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藏传佛教要义(下)

萧平实导师 正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8  

出版社:

正智出版社  

作者:

萧平实导师  

内容概要

密教修学,皆由有相之观行法门而入,最终目标不离显教经典所说第一义谛之修証﹔若离或违背显教第一义经典,即非佛教。西藏密教之观行法—如灌顶、观想、迁识法、宝瓶气、大圣欢喜双身修法、喜金刚、无上瑜伽等,皆印度教「两性生生不息」思想转化,自始至终皆以淫乐法为中心思想,不能令人超出欲界轮回,更不能令人証得涅槃,绝非佛法。而其明光大手印、大圆满法教,又皆同以常见外道所说「离语言妄念之无念灵知心」作为佛地真如,不能直指真如。西藏密宗所有法王与徒众,都未开顶门眼,不能辨别,以「依人不依法、依密续不依经典」故,不肯将其上师喇嘛所说对照第一义经典,纯依密续为准,因此而夸大其証德与証量,动辄谓彼祖师上师为究竟佛、为地上菩萨﹔如今台海两岸亦有自谓其师証量高于释迦文佛者,然观其所述,犹未见道,仍在观行即佛阶段,未到禅宗相似即佛、分証即佛阶位,竟敢标榜为究竟佛及地上法王,诳惑初机学人。凡此怪象皆是狂密,不同于真密修行者。西藏密宗及附藏密之外道,举之不尽,学人宜应慎思明辨,以免上当后犯「毁破菩萨戒」重罪。密宗学人若欲远离邪知邪见,请阅此书,即能了知密宗邪谬,从此远离邪见邪修,转入真正之佛道。
序言
(节选)造此书最大之原因,则是观察密教以外道法代替佛教法义,处处说为更胜于显教之究竟成佛法门,如是以外道法冒充佛法,以喇嘛外道身冒充佛教僧宝,再以崇密抑显之手段而蚕食鲸吞佛教资源,以渐进和平之方式,灭亡佛教于佛子不知不觉之中,将又重演古天竺佛教灭于密宗手中之歷史。而密教法义之当代首领,首推达赖喇嘛及印顺法师﹔达赖公开推广无因论之缘起性空观,否定第三转法轮之唯识诸经,依宗喀巴之说而指为不了义法﹔復又暗中弘传双身法,说为究竟成佛之法﹔印顺法师则以显教法师身份而主动继承密教邪法,极力弘扬密宗黄教无因论之应成派中观,明为反对密教(指斥密教双身法),实际则以广弘应成派中观之无因论而护持密教,以此而否定 佛说之第三转法轮诸经如来藏妙义,由此故令密教之双身法获得生存之空间﹔如是今时显密二大师之弘传密教邪法,一明一暗,同令密教得以扩大其势力,同令佛教学人误以为密教真是佛教,其恶劣影响极为重大深远,不能不据实加以披露。

作者简介

儒雅温言铿锵意 踽踽宿贞菩提路
性海情山微妙旨 孤掌擎天狂流柱
引经书论挥竹篦 入泥入水和禅机
俯仰古今干坤戏 缀绻悬丝二十载
蓬莱因缘成熟时 人天同庆宣胜义
春城何处不飞花 华严圣境故人来
萧平实导师,于甲申(1944)年出生于台湾中部小镇农家。世代务农,祖父以耕读持家,父、祖皆为三宝弟子。13岁丧母,初识无常。少时即好打坐及方外之术,亦习金石、拳术、古文、针灸等。自小厌恶迷信,每斥神造世人之说,不信神能造人。
兵役期满后辞父离乡,于台北市觅职﹔五年后成立事务所,执行业务﹔虽游于世务,而乐于暗助弱小。
歷练世间法18年后,于1985年皈依三宝,鼎力护法,勤修福德。自修持名念佛,精进二年之后自成无相念佛功夫。
1988年,平实导师应邀在许居士家中佛堂开始讲说基本佛法,先讲五蕴、十八界法之缘起性空、四圣谛、十二因缘等阿含基本佛法,以《阿含经》中所说佛法为说法的主要内容。
1989年初,平实导师转进而改修体究念佛──参禅。从此开始常常住于见山不是山的境界中。十月初前往印度天竺,作为期15天的朝礼圣地之旅,多有感应。返国后,长时处于参禅状态之“见山非山”境界中,立即结束事务所业务,专心参禅。
因参禅始终没有结果,后来观世音菩萨开示,1990年11月,平实导师中止了原来在某道场的许多义工事务,于家中开始闭关,摒绝一切外缘,专心苦参19天后,在第19天下午,终于骊龙颔下得珠──明心并且眼见佛性──发明智慧﹔因为无人可以印证故,嗣即深入经藏,以三乘法义印证无讹。不久又经佛之召见,说明此世、往世因缘,给与印证。
鉴于末法时期外道猖獗横行于佛门中,正法日渐衰微,遂发悲勇,誓愿度众,随即应允追随导师修学者之请求,乃于1991年仲夏弘法度众,于中央信托局佛学社等三处主持佛法讲座及共修,六年不辍,同修渐众。
一九九七年二月与诸同修成立佛教正觉讲堂,六月成立台北市佛教 正觉同修会,继续演示《楞伽经、成唯识论、真实如来藏》,八月成立 正智出版社,散播大乘宗门正法之种子。着有《无相念佛、念佛三昧修 学次第、禅--悟前与悟后(上下册)、正法眼藏--护法集、生命实相之 辨正、真假开悟之简易辨正法、禅净圆融、禅门摩尼宝聚--公案拈提 (第一辑)、真实如来藏、宗门法眼--公案拈提(第二辑)、楞伽经详解第 一辑、宗门道眼--公案拈提(第三辑)……》等书问世。
因平实导师以如来藏作为证悟之内容,各大山头则皆同以意识离念灵知心,作为证悟之内容﹔各大山头因为与平实导师的法义不同故,联合起来抵制如来藏正法,令如来藏正法难以永续弘传。为免正法被如是常见外道法所取代,为护正法,平实导师毅然揭竿而作狮子吼,开始效法玄奘菩萨之方式,以破斥邪说之方法来显示正法的不同所在﹔如是弘传了义正法,面对诸方错悟大师、各大道场之庞大势力而无所畏惧。平易近人的平实导师,将所亲证之真理着书立论,作了这种大异常人的弘法志业。

书籍目录

《藏传佛教要义》又名《狂密与真密》网页之【内容连载】:§内文
第十四章 余诸邪见—恣意解释佛法修证之名相
第一节 密宗对四加行之误解
佛法中之加行者,谓「伏、除」二取,证得暖法、顶法、忍法、世第一法。此四法者总名「顺抉择分」。此乃一切种智中之所立见道位之前,为求大乘见道而建立之法,于唯识五位中,说此名为加行位所证四法。此四法者:谓大乘行者,于外门修学六波罗蜜多、广修六波罗蜜多,所谓菩萨外门广修六度万行满足者,为进修见道智慧乃至初地道种智,故修此四种加行之法,以证解脱果而不取涅槃,进修佛果。
四加行之法证,乃依四寻思、四如实智之观行而立。四寻思者,谓行者寻思「名、名义、名义自性、名义自性差别」,寻思此四法假有实无。然后现观:「若离能取之识——意识及前五识——则无此四法;而此四法所依之能取识亦非真实有。」如是现前观察,发起「明得定」而发「下寻思」,现观所取空,建立此位寻思之果为「暖」位。
再作寻思而发起「上寻思」,现观「名、名义、名义自性、名义自性差别」诸法皆是六识所变,故一切所取诸法(六尘万法)皆是假名施设,绝非实有;若无前六识,则无万法现前而可亲触。如是现观者,乃是依「上寻思」而现观「所取一切法空」,即此现观立为「顶」位,此是世间之「顶」法故。
依顶位之智,于「一切法皆无所取」已能印定;復依「下如实智」而观察能取非实——了知「能取」万法之觉知心(意识)非实、心顺乐之而能安忍。如是印前「所取非有」,顺乐后观之「能取不实」,说名证得「印顺忍」,是名「忍」法,「下如实智」具足。
证印顺忍后,印定「所取空」、顺乐「能取空」,復作观行而发起「上如实智」;依上如实智而不退没,如是心心无间——不曾起心怀疑自己现前观察所证之「能所取俱空」——双印能取所取俱空。从此以后,心心无间,不久后必入见道位——证得第八识如来藏而发起般若慧——或入第七住位、或入十行、十迴向位,乃至入初地等。以此「双印能所取空」,将来必入大乘见道故,说此位乃是世间第一无上之法,故名「世第一法」。
