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偽倫敦

柴納.米耶維 繆思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

2009  

出版社:

繆思出版有限公司  

作者:

柴納.米耶維  

译者:

吳宜潔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那一天,她關掉了倫敦--卻打開了偽倫敦!
偽‧倫‧敦,這是什麼鬼地方?
太陽像甜甜圈,月亮像貓眼;空牛奶盒可以當寵物,設計師的頭頂是針插,巴士可以飛上天,還有一座橋可以通往任何地方!在偽倫敦街頭,處處可見以垃圾、廢棄物改造成的古怪建築;有個破傘先生專管所有的壞雨傘,還能指揮它們做事;有個管制言語的喇叭先生,他所說的每個字都是活生生的;還有座幽靈城,在城裡連路燈、房子、紙張都有幽靈……。
偽‧倫‧敦,是鏡子裡的反城市,是搞怪又歡樂的異想世界!倫敦所有失落或損壞的物品,最後都會來到偽倫敦;這兒也接納了所有迷失或心碎的人們。
但是,偽倫敦的街頭也處處潛藏危險:巨大凶猛的肉食長頸鹿四處掠食,一幢平凡樓房內藏著危機四伏的熱帶叢林;而偽倫敦居民最大的生存威脅,卻是煙霧!
預言中的救世主終於來到偽倫敦,事情卻沒照天書上的記載進行!預言不準了,一切都脫軌了!究竟該如何對抗致命的煙霧?而,沒被選中的狄芭,得在短短幾天內逃避煙霧的魔掌、揭露事實真相,還得及時找到回家的路!否則,倫敦人將永遠遺忘她……。
英雄必然是天命注定嗎?預言一定會成真嗎?
打破傳統的奇幻世界,挑動腦細胞的文字遊戲,不按牌理出牌的冒險旅程--《偽倫敦》顛倒了新世代讀者的閱讀經驗,帶你領會想像力破格演出的爽快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偽倫敦 PDF格式下载



  香耶:
  当然,可爱的东西是你最喜欢的,所以如果真的有个蹦蹦跳跳的空牛奶盒跟着你,你也一定会给她起个最好听的名字吧。
  
  香耶,我读了一本书,女二号特别像你,叫做狄芭,她有点聒噪,很活泼,没什么责任感,看起来也和聪慧没有任何关系,没有梦想,和你一样。
  
  她和自己最好的朋友札娜来到了伪伦敦,札娜是伪伦敦的救世主,就像亚豆一样厉害,我想,如果我能看到狄芭和札娜的样子,那一定也和你与亚豆的感觉差不多,一个相貌平平,脑瓜一般,永远不可能和女主角沾上任何关系,另一个天生就带着灵性,每每出场都会吸引掉所有人的目光。
  
  在伪伦敦,只有空牛奶盒喜欢狄芭。
  
  香耶,她比你还要可怜巴巴,至少你的男人是脑瓜最棒的高木秋人。
  
  香耶,当我看到札娜为了伪伦敦第一次和黑雾交手受伤的时候,我一直在想,人到底是因为什么而会被选中呢?为什么被选中的人就一定会是那个人,即使他/她可能对自己将要经历的一切一无所知,他也会接受命运交给他的无限责任,为了那个伟大的目标而努力。而为什么可笑的跟班(那是狄芭在天书中的名字,就像你,可笑的跟班)就真的只能是可笑的跟班。如果冥冥之中有一个了不起的意志在操纵着所有人的一生,那他究竟是用什么样子的判断标准,而为什么,他的套路如此的重复,无趣,让我们看不到一丝丝的意外和希望。
  
  然而香耶,这个人不是这样的呢。
  
  被选中的人并没有成为那个人,可笑的跟班成了那个人。
  
  香耶,看到这里我几乎要哭出来,我想起了你,想起了《恶化》里的妻子,想起了好多好多个故事中我不记得名字的男男女女,如果他们有生命,看到这里也会快要哭出来吧,那可笑的跟班在那个时刻,成了意外的中选者,带着所有的不信任与不支持,带着自我怀疑和对未知的担忧,像每个傻乎乎的乐观的时刻,去做一件真正了不起的事情。
  
