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遇见100%的爱

约翰.威尔伍德(John Welwood) 心灵工坊
出版时间:

2007-7-19  

出版社:

心灵工坊  

作者:

约翰.威尔伍德(John Welwood)  

页数:

245  

译者:

雷叔云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當一個人說出「我愛你」這三個字,宛如萬里晴朗的長空,有溫暖的陽光閃耀,那光芒照亮彼此的生命,掃除內心的孤單、恐懼與憂傷。然而,這完美的愛,時刻卻非常短暫。我們走進關係中,心頭的烏雲又開始聚集:「你會百分之百愛我嗎?」、「你了解我要什麼嗎?」、「你是否會離我而去?」……我們再次陷入猜疑、不安、忌妒、爭吵、憤怒、控制、防衛、討好、失望的情緒,交織出世間愛情的聚散悲喜。 想要遇見100%的愛情,向他人索求只是徒然;完美的愛不在外面,而在內心靈魂的溫柔之處。我們都是盛載著完美之愛的不完美容器,因為我們是凡人,帶著舊日的傷痕,在付出和接受間進退失據。只有與內在的靈性連結,認識到自己值得被愛、生命值得信任、學會欣賞彼此的不完美,才能真正敞開心門,讓愛進來。 威爾伍德博士是資深心理治療師,他認為,愛的療癒是一種靈性工作:當我們感受到被宇宙所愛(We are loved),並讓自己成為愛(We are love),伴侶雙方就展開生命與生命的深刻交流,靈性也將隨之閃亮。

作者简介

约翰.威尔伍德其人
作者约翰.威尔伍德為临床心理学家,也是执业心理治疗师,自八○年代起,他成為超个人心理学的前驱,又引领风潮,整合东方灵修传统与西方心理治疗。
他於一九七四年获芝加哥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在学期间与体察治疗学派(Focusing therapy)大师尤金.简德林(Eugene Gendlin)密切合作,确定内心觉知能够脾益心理治疗。他原出身圣公会家庭,早年為日本禪所吸引,并受到亚伦.华滋(Alan Watts)《东西方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 East & West)一书的影响,开始对「心理治疗与禪宗开悟的互补关系」產生兴趣。在七○和八○年代,曾随丘扬创巴仁波切 (Chögyam Trungpa Rinpoche)修学,三十五年来不断接触佛法与东方各种禪观的传承,兼及西方的灵修传统。
目前他在旧金山湾区一面主持一个私人心理治疗工作室,一面任教於加州整合研究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Integrated Studies),并担任《超个人心理学期刊》(Journal of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的助理编辑,同时他也对心理治疗师提供进修课程,内容多為「灵性框架中的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 in a spiritual framework)与「不设限境界的疗癒力量」(the healing power of unconditional presence),并在世界各地带领心理/灵性(Psychospiritual)与有意识的人我关系(conscious relationships)工作坊。
他已出版八部著作,包括知名的《心灵之旅》(Journey of the Heart)、《爱与觉醒》(Love and Awakening)、《迈向觉醒的心理学》(Toward a Psychology of Awakening)和《平凡的魔术》(Ordinary Magic)等,本书是最新的著作,曾获颁二○○六年度「促进更美好人生之书」 (Books for a Better Life Award)以及「最佳佛教作品」(Best Buddhist Writing)等书奖,他刻画人类内心如何渴慕完美无瑕的爱,一旦展开人我互动,却往往溃不成军,哀鸿遍野。他善用譬喻和意象,以抒情的笔触,轻叩我们内心最不為人知的角落,虽说是心理学著作,却嗅得到散文的鲜香。有趣的是,作者时时现身书中,自身的疗癒与觉醒和他諮谈对象的经验平起平坐,与其说作者是心理治疗专家,倒不如说更像一位朋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遇见100%的爱 PDF格式下载



   我看这本书好几年了,每次都是自己心里非常不舒服的时候会看看,算是浅读吧,最近辞职了,有很多空白时间,就好好读了这本书,感觉自己的成长又多了些。。。。这本书是我的老师,带我走进灵修大门,在这里能和兴趣爱好相近的人们沟通,这样的感觉真好!