然而密宗古今诸师,由于未能取证此四加行法故,皆将此四种佛法名相之总名——四加行——擅作解释,以外道法之实质而冠以四加行之名义,令人误以为密宗之法即是佛法,并令人误以为密宗即是佛教。
譬如密勒日巴歌曰:《《施肥净信与加行,以五甘露作浸润》》,于《密勒日巴大师全集》之中,有如是批註:《《加行——密宗之准备性的初步修行,以为「起、正分」或大手印之修法、作为前行准备基础之工作。普通有四种,所谓四加行是也:一、十万大礼拜,二、十万上师咒,三、十万金刚萨埵百字咒以忏罪,四、十万供养曼陀罗、或曼达。》》(4-2-220)
如是所言,与真正佛法中所修之四加行完全相异,与佛法所说四加行无关。密勒之书中批註如是错误,阿底峡对四加行之解释亦復错会:《《修密咒的条件:一、梵行者……知真者无过。……。二、在家众:关于「知真者无过」这句颂文的意义,我有许多上师恩赐的教授:1、有位贤善的上师说:「如果菩萨了知有情的利益,而他的心又被慈悲所左右,那么无论他怎么做,都没错,而且其福德反而随之增长。」这是指证得小品忍位的菩萨。
2、某位圣哲说:「知一切法如幻,并明瞭彼真实性的瑜伽士,不会有任何过错。如说:『瑜伽士若知:诸法如水月,则彼将不受,罪福等所染。内外此诸法,是心且如幻,復非常非断,不分别二俱,执实毒不染。谁能见如是,知幻且无过。』」这是指:证得小品世第一法的菩萨没有过失。
3、关于上师福德比丘对「不生过失」的看法,应该阅读上师所做的那部论。他的观点是:即使初学者也没有过错。
4、其它的圣哲则说:「依照《圣迦叶所问经、授记变妇女经、吉祥最胜第一续、有义调伏续》,以及上述以外的其它密续和圣龙树、阿阇梨提婆等所造的那些论典的方式去做,就不会有过错。」意指:「知真者无过」是在证得小品顶位的时候。
5、其它的圣哲说:「引发一切法无生的胜义菩提心,并且已经在心中生出胜义菩提心的人也没有过错,因为明瞭诸法真实性者没有过错。」意指:「见真谛者不会有过错。」》》(6-257~258)
阿底峡如是解释四加行法之证量,与佛法完全无涉。阿底峡如是错会四加行,白教之大修行者陈健民亦復如是错会,皆是借用佛法名相而实说外道法者:
《《四加行就是在未得无上瑜伽部大灌顶以前,先应该要把四加行修好。现在我对于你们啊,因为你们年龄的关系,你们夫妇的感情好啊,兴趣也相同啊,所以就希望你们气功修好了,就可以开始依二灌里头的观想来修供养法:所谓男的供养女的,女的供养男的。
我虽说过这个话,然而呢,主要还是要这个四加行稳当了,才不会发生毛病。所以现在我要补充说明这个四加行的重要性。这是在表里头没有的。四加行的内容,一个就是归依、一个就是礼拜、一个就是百字明、一个就是供曼达。
如果你懂得五轮的本尊,五部空行母的本尊,互相可以由修供养法来作供养(由男行者以双身合修之法供养女行者,反之,女行者亦然)。假如有一边可以不漏点,无论男的、女的,有一边不漏点,都可以修这个供养法,……普通夫妇关系上讲起来呢,你如果是有供养的意乐,那么你偶然在供养的时候,你漏点放水的时候(你射精与女方的时候),你就想到这是供养对方,也还是多少有些功德。
但是目的既是要成就灵热,要成就拙火,你就不能像普通夫妇一样常常的多搞啊!所以呢,顶多一个月两次啊。并且行房时要观:在两眉间有一正三角形,内有文殊菩萨;这会使你们漏失的明点减少。
但是很多人并没有马上就把四加行的四十万都搞满了,所以我就特别把每一个都分成三段:譬如皈依,你先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然后,你把这个三皈依念完之后,又加上四皈依,就有金刚上师,再加上这个本尊、空行、护法,那么就等于七皈依的样子了。
礼拜呢,……或者是柔和瓶气啊,修到相当程度,可以投身拜下去,不会出甚么毛病了,再补充这种大礼拜;照道理呢,这个投身的才是四加行十万的这个大礼拜。……百字明也是一样的,你可以先念「阿」字十万,然后修「金刚本体莫捨我」十万,最后才修全部十万。
曼达也是一样地你先供这个东西的,然后供这个三十七个东西的,然后才再供三身曼达。……如果已经被金刚(勇父)所捨了,已经被莲花(空行母、明妃)所捨了,也就是如果被佛所捨了,被空行母所捨了,那你随做个甚么功德都不成啊!……你从前在他们的前面犯了很不少的罪,使他们不喜欢;莲花也是,使空行母不喜欢。
如果他们男的使莲花——即空行母——不喜欢;女的使金刚萨埵这些不喜欢,那么就随修甚么仪轨、修甚么气功、做甚么火供,都没得效的。所以由百字明把这些罪业清净了之后呢,你做一个功德,都会有天龙的保护,都会有佛菩萨金刚的垂怜,都把你们所有的功德记录起来,所以以后修行就没得障碍。因此男的应该是念「莲花本体莫捨我」,……女的就要「金刚本体莫捨我」。》》(32-250~254)
如是错会四加行者,非唯一端,復作是说:《《般若乘所说暖顶忍三者,即上三品,修此三者之法,分戏论、无戏论。戏论者,作禁住行,续云:少得暖位已,禁住行成办。无戏论者则行内行。
内行者续所云:远离业手印,智印相亦捨,行大手印母,离世间一切分别,修别摄支、静虑支,得五眼六通,为身曼陀罗,一切脉清净,现证身坛城,果位与般若乘同。庄严经论云:「依于禅定得神通。」又颂云:「显现一切法,无隔能相通,于彼真实理,无观一切见,如是法身圆,为清净相故;具慧诸形相;?行心摄持,如此乃成办,菩萨之等持。除意之所说,不见一切义,如增法光明,起坚固精进,法光明增长,唯是心上住,此后现境者,皆成心所现;尔时所取境,远离于散乱。」如上为暖顶忍位。彼又云:于彼唯剩有,能取散乱心,尔时无间定,迅速能了知,能取心亦离。时轮亦云:别持支等持,加持一切咒,依于静虑支,可得五神通。如是与上相同。简言之,依于别摄等二支,为加行道。》》(34-480)
白教上师如是,萨迦派之《道果——金刚句偈注》亦復如是错会错解:《《辛四、三暖相:壬一、分别前行暖相:虽于等引中修本尊身等,于其觉受之所现中昇起以前见闻之嬉戏事或希有之游艺等等,而心执其上;此处其它宗派说为放逸相,然本宗则主张其为以本身所作之因而生禅定,故谓分别前行暖相。
壬二、九界集摄之暖相:心无住于不观待心气集合而分别本身因者,谓九界集摄之暖相。所谓「九界」者,即是五甘露及四大种之气作用共九,以其等之净分可为自身之元气及心之所依,如以芝麻油遍涂于身而在,其相或如「果嘎哩嘎」鸟之颈羽,或如冰雪电霜之映彩,诸色纷然。
谓「集摄」,是以修行之力回气于内,行于一切脉移九界之净分,集摄于四坛城宫殿等。
所谓「暖」为:以其力加持含藏后,于觉受之所现中,觉见六道城邑或烟等相、或如来身等。
壬三、明点降集之暖相:以修行之力转气迴风,用拙火开解脉及融净分:1、其明点降之暖时,生明点痛。2、明点动之暖时,生乐。3、明点坚固之暖时,生功德。》》(61-159~160)
密宗如是自行方便解释佛法名相,而用以说明其所弘传之外道法等;然后向人说其如是修证为佛法上之修证。若有真正佛门行人说其四加行之修证时,彼等密宗行者由不解显教佛法真旨故,便谓显教修行者之证量粗浅,不解真正之四加行,而谓密宗所说之四加行方是真正之四加行;若究其实,却是密宗行者自生错会。如是错会而言已修、已证显教之法者,真乃误会之大者也。如是误会之现象,普遍存在于密宗上师与诸学人之间。譬如萨迦派之《道果——金刚句偈注》中所说:
