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給設計以靈魂:當現代設計遇見傳統工藝

Toshiyuki KITA,喜多俊之 經濟新潮社
出版时间:

2011-10  

出版社:

經濟新潮社  

作者:

Toshiyuki KITA,喜多俊之  

页数:

192  

译者:

郭菀琪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書詳述「給設計以靈魂」的造物者故事,也記錄工業設計與傳統工藝合作,讓地方產業結合現代設計,逐步發展原創商品或自有品牌,從地方向世界發聲的四十年智慧。這本書可做為台灣科技業、設計業與地方產業,從「代工台灣」轉型為「品牌台灣」的參考。未來設計,源於地方傳統工藝。本書作者喜多俊之,是日本國寶級的頂尖工業設計師,從1969年起,他就以義大利米蘭為據點展開設計生涯,並積極與日本地方產業接觸,與各鄉鎮的傳統工藝職人合作,發展融合傳統工藝的現代商品。喜多俊之親身實踐「思考全球化、行動在地化」(Glocalization= Think globally and act locally.)的設計概念,在西方的現代設計中加入日本傳統工藝的元素,巧妙融合東西方的現代設計與傳統工藝。有感於「了解未來,才開始思索傳統的美好。」因此,他以「未來設計源於地方傳統工藝」為概念寫成本書,公開他與日本各地傳統工藝師傅跨界合作近四十年的紀錄與心得。從輪島的漆器、鯖江的眼鏡與手錶、美濃的和紙、有田的磁器、小田原的木工與燕市的鍛造案例,說明如何讓傳統工藝與思想融入現代設計,進而活化地方產業。作者主張,當今的工業設計品,除了需要「技術」之外,還要能為設計注入靈魂;此時,需要的是源於常民生活與傳統工藝的「感性」。一本書,道盡40年來工業設計、地方產業與傳統工藝交織而成的造物者故事。

作者简介

作者介紹
喜多俊之(Toshiyuki KITA)
世界知名的工業設計師。大多數作品均被紐約近代美術館、巴黎國立近代美術館、慕尼黑近代美術館等世界級博物館做為永久收藏。
1942年出生於日本大阪,1969年起,以義大利米蘭與日本為據點,展開結合日本傳統工藝的工業設計生涯。設計領域橫跨家具、機器人、液晶電視、家庭日用品等。代表作品包括夏普(Sharp)液晶電視AQUOS等家電、三菱重工(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家用機器人wakamaru。
近年除了在大阪藝術大學執教之外,還擔任中國的Red Star Award評審委員、新加坡政府的設計顧問等,不僅在日本,在歐洲、亞洲等也致力於教育活動。持續從事活化日本各地傳統工藝與地方產業的工作,並視之為人生志業。作者喜多俊之官網:www.toshiyukikita.com/
譯者介紹
郭菀琪
東吳大學日本文化研究所碩士,日本埼玉大學地域文化研究科日本語學碩士。曾任職於電視及雜誌媒體、科技公司、法律事務所擔任翻譯及口譯工作。譯作有《邏輯思考的技術》《發現問題的思考術》(皆由經濟新潮社出版)。

书籍目录

給設計以靈魂:當現代設計遇見傳統工藝-目錄導覽說明
前言:給設計以靈魂
推薦序:如此的老靈魂,赤子心!官政能
推薦序:知道「未來」,才會開始思考「過去」的重要李建國
推薦序:有靈魂的人造物陳禧冠
推薦序:設計魔法點石成金,傳統帶動未來新生命張光民
推薦序:王志仁
第一章岐阜縣美濃的和紙
與抄紙匠師的邂逅…………
在塑膠的全盛時期…………
美濃和紙的現況…………
第二章石川縣輪島的漆器
與高州堂的邂逅…………
完全站在使用者的立場…………
漆器產品的魅力…………
第三章福井縣鯖江的眼鏡與時鐘
活用眼鏡技術的時鐘研發…………
如何傳達的重要性…………
第四章新潟縣燕市的餐刀具組
西餐餐具的產地──燕市…………
應該如何推廣高檔產品?…………
【專欄】地方的心聲:(財)新潟產業創造機構黑川玲
從事活化新潟縣生活產業二十年
一個步驟,至少需要十年
培育企業的設計力
第五章神奈川縣小田原的拼木工藝
與拼木工藝匠師露木氏的邂逅…………
【專欄】地方的心聲:(股)露木木工所 露木清勝
身為第三代的三十年
與喜多大師共事
第六章佐賀縣有田的瓷器
低價競爭下難以生存…………
「HANA」——花盤的誕生…………
活化地方產業的監製人…………
【專欄】地方的心聲:有田七藏/傳平窯池田和史
與設計師的合作以失敗經驗居多
監製人的彈性
以什麼決勝負
喜多流的宣傳術「創造一流」
「有田七藏」的成果
後記…………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給設計以靈魂:當現代設計遇見傳統工藝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