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來了一半的末日
木馬文化(讀書共和國)
詹姆斯·哈維·康斯勒(James Howard Kunstl
「我們原本的世界已經毀了。」「只有裝了機器的那部分而已。」預言發生在美國,不遠的未來。恐怖攻擊的陰影終於成真,失去了石油的世界,同時也失去了電力、科技與秩序。羅伯:原本在軟體公司上班,在大爆炸之後攜家帶眷回到岳父的家鄉鬱林鎮,但妻子珊蒂卻在腦炎疫情爆發後撒手人寰。女兒吉娜死於接下來的大流感,兒子丹尼爾也離家出走,如今靠著當木工維生。羅倫:羅伯的好友,也是第一公理教會的牧師,信仰卻跟著大爆炸一起動搖了。他只想跟羅伯一起開間洗衣店。珍安:羅倫的妻子。每週一晚,珍安會與羅伯做一夜夫妻。由於缺乏適齡的單身女性,羅倫似乎也不再與珍安行房,於是三人便維持著這樣難以言說的朋友關係。布蘭妮.畢維特:在墨西哥流感肆虐後,成為鎮上少數年輕女性並活了下來;跟西恩有個七歲的女兒莎拉。當丈夫被偉恩.卡普的手下莫名其妙殺害、房子又毀於祝融之後,她開始尋求羅伯的幫助。傑瑞.柯普蘭:鬱林鎮的醫生。本來是家庭醫生,但現在什麼病都得看,現實逼得他不得不成為高明的外科醫師。大流感奪走了傑瑞的小女兒芙恩,雖然他自己就是醫生,卻仍然束手無策。「末日」之後,羅伯像個行屍走肉,每天敲敲打打度日;直到他親眼目睹西恩無故遭人槍殺、留下少妻稚子,他開始想要幫助人——做些什麼——幫這個世界恢復秩序。當他在火災中救了布蘭妮一命,被眾人推舉為鎮長,他和羅倫決定,那怕只有一雙手,他們也要重新打造這個世界。這個屬於他們的,很小的世界。
詹姆斯.哈維.康斯勒(James Howard Kunstler)「因為我相信很多人都跟我有相同的感覺:難看的高速公路線道、停車場、住宅區、大型商場,沒落的城市和被蹂躪的鄉村——這就是大多數美國人日復一日居住和工作的環境。」出生於紐約市的康斯勒,父母親是猶太人,在他八歲時離婚。他的父親做的是鑽石買賣,而康斯勒大部分的童年是跟他的母親和繼父一起度過。因為每個夏天都在新罕布什爾州的男孩夏令營度過,遂非常熟悉小城鎮的精神,這也成為他日後許多作品的基調。從他的幾部作品《Home from Nowhere》、《The City in Mind:Notes on the Urban Condition》以及《沒有石油的明天》中,他大膽碰觸美國的禁忌話題,即「後石油時代」;他相信,未來世界的命脈並不掌握在充滿高樓大廈的都市中,而在加強連結小城鎮與鄉村。「我們必須重新恢復鐵路系統的光榮,如果我們希望保持一個團結的國家。」《只來了一半的末日》正是作者對「後石油時代」的想像,以及他「新城市主義」的前身,結合了他所深信的小鎮精神,與人性善良。譯者簡介 黃思瑜台大外文系畢業,英國巴斯口筆譯研究所碩士。曾任國際非營利組織總部秘書、自由譯者,現為美商公司專職口譯。譯有《未來一百年大預測》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