《《加行道:暖(原註:分别前行暖、九界集摄暖、明点降集暖),顶(原註:外、内),忍,世第一法(原註:出轮迴、出世间)。……壬一、暖:此即四灌顶中之四种道,依此为积聚见觉受暖相智之因,故颂中云此为:「资粮道」。復次,由修四道而生四见者为「加行道暖智」,此中复分大中小三种暖:癸一、为易生分别妄计故称「分别前行暖」,此为小。 癸二、为以难生三分别妄计故称「九界集摄暖」为中。 癸三、为以极难生分别妄计故称「明点降集暖」为大。…。
「集」者:中集界中一切所生之暖,为中者,其景象坚固且能断外内之虫,得决不生恶趣,其它经典(密宗之经典)亦云此为中「忍」位。
壬二、「顶」位有二:癸一、外顶:以心气集摄于精血二脉之尖顶,外之有界顶则为世道之最上端。 癸二、内顶:内顶为中脉顶,以心气集摄于外相之阿字,为出世间道之下端。
壬三、「忍」:如此,以前无之无生法忍,于空性义理无所惧之忍,为「忍」。
壬四、「世第一法」有二:癸一、出轮迴法之世第一法:以心气集摄于中脉,遮遣能所二取分别之部分者为之。 癸二、出世间道法等悉圆足之世第一法:能得出世间初地以上之诸道悉圆足者,且能生身无漏(于此世证得「保持性高潮中绝不漏精之智慧」)、心无分别之因(详第九章所说双身修法中之乐空无二、一心不乱)而为无碍者。》》(61-432~437)
如上所举,密宗之无生法忍者,乃是以中脉明点、宝瓶气、双身法之合修,而能长住性高潮、并永保不泄明点者,为无生,为无生法之忍,自名已证「无生法忍」。復以此「无生法忍」而谓为四加行中之「忍」,完全不懂四加行之忍与无生法忍之大异其趣,亦完全不知此二修证在果位上之悬殊。如是而言无上密法之「果地修行」法门,原来却是以误会之「佛法」修证,而自矜于显教。
又如《大乐光明——金刚乘之大手印》一书中,作如是言:《《四加行:这些准备工作是为了进学更深密法而设计,它们可清净行者身、口、意三业之业障,使修道易于成就;也可以产生一些资粮使行者更易瞭解较深的密法;这种除障、积集资粮的过程常常被比成农夫耕田、种植,第一步要除掉石块、杂草,然后浇水、施肥等等,正如这些工作保证了成功的收成,同样地,这些准备工作保证密法修习成功。
简略列出四加行如下:1、皈依、发菩提心:从此成为佛子、大乘行者。2、供曼达:这是纍积福德资粮的方法。3、观想金刚萨埵及念诵百字明:这是清净业障的方法。4、上师相应法:这是获得上师加持的方法。》》(72-19)
如是四加行,与佛法解脱道及佛菩提道完全无关,而言能使密宗行者证得佛法上之证量,有何意义?復次,密宗诸师一向重视上师相应法;然而密宗诸师既皆未曾见道,所传、所修、所证皆非佛法,完全不具佛法上之证量,其弟子精勤而修上师相应法者,有何功德资粮之可言耶?唯能与上师于双身法上有所相应尔。
《藏密修法秘典》卷一如是言:《《四加行法,在密乘中,称为前行共道。显密二道所共修故,显密修者前导行故。》》(119-105)
宗喀巴所辑《皈依发心仪观行述记》中云:《《瑜伽行人修习密宗大法,应先修学四种加行,清净相续,积集资粮,获得加持,而后始易相应。四加行者:一、皈依发心,二、金刚萨埵百字明或三十五佛忏,三、供曼陀罗,四、上师瑜伽。》》(119-107)
如是所言「四加行」既是显密之共道,则应显密无二,云何密宗所说之四加行迥异显教至此严重之地步?不应正理也。由此可知密宗者,实乃假藉佛教名相及教相,而说外道法者;本质乃是外现佛教、内修外道法之附佛法外道也。
更有近代之密宗上师自创四加行者,譬如蒋贡康楚之开示:《《蒋贡仁波切在所有开示前,均以「将心转向佛法之四念处」开始。此四念,或曰「四共加行」,即1、人身难得,2、死亡无常,3、轮迴过患,4、业报因果。仁波切尤强调初机者应多方面参考这类数据,这是最基本的教义,应根植于我们心中。》》(181-48)
佛法甚深微妙,本已不易修证,今者蒋贡康楚更自创四加行,混淆佛法名相,令人更加不知所从。如是依于自意妄想而解释佛法名相者,在密宗之内屡见不鲜,所在多有,不胜枚举。如是作为,密宗上师代代仿行,则能渐渐转易佛法实质内涵而转变为外道法。
如是渐渐转易佛教内涵之作为,大众往往忽视而无觉察,不知其严重性,是故天竺佛教便在如此情况下,渐渐被密宗之外道性力派思想所取代,而令天竺「晚期佛教」本质转变成为外道法,佛教遂告灭亡,此即是天竺波罗王朝之「佛教」,即是认同应成派中观之佛教研究学者、及印顺法师所说之「晚期佛教」,其实已非佛教,衹是披着佛教外衣之外道罢了。
后来被回教国家所灭之「晚期佛教」,衹是徒有佛教表相之密宗性力派思想之邪教而已。是故佛教并非灭在回教手中,实是提前百余年便已灭在密宗手中;在回教军队消灭波罗王朝之前,已经没有真正之佛教存在,只余身披佛教外衣之密宗外道在弘传外道性力派思想而已,佛教在波罗王朝被回教所灭之前,已经完全消失于天竺也。由此缘故,说密宗渐渐转易佛教法义之行为,即是毁坏佛教之最严重行为;如是作为,而可言为「弘扬佛法」者,黑马亦可说为白鹿也。
第二节 密宗之不共加行
密宗又有不共加行:《《不共加行者:拙火、三脉、四轮、修明空。 外拙火:一切无缘上□(梵字,略之)自成亥母,内外莹澈。 心专一而修身中脉轮,如前观想,此为内拙火。 密拙火者,三脉集合处□(梵字,略之)红火遍全身、习拳法、六灶印、修带、身抖等(此诸密意请阅第二辑第九章),当行。 乐增长故、顶上罕向下,拙火照上,明点融化,脉中充满,不变本体无生离心者,是为密密真实拙火,具足堪能士,于大乐智慧修三身。 本来清净地,坚固摄持,于一切利众生事当令增长,乐亦增长(此说增长婬乐之法,详本章第三十二节引述)。》》(34-549)
修赫噜噶者,其不共加行与上文所举类似:《《观想:所有外境及一切有情融化入蓝光,光再溶入我,我后我的身体溶入光,从头从脚两端同时融化,越变越小,最后溶入我心中蓝色□字(梵字,略之)。□(梵字,略之)字逐渐从底部溶入那打□(梵字,略之),即□(梵文)之前缀,最后连那打也消失了,溶入空性光明。
此时起高度胜解:我心和吓噜噶心无二无别,如水入水,注观此法身,心并现起佛慢;心想我即是法身,这是「持死为道」证法身的简单禅修,它的目的在放下你的凡夫身,清净死亡,使圆满次第的光明成熟,种下得佛真法身的种子。
然后观想:从法身空的境界而出,我的心立即转化成肘至腕长度的蓝光,直立于八瓣杂色莲花中央的日轮上。然后想:现在我已变成圆满报身,并现起如是佛慢。这是简单的「持中阴为道」证报身佛的方法。此法主要目的在清净一般中阴状态,使圆满次第的幻身成熟,种下得真报身的种子。
然后继续:我的心马上从蓝光形式转化成吓噶,身蓝,一面二臂,持杵铃,和金刚亥母交抱。想:现在我已变成化身,并现起如是佛慢。这是简单的持「转生为道」证化身的方法,此法主要目的在使圆满次第九行证三身之修化身成就,并种下真得佛之真正化身之种子。此时你可以专注吓噜噶身上或念诵咒语;如果你念咒,就专注心中□(梵文)字,观咒语之各字母围绕□(梵文)字,并念咒。(原註:虽然这些是以吓噜噶为例,但同样适用于金刚亥母、密集金刚、大威德金刚等等本尊,不同的衹是本尊身、颜色等等观想差异)。》》(72-20~21)
