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轉的符號女性
2009/05/25
藝術家出版社
賴明珠
176
无
自序 1994年以前筆者和多數從事視覺圖像研究的人一樣,關切、注視的是佔據藝術史篇幅的男性藝術家。因為藝術場域是由製造「文化產品」的強勢男性所集體建構。依據社會慣例與制式化的思考模式,「人」無分性別,通常在無意識中多數會遵從已被架構好的情境中應對生活。這樣的存在盲點多年來筆者並不自覺,直到1990年代初期於英國撰寫論文及閱讀後殖民、女性藝術論述時,方萌生性別的意識與省思藝術史中的性別議題。 1993年完成論文返台後,筆者開始著手收集多位隱身於殖民社會藝術階級底層的台灣女性畫家的文獻及圖檔資料。之後藉由口述訪談與田野調查,試圖逐步拼貼出,被遺漏的台灣女性視覺創作、個人生命史及社會中女性被壓抑、限制的歷史脈絡意象。 1994年首度於《藝術家》雜誌發表〈女性藝術家的角色定位與社會限制?談3、40年代台灣樹林黃氏姊妹的繪畫活動〉,是個人撰寫計畫的初步嘗試。當時選定出生於1910、20年代之交的黃早早、黃新樓姊妹,作為代表性的縮影,論述20世紀前期台灣女性掙破傳統規範,得以在視覺文化領域初露頭角的時代背景,並探討她們在日後創作中仍須面臨殖民政權與男權社會所加諸的層層箝制。1995年筆者又發表〈才情與認知的落差?論張李德和的才德觀與藝術創作觀〉,檢視、探索出生於19世紀晚期,身跨傳統書畫與近代東洋畫兩種視覺媒介張李德和的創作世界。 筆者嘗試分析張李氏文學藝術養成經歷,及她所編撰《琳瑯山閣唱和集》表露的才德觀與藝術觀,闡述一位兼融傳統儒學思想與近代繪畫知識的女姓畫家,如何在視覺與言辭表徵系脈中,演繹出過渡時期的矛盾女性形象。1998年撰寫的〈父權與政權在女性畫家作品中的效用?以陳碧女40年代之創作為例〉,則持續探討殖民政權與男權對女性在視覺表現領域的影響與介入。同一年又發表了〈日治時期留日學畫的台灣女性〉及〈閨秀畫家筆下的圖像意涵〉兩文,探討20世紀前葉台灣女性,如何在教育、官展或留學殖民統治機制中,跨出深閨門檻並活躍於公共藝術場域。在〈閨秀畫家筆下的圖像意涵〉文中,刻意納入對傳統漢人藝術圈中繪畫才女的討論議題,目的在凸顯被邊緣化漢人社會中文人畫系脈的傳承,以及傳統女性圖像所傳達另一種層面的表徵蘊涵。雖然官展系脈與文人畫系脈女性畫家圖像,在對照中顯示出分歧的意涵與不同的價值取向。但無論現代或傳統系脈的女性畫家,事實上都共同面對封建男權及殖民政權的雙重制約。 〈流轉的符號女性—台灣美術中女性圖象的表徵意涵1800s-1945〉一文,乃追溯從清朝中、晚期至日人治台的150年之間,女性圖像在傳統漢人紙本卷軸、彩繪壁畫或雕塑,以及在近代東洋畫、西洋畫的形式中,如何被建構成視覺性的「交流系統」與「表意系統」。「符號女性」作為一種視覺的「符徵」,實乃封建男權社會及現代殖民政權所形構的「文化產物」。不同時期被符號化的女性圖像,往往被掌控權力的男性賦予高度政治、社會、宗教或文化象徵意涵。然而當近代進步女性意識到自我的獨特價值時,被物化的「符號女性」則轉化為,女性主體用以「指涉」個人藝術理念的象徵符號。在歷史的轉折過程中,「符號女性」已非男性他者的掌中物。百年來在台灣美術長河中隨波流轉的「符號女性」,終於脫離他者主控,並成為女性自我詮釋、創造的符徵。(本文為摘錄)
20世紀前葉,台灣女性在日本殖民的時空背景下,因緣際會初次接觸到向來被漢人傳統男權社會視為才識禁臠的繪畫藝能,自此拓展出女性視覺圖像創作的流脈。 但在受限於政治與性別雙重箝制的社會脈絡下,近代台灣女性的視覺藝術實際上呈現頗多殊異的特質與面貌。《流轉的符號女性--戰前台灣女性圖像藝術》一書以台灣近代畫壇女性的繪畫作為書寫的核心,一方面企圖為早期台灣女性視覺藝術拓荒者立傳,一方面也從批判的角度探索圖像背後潛藏的權力象徵意義。 本書主要收錄有六篇文字,其中最早的一篇發表於1994年,最晚的一篇則發表在2006年。賴明珠這十幾年來,在不同時間、不同機緣所寫的文字,表達出她對台灣女性藝術及本土藝術的觀照。她表示:「台灣美術研究是近二十多年來,才成為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研究者觀照、對話的學科主題。在錯綜複雜、多重疊合的認同中,台灣美術的書寫也呈現多種『凝視』角度的詮釋面向。希望此書的出版,能夠提供給凝視流轉於歷史長河中台灣視覺圖像的閱觀者,一些再介入、再評價的思考空間。」 此外,本書旁及同時代並溯及傳統時代男性畫家筆下的女性圖像,論述作為一種表徵系脈的符徵,被物化、他者化的女性,在歷史洪流中流轉翻滾的符號意涵。 同時,本書邀請到石守謙及廖新田兩位學者撰寫推介序文,書末並附有參考書目及索引。是一本提供研究戰前台灣藝術史不可多得的著作。