  香耶,在你的故事中,也就是我们的故事中,我们大概永远都无法超越亚豆女神,因为我们的故事是现实的故事,现实是被了不起的意志操纵的悲哀的既定路线,但在这个伪伦敦之中,在破伞都可以拥有自己思想,在长颈鹿都可以吃人的虚幻世界里,我们代替了亚豆女神,去完成全世界都认为我们做不到的事情。
  
  香耶,这个就是微光,是悲哀的现实不会出现的微光,但在拥有无限可能的幻想世界里,我们可以拥有这样的微光。而香耶,我们那么乐观,也许我们也相信,在现实中,我们也终将会看到这样的微光。
   见吉香耶


  不像哈利波特那种很魔幻 让人惊喜叹为观止 它是那种建立在科学基础上 一切奇妙事件都有理可据 每个繁华的都市 都有一个相反的吸收地 像 伪伦敦 所有被伦敦抛弃 丢弃的 不完整人类 变异的生物 废旧物品都堆积在此 这是本有意唤醒人类保护城市 保护地球的控诉书
  作者的想象力很令人佩服 看完完全不会有瞌睡的念头 等待着结局 却又迟迟不想让它结束


  2002 年在美国圣荷西举办的世界科幻年会上,尼尔· 盖曼的《美国众
  神》夺得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的桂冠,我和朋友在现场亲眼目睹盖曼兴奋
  地捧起沉重的银火箭奖座。然而,身为该年度雨果奖的投票人,入围作品
  中却另有一部作品最能吸引我的注意。后来这本小说更掀起本世纪初幻想
  文类创作的革新浪潮,成为类型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就是《帕迪杜街车
  站》,而作者正是英国的新锐作家──柴纳· 米耶维(China Miéville)。
  米耶维1972 年出生于英格兰的诺里奇,少年时代与母亲和妹妹居
  住在伦敦。“柴纳”(China)这名字则是父母亲从字典挑出来的“漂亮单
  字”。1991 年米耶维进入剑桥大学就读社会人类学之前,曾在埃及和津巴
  布韦工作过一年。1995 年取得伦敦政经学院的国际关系硕士学位。硕士毕
  业后,他到哈佛大学读过书,发现当地生活过于拘谨,缺乏地下文化,于
  是又回到伦敦政经学院,于2001 年获颁国际法学博士。博士论文《对等
  权利之间:国际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则在2005 年出版。米耶维也是个
  积极的政治参与者,2001 年曾代表社会主义者联盟参选英国下议院议员;
  也曾在抗议事件中遭到拘捕。也因此他的作品往往弥漫着浓厚的政治批判
  色彩。
  
  从第一部小说开始,米耶维的作品就和伦敦紧密相连。1998 年的《鼠
  王》是他攻读硕士之余的创作,故事取材自童话《哈默尔恩的花衣魔笛
  手》,只是把故事背景转移到了现代伦敦的下水道。主人公绍尔· 加拉蒙某
  日起床后发现父亲坠楼身亡,自己成为头号嫌疑犯,走投无路的他只好躲
  到地底,结果为鼠王所救,才了解自己的真正身世。混血的他不受魔音控
  制,因此成为向吹笛手复仇的秘密武器。然而,绍尔要对付的敌人却不只
  是吹笛手而已……尽管剧情相对直线简单,米耶维却成功地将当时伦敦地
  下音乐界风行的“鼓打贝司”丛林音乐融入了书页,使伦敦成为名副其实
  的都市丛林。至于绍尔在故事尾声时对鼠辈全族的谈话,也扎扎实实反映
  米耶维的政治理念,使地下世界的权力结构也能和城市发展一样与时俱进。
  倘若《鼠王》的成绩还不够亮眼,之后的《帕迪杜街车站》无疑是米
  耶维一鸣惊人之作。故事设定在巴斯– 莱格世界中最强大的城邦国家新科
  罗布森。在这里,魔法与蒸气工业技术并存,各种智慧种族,包括仙人掌
  人、鸟人、虫人、蛙人,乃至于肉体加装机械的改造人等群居其间,各自
  发展出独特的常民文化。表面民主,实则寡头的政治局面仍由人类掌控,
  并以秘密警察般的国民卫队遂行统治。从人口结构和地理全图来看,不难
  发现新科罗布森带有许多伦敦的影子。或者更贴切地说,新科罗布森代表
  所有历经工商发展、各种问题丛生,忙乱中却带有活力的都会形象。只是
  米耶维挑选的故事主线较倾向廉价故事传统,相对于缤纷复杂、巨细靡遗
  的环境描写和不时令人惊艳的旁支桥段,显得薄弱许多,也说明他尚未能
  完全驾驭超大规模的故事。饶是如此,光是新科罗布森的世界建构就已经
  令读者目不暇接,加上作者不时流露的机锋与批判,以及跨越科幻、奇
  幻、恐怖疆界,大开大阖的气魄,都使得本书成为迈入世纪之交备受瞩目
  的幻想作品。
  