復有五加行:《《凡专心学密者,必先修习五种加行,忏罪积福,始得闭关修持,可期成就。五种加行者:谓诵皈依十万,得入佛门故。礼佛十万,消罪供佛故。百字明十万,悔除无始罪障故。水碗十万,曼达十万,修集福慧资粮故。如是五种加行圆满修已。犹如秽布,已復洁净。然后取得本尊,依法闭关修持,直趋佛果,无有诸障。》》(119-81)
宗喀巴之加行等妄想如下:《《次修「空」性,如同死有,抉择我我所执五蕴无性,彼相悉灭,如捨旧蕴。此后乃至未入表中有字,所有一切配加行道,『教授穗』云:「趣向死没如加行位,胜解行地,是决择真实之加行性故。后由『过去有』灭,生『中有』位,如是由加行位临最后剎那灭,即最后剎那性极欢喜地无间道位。」初地之无间道,即加行道最后上品世第一法。以下十地配胎中诸位故。『庄严经论』亦云:「尔时速当证,无间三摩地。」于世第一法作如是说故。从入表中有字,乃至天身未满,是见修道,配十地位,『教授穗』云:「其后如中有生,色之后成入胎位。当知菩萨无间道灭后为十地,以此诸地有障在故。」》》(21-513~514)
宗喀巴与密宗古今诸师一般无二,皆认双身法中受乐之觉知心为常住不坏心,亦认打坐至无语言妄想时之觉知心为常住不坏心,如是而言「决择我我所执五蕴无性,彼相悉灭,如捨旧蕴」,其实仍堕「五蕴我」之中,五蕴相未灭,未捨旧蕴,觉知心即是「五蕴我」中识蕴之意识心故。如是坚执五蕴中之意识心为常、而说五蕴无常名为空性,完全误会 佛说空性之义,与诸常见外道一般无二。 佛说空性者,乃是说众生法界之根源——第八识如来藏,宗喀巴则以五蕴无常之空相作为空性,与 佛所说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故说宗喀巴仍然不知不解「五蕴空」之理,执识蕴之意识为不生灭法故, 佛说意识是生灭法故,是十八界所摄之有为法故。
宗喀巴既不能了知五蕴之内涵,而执五蕴中之意识为不生灭法,则与常见外道凡夫无异,仍堕「我、我所」之执,根本未曾离执,完全未起抉择慧,尚无顺抉择分,而言「彼相悉灭,如捨旧蕴」者,悉属空言,无有实义也。
宗喀巴復以如是「常见见」之邪知邪修,而配大乘菩萨法之十地修证,将菩萨十地之果证乱配一场,令初学者以为菩萨之修证果真如密宗之所说者,其实是以外道法代替佛教正法,其实是误导众生,其实与佛法之修证完全无关也。
宗喀巴常引显教诸经之文,以证自己之说为符 佛说;然若加以详实比对之后,往往发现宗喀巴所引佛语并非如彼所引之意,乃是宗喀巴断章取义之说;如是行为,屡见于宗喀巴之种种着作中,不乏其例。以应成派中观为其中心思想之印顺法师亦復如是,往往滥引经中佛语而断章取义,有时甚至断句取义,藉以附会己说。如是不诚实之现象,非是学佛之人所应为者也;彼等诸事,余已举证于拙着诸书中,读者详阅可知,此处从略。
密宗对于唯识种智之学,无力修证,索性加以否定(如月称、阿底峡、宗喀巴、歷代达赖、印顺法师…等应成派中观师)。其余天竺密宗诸师及藏密之红、白、花教诸师,悉属自续派中观师之流类,悉以「意识自己」而欲永续存在故,悉以意识自己而欲来往三世、相续不断故,故说此等诸人为自续派之中观师。
此等自续派中观师皆因不能证得第八识如来藏,是故不解唯识种智,然復不愿令人以为彼等不解唯识种智之学,是故便以随意解释之方式,转易唯识学之法相意义,将之转化成密宗得自外道之修行法门之义,而诳一切人,以之说为真正之佛法。
时日既久,应成派中观之黄教师徒亦復如是引用之,成为普遍误导众生、诳惑众生、取代佛教正统之密宗主流,真正之佛教于焉正式消灭,唯存表相佛教——弘传外道法而假名为佛法之密宗。是故密宗诸师自古以来,常用唯识等种智名相而作种种说法,令人以为密宗真正是佛教之修行宗派;如是现象存在,已歷千余年,至今未绝而更严重于往昔。
今观密宗所说如是四加行、五加行等,实与真正之佛法无关,而密宗中人自行如是施设,以与真正佛法中之四加行互相混淆。今时若不加以釐清,而日后若仍由密宗坐大者,则往昔天竺密宗淹没真正佛教法义之故事,仍将重演于今时之世界各地,则佛教势必从此永亡,不待月光菩萨降世之时而亡。
第三节 密宗荒谬之修集资粮法
密宗修集成佛资粮迥异显教,乃是自设之妄想。譬如以供献曼达作为修集资粮之法:《《復次,为积集顺缘之资粮故须献曼达,其法:观面前虚空中杂宝装饰之座上有莲、月,其上復有自己之根本上师,彼为三世诸佛身语意之体性,与金刚持无异,周匝一切传承祖师、及诸佛菩萨围绕,以自心所悦之相而住。
于其曼达盘上献七堆米花,为所缘之依凭,自性根本清净之吠琉璃地基上,四洲、须弥山、日、月、人、天,无不圆满齐备。復次,于世间界中悉皆充盈由自己悉皆无执之所供养一切资具,誓愿集积自主三世圆满受用身之一切善根,不观前面之一切客众,一再献供,祈请加持自己能生现证悟,禅定、无边功德相续。如是祈请,且持一定数量次。
復于上师生强烈敬信,谓「除遣违缘」:诵念百字明,及观自顶上金刚萨埵安住,一面二臂,持铃杵;佛母金刚慢母持钺刀颅器。二身皆白,以诸宝、骨饰庄严,金刚跏趺相交抱(即普贤王如来坐姿双身交抱受乐之像),其心间月轮坛城上白色吽字,由彼生甘露相续(由彼金刚上师与师母交合受乐而出生婬液甘露,连续不断出生),充盈薄伽梵金刚萨埵佛父母身中(充盈于上师佛金刚菩萨父母身中),復如云兴雨般(復观上师与佛母如夫妻坐姿行婬之行为一样),其甘露(他们行婬受乐而流出之婬液甘露)续自顶门而入(连续从密宗者自己之顶门灌入),消除一切黑相(以所观想金刚萨埵与明妃行婬之甘露灌入自身而消除身中种种不净之相),甘露续清净二垢道已(以如是甘露继续清净自己之尿道与直肠之后),復自二足心流出(復观此种甘露从自己之二足心流出),智甘露(所观想金刚萨埵与明妃行婬而流出之婬液甘露)盈满身中诸处(充盈?满自己身中各个处所),復诵黑鲁嘎百字明。如此积集资粮、净治除垢,经年纍月而行之。
以其二者之持数定量,献其数于上师,若其同口,则生大障碍及劣定;若异口,则生妙定及障碍少。》》(61-224、225)
密宗上师如是教令徒众:以七堆炒熟之米花,放置于曼达(供盘)内,而观想供养人天等,谓一再修此供养而可成就「成佛之资粮」;非如显教之以世间真正财物布施众生及供养三宝。若如是观想供养,而可成就菩萨之道、积集成佛之资粮者,则本缘部诸经佛说往世修菩萨行之种种利众诸行,皆可免矣。而此观想既非真实以利众生,云何可成就三大无量数劫方能具足之资粮?是耶?非耶?有智之人盍共思之。
復次所观想供养境界之相分,纵使成真,真能利益鬼神道众生,然皆唯利鬼神道众生(人天皆不受此供故),皆不利益人间众生,则与佛说「当于人中修菩萨道——于利人之中成就佛道」之教诫相违也。如是密宗祖师所设之献曼达,其意唯是欲令众生对上师生起绝对不疑之敬信,以便日后传授双身法时能信受不疑尔,终非真正修集资粮之道也,有智之人思之即知,必定不受其惑。
復次,所观想自己之上师,众中独尊,「周匝一切传承祖师、及诸佛菩萨围绕」,即是崇敬上师更甚于佛菩萨之意也。欲令密宗行者对其上师生起绝对敬信之意,企图极明,有智之人思之即知,勿需多言。密宗行者以此婬秽观想,想顶上金刚上师行婬所生之婬液灌入自己顶门而遍身中,欲清净自身,其实正如污泥洗衣,永无清净之日。如是修集「成佛资粮、清净污垢」,而言「如此积集资粮、净治除垢,经年纍月而行之」,欲求「生现证悟,禅定、无边功德相续」,无乃妄想无智者之所说、所修耶?如人缘木而求诸鱼,乌可得之?