   因一个豆友的推荐,找来了这本书。或许是因为之前看了好几本素黑的书,阅读此书时并没有特别的触动。此书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对 于伤痕和怨恨的处理,以及绝对之爱和相对之爱的部分。
   完美的爱,却没有完美的关系。我所理解的完美之爱,应该是出于开放和温暖的心态去迎接爱,如书中所说接纳爱比给予爱更具威胁,这就涉及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素养,给予者未必知晓对方所需何种程度何种方式的爱恋。接纳来自他人的爱,更需要一份勇气与果敢,在试探接纳的过程中,你会犹豫,会害怕,更会担忧,真正的心灵契合是很少见的。世人所提及的林徽因、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志趣相投之乐,精神伴侣之怡。
   没有完美的关系是为什么呢?而这关系的缺憾在哪儿呢?我想本书给予的答案便是没有步调一致的人,人和环境永远都处于变化之中。
  
  爱可以定义的非常简单:一种开放和温暖的强力组合,叫人真正去接触,将喜悦带进生命并心怀感恩,自足于自己、他人和生命本身。开放——心中纯洁并且无条件地肯定——是爱的本质;温暖则是爱的基本表现方式,从这个肯定自然延伸出来——想要探伸出去并且接触、契入、滋养我们的所爱。如果爱的开放性像清朗无云的天空,它的温暖就像自天空折射而下的阳光,放射出彩虹般的光谱,包括诸如热情、喜悦、接触、共享、仁慈、关怀、谅解、服务、奉献等。
  
  爱和心的伤口总是手牵手出现,如光影相随,无论我们爱一个人多深,我们还是难以长期克服惧怕和不信任感。的确,另外一个人把我们点的愈亮,心的创伤愈容易现出阴影,愈发显眼。只要冲突、误解、失望一生起,不安全感便从心的幽暗角落涌出,轻声地对我们说:“瞧,根本没人爱你。”(是的,描述的很到位)
  
  喂养我们的怨气——视我们的亲密伴侣为报复对象,或者怨恨人生或者其他人对不去我们,这是一项自我毁灭的行动。因为我们想伤害、排拒所憎恨的人或事,无意间也伤害、排拒了自己。(在这种心态中,自己会非常不快乐)
  
  心抓住过去的伤痛是一种求生机制,这样可以确保我们在万一松防时,伤痛不会不知不觉又爬上心头。抓住怨气的心是全时间工作的哨兵,专守望来自他人的威胁。简单地说,我们不想再受伤,像以前一样——好久好久以前的那一次。(有时候伤疤留在那里而不忍揭开生出新肉,只是为了掩饰自己曾经的痛)
  


  不是自己喜欢的文书,看到简介是不错,
  
  看了一半不想看了,貌似纸上谈兵.
  
  没多大意思,在长篇的括出爱,讲来讲去都很不实际.
  
  
  
  不是自己喜欢的文书,看到简介是不错,
  
  看了一半不想看了,貌似纸上谈兵.
  
  没多大意思,在长篇的括出爱,讲来讲去都很不实际.
  不是自己喜欢的文书,看到简介是不错,
  
  看了一半不想看了,貌似纸上谈兵.
  
  没多大意思,在长篇的括出爱,讲来讲去都很不实际.
  不是自己喜欢的文书,看到简介是不错,
  
  看了一半不想看了,貌似纸上谈兵.
  
  没多大意思,在长篇的括出爱,讲来讲去都很不实际.
  


