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普济幽冥

陈省身 台湾书房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

2009  

出版社:

台湾书房有限公司  

作者:

陈省身  

页数:

190  

内容概要

  佛教的世界中,「焰口」指的就是餓鬼。相傳餓鬼的長相醜陋、骨瘦如柴、頭髮凌亂,他們的咽喉跟針一樣細,臉上還會噴火;佛教認為貪婪的人死後必定會淪落至餓鬼道,忍受長年挨餓及各式各樣的折磨的生活;「瑜伽」則是身、口、心三密相應的意思,而「瑜伽焰口施食」是透過金剛上師的手印,真言及觀想,達到身、口、意三密相應,成為聖觀音,為鬼道眾生,變食,開示,使其超昇淨土。  演法傳承從不同的時空背景傳入臺灣,法會變成民間普度文化的一部分,人們深信經由這些儀式可以消弭不好的運氣並且具有延年益壽的附加功能;焰口法會也展現出融會漢文化的儀式內涵,體現觀音菩薩普濟群生的本懷。《普濟幽冥:瑜伽焰口施食》可以提供給想修學焰口施食法門的法師,及佛學院校的學僧,做為補充教材之用,亦可提供大眾對瑜伽焰口施食有所認識,也可提供民俗文化的研究者做為參考資料。

作者简介

  陳省身  私立淡江大學歷史學系畢業,私立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  擅長佛教經懺、民俗佛教、普度儀式、本土佛教等領域  主要經歷:  台灣民俗信仰學會理事  台灣民俗信仰學會秘書  2006 台北縣宗教藝術節特展 地藏信仰展 專案助理  私立天主教輔仁大學宗教系宗教交流中心及宗教文物典藏室專任助理

书籍目录

推薦序自序1 瑜伽焰口釋義焰口施食2 時空傳承變化與現況傳入臺灣的時空演變演法傳承代表人物舉行的類別場域3 焰口施食儀式儀式結構演法比較密教觀修次第4 兼融並蓄的文化意涵漢民族信仰的融合體現觀音的濟渡本願聖凡圓融的焰口法會5 繼往開來話施食附錄一 田野紀錄附錄二 訪談紀錄延伸閱讀參考文獻

章节摘录

  焰口施食緣起餓鬼道的眾生是因為生前慳吝,死後才有淪落至餓鬼道的果報。  相傳阿難(佛陀弟子)在林中修習、入定的時候,曾經見到一個餓鬼(焰口),面容枯槁、面貌醜惡、頭髮散亂、爪甲長利、腹大如山、喉細如針、面上噴火;阿難看到這個狀況驚嚇的上前詢問原因,餓鬼告訴他:自己是因為生前很小氣、貪心不知足的關係,死後才會墮入餓鬼道,變成這個模樣,長年忍受挨餓,受盡各種折磨。  餓鬼又跟阿難說:「你三日後亦當命盡,墮餓鬼道。」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普济幽冥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