萨迦派又言:《《…禅定(此禅定者谓双身法中一心不乱之乐空双运也)之因、资粮道功德果:即本颂中云:「由资粮道」者,此中又四:壬一、外形相资粮道:以观本尊上师不异,迎请于面前虚空,修五供(详第一辑所说),乃至受持究竟无学道灌顶(详第二辑第八章所说密灌慧灌第四灌)之间,能生三自性见之因,为「外形相资粮道」。
壬二、内密咒资粮道:上品由三要诀至下品心气集摄于脐轮之间,以此为生自生智见之因,为「内密咒资粮道」。
壬三、密灌顶资粮道:上品由三想,下品心气集摄于佛母莲宫之间(集摄于所抱明妃子宫之间),以此为俱生智见因之资粮,是谓「密灌顶资粮道」。
壬四、究竟实相资粮道:上品喜等十二明妃俱三想加持(对于与自己合修双身法之十二位明妃,皆以壬一、壬二、壬三之观想而加持之),至下品心气集摄于彼最胜蕊处之间(集摄于所抱明妃下体之内),以此为生极净最胜空乐见智因之资粮,为「究竟真如资粮道」。概言之,于积聚禅定之因,即承许为「资粮道」。》》(61-442~443)
如是以双身法而修诸观想加持,即是密宗萨迦派《道果本颂——金刚句偈注》所说之密宗资粮道修持之法。如是邪婬荒谬之法,而可言为佛法者,则此佛法不学也罢,唯益沈沦增贪而已,与解脱道及佛菩提道悉皆无关,云何可谓为佛法耶?
復次,密宗上师令弟子作是观想:想自己顶上有上师本尊与明妃行婬受乐而流下婬液甘露,从自己之顶门灌注身中,?满自身,以清净自己黑业。如是观想之法,除建立弟子对上师之绝对信心外,亦藉此而引生异性弟子对上师之贪着心,终至可以遂其共婬之意,如是即可达成共修双身法之目的,密宗之道即可流传不绝。所以者何?谓异性弟子既日日观想上师行婬,而以婬液灌注自身?满,则异性弟子不对上师生起共婬之意者,实亦甚难也。
由是之故,密宗上师与异性弟子共婬之事,乃是久修密宗法道之上师与其异性弟子间之常事,亦是上师与异性弟子间之永久秘密,不能令配偶与家人知之,亦不得令外人知之。由是因缘,导緻密教道场常有性丑闻发生,势所必然故;稍有不慎而泄漏与上师合修之秘密时,必令弟子之配偶与家人心生龃龉故,则使共修之婬行秘密爆发,往往喧腾于新闻媒体之上多日,便成伤害佛教之新闻。然实此等诸多丑闻,皆与佛教无关,衹是附佛教之密宗外道所为之事。
密宗本非佛教,而社会大众及诸新闻媒体悉皆不知,乃至佛教中之诸大法师亦悉不知真相,便緻密宗外道所发生之性丑闻一再伤害佛教名声,由此导致部份社会人士开始阻止家人学佛。于今之计,应当正本清源,令社会及新闻媒体普皆瞭解密宗之本质,令大众普知密宗实非佛教,则尔后密宗一再爆发性丑闻时对佛教之伤害,便可终止,否则佛教终将永无宁日。
密宗以如是上师相应法,令弟子观想上师与明妃行婬,而降下甘露清净自身罪业之行,作为修集佛法见道与成佛资粮之法,极为荒婬邪恶,本是恶见所生之法故;亦与修学佛道之积集资粮完全无关,根本不应作为佛法上之资粮道也。
第四节 密宗对缘起法之误会
密宗所言缘起之法,并非显教中所说之缘起法,乃谓中脉明点观想及宝瓶气之修证,与佛法中之缘起法无关。譬如萨迦派所说之三缘起:
《《壬一、迴风缘起:持心而迴风转气、迴风转气而持心,以其力产生种种跳、动、跑、喧哗等相。
壬二、景像缘起有四:一、身脉景象:心气集摄于遍动之精血左右二脉三十二脉结之匯合处,觉见隐蔽,心气集摄于七万二仟条极细微脉处、且觉知觉见自身极小进入自身脉干中等。 二、脉字景象:以心气集摄于心间之□(梵字:宗)等字处,如置「消除愚昧、黑暗」之灯,及以心气集摄于六道种子字,觉知六道之处等。 三、界甘露景象:若五甘露等分均摄于心间种子字时,觉见五种姓如来,增长眉间、密处之二种红白甘露力(详第九章之双身法所说),觉见三千世界之日月。 四、气景象:持地(原註:水火风)气等自住脐处时,觉见烟等相。
壬三、梦缘起:依前述景象时,前述之景象为因,以睡眠为缘,其景象所生之梦者为梦缘起。
如此,问:其梦之觉受与梦之缘起有何差别?则曰:梦觉受之因仅是持气,觉受果则仅产生梦马等等浮动之相,范围较小。
梦之缘起是:因——依内之四坛城诸多相异缘起;缘——则以睡眠为触缘;果——则生种种相异之梦,范围较大。》》(61-156)
如是所言之缘起,皆在观想中脉明点及修宝瓶气上用功,而非佛法中所说之缘起法——现观十八界之缘起性空——依十二因缘而现前观察蕴处界等一切法空,无一法具有常住不坏之体性。由是之故,密宗古今诸师于因缘法不能证解,所说、所修、所证皆是外道观想及气功等有为法故;如是修行,尚不能了知声闻初果之修证实质,何况声闻罗汉所不能知之菩萨明心证真所得般若智慧?故说密法虚妄,非佛法也。
亦如萨迦派「五缘起」之说:《《五缘起所圆满道:外缘起、内缘起、密缘起、真如缘起、究竟缘起。
本颂中云:「以五缘起所生圆满道」句,即是述此,其五缘起者:庚一、外缘起:为转气迴风及景象、梦等外境相粗略之所现。 庚二、内缘起:为心气集摄于脉字宫殿。 庚三、密缘起:为由断世间道而现出世间道身脉坛城等四坛城。 庚四、真如缘起:为初地以上之外验相昇现明点,内验相昇现气,真如验相昇现心功德。 庚五、究竟缘起:为融入四行于十三地。 如此,以五缘起圆满世出世间一切道者,谓「以五缘起所生圆满道」。》》(61-382、387~388)
如是所说缘起之法,皆在世间法、有为法、无常法之中脉明点气功上用心,所修、所证皆是世间有为漏无常之法,与解脱道及佛菩提完全无关,乃是外道法,乃是外于自心藏识而求佛法,名为心外求法者。
如是心外求法之密宗外道法门,竟敢诳唬佛教学人,谓其外道法上之修证可以令人证得佛法中第十三地之果证,而言「以五缘起圆满世出世间一切道」,而言如是修行之人即是「以五缘起所生圆满道」;如是以外道法代替真正之佛法,却说密宗方是最究竟之佛法——狂言密法是显教修法所不能及者,颠倒殊甚也。
第五节 密宗邪谬之无漏法
密宗所说之无漏法,亦復迥异佛说。譬如「三无漏」:《《本颂中云:「身无漏」者,转身脉处成化身,其中有二:一、身之秘密不可思议者:中脉顶髻不显。二、一切身者:为殊胜、非殊胜变化身者,其一切行以三律仪而调伏所化者。
本颂中云:「语无漏」者,转脉字处成圆满报身,其又有二:一、语之秘密不可思议:语量无能执,以外内均闻故。二、一切语者:以诸和悦语音为无量种种众生说法。
本颂中云:「意无漏」者,转界甘露处为法身,其又有二:一、意之秘密不可思议:法性如所有知;二、一切意者:有法尽所有知。》》(61-166~167)
密宗所说如是三无漏法者,亦是依于中脉明点及宝瓶气而说修证,与佛法完全无关。而彼等所说如是三种「无漏」之修行法门,仍以双身法为其中心思想,故主张以三种律仪——双身法中之身口意行——而调伏所度化之人。至于「意无漏」所说之法,仍未能离于双身法之「界甘露」——以精液为种子甘露;由是缘故,以精液之能生处为法界之根源,而观想密处有法身佛双身交抱婬合故能生一切三世诸佛,故说「转界甘露处为法身」,如是而证乐空双运、乐空不二者,即已成就法身佛境界,而言「意之秘密不可思议:法性如所有知;有法尽所有知」。