  隔两年推出的同系列续作《伤痕》,米耶维将场景换成海盗浮城“舰
  队城”。由各式船舰所构成的海上城邦虽然曾在尼尔· 史蒂芬森的《雪崩》
  中出现过,但米耶维仍旧发挥社会人类学的专才,精心描述舰队城市中庶
  民到统治阶层的生活百态,以及沿途靠港岸埠的人文景观,颇令读者击节
  赞叹。作者明显将故事架构控制在可掌握的范围内,使得剧情更加紧凑刺
  激,城内各方势力的明争暗斗也逐渐浮出台面。米耶维描写动作场面的技
  巧也大有进步,后段所发生的大型海战堪称幻想文类中的经典战役。《伤
  痕》对于角色内心书写的深刻程度亦不让显露于外的“皮相”专美于前;
  作者也在访谈中自承本书在个人的记忆与失落方面着墨较深,整本书不仅
  刻画个人肉体与心灵的伤痕,也扩展至城市与世界的伤痕。从积极面来
  看,人人都必须透过这些伤痕重新认同自己、接纳自己。
  
  如果说《伤痕》带给读者的是个人自我的内省,2004 年巴斯– 莱格
  第三部曲《钢铁议会》则是政治色彩最为鲜明的一部。故事在二十余年
  后回到新科罗布森,此时在《帕迪杜街车站》中较具理性的反抗组织锐
  意不再,而由武装暴力团体所取代,暴乱与谋杀事件层出不穷。与书名
  相互呼应的是一列由反对人士以直接民主控制,在沙漠中踽踽而行、永
  不休止的火车。多年来它一直逃避国民卫队的追捕,却也是所有革命志
  士的精神象征。然而,纵使成功暗杀层峰要角,对革命大业而言,精神
  上的鼓舞仍远高过实质意义,甚至流于情绪上的宣泄。革命党人仍无法
  瓦解根深蒂固的统治结构,反倒全面溃败,更营造出敌国渗透破坏的有
  利条件。米耶维所批判声讨的对象不单只是极权政府,更把矛头指向抗
  议分子自身:我们真的已经做好大干一场后取而代之的准备,还是只要
  成就一个革命的浪漫传奇?
  
  2002 年,米耶维曾重返浩劫后的伦敦,创作出独立中篇《镜背镀面》。
  原居于镜子背后的异次元生物“镜像”大举入侵残杀,此时的英国首都已
  一片断垣残壁,只有包括主人公修尔在内的少数人类仍负隅顽抗。故事话
  分两头,一面描写修尔艰苦奋战的历程,另一面则从镜像的角度入手,诉
  说人类映照镜子及水面时,镜像必须完全模仿照镜者的一颦一笑、一举一
  动,简直是对他们的羞辱及惩罚。于是他们终于突破镜中世界,向人类反
  扑。尽管镜像的概念来自波赫士,米耶维却为其注入独具风格的妖异色
  彩,并透露镜像的先锋原来在几世纪前已悄悄混入人群,并带来“吸血鬼
  照镜不留影”的传说。评论家葛拉汉· 史莱特赋予本篇政治性的解读:我
  们日常生活中理所当然地剥削利用多少东西?要是这些物品有机会起而反
  抗,会是什么样的光景?结局时,修尔的抉择尽管出人意表,思索再三,
  却也不得不然。
  