  人性是一个需要疗愈、需要知道自己天性很美的孩子,传统的文化、艺术、神话、宗教、仪式都能帮助人性忆起他神圣的本性,但时至今日,丢失了传统,我们每一个人为了人性,必须疗愈内心,靠自己的力量唤醒内在的美善。
  
  对于关系的理解,相互扶持,感受自己被爱,感恩所拥有的。扶持的意思是良性的情绪环境。
  我们都在怀疑自我,所以有些人喜欢批评,有些人喜欢抱怨,有些人喜欢发脾气,有些人喜好考验彼此……
  如同我们若不爱自己,也就很难让别人爱我们一样。对付坏事情的唯一办法就是逃避。肯定你自己,也意味着接纳你这个糟糕不完美的人。
  世上没有坏人,只有没好好被爱的人。责怪别人可以不必为自己的问题负责,别人错了,你就得到了满足。原来喜欢把自己忙得不可开交,转移对自己的注意,说明你可能不是那么喜欢跟自己在一起。
  
  每一个人降生到这世界,都是崭新的,独特的,之前从未存在过。每一个人都有义务……去知悉和思考……世界上从未有过像他一样的人,因为如果有像他一样的人存在,他就不需要存在了。每一个人都是崭新的,被召唤来完成他在这世界的独特性,每一个人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实现他独特的、空前绝后的潜力、而不是重复别人——即使是最伟大的人——已经做过的。
  
  自爱最大的障碍是习惯拿自己和他人比较,或者想要跟他人一样。只要心里有比较的念头——审视自己究竟是跟他人一样,还是比他们更好或更坏,就是在贬低自己。
  相似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某人可以使杰出的沟通者,另一个人可以使敏感的倾听者,再一个人衷心献身于真理的求索,有人能激励别人做到极致。这些天赋的美可以发光,只要我们能欣赏生命中的特质,而不在心中预设想要达到的标准。
  


  每个人内在都有纯然的本初的大爱。这是单面的爱,只有付出伸展开放温暖喜悦,没有攫取收缩关闭冷酷恐惧。然而我们的过往经历制造了一个心理模式——没有人真的爱我们。他们总是蓄意伤害我们,包括最亲的人,伴侣、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每个人都带着这种心理模式与他人相处。于是我们不断地试图去爱却又像刺猬一样过度防卫。到底是先有被害心理模式还是先有伤害?这大概就好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那样无解。 暂且把这个问题放一边,我们来看看,这些伤痕累累的灵魂,因为害怕再次受伤而过度反应、过度防卫的行为模式是否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的主流模式?在这里我们无需去评判好坏对错,只要用心去想一想这些灵魂遭受的创伤并随后产生出并非完全自知的人际反应模式,就足以让我们心生慈悲——每一个灵魂都饱受苦难。
  
  然而我们需要认清的是,那些伤害并非蓄意。它们是经由上一个伤害开始不断传播继续。伤害并非生命的本意。爱才是。当我们能够认识到,童年时父母对待孩子不当的情绪方式给孩子带来伤害并非他们的本意,那么我们就能放下怨恨而开始真正爱他们。孩子就好像一只干净的玻璃杯,任何去拿它的人都会在上面留下印记。有些笨手笨脚的父母还会将它打碎(这句话出自《你在天堂遇到的五个人》)。这世界上有很多职业都需要多年的学习并通过层层考核有资质才能上岗,但为人父母却不需要。这或许就是伤害的起始。
  
  想要改变,你需要全然打开自己。我知道这对大部分人来说很难,对我而言亦如是。因为打开意味着更容易被他人的棱角和防卫刺伤。然而这本书告诉我们,首先要去体会被大爱注满的灵魂。爱在你的里面,它一直都在,只不过被你外部世界的幻像所迷惑而与爱失联。这也就是我们无论如何都无法摆脱一种莫名孤独感的缘由。与爱失联不仅体现在个人与个人的交往,也显然体现在宗教与宗教、民族与民族、政府与政府之间。于是人们总是对对方的一言一行紧张万分,总觉得对方是蓄意要从我这里拿走些什么。我所有的已经这么有限,你还要来夺走。于是剑拔弩张。弄清楚了这个事实,我们才能尝试着去走出第一步。总要有人先放下那无谓的盔甲而张开纯然友善和无惧的怀抱。否则我们将永远无法终止这无尽的战争。
  