然究其言、观其行、察其证,皆是欲界世间之有为有漏法,并非无漏法;如是亲住之境界,余悉知之,并无不可思议之意密存焉。而彼等已证如是「意无漏」之密宗古今诸师,虽然自言于「法性如所有知;有法尽所有知」,其实完全误会解脱道及佛菩提,尚非二乘小果修证之见道者,何况大乘菩萨果位之修证者?如是而言三无漏、秘密缘起者,本质完全是外道,与佛法并无丝毫相应之处。
第六节 密宗对四缘之误会
密宗所说之四缘,亦悖佛语,完全在密宗所说之常见外道法上用心。譬如《大手印教授抉微》中云:《《按:修习大手印之四缘者,了达轮迴苦,决心出离,专修大印为因缘(一)。上师能与行者加持,及其本人之经验教授,能令行者开悟,故为修习大印之增上缘(二)。行者了达一切无明、分别、烦恼等皆为法身,能持为修习大印之道,此为缘缘(三)。一切行持,不离此法身上所显现种种,而此无依无护之大印,任何所作、任何时间无不相应,此为等无间缘(四)。如上四缘而以上师加持为主缘。且所谓根本上师者,即能令行者顿见明体之上师;金刚上师者,谓俱生之缘所能感召者,得师弟同体,永不分离,如彼金刚,不为他破也。且所谓瑜伽者,正以为法界本体,上师加持及弟子之得加持而见明体,三者本来同体,本来相应,故曰瑜伽也。此即修上师相应而通大印之理趣。》》(34-843)
当知四缘者,乃是一切种智中所说之八识心王中相应之法,无关外法。今者密宗将此四缘而说上师与弟子间修学乐空双运大手印之四缘,真乃不伦不类之说也。所以者何?谓四缘者,乃是八识心王间所显心行,与上师弟子间之关系无涉。密宗却言四缘以上师之加持为主缘…等,真乃误导众生之言也。如是以外道法而代替 佛之正法,即是密教所惯用之手段。
復次,密宗所言「师弟同体,永不分离,如彼金刚」者,有大过焉:如是则谓有情生命本体乃是未学佛法之前曾被分割,今由修学密法故,回復为「师弟同体」,而认为报身佛既是与「母佛」双身交抱之像,则弟子与上师合修双身法后,其灵体即因与上师交合而为一个法界明体,故应当将己明体经由下体运入异性上师身中,与上师结合,而完成双身法之修证,将来成佛时与异性上师永不分离、如彼金刚萨埵与佛母交抱受乐而永不分离之状。审如是,则法界明体是可分割者,是故后来亦可合併为一,永不分离如彼金刚。此真邪见,迥异 佛说,云何而可言为佛教之修行法门?密宗上师则以此为由,而鼓励异性弟子与其常相交合,以求成就「佛道」。
復次,《甚深内义》中,让蒋多杰云:《《四缘者,颂云:
于彼习气阿赖耶,因缘等咸集于此,中间显现增上缘。
由眼等根达于识,所缘缘者为色等,境中显现应了知。
又所谓无间缘者,彼彼灭已无间生,第六意识常现起。
初、因缘等习气咸集于阿赖耶识,前已述一切种即此处所谓因缘,若无此,则无因缘,其余一切有情之因如喻言之。如摄大乘论云:「阿赖耶识,如阳焰、如幻、如翳」,故无此识认持,诸非正分别种子颠倒因,则无有矣!必具阿赖耶识,已如上述。
二、增上缘者,颂云:于中显现增上缘,由眼等根达于识。由六识之增上缘者,中间显现五根及识根:眼根如葡萄,耳如新卷叶,鼻如双垂爪,舌如新偃月,身如腰鼓颡,皆是净色根。所谓色者,从四大之因出生,净者与识相连,且明显故,内种子成功能与相连故,为阿赖耶识所摄持故,显现五根其理不违。意根者,彼无间在阿赖耶识中生灭,又为六识无间所摄故,一说名为意界。又有谓第八识功能分出、能开意识生门,是属处类。所谓法处者,有为法处、无为法处,由彼意与法,即心与境之中出生缘起。
三、缘缘者即色等,境中显现色声香味触,有为法无为法等是。色者,为四大种或大种所造,凡眼所行境,显色形色是;声音、耳所行境,从执受及无执受种出生。香者鼻所行境,好香、恶香及其余香。味者,舌所行境,六味。触者,身所行境,轻重软粗、寒热、飢渴。法者,无为法,及有时显现之法,从有表出生;所取法,自在圆满法、?计法,受想思等。无为法者,六灭及空真如,彼等异名有八;略摄之,则为一切所了知境。
四、等无间缘者,颂云:彼彼灭已无间生。声闻乘差别部许为六识,各各灭后,无间之缘,虽然彼非必以灭为因也。解深密经云:前六识灭已。此意界与无间意说为一,由此传第八识无间意,在一切种八识中,如水与波,依阿赖耶识而动摇,出生无间缘,如前所述。前六识缘,若以一出生,无间缘亦以一出生;多出生,亦以多出生,如彼数相同。彼之灭者,指前六识灭时,作无间后缘相近,故曰无间。是故说彼无间而生,亦不相违。三十颂云:五与根本识,五识如何出,与识俱或非。根本识为阿赖耶识,五识与三缘相俱出生,此说与识俱之理,即此第八识,亦许为彼之增上缘,故由无间意出生已,乃有根尘识,此说或非正理。第六意识如何出生?三十颂云:「生起意识者,依止根本识,五识随缘现,或俱或不俱。意识常现起,除生无想天,及无心二定、睡眠与闷绝。」如上所云:五识中第六识,暂时摄于阿赖耶识,故不显现,余一切时皆出生。颂曰所谓第六意识者,即指此也。第六意识亦有无间,依于阿赖耶识之等无间意所分出。亦或谓第六意识分出,则与第六意识同已。又前六识若就果位上说,与三缘出生可符正理,瑜伽师地论云:四缘者说因缘,为心所生。若就胜义上言,一切从缘起生,成立彼等之一切说,为皆而已;如此引证,甚繁且止。如上释因缘已。》》(34-348~350)亦即(46-28~30)
如是所说四缘者,处处违背四阿含中佛语;亦违大乘经中佛语,復又违背诸菩萨论中意旨,不克一一枚举,且举其过之大者言之。
密宗之《甚深内义》所引《《如摄大乘论云:「阿赖耶识,如阳焰、如幻、如翳」》》者,『摄大乘论』文中并无此句;然有相似之句:《復有譬喻相:谓此阿赖耶识,幻、焰、梦、翳为譬喻故。此若无者,由不实?计种子故,颠倒缘相、应不得成。》意谓:阿赖耶识含藏种子之正理者,復有譬喻相:谓此阿赖耶识之含藏种子体性,故以蕴处界等犹如幻化、阳焰、梦境、如翳而譬喻之。此阿赖耶识若无者,则由不实之?计执种子故而产生之颠倒缘相(执蕴等实有——譬如宗喀巴之执意识常住不坏——之颠倒攀缘相)等现象与言说,应不得成立。是故《摄大乘论》所说之「阿赖耶识,幻、焰、梦、翳为譬喻故」所说之理,乃谓阿赖耶识实有,非如密宗所言之「阿赖耶识,如阳焰、如幻、如翳」,密宗上师不了真义,妄作情解,便生错会;更以书论贻误后人,非所宜也。
復次,彼《摄大乘论》文中,处处证成「实有阿赖耶识」之理,亦处处证成一切法之根源即是阿赖耶识:世出世间法皆依阿赖耶识而得出生;若无阿赖耶识,即无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今者密宗以未能证得阿赖耶识故,遂否定之,乃反其意而曲解曰:「故无此识认持,诸非正分别种子颠倒因,则无有矣!」则是否定阿赖耶识,妄谓:「若不执不证阿赖耶识,若阿赖耶识不认持诸法,则『一切邪分别种子之颠倒因』便得消灭」;密宗如是故意曲解论意而附合己意,印顺法师亦復如是,故意曲解《摄大乘论》之文意,颠倒而说论意为主张无有阿赖耶识,与论意完全相悖;如是作法与密宗诸师如出一辙,非是诚实人之作为也,如是所说焉得谓为佛法耶?《甚深内义》此段文中错解错引之处极多,篇幅所限,不克一一枚举,有智之人自能简择。
第七节 密宗自己发明之漏尽通