賴明珠 1957年出生於台北市。 1980年**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 1994年英國愛丁堡大學東亞研究所畢業。 目前為**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系及中原大學室設系兼任副教授, 並從事於台灣美術史之研究。
序一(石守謙)序二(廖新田)自序(1)女性藝術家的角色定位與社會的限制──談1930、40年代樹林黃氏姊妹的繪畫活動(2)才情與認知的落差──論張李德和的才德觀與繪畫創作觀(3)父權與政權在女性畫家作品中的效用──以陳碧女1940年代之創作為例(4)日治時期留日學畫的台灣女性(5)20世紀前葉台灣女性畫家作品的圖像意涵(6)流轉的符號女性──台灣美術中女性圖像的表徵意涵1800s-1945參考書目索引
自序1994年以前筆者和多數從事視覺圖像研究的人一樣,關切、注視的是佔據藝術史篇幅的男性藝術家。因為藝術場域是由製造「文化產品」的強勢男性所集體建構。依據社會慣例與制式化的思考模式,「人」無分性別,通常在無意識中多數會遵從已被架構好的情境中應對生活。這樣的存在盲點多年來筆者並不自覺,直到1990年代初期於英國撰寫論文及閱讀後殖民、女性藝術論述時,方萌生性別的意識與省思藝術史中的性別議題。 1993年完成論文返台後,筆者開始著手收集多位隱身於殖民社會藝術階級底層的台灣女性畫家的文獻及圖檔資料。之後藉由口述訪談與田野調查,試圖逐步拼貼出,被遺漏的台灣女性視覺創作、個人生命史及社會中女性被壓抑、限制的歷史脈絡意象。 1994年首度於《藝術家》雜誌發表〈女性藝術家的角色定位與社會限制?談3、40年代台灣樹林黃氏姊妹的繪畫活動〉,是個人撰寫計畫的初步嘗試。當時選定出生於1910、20年代之交的黃早早、黃新樓姊妹,作為代表性的縮影,論述20世紀前期台灣女性掙破傳統規範,得以在視覺文化領域初露頭角的時代背景,並探討她們在日後創作中仍須面臨殖民政權與男權社會所加諸的層層箝制。1995年筆者又發表〈才情與認知的落差?論張李德和的才德觀與藝術創作觀〉,檢視、探索出生於19世紀晚期,身跨傳統書畫與近代東洋畫兩種視覺媒介張李德和的創作世界。筆者嘗試分析張李氏文學藝術養成經歷,及她所編撰《琳瑯山閣唱和集》表露的才德觀與藝術觀,闡述一位兼融傳統儒學思想與近代繪畫知識的女姓畫家,如何在視覺與言辭表徵系脈中,演繹出過渡時期的矛盾女性形象。1998年撰寫的〈父權與政權在女性畫家作品中的效用?以陳碧女40年代之創作為例〉,則持續探討殖民政權與男權對女性在視覺表現領域的影響與介入。同一年又發表了〈日治時期留日學畫的台灣女性〉及〈閨秀畫家筆下的圖像意涵〉兩文,探討20世紀前葉台灣女性,如何在教育、官展或留學殖民統治機制中,跨出深閨門檻並活躍於公共藝術場域。在〈閨秀畫家筆下的圖像意涵〉文中,刻意納入對傳統漢人藝術圈中繪畫才女的討論議題,目的在凸顯被邊緣化漢人社會中文人畫系脈的傳承,以及傳統女性圖像所傳達另一種層面的表徵蘊涵。雖然官展系脈與文人畫系脈女性畫家圖像,在對照中顯示出分歧的意涵與不同的價值取向。但無論現代或傳統系脈的女性畫家,事實上都共同面對封建男權及殖民政權的雙重制約。 〈流轉的符號女性—台灣美術中女性圖象的表徵意涵1800s-1945〉一文,乃追溯從清朝中、晚期至日人治台的150年之間,女性圖像在傳統漢人紙本卷軸、彩繪壁畫或雕塑,以及在近代東洋畫、西洋畫的形式中,如何被建構成視覺性的「交流系統」與「表意系統」。「符號女性」作為一種視覺的「符徵」,實乃封建男權社會及現代殖民政權所形構的「文化產物」。不同時期被符號化的女性圖像,往往被掌控權力的男性賦予高度政治、社會、宗教或文化象徵意涵。然而當近代進步女性意識到自我的獨特價值時,被物化的「符號女性」則轉化為,女性主體用以「指涉」個人藝術理念的象徵符號。在歷史的轉折過程中,「符號女性」已非男性他者的掌中物。百年來在台灣美術長河中隨波流轉的「符號女性」,終於脫離他者主控,並成為女性自我詮釋、創造的符徵。(本文為摘錄)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