  写完巴斯– 莱格三部曲之后,米耶维转而挑战青少年奇幻小说。他以
  自己最熟悉的伦敦意象为蓝本,别出心裁,一手打造出光怪陆离却不失温
  情童心的《伪伦敦》。然而,地下/黑暗伦敦的题材早已成为一项书写传
  统,读者所熟知的尼尔· 盖曼《乌有乡》和米耶维自己过往的作品。《伪
  伦敦》如何寻求突破?首先,他采取《爱丽斯梦游仙境》的套路,让个性
  鲜明、独具特色且超脱一般科幻奇幻逻辑观的人物与怪物丰富整座城市,
  使读者每翻一页就会有不同的惊奇。其次,作者在书中特别爱用各种文字
  游戏,经过大脑吸收转化后,往往能造成反差趣味,有时甚至成为解谜的
  关键。
  
  故事情节方面也看得到对传统的颠覆。乍看之下,整本小说仿佛重复
  着身负天命的少年前来拯救全世界的老套戏码,当事人也必定要历经预言
  中的种种试炼才能取得终极兵器,消灭强敌。然而,只消耐心阅读,就能
  发现真相并非如此。米耶维曾在访谈中提过:从小他就不认同“命运”或
  “神选者”的说法,认为如此结局早已决定,何来乐趣可言?他也不满意
  某些角色注定要成为其他人物的帮衬,可是这种怀旧的英式作风似乎仍存
  在于现代故事当中,譬如,有谁能想象没有蝙蝠侠的罗宾会是什么情况?
  因此,他决定要让跟班好好挑一次大梁。尽管本书定位为青少年奇幻作
  品,读者亦不难体察出作者的政治意识。故事里头表达出对统治阶层的腐
  化堕落,甚至与敌对势力勾结的极度嫌恶。而纵然有人不畏横逆,奋起抵
  抗,也得需要多数人挺身而出,才有可能扭转乾坤。或许《钢铁议会》中
  革命志士达不到的目标,终在《伪伦敦》中获得实践。
  
  自《帕迪杜街车站》出版后,米耶维的名字就和“新怪谭”(New
  Weird)文类紧密相连。他自己也俨然以意见领袖之姿,在2003 年夏季号
  的《第三选择》杂志客座社论中宣扬此一新兴运动的理念。新怪谭的故事
  颠覆传统奇幻赋予过多浪漫传奇的场域,改以都市为舞台,并结合科幻与
  奇幻元素,选择以复杂真实世界作为创作的蓝本与起点,文体和气氛营造
  则往往采用超现实及恐怖小说的手法,所关注的是实际或经掩饰改造的现
  代社会。承袭20 世纪60 年代科幻新浪潮(New Wave)运动的新怪谭其
  实在90 年代就开始发展,但作品多半过于前卫,仅在小众读者圈内流传,
  尚不能蔚为风潮。直到《帕迪杜街车站》带来史诗般的壮阔感受,而且米
  耶维的写作技巧也相对比较“平实”,因此成为第一部在市场上获得成功
  的新怪谭作品。只不过,就跟当年的新浪潮一样,幻想文类跟进潮流的脚
  步也特别迅速,现在的米耶维已不再讨论新怪谭的种种;毕竟有愈来愈多
  新作品依循同样的脉络与风格,因此他认为在2001 年至2003 年风起云涌
  的运动已逐渐落幕。虽说如此,我们还可以从《伪伦敦》的内容,看见这
  个堪称新世纪幻想作品最大变革的影响力。
  
  米耶维2009 年推出新作《城与城》,这部作品跨越推理、奇幻与主流
  小说的疆界,成为众多读者关注的焦点。展望未来,仍属年轻新锐的米耶
  维又会有什么惊世之作?无论是重回巴斯– 莱格或是造访其他反城市,相
  信他必然能够超越自我,写下撼动文坛的新页。
  
  (作者 林翰昌:《伪伦敦》名词审订者。英国利物浦大学科幻研究硕士,独立科幻奇幻
  撰稿人。)