密宗古今上师所证之「漏尽通、无漏通」,亦皆不同佛法中之漏尽通。西密四大派之法皆是以双身法之乐空不二、乐空双运为修证标的,故其漏尽通者,乃以男女交合而至性高潮时之不射精:精液不外漏,或漏后能回收至腹中,而谓漏尽。譬如:
《《明点漏则所依退败者,其能为禅定中之障碍(密宗以双身法之大乐正受而一心不乱为禅定正修,若射精则不能长住性高潮中而长时一心受乐、一心不乱),故须守护(令不泄漏)。「六漏」者,即:生乐?满盈中漏、鬼魔习气梦中漏、病患诸扰液中漏、明妃作缘贪中漏、饮食不调觉中漏、行止不端过中漏。》》(61-419)。此乃谓精不泄漏而言无漏,非谓佛教正法中所说之烦恼漏尽也。由此可知密宗对佛教正法之扭曲解释,严重无比。
亦如:《《出世间道法等悉圆足之世第一法:能得出世间初地以上之诸道悉圆足者,且能「(在有)生(之)身(证得精液)无漏」、心无分别之因,而为无碍着。》》(61-436-8)。显教中之世第一法尚未亲证大乘见道,乃是四加行位之最后位,犹待证得第八识如来藏已,方入大乘见道位之第七住位中,犹待通达般若之别相智已,方入初地通达位也。是故密宗对显教所说之四加行内涵,完全错会,而以自意随便解释之,便用来「弘法」以误众生也。
復次,此文中所谓无漏者,乃谓生身无漏;谓于此世身上即修成物质明点(精液)无漏,而于乐空双运之际、心不分别种种身外之法等,谓为证得无漏之初地圣人也。以此双身法为基础而修道,若能融入密宗之「四行」者,即可成佛,名为究竟无学道,故云:《《…二地至十二地间则有十一种验相于「修道」,以融入四行为「究竟无学道」。》》(61-437)。究竟无学道者,谓修成究竟佛地之境界也。
《甚深内义》中言:《《所谓漏失者,所依身漏失地有四:即上下道及毛孔,余根门。能依心漏失亦有四:贪爱、无明、不正见(原文中少一,唯列三法)。四者捨已,得究竟果。》》(34-437)
《甚深内义》中,主张以双身法之婬欲第四喜大乐而可出离生死,故作是言:《《生死流转:颂云:
不清净迷乱有情,不知剎那之大乐,不知己乐向外攀,
乐坏乃生起三毒。不由己愿入轮迴,初为具乐之贪欲,
中者则为痴无明,復为离贪之瞋心。求乐自贪及悭吝,
嫉妒皆起作不善,是故堕落于恶趣。
谁流转?颂言:「不净错乱诸有情」,不知何者?颂言:「不知剎那之大乐(不知性高潮出现时之剎那大乐)」,何不知?颂答:「不知己乐向外攀(不知自己身中有此大乐而向外攀缘身外不实之乐),乐坏乃生起三毒(身外之乐终究会坏失,由坏失故便起了三毒),不由己愿入轮迴」,俱生智当由观察了别故。》》(34-435~436)
如是,密宗以双身法所证之欲界婬行第四喜大乐,作为究竟成佛时之报身佛常住大乐,故以修成「长住最高婬乐第四喜境界,而精液不漏失」,作为漏尽通,作为佛法之正修行。密宗所谓一世之中即身成佛者,精义在此;《甚深内义》书中所说者,意亦在于此,是故处处所说皆以隐语而说,以免密意外泄;由于显教中人不能知解如是密意,故名彼书为《甚深内义》。
密宗古今诸师,悉皆不知漏尽通之本质即是断除「我见及我执之现行」,又復错会我见与我执之内涵,而以不贪射精之乐及精液不漏作为漏尽,如是妄想肤浅之外道世间法,而谓为无上密法,有何佛法密意可言耶?《甚深内义》中更说众生由于不知自己身中具有如是大乐,而向外求乐,故轮转生死;殊不知密宗如是追求婬行中「俱生乐——第四喜」之乐者,正是欲界漏中最粗重之外乐因——外于自心如来藏而求身触外法之乐,正是「不知自己本有第八识涅槃之究竟乐,而向外求男女欲之无常乐者」,欲界众生因此欲界之男女欲贪而致受生于欲界人间故——唯除乘愿再来诸菩萨——乃竟以此邪见,而责众生之轮迴乃因不知贪求自身第四喜婬乐大贪所致,于漏尽通之误会严重至此,世无其匹。
《甚深内义》復云:《《漏有如下之次第:从一界乃至五界。时轮注『殊胜不变略摄』云:若明点漏失,则为生三界之因。「色界无男女二根,无色界无身,何故有漏失?」答曰:四无色界者,其普遍定中有空之水、空之火、空之风、空之地四者,故有漏失。四究竟天者,其普遍定中,有风之火、风之水等四者,故亦许漏失。于是乃至有火之四者、水之四者、地之四者,此则从广果天乃至梵众天之漏失因;如上十六色界与四无色界为二十处,皆由五大各各内涵五大小种为漏失因,由前所说因缘,故有老死。》》(34-355)
密宗如是胡言乱语,而仍有人信之、终生奉行不渝,真乃无知之极也。无色界虽有四天,实唯一界,非有四无色界也。復次,究竟天者,唯在色界顶,为五不还天之第五天,方名色界究竟之天也;色究竟天唯有一天,非有四天也。密宗不知三界之境界,而胡言乱语,更造成书论,遗误后人,非所宜也。
復次,无色界既无身根,故于欲界之十八界法中,唯有意根、定中法尘、意识三界现前,全无「有色根」等十五界法,不应言尚有四大之漏失也。密宗所说无色界定中「空之四大」者,乃是擅自发明之名相,实无「空之四大」等法可供无色界「天人」漏失也。四大之极微互不相涉故,故无所谓「风之火、风之水、空之地、空之水」等可言也;空则无物,不应言有空之地水火风也。凡此种种谬说,皆因误会《楞严经》中佛语真旨,故作如是妄语,皆是揣测之言尔。
色究竟天人唯是影像,非是物质之色法,乃是物质之边际境界,过此即成虚空也,是故言为色法之究竟处,故名色究竟天,不应言有「空之火、风之火」等物质色法也。如是天界已无密宗所言之精液漏失,由此可证:「密宗所言之漏尽通,只适用于欲界人间尔,完全不适用于色界及无色界也。」何以故?谓「唯有欲界之人间外道弘传此双身法,方能有受诸婬乐而不射精之情事故」,故精液无漏之法,只合人间外道有之,非诸天有此邪法弘传也。
若「四大之漏」所言可通者,则密宗诸师及诸密续亦应补说「人间之密宗行者如何修行可致四大之漏消除之法」;而古今密宗诸师悉不言此,应有大妄语之嫌。譬如莲花生之未曾证得此四大不漏之法,唯言婬液不漏之法,则应莲花生实际尚未成就密宗之佛果,尚未修证此色界无色界之「无漏法」故。审如是者,则密宗所说即身成佛之法乃是妄想,并非真能使人证得四大无漏之法。
復次,色界及无色界天人,若非菩萨证悟者而乘愿生彼者,皆是有漏之人——未断我见我执,然非密宗所谓四大之漏也。密宗上师不知佛语真旨,错会 佛所开示无漏之正义,而以精液之不漏作为佛法无漏道之修证正途。若密宗所言为正,则色界及无色界天人悉成已证无漏道之四果圣人也;然因 佛说色界天及无色界诸天人亦属凡夫,未曾证得无漏道,故密宗上师对于他人所质「色界及无色界诸天之无精液可漏者,亦应是证果圣人」一语,便不能置答,乃发明此说,妄谓色界天人及无色界天人仍有风大之火、风大之水……等漏失,故仍是有漏凡夫。凡此皆因密宗上师对于 佛说漏尽之真义不能得其正解,遂有如是《甚深内义》之无漏笑谭出现人间而流传之。
復次,设使将来密宗上师读毕拙着,而于无漏法之修证如实正修而符 佛说者,亦仅是声闻解脱道之行门,尚未可言是成佛之法也。成佛要赖般若种智之成就,及福德之具足方能成就故。是故诸声闻罗汉唯成小乘四果圣人,不能成佛,云何密宗可以说无漏即是成佛?不应正理!密宗对于佛法之误解,及依自意而作之妄解,如是严重,所说完全不同 佛说真旨,云何可称之为佛教之密宗耶?断无是理!而印顺法师竟强词夺理,为密宗张眼,强言密宗是佛教正统宗派之一支,迷寐至此,夫復何言!