  如果你能与内在爱联结,你会发现别人从来无法在你这里拿走任何东西。你不是那个由外部世界来定义的你。你生来具足圆满。书里还给出了一些体会本我及内在大爱的方法。类似于我们瑜伽中的静坐冥想。值得尝试。我们总是试图从一段定义为爱的关系中去找爱。我们下意识地索取,结果让对方开始想要逃跑。假如这是一个本身就有满溢的爱的灵魂,是不需要向他人去索取爱的。他的爱非常非常充足,他只会付出爱。这样纯然的付出会让对方感同身受,继而反馈于你。如果你爱他,就爱他的全部。如果你不能做到,那只能说明你给的爱不是爱,只是以爱为名义的一种脆弱交易。因为你自己感觉不到爱,所以要向他人索取爱。
  
  虽然对于我们来说,跟随旧模式似乎容易些。但显然已经被告知这样做行不通了。那么何不尝试去用另一种方式爱呢,这样的爱是可能的。作者在里面有个很好的表述。先体会与本初连接的纵向之爱,然后你才能将爱横向地扩散出去。纵向之爱用我所学瑜伽的理解,就是我们人体中脉的能量。爱是能量。中脉就好像每个灵魂的中轴线或者说主心骨,能将这条主心骨健全起来的人,才可能真正懂得如何去爱人。否则只是陷入一片疯狂的以爱为名义的恐惧掠夺之中。
  
  在这个世界上,爱是完美的,不完美的只是我们的关系模式。让我以本书的最后一句话来结束这篇文章:人类的爱尽管并不完美,我仍愿意参与。


  爱大致造成两类创伤,使人害怕亲密关系:父母若过多侵入,未能提供足够空间,孩子长大了会害怕亲密接触,以防卷入、受控制、受操纵、造妨害;父母若未能提供温暖的感情接触,孩子长大了会害怕遭弃,会造成依附他人,当然这两类创伤也会显示为其他症状。许多人两类各占一点,造成“拉锯”的人际关系,对方开拔走人的话,他穷追不舍;而当对方迎上前来,他反而缩头缩脑起来。
  
  当这样的人,愿意并尝试去接受别人的时候,已经是付出了极大的勇气,但结果可能是更大的悲剧。


  非常喜欢这本书。其实有时看书,不一定是得到想要的答案,才算有收获。只是在体会书中描述的那些,曾经历或正在经历的过程,会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因为被理解,就会有更多积极的能量,去经营生活中珍视的关系、珍贵的情感。


  虽然标题很“新时代”,但是内容并非如此。没有空洞的口号和灵性自恋主义,不是只强调极性的一极而贬抑另一极,作者所强调的正是要对治自己黑暗的面向从而达到整合的目的。
  
  剖析细腻具体,指导方法实用,是西方心理技巧和禅修智慧相结合的好书,可以与《平常禅》相结合进行使用。
  
  身心乏钝,无力进行深层剖析时,看一遍就能很容易的找到词汇定义心中的感受。


  书还没有读完,先看了电子版,看了一半觉得我该去买回来。无法言语的感激这本书。这些年来我的爱总是找了一个有一个的寄主,不安、恐惧总是让我一刻不能松懈。这本书让我很放松,开始学会宁静的自己去感受爱,也学会了体谅别人付出我的爱。总之是一本温暖人心的书。