  之所以对China Mieville感兴趣在于他名字里面有一个China,觉得很新鲜。当然,他的作品更加新鲜,和很多传统或者主流风格的科幻小说家不同,他的作品更多地看来是灰暗和充满一股铜锈味道的。很多人认为CM的作品中,风格大胆,在文字表达和叙述方式上非常规,走得路子相当野。而2007年出版的这本《Un lun dun》让人看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CM。这部充满了雨伞人、会走路的牛奶盒子、一本会说话和《银河系漫游指南》中机器人马文一样话唠的天书弟弟、还有把小说故事裁剪成衣穿在身上的Obaday、还有那个一直带着潜水头盔永不说话的Skool、半魂半人的Hemi…主角Deeba是个小英雄,传统的小英雄拯救世界的故事在这部小说中看上去依旧还是很有阅读的兴趣。这部基于现代社会背景的新版《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让人重新看到了一个同样可爱勇敢的新版Alice——Deeba。
  
  China Miéville是一个长得相当野性的男人,当然在采访他最新小说《The city and the city》时,他可以做得很矜持很学术很知识分子的样子回答那些他认为很有内涵很有品位的小说情节,但是不能否认这个人浑身上下充满了一股重金属朋克的味道。五大三粗。所以在这种印象下阅读这部小说,总觉得对不上号,就像你始终无法相信唱地下重金属的摇滚歌手会抒情款款地在台上大唱苏打绿的《小情歌》。而这部为小朋友而写的小说,至少从另一个方面了证明了这个生猛彪悍的男人其实并非外表一样的粗狂和叛逆,他也有内心童趣甚至可爱的一面。
  
  这部小说非要说无趣的话,我大概可以说“这就是一部《Alice in Wonderland》+《Neverwhere》的大杂烩。”和《The Graveyard Book》阴谋论一样都是老掉牙的套路。最多就是个加强版的童话。
  但是,每个厨师不一样,做出来的杂烩也不一样。这部小说中一正一反的两个伦敦世界也许只有在幻想小说家的手中才可以真实呈现。
  
  小说好在惯用的儿童故事套路中有所创新,至少你能坚持到最后发现故事的进展很多都不是按照我们惯用的思路在走。故事在每当阅读时发现有点老套或者俗落时会巧妙地改变方向。例如当我看到Deeba知道Heptical Collection时去寻找包括羽毛钥匙(Featherkey),乌有枪(Ungun)在类的制胜法宝时,以后这有一个类似皮尔斯.安东尼的《格鲁纳城堡》一样——又一个巨型RPG过关游戏——找宝贝打怪兽,但是China却没这么打算;另外,原来以为是主角的真命天女(Shwazzy)Zanna居然在出场数次后就闪亮消失了,很让人失望,而这个吃力不讨好的活交给了Deeba。于是小家伙们的华丽冒险开始了。
  
  评论这部小说很自然地联想到最近大红大紫的《The Graveyard Book》(中文简体版将由SFW最近推出)。在2008年轨迹奖中,《Un lun dun》获得了“最佳青少年小说”——有趣的是,那时尼尔大叔笔下的小家伙Owens还没成为现在这部长篇的男主角——所以我不知道CM知道一年后的雨果奖给了《The Graveyard Book》这本童书会是什么感想。不得不提一下,可能轨迹奖有这个对童书的爱好,2008年时的《The Graveyard Book》还只是一个短篇(大叔选集《M is for Magic》中的一个小故事),而这个小故事为尼尔大叔赢得了当年轨迹奖的最佳短篇小说。而现在看来,这部小说与其说和《The Graveyard Book》风格相似,还不如说明显带有《Neverwhere》的影子。采用镜像城市的点子在很多小说都出现,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尼尔大叔的《Neverwhere》——在CM的致谢中,他毫不掩饰地感谢了尼尔大叔,同时也感谢了《Neverwhere》所提供的写作灵感。CM的童书和尼尔大叔的童书具有的相同点在于:1.都是不是单纯的萌得可爱甜得透心的儿童读物,都是那种带有一种冷酷、阴冷、灰暗、甚至是血腥得充满哥特风格的童书,如此按照电影分级的话,都算不上是合家欢的片子;2.伦敦成了被解构的对象,行文充满了趣味;3.如果拍成电影的话,觉得蒂姆.伯顿最合适不过了。对比《Un lun dun》和《The Graveyard Book》,私人意见是这部小说看上去完整。《The Graveyard Book》中最后的镜头Owens离开踏上社会时,实际上更像是更大更华丽的一出舞台剧的序幕,而尼尔大叔就在这里嘎然而止了,不禁有点让人漠然——读者对主角Owens未来发展的想象空间更大而且更感兴趣;而在CM的这部小说,至少没有给观众一个空虚的结尾。另外,《阿努比斯之门》中的伦敦场景,会很自然地回想到小时候文学启蒙时的那些世界名著中的英国画面,让我觉得这种解构伦敦的方法也许会成为科幻复古风潮中的一种标志。另外,这种类似的小说中,尼尔大叔的《Stardust》、Keith Donohue的《The Stolen Child》和《Un lun dun》相比,前者太浪漫太情色而后者又太文艺太严肃了。中间位置的《Un lun dun》刚刚好,童书的味道十足。
  