第八节 密宗所证之四果五果
密宗擅将佛法中一切种智之名相,加以扭曲之解释,以符合其引自外道之双身法。譬如「四果」之说:《《由修道而生之受用觉受为诸法极净真实下固四喜之见,其亦谓:「以等流为灭白髮,以异熟为能做力,能为士夫增长相,以无垢转成无死。」……等流果者:若界净分固于脐(若性高潮时从精液及女方婬液所提陞之净分能安住于脐轮),脐轮轮周数掌际,如镜面或双覆口碗相对,以指触不可得,且甚白具光泽。如此,能去除白髮及皱纹,身之肌肤得转柔嫩。
异熟果者:界净分固于心间(若性高潮时从精液及女方婬液所提陞之净分能安住于心轮),以如遍入天子之力而无敌。
士用果者:界净分固于喉间(若性高潮时从精液及女方婬液所提陞之净分能安住于喉轮),舌能至眉间、二肩高圆、贪欲、身极暖热、生贪执、吮小舌乳(咽津),能多日不食,且身不憔悴。
无垢果者:菩提心固于顶轮(若性高潮时从精液及女方婬液所提陞之净分能安住于顶轮),其寿能达二百岁等,非永不死》》(61-300~303)
如是所言之等流果、异熟果、士用果者,余今释其密语隐义已,令诸已证般若之人阅而不禁哂之。若有多年研究唯识学、而真解唯识正义者,阅此密宗言说已,必定喷饭大笑。佛法名相而可如是随意解释者,则人人皆可如是自行解释;则人人皆可自谓已成佛道,所说之修证境界内涵不必一定符合 佛说意旨故。
密宗復又自创五果之说,混淆显教唯识一切种智之说:《《……是中,「离系果」乃以暖相之次第坚固从而于自他之身昇现本尊,语昇现密咒,意昇现无分别禅定相续不断。
又因此得尽知旁生等类之语,亦能应其语而语,凡诸所现能觉无碍,为「异熟果」。
復次,身内乐受不断(证得双身法之第四喜已,并能延伸至平常不抱明妃之一切时中亦可乐受不断者),纵以苦缘交迫而亦生乐不绝者,为第三之「等流俱生果」。
復次,烦恼倏息,八法之分别递减,一切之所执者小,为「士用果」或「无垢果」。
壬二、初宗趣时昇现之四果:亲见化身佛陀,自性中明现本尊,生起次第坚固乃离下劣身。以百种语向百种所化之众生说法,离下劣语。
心中昇起无根本、后得二位之定,离下劣意;以此等功德乃为「离系果」。
又穿山透壁而无碍,纳三千世界于一粟而无大小,能以一变多,復以多变一等,以此功德而为「异熟果」。
又以心气入中脉,双跏于尊母(若能以净分菩提心宝瓶气而入明妃之中脉内,并观想「本尊父母双运」于明妃之中脉内),无漏之乐得相续不绝者(而令精液不漏、长保乐触常存,而相续不绝者)为「等流俱生果」。
又、景象等诸定如其所有而止,所断不顺之类力小,对治之智力大,成妄进退者为「士用果」或「无垢果」。》》(61-444~446)
密宗如是而言唯识之「五果」,并引显教经中所说诸大菩萨境界之名相以自庄严,其实完全不实,误会唯识五果之义极为严重,显见唯是密宗上师之臆想夸大言辞尔。
此谓诸大菩萨如是等「果证名相」所说之菩萨五果内涵,要因明心见性而证得般若慧之后,发起根本无分别智而渐生后得无分别智;于般若之别相智具足之后,进修一切种智,通达般若见道之智、而起无生法之忍已,始进入初地;復积集福德资粮,广修布施波罗蜜,及进修一切种智,渐入诸地、圆满诸地功德后始得发起与圆满。今观密宗古今诸师所说言语、所着经续,其中所言般若等,显见彼等未有一人已证第八识如来藏。未证如来藏者,当知必无实相般若之慧,唯是相似般若尔。
然相似般若者,谓学地菩萨依 佛说如来藏之体性而说,虽未实证,而所说完全依显教经典阐释;所说虽非实证之言,然未敢妄以自意所想而说。密宗则非如是,纯就自意所想而说,名虽般若、其实绝非般若,尚不能言为六住菩萨所说之相似般若,何况能言为七住菩萨所说之实相般若?所说悉皆违背 佛说般若之意故,亦復违背六住菩萨所说之相似般若故。所言既非般若正说,尚不能与相似般若相符,何况能令人证得实相般若?由是可知:密宗古今诸师所造密经密续中所说密法,绝不能令人证得显教诸经所说之诸大菩萨境界;造续之人尚未证得第六住菩萨所证之相似般若故,更未证得第七住菩萨所证之实相般若总相智故,皆是依自意妄想而说故,皆是依外道之双身婬乐堕落邪见而说、而修故。
復次,离系果者,乃是断除我见我执而得离于三界繫缚之果报,非是密宗所说「明点观想…等世间有为法、所获得之一念不生、不分别外五尘之境界」也;而此一念不生亦不分别之境界,仍非真实无念、非无分别,仍有较细之「离语言妄念」故,仍有极细之「离语言而不能了知其意之妄念」故,此是证第四禅者所断之妄念故。然而密宗古今上师所说之一念不生,衹是离语言境而已,尚不能取证初禅,何况能断如是诸种妄念耶?故非真正之一念不生也。
復次,既住婬乐之境,而能观察乐之是否减退,故于乐受之中常作种种生乐之加行,藉以保持常住乐受之最高潮而不离于性高潮境界,则知受乐之中必有分别,焉得谓为无分别耶?是故密宗古今上师所说之无分别者,非如 佛所说第八识之真正无分别,而是妄以意识心之不起语言文字等相、便作为已住无分别之境中也,悉皆误会 佛说无分别之真旨也。如是密宗之「佛、十地菩萨」,误会佛法如是之巨,尚且不如正修佛法之学地凡夫,根本即是外道邪见者,焉得称贤号圣、以笼罩正修佛法之显教学人耶?
復次,神足通之穿山越壁、一多互变等,乃是世间修得之有为法,非是一切种智中所言之异熟果也。若有往世修学神通,而致今世出生后有报得神通者,方是异熟果之依报,而仍非真正之异熟果也;而此异熟果依报,仍非由密宗之双身法勤修所得也,乃由往世之修学神通加行果报所得也。今世若修双身法而求婬乐第四喜者,不久必定復失神通,得不偿失,婬乐违背神通之修证与保任故,必令神通丧失故。
菩萨则由广施众生以财法及无畏,故来世获得种种可爱之世间果报,此等方是异熟果也;谓由种种事行故,异身而熟、异地而熟、异时而熟之果报,方名异熟果也;或如密宗师徒之以外道法取代佛法,成破法者,来世必得三途果报身,失于人身,彼来世之三途身即是异熟果,异时、异身、异处而熟故,异熟果纯依正报而言故。密宗不解唯识种智之名相,妄以自意而解释之,便生如是笑话,今时不免平实之拈提阐释,正是求荣反辱。
復次,神通之修证,若以密宗所说之中脉明点观想及宝瓶气、双身法等法门而修者,永劫不能成就,神通非可依彼所说而修成故,密宗古今诸师皆未曾证得真正之神通故,皆是后人之渲染附会而成者故;极少数有小神通者,乃是报得,非依密宗之法而修得故。若真能依密教之法而修得者,今时应有极多密宗上师已得神通,云何现见诸多密宗上师皆无神通?皆需装神弄鬼而笼罩学人耶?
復次,异熟果者,乃是有情造善恶业已,来世或多世之后,获得可爱或不可爱之正报身,名为异熟果;或菩萨造诸净业福业已,而令彼菩萨未来世必定获得可爱正报身,名为「菩萨可爱异熟果」;或菩萨正修种种利众法行,令众生得于世利、法利,而于来世或多世之后,缘熟时现起种种可爱之依报,亦是「菩萨可爱异熟果」。
或菩萨初学般若,性障仍重,不知自省,乃对助其证悟之师作种种无根有根诽谤,或作种种抵制其师弘传正法之事,成就世间法界所说「欺师灭祖」之行为,导致来世受诸不可爱之果报,及种种障道之事出生,凡此皆属异熟果。由此诸报乃是异时而熟、异身而报,故名异熟果报,非如密宗所说能知旁生众生之语而与之言语者也。
復次,等流果者,乃谓众生因于往昔无量世之世间法熏习,故令八识心王之一一识,各各有自心种子从第八识中前后相等流注而相续不断,成就世间之「了境名言」;亦因由此八识心王之种子前后流注、相续而生,能生「了境名言」,是故成就世间法之种种果报,故名等流果。此果要因异熟果中之「异熟生」而有,非可独立存在;亦因此果而有等无间缘之功能示现,亦非一一识之等流果皆能?于三界中现,此属一切种智范畴,篇幅所限,暂置不论。
士用果者,乃谓众生因于异熟果、等流果故,处在三界中便有其世间士夫等用,谓行来去止、士农工商等种种世间行之果报;非是密宗所说修学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藏传佛教要义(下)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