   关于爱的命题,那么历久常新,总是让我们渴望、追寻,却又总让很多人执着,乃至迷失,也许爱是一门要用一辈子去修炼的课程。
   最近看了一些与爱和心灵成长有关的书,想在这里和朋友们分享一下其中几本――约翰•威尔伍德的《完美的爱,不完美的关系》、艾•弗洛姆《爱的艺术》和夏绿蒂•净香•贝《爱情与工作的每日禅》。
   这三本书,我是连续看下来的,它们在关于爱的理解和自我建立上其实有着不少的共通之处,但也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侧重。约翰•威尔伍德是美国著名的临床心理学家和心理治疗师,所以他撰写的《完美的爱,不完美的关系》比较深入浅出,也有较多的个案和结合内容的练习,阅读这本书能让读者找到一种心灵陪伴的感觉;艾•弗洛姆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哲学家,《爱的艺术》出版至今已有五十多年,一直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中最著名的作品,书中对爱有很系统全面的论述,在前半部更侧重于哲学层面的系统理论,而后半部则是讨论如何对爱进行实践,这本书象是一位学识渊博的老师,阅读中能让读者能对爱有了全面的了解;夏绿蒂•净香•贝是美国“平常心禅”的创始人,她通过禅修的角度去讲述爱情、关系和工作等问题,并在理论的基础上引导人们如何进行修行,书中采用了大量作者与学生的对话记录来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作者的观点,这本书更像是一位修行的导师,能让一直生活在东方文化背景中读者在禅修的过程中更深刻地了解爱。
   在《完美的爱,不完美的关系》的扉页上写着“本书为世界和平而作,愿众生皆知自己无时不被爱着,而终能与自他和平相处”,从这段话里面,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书所讲的爱,不单指狭义的爱情,更包括“大爱”。所谓“大爱”也就是书中阐述的“绝对之爱”、“完美之爱”,它是完全开放、纯然、无条件的爱,它表现为内在信心、自我接纳,在与生命的关系上,它示现为安宁、感谢、生之喜悦;与之对应的则是包括通常状态的爱情在内的“相对之爱”,它是不完全、不恒常、不完美的光影交替的,因此它不可避免含有爱恨并存和说不清的情绪。威尔伍德在本书中正是以“绝对之爱”和“相对之爱”为起点,为读者阐述了人际关系中的怨气、恐惧、盲点、不安全感、侵略和操纵倾向等,从而反过来让我们学会面对自己、谅解自己和接纳自己,并寻回一直就在我们内心不曾离去的“大爱”。当然,这将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渴望完美的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利,然而,我们所经营的任何一份关系无不伤痕累累。也许每个读者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都有不一样的感受和收获,甚至不可能即刻由此解决各自生命中的难题,然而正如作者告诉我们的:“如果说完美之爱象太阳,关系中的创伤就是短暂遮蔽了阳光的云层,所幸,正如太阳不可能消失,我们开放和温暖的本性也不会遭到瓦解。”完美之爱来自我们的内心深处,安住在完美的天性之中,本书就是旨在指导读者如何与内心完美之爱建立联结,治愈创伤,悦纳自己,温暖他人。
