分鐘,而且隨時隨地想發就發,這樣寫出來的東西,人們大多不會刻意修飾,或者因為思前顧後而戴上面具,表達上也不太會過於矜持和含蓄。此外,微博訊息不能修改,只能刪除,再加上每個人發布數量多,不可能每一條都字斟句酌地掩飾自己的真性情。因此,這種率真、直白的表達方式很容易成為微博的主流風格,讓每個人會在自己的微博上,或多或少地流露出一個真實的自己。  這個道理其實就像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交朋友。如果我們每天只看一位朋友寫的文章、部落格,我們也許會喜歡和欣賞這個人,但又總不免懷疑,看到的他或她,是不是和生活中的他或她有一定距離?我們常常總是讀一個人的文章,卻又總無緣晤面時,對他或她高山仰止,一旦有機會見面細聊,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個人在生活中是那麼的平常,甚至還有這樣那樣的小脾氣。因為只有和朋友坐下來閒聊,我們才最放得開,說出的話也最樸實,最能反映自己的本來面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140字的驚人力量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