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地球:從美麗到滄桑

史坦利.萊斯 商周出版
出版时间:

2011-10-9  

出版社:

商周出版  

作者:

史坦利.萊斯  

页数:

352  

译者:

王惟芬、楊仕音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這本《地球:從美麗到滄桑》是為地球——美麗的蓋婭(Gaia)女神--所寫的傳記。她已經四十六億歲了,在她身上,一部精采絕倫的演化劇始終上演著,劇中的演員一邊演,一邊改變這座舞臺。生物共生(如螞蟻與蚜蟲、你與細菌)、性擇(如雄偉的鹿角、華麗的孔雀羽)與利他行為(如工蜂的自我犧牲、草原犬鼠的哨兵制度)等,是最常見的戲碼,給演化帶來創新的契機,打造出了令人亮眼的生物多樣性。人類得天獨厚,擁有其他物種望塵莫及的兩項能力--宗教信仰與科學理性,成為劇中的關鍵主角,一舉一動深深影響著蓋婭。  如今,生物在備受威脅的環境下掙扎生存。人類社會因著經濟體系的運作,使得原本就逐漸凋零的利他行為更加崩壞瓦解,這對地球帶來的沖擊,絕對不亞于二疊紀的物種大滅絕,以及白堊紀的隕石撞擊。人類造就的溫室效應,極有可能因正回饋作用的發生,導致蓋婭失衡。地球,已不再是個適宜居住的地方。  還好,光合作用的存在,給了我們一線生機;文化基因的傳遞,讓我們能夠形塑道德認知,約束自身的行為。然而,我們對蓋婭的傷害已然難以挽回,蓋婭或許不會以人類滅絕作為報復,但她能否讓人類的文明繼續演遞下去?  本書特色  ·不熟悉地球科學也能捧讀!  全觀式地從多個面向講演地球上諸多生物(包含人類)及文化的演化,給讀者既深且廣的認識。  ·不同于一般地球科普書!  不采編年方式階段性講述地球的生成,而從生物演化與人類行為的改變中,審視地球繽然紛呈的面貌。  ·以生物學家的觀點,觀看地球生命的演化!  作者從生物共生、性擇與互利關系,探討地球生物行為的復雜與交織,及其對地球帶來的深刻影響。

作者简介

史坦利.萊斯 Stanley A. Rice
(to learn more, log on www.stanleyrice.com/index.htm)美國東南奧克拉荷馬州立大學(Southeastern 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生物科學系教授,撰寫的書籍主題涵括植物、演化與自然環境,作品兼具知性、權威性與易讀性,著作包括Green Planet: How Plants Keep the Earth Alive, The Encyclopedia of Evolution(本書榮獲國際學校圖書館員協會榮譽選書〔Society of School Librarians International Honor Book〕), The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Encyclopedia of Biodiversity(即將出版)。
作者網站
http://www.stanleyrice.com/

书籍目录

出版緣起 開創科學新視野推薦序 氣候變遷-二十一世紀人類的環境災難與挑戰導論 堪薩斯州中部的石座第一章 見見大地之母第二章 不可避免的演化第三章 創新第四章 互利共生 第五章 性第六章 利他主義第七章 宗教第八章 科學第九章 光合作用的保證與承諾注釋 NOTES

章节摘录

  雄性為何而戰?  交配行為同時開啟了性擇最初的模式:公魚藉由交配不僅確保其精子到達預定的目的地,也能確保到達目的地的必定是自己的(而非別人的)精子。這時,精子大戰正式宣告展開,體型大的公魚可以將體型小的公魚趕出自己的地盤,且當強勢的公魚在領土內擁有成群的母魚時(理由是精子數量多,一只公魚即可使多只母魚受孕,而卵子相對而言是物以稀為貴),弱勢的公魚便被趕到邊緣地帶,睜眼看著單身的日子一天天過去。雄性個體相互競爭的劇碼,由海洋的魚類、甫登陸的兩棲類、隨后的爬蟲類、鳥類,一路演到高等哺乳類的大猩猩身上。為了這場精子大戰,雄性大猩猩的體型已演化為雌性大猩猩體型的兩倍。  性擇偏好體型大且「好斗的」雄性個體,導致其后許多新的演化型態,都是為了因應雄性間的「同性競爭」,雄偉多叉的鹿角即為一例。雄鹿鹿角唯一的用處在于同性個體之間不斷地相互抵撞、推擠,直到其中一方投降為止。而同性競爭的結果,往往是某個雄性個體周圍妻妾成群,其他較弱的雄性則因受武力威脅而難以接近異性。其他如海豹等動物的雄性「肉搏戰」更是血腥。因此在動物界里,絕大多數的雄性都較為殘暴――它們是性擇的產物。  雌性的選擇  性擇的演化革新尚未結束。在前段敘述中,性擇似乎是由雄性主導,雌性只能順從地接受命運安排,然而事實上,故事只說了一半。雌性心里可是相當清楚雄性的追求,以及雄性搶著使它們受精,因此,性擇方程式還需要加上「雌性的選擇」才能完整。動物界的許多雌性并非來者不拒,而是由眾多追求者中挑選合適的對象,達爾文在說明雄性同性競爭時也曾提出這個理論,不過維多利亞時期的讀者們顯然難以接受。  那么「雌性的選擇」如何運作呢?在多數實例中,雄性必須向雌性展示它們除了精子之外還能提供其他價值,包括資源、保護能力以及優良的遺傳基因。這一切是由于雌性為制造珍貴卵子的一方,且通常必須扛起撫育后代的責任。而雌性也因此創造了動物界許多新的演化型態,以及各式各樣獨特的美感。  雄性說服雌性的方式之一為擁有并捍衛廣大的領土,因為這不僅向雌性證明了它們是健康的個體,同時也證明了它們有本事提供雌性資源及保護。以地域性昆蟲為例,雄蜻蜓的領土邊界劃分得十分清楚,并會不時在地盤內巡邏。我對此事有親身體驗。某天坐在陽臺時,我觀察到一只蜻蜓在我們家的車道上來回地飛巡,四周沒有任何水源,而雌蜻蜓通常在水中產卵,因此這里對雄蜻蜓來說顯然不是塊好領土。另外,脊椎動物一般也具有地域性,最常見的例子就是鳥類,公鳥不但會捍衛地盤,還會高踞在明顯的枝頭歌唱以宣示領土。而所占領土愈大、位置愈佳的公鳥,便有較多機會與母鳥交配、繁衍自己的后代。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地球:從美麗到滄桑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