   “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情遵循下列原则:‘我爱,因为我被爱。’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这是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经典论述,也是十分打动我的一段话。在书中弗洛姆并不急于告诉我们要怎么做,而是先讨论了爱情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研究和讨论爱情。关于爱,弗洛姆在书中有着跨越年代和文化的纵深分析,他指出“人们往往把这种如痴如醉的入迷,疯狂的爱恋看作是强烈爱情的表现,而实际上这只是证明了这些男女过去是多么寂寞。”爱之所以是一门艺术,是因为再也找不出一种行为或一项行动像爱情那样以如此巨大的希望开始,又以如此高比例的失败而告终,但人们不可能永远放弃爱情,唯有找到原因并探究爱情的意义,并学会爱情――如同学习其他的艺术。在爱情理论中,弗洛姆先从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讲起,然后通过分析博爱、母爱、性爱、自爱和神爱这几种不同对象的爱,让读者了解这些不同的爱的含义、特征、差异和心理因素,再进一步论述爱情在当代西方社会面临的问题和衰亡现象。在爱的实践部分,作者首先告诉我们,“爱是一种积极的情绪”,需要我们有纪律、集中和有耐心,而且还需要克服自恋、学会客观、理智和勇气,在最后,弗洛姆指出“爱情是以信仰为基础的”,相信自己是我们能作出许诺的先决条件,相信自己的爱情并相信这种爱情能唤起别人的爱以及相信这种爱的可靠性是爱情的基本条件。尽管在诠释爱的角度和方式与上一本书并不一样,但对回到对爱的最高层面的认识,他们又是共同的,就如弗洛姆的另一句经典的话所说的:“如果我确实爱一个人,那么我也爱其他的人,我就会爱世界,爱生活。如果我能对一个人说‘我爱你’,我也应该可以说‘我在你身上爱所有的人,爱世界,也爱我自己。’”
   与之前两位作者不一样,净香从一个女性的角度去讨论爱情与关系,她是四位孩子的母亲,她从事过老师、秘书和大学行政助理的工作,离过婚,直到四十多岁才开始禅修,天赋和丰富的人生经历使她的思想成熟、清明且富有慈悲心,也更能理解和体会学生们对于生活的许多困惑。《爱情与工作的每日禅》一书以禅修的起步、修行、服务为线索,引导读者如何去处理感情和关系,如何面对受苦和选择,如何活在当下等。净香对于禅的谈论往往精辟独到,直指人心,同时也很实用,她注重对整个人生的洞察力,而不追求特殊的体验。她要求每一个学禅的人“把自己的生命由梦境里带出,投入真实与无常的真相之中。”和前两位心理学家一样,净香也指出面对自己真实自我的重要性,她认为通过坐禅可以使我们和有限小我之间的扭曲认同慢慢消逝,从而实现“无我,一个对生命坦率开放的回应。”因此作者十分提倡坐禅(即打坐),她认为不管修行了多久,都必须非常小心、一丝不苟地打坐。而圆满的修行就是有能力接纳生命,体验它的本质,这和威尔伍德提倡对内心完美之爱建立联结有着本质上的契合。在净香看来,“关系的重点是生命由于这条管道而增加了力量,一个良好的关系会带给生命更多的力量。这就是生命所追求的……只要两人需求很少,关系就会很强壮,就能够正常运作。”她一直提醒我们活在当下的道理,修行就是要承诺自己对每一瞬间的体验,这将能帮助我们处理欲望、怨气、贪念、迷茫,以及面对无常、痛苦和失去,当我们完全体验自己的痛苦时,它就是快乐。“我们无法活着而没有这一瞬间,因为它就是我们的生命。听从它的指引就是去看它、感受它、尝它、摸它、体验它,然后由它决定有生命是需要做的。”每一个瞬间只有会发生的事情在发生,生命永远是它自己的样子,它不会永远公平,也不会永远可喜,但这不应该妨碍我们享受它、欣赏它和感谢它,这也许就是净香“平常心禅”的要义所在,也正是“大 爱”的表现。
   上面三本书都是很不错的心智成长类书籍,它们谈论的都是“爱”,有各自不同的角度,却又同样带给人们心灵的抚慰和成长的智慧。在体验爱和生命的这条漫长的道路上,我们都曾经困惑,也都在此刻或彼时那么需要心灵的滋养,因此,向我的朋友们推荐这几本书,希望这些书中的智慧能带来一路的心灵喜悦,并让我们相信永远有最纯粹和无限的爱,就在心中。
  


