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一看就懂古蹟建築

遠足文化編輯組 著 HarperCollins UK
出版时间:

2013-5  

出版社:

HarperCollins UK  

作者:

遠足文化編輯組 著  

页数:

22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走入古蹟,就進入充滿先民智慧的時光隧道;  觀察古蹟,就看到當地古今文明的真實記錄。」  你知道台灣有哪些古蹟與歷史建築嗎?  你知道它的名字嗎?它原來的用途嗎?  為什麼時常有人專程前去參觀這些老建築?  為什麼它們會推選為古蹟而受到保護?  翻開《一看就懂古蹟建築》,你就知道答案了!  充滿了先民的智慧與風格,饒富人文趣味  我們生活週遭常見到具紀念性、或是受到保護的古蹟和歷史建築;這些代代相傳的老東西雖然受到歲月的侵蝕,然而只要留意觀察,就會發現這些文化寶藏不但深具其歷史、文化、藝術價值,而且在一雕一畫、一屋一瓦中充滿了先民的智慧與風格,都是彌足珍貴的文化資產。  生動呈現文化寶藏的故事,發掘古蹟之美  《一看就懂古蹟建築》介紹台灣各類古蹟、歷史建築:城郭、砲台、宅第、老街、寺廟、書院、碑碣、古道、燈塔、古橋、古井等,有如像一座文化資產博物館。書中利用精美的圖解形式,配合簡易的條文解說,清楚生動的呈現每個文化寶藏的精采故事,讓讀者有身歷其境的親切感,有更多的驚訝和感動。

书籍目录

一、認識古蹟與建築 記錄文明歷程的古蹟 不用釘子的漢式建築 宛若美女的壁堵裝飾 美麗的屋脊 多變的屋簷 二、認識寺廟 台灣寺廟建築的格局 面對山的媽祖廟-宜蘭昭應宮 四落八殿的北港朝天宮 最早官方媽祖廟-台南大天后宮 全台最早媽祖廟-澎湖天后宮 三、認識書院 台灣的漢式書院建築 台灣書院的神明 書院的文化祭典 客家民俗-送字紙活動 過化存神的龍潭聖蹟亭 尊崇朱熹的道東書院 保存最完整的登瀛書院 改成孔廟的屏東書院 西式教育啟蒙地-理學堂大書院 四、認識宅第 見證旺族興盛的園林宅第 立下軍功興建的益源大厝 昭勇將軍的故居—摘星山莊 客家風格的蕭家古宅 屏東鄉土藝術館前身-河南堂 閩客墾荒大本營-金廣福公館 舉人宅第-大溪李騰芳古厝 多福多壽多子孫-餘三舘 家族傳承不綴的新埔劉宅 台灣第一藏書家-筱雲山莊 鄭成功大將的統領府-德聚堂 傳統民宅的代表-蘆洲李宅 異地復古重建的林安泰古厝 家族古厝建築群-深坑黃宅 保存完整的板橋林家花園 見證台灣歷史的霧峰林家 五、認識古墓 受閩南文化影響的台灣古墓 古墓的形制 清朝官品最高的王得祿墓 最經典的古墓-鄭崇和墓 六、認識碑碣 文字刻在石材上稱為「碑」 碑首、碑身與碑座 山巔市井,碑碣無所不在 拓碑DIY 七、認識城郭關塞 台灣的築城歷史 以防禦戰爭為主的古城 台灣古城的種類 光緒十年完工的台北城 五座城門的台北城 防守北海岸的基隆砲台 漢人圍墾出來的噶瑪蘭城 又名竹塹城的淡水廳城 磚石建造的彰化古城 外形如桃的嘉義古城 台灣歷史最悠久的熱蘭遮城 普羅民遮城-赤坎樓 二百多年歷史的台南府城 又名二鯤身砲台的億載金城 位在左營的鳳山舊城 左營遷來的鳳山縣城 高雄的三座古砲台 原名琅嶠的恆春古城 中法戰爭後建的媽宮城 八、認識老街 留存歷史記憶的老街 老街建築的歲月印記 南北貨集散地-迪化街 大漢溪航運發跡的三峽老街 舊名大嵙崁的大溪老街 清朝繁榮一時的鹿港 九、認識古道 承載先民活動記錄的古道 北台灣的古道 中台灣的古道 南台灣的古道 東台灣的古道 十、認識燈塔 台閩地區燈塔位置圖 燈塔的起源與歷史 照亮遠方海面的燈塔佈局 燈塔的形式 燈塔的建材 有防衛功能的鵝鑾鼻燈塔 列為古蹟的燈塔建築 十一、認識古橋與古井 台灣的古橋 見證300年台灣開發的古井 附錄:本書古蹟、歷史建築資訊

媒体关注与评论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陳國川教授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陳豐祥教授  推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一看就懂古蹟建築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