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Jamie流行銷

林之晨 智園
出版时间:

2012-3-14  

出版社:

智園  

作者:

林之晨  

页数:

288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當大眾媒體節節敗退,廣告投資效益低落,現代企業的行銷該何去何從?  2011年,蘋果在全球賣出了近1億支的iPhone。也就是說,光在這一年當中,全世界每75個人,就有一個人買了支iPhone。同年第四季,蘋果還賣出了1,540萬台iPad。這個數量,比同期全球桌上電腦的市場還大,也比PC市佔率第一的HP賣出的筆記型電腦還多。  這些智慧裝置上搭載的「Mobile Internet」,很快,將會「重新發明」這個世界。  你想,當初「Internet」還被我們拴在桌面上,它就已經能夠重新發明出版、零售、遊戲、電影、音樂、廣告、通路,甚至還有社交。現在,這隻猛獸脫了韁、長了腳,可以跟著人們到處跑,請問這個世界,還有什麼事情能夠不被它重新打造?  所以,「行銷」當然也沒辦法倖免。  這裡所謂的行銷,不是那種「在家賺錢」、「網站衝人氣」的不入流伎倆,更不是什麼「粉絲加油讚」的選舉口號。這裡的行銷,是紮紮實實從產品、定位、價格到客戶,不斷的去改良商業模式的「市場學循環」。  也就是說,既然Mobile Internet將會重新發明行銷,那你,就必須要「重新學會」行銷。而這本書,就是為了這麼一個念頭而寫的。  本書特地請到動腦雜誌社長王彩雲,在每章的結尾,用媒體人的角度去提出她的心得和觀點,千萬別錯過這些她與Jamie間的精采對話。

作者简介

  林之晨(Mr. Jamie)  appWorks之初創投創辦人暨合夥人,台灣大學化工輔經濟學士,紐約大學史騰商學院(NYU Stern)企管碩士,主修財務、經濟與創業,透過著名的「appWorks 育成計畫」,已經幫助、投資了超過80個網路公司。  他有13年的網路產業經驗,專長跨足行銷、產品、通路、媒體、財務以及管理,曾參與創辦過哈酷網、碩網資訊、Sosauce以及Muse Games等網路公司。

书籍目录

主文目錄:推薦序台灣廣告主協會理事長 王正明推薦序前華碩Eee家族事業部經理 李信宜推薦序台灣奧美互動行銷公司 董事總經理 張志浩作者序 新新Marketing來了前傳:大眾媒體之死 序曲:網路不是你想得那樣A面:Jamie流行銷 | 新新MarketingA-1 對準,目標客戶A-2 推廣,工作A-3 產品,用來和顧客交換價值B面:APP行銷 | Mobile MarketingB-1 行銷的AppsB-2 行銷一個AppOne More Thing案例目錄:01.盜版殺了音樂產業02.乘著噴射機,黃哲斌棄船告別大眾媒體03.開心農場改變台灣市場04.Blendtec:制霸北美果汁機市場的秘密武器 05.Dropbox:為什麼Dropbox大成功06.Wooga:A/B測試優化之路07.Lativ:年收上看20億08.GoodLife好生活:開張一年賺一億09.SmugMug:5.4億的小生意10.GQ/Vogue:i-pad營養午餐11.PayPal:虛擬的實體卡片12.Dropbox:昂貴的行銷課程13.Coca-Cola:可口的不只是可樂14.BMW:方程式賽車的高張力體驗15.Tiffany & Co.:這輩子,我們一起吃早餐16.GoodLife好生活:行動團購導航17.Starbucks:隨行卡不必再隨行,卻更便利18.Zipcar:發動雲端租車19.Nike:鼓勵人們自強不息20.Chase銀行:手機「攏」支票21.Apple:用iPhone買iPhone22.Domino’s:上億美金的手指外送23.Jashami(甲蝦米):手指外送百貨24.iSpark電子童書城:沒有邊境的幻想世界