  童书得很资深的感觉。
  
  小说中最出彩的几点在于潜水人Skool在最后的身份大揭秘,还有文中随处可见的双关语/谐音、甚至是把car的上下倒写来象形表达Un lun dun中的渡海的一种交通工具。大体上故事就是童书的小英雄打大魔王,但是随处可见的细节却足以见CM的细心构思。因此小说还是颇有看头的。没看过台版,不知道译者是不是很后悔翻译这本书;也不知道国内有没有开始翻译这本书——CM不按常规的出牌的方式确实会让译者头疼。单从小说的出版价值上看,既然《The Graveyard Book》市场反应好的话,那么这本《Un lun dun》也不会差。
  
  公正地说,这部小说虽然做到“处处惊喜、出处精彩”是不可能的,但是对CM而言,他所一直希望的“weird fiction”的效果明显是达到了。古怪得够味,因此在众多幻想作家的换味作品中,这部小说显得是如此具有特色。
  
  
  附另外毫不严肃的随机Tips:
  1.这部小说告诉小盆友们要爱护环境,尤其是要保护大气环境,防止环境污染。至少这本书的教育意义是父母又有了一本可以寓教于乐的小说——如何保护我们的地球。其实还可以写一本将全球气候变化、温室效应的童书,例如坊间流传的那个一条船上的冷笑话。
  2.小说中的插图是CM自己画的,很另类。
  3.告诫小盆友们不要随便地到处乱跑,尤其是不要随便进那种没人管理的屋子(这部书和动画短片《Alma》都说明了这一点)。
  4.正义战胜邪恶不是一个人的事,是一帮兄弟的事。所以告诉小盆友们出来混就要有兄弟的支持,不然很难搁平。这部小说中Deeba只所以能取胜,是因为她兄弟伙多。江湖就是如此——不然就不要出来走江湖。团队精神很重要。
  5.表面上看上去正义的不一定正义。例如这部小说中的英国众议院(当然不是Un伦敦)的环境部长Ms Elizabeth Rawley。
  
  以上。
  
  
  P.S:有趣的是,CM并非只写小说,也写过很多非小说类作品,其中就有一本2005年出版的《平等权利之间:国际法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Between Equal Rights: A Marxist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Law)。
  


虽然看不懂, 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帝都失眠中..


每次见到楼主写香耶的文字都会感动得哭出来


@七黛
没想到会有看过爆漫王的人在伪伦敦的书评里看到这一篇,我也很想回到可以写出这么光明的自己,以及谢谢你,由衷的。


话说钱拿桑正经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国际关系博士


老子现在一看到这个人名就想死


阿贝你要坚持住!党国都靠你挽救了


不是兄弟无能,而是XX太狡猾!


Eloa在翻译钱拿桑的那本帕蒂诺街的车站么?HOHO~ 辛苦辛苦。确实辛苦。
最近看他的那本寻找杰克的短篇小说集,里面那个漫画故事On The Way To The Front还真没看懂。BY叔叔或者Eloa童鞋看过的话麻烦讲一下剧情。
期待中国童鞋的作品在中国的首次露脸。华丽啊。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可是他连专业书的名字都如此白烂啊
A Marxist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Law
真不愧China之名。。。


[Between Equal Rights: A Marxist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Law]是瓷器的博士論文。。。


唉,好好的一个人,被党国连累的有点悲剧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