章节摘录

  開心農場改變了台灣市場  Facebook 雖然早在2004年就在北美校園推出,但是真正在台灣大規模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其實一直到五年後,也就是2009年的夏天。在那之前,Facebook 早在2008年6月就推出繁體中文版本,也在全球其他地區橫掃,累積了超過2億的活躍使用者。但無論如何,它就是吸引不了台灣消費者的廣泛使用。  分析其原因,其實是因為Facebook原先主打的效用是和同學、朋友保持聯絡,以及上傳、分享照片。但是在台灣,要保持聯絡,早有PTT 和MSN Messenger 兩個普及率很高的工具。要分享照片,更是有無名小站、痞客邦等多個服務可以選用,幾乎呈現飽和的狀態。所以即使是在世界各地受到歡迎,又提供繁體中文版本,但Facebook原來的價值提案,對於台灣的消費者來說,就是不足以吸引他們琵琶別抱。這一點,在2009 年有了重大的改變。  在2008 年,Adobe公司經營的Flash播放器有了大幅度的進步,他們在這個原本被拿來播放網路動畫、YouTube影片和製作動態網站的工具軟體上添加了許多開發線上遊戲必要的功能──像是動態檔案下載等等,讓許多遊戲開發商開始在上面製作輕量的「休閒遊戲」(Casual Games)。而其中又有不少開發商把這些休閒遊戲搬到Facebook 平台上,成為了所謂的「社交遊戲」(Social Games)。  這些社交遊戲特別重視使用者間的互動,因為遊戲開發商發現,當人們在Facebook上與朋友們一起遊戲,什麼東西都變得特別好玩。沒錯,還記得嗎?跟三五好友在一起,即使只是在泡沫紅茶店聊天、打牌,也很好玩。而社交遊戲說穿了,就是同一個概念。接著,就有開發商製作出了符合華人消費者胃口的「開心農場」。  短短兩個月之間,「偷菜」成了台灣人的全民運動,打開電視,盡是這些城市農夫們所創造的趣聞──老公老婆因為偷菜要離婚,同事因為偷菜而反目。當然這只是少數極端的例子,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偷菜,讓他們認識了Facebook,開始使用這個服務,而最後也把實名制和真實人際這兩個重要的運動,帶到了台灣。  搭著iphone、android,網路滲透到每分每秒  2007年出現的iPhone,主打的正是「把整個網路帶在手機上」(The Internet on Your Phone)。它搭載了強大的Safari 瀏覽器,不僅可以完整的呈現大多數網頁的內容,兩隻手指輕輕一抓,更可以輕鬆的放大縮小。接著2008年推出的第二代iPhone 3G更是支援飛速的3 . 5G傳輸,從此彷彿整個網路真的就在你指尖,從此出門再也不必先把資料查好,因為任何網頁上的資訊,你隨時都可以在手機上打開。緊接著在2008 年底,Google也和HTC合作,推出全球第一款Android 智慧手機。除了和iPhone一樣強大的瀏覽和上網功能,相對於iPhone的封閉,Google 的Android作業系統刻意選擇了開放的路線。  賣App跟賣Apple一樣多  iPhone 和Android 所帶來的轉變,並不僅僅是把整個Web世界都帶到了人們的口袋而已。這兩個平台的興起,還帶來了另一個全新的宇宙─所謂的「App 生態圈」。  這兩種智慧手機可以說都是當代科技的結晶,除了觸碰式大螢幕、飛速的處理器之外,它們往往還搭載了其它非常先進的電子裝置,舉凡GPS全球定位系統、前後相機、震動馬達、陀螺儀、人體感知系統,到最新的聲音辨視裝置,通通被塞進了這些迷你電腦裡面。  由於這些工具太新,制定網路標準的W3C組織根本來不及把它們納入HTML規格裡面,這迫使兩個平台必須要自己設計應用程式介面( 俗稱API 或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好讓其上的應用程序(Applications) 能夠有效的利用這些硬體功能,來提供使用者更好的服務。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iPhone 上市一年後,受到Facebook 平台成功的啟發,蘋果決定把這些API 開放給第三方開發商使用,讓他們也來為iPhone 製作Killer Apps( 殺手應用)。又為了讓這些  應用能夠更方便的交到使用者的手上,蘋果更進一步推出了App Store應用商店。基於同樣的道理,2008 年中問世的Android,也搭載了Android Market 應用市集。  而殊不知當年這兩個陣營看似自然衍生的策略選擇,卻讓這個世界從此大幅改觀。


编辑推荐

联合推荐台灣廣告主協會理事長 王正明動腦雜誌社長 王彩雲前華碩Eee家族事業部經理 李信宜台灣奧美互動行銷公司董事總經理張志浩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Jamie流行銷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