  作者为大家指出,爱、与爱的感觉都是在自己的内心中与生俱来的,从未消失过,我们都只记得想外看,向外寻找,而忽略了内心,爱,在自己的心里面。就像作者所说的一样,“想靠别人获得喜悦,我溃不成军”很精辟:)


  成为转化之道的亲密关系
  
  野兽爱智慧
  
  在现今,相爱的两个人想要共度一生,要面对的挑战与困难可说是前所未有。与过去相较,今日的伴侣从长辈、社会与宗教团体那里得到的协助与指导,可说是少之又少。旧社会与经济体系为婚姻这种终生关系所提供的基本要件,如今绝大部分荡然无存。即使是生养后代此一古老的诱因──传宗接代与继承家业,或分担家务与提供家计──也多数不再。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即缺乏明确指引又少掉了家族的支持,即欠缺宗教的环境又没有了社会意义的督促,这种情形在人类历史上堪称首见。
  
  时至今日,婚姻从传统所得到的支持绝大部分都失落了,夫妻跟家族、社区以及共有的价值也渐行渐远,再也没有多少令人信服的外在理由,足以维持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的终生旅程;唯有使彼此相结合的个人内在特质,才足以让他们继续走下去。如何建立健全的关系,彼此如何以及为何而廝守,全都要靠夫妻各自去摸索,这种情形也是有史以来首见。
  
  今天,在爱与承诺中蹣跚而行的男男女女,堪称一群先驱,置身于一块人类从未自觉地探索过的领域。重要的是,只有了解这种情况乃是崭新的,在亲密关系中碰到了困境时才不致于自责。在过去的时代,有人若想要探索生命之奥祕,往往都是进入寺庙或修院,远离固有的家庭联繫。然而现在,对许多人来说,亲密关系已经成为新的生命荒原,让我们与自己内在的各种神魔面对面,要求我们将自己从旧有的习惯与盲点中解放出来,在日常生活中充分发展自己的力量、知觉与深度。
  
  在过去,传统的婚姻因有其既定的社会功能,因而得以维持。现代的婚姻则是建立于情感而非功能,这样的关系,不稳定自不足为奇。浪漫的情感虽然激动人心,其易变却也是恶名昭彰的。社会责任与浪漫情怀之外,长期的亲密关系显然需要有新的基础,需要有一种全新的观点与精神,来帮助伴侣找到新的方向与动力。
  
  若要在亲密关系中培养一种新的参与精神,我建议首先要承认并接受一个观念:亲密关系可以提供一个有力的机会,唤醒我们本性。亲密关系若要发展的好,就必须要能够反映并提升我之所以为我,而不是只反映社会、家庭或自己所造作的那个有限的自我形象。同时,亲密关系必须以我之所以为我的整体作为基础,而不是单单建立在任何形式、功能与情感之上。要做到这一点可是一大挑战,因为,这趟旅程是在寻求我们最深层的本性。事实上,与自己的所爱结合可能正是这趟旅程的最佳载体之一。若依此而行,亲密关系将成为一条道路,由此展开个人灵性发展的敞开过程。
  
  在历史的婚姻辨证中,如果形式与情感、责任与爱情曾经是正反命题,那么,我们现在便可以思考的新综合命题就是:婚姻是一种需要双方都自觉的亲密关系,是天与地的结合。自觉的亲密关系之旅必然会引发一些问题,这只要看希腊神话中艾勒斯(Eros)与赛姬(Psyche)的故事就可以明白了。艾勒斯在黑夜里成为赛姬的爱人,条件是她永远不能看到他的容貌。两人相安无事地过了一阵子,但因为看不到心上人,赛姬不免好奇他的真面目,想要一探究竟。当她点亮灯看到艾勒斯的容貌时,他一飞而逝。为了要找回心上人,赛姬经过了重重的考验,最后,当她终于克服万难,与艾勒斯再度聚首时,两人的爱乃更为完满,能够在白日进行了。
  
  这则神话点出了长久以来自觉(赛姬)与性爱(艾勒斯)之间的紧张。传统西方的婚姻就有如黑夜中的爱情,然而,时至今日,在不自觉的常规之中,亲密关系不再能够顺畅运作,我们所需要的是一种新的觉悟。正如赛姬一般,在自觉中,每向前一步都引发新的考验,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写照。
  
  2010年4月12日星期一,12:32,野兽爱智慧居
  


  雷叔云在翻译这本书的时候,反复用到一个词“失联”,开始还有点不习惯这样的说法,但是渐渐觉得对于这个词的翻译不错。没有看过英文原版,我猜原词可能是disconnection.
  
  爱一个人,却不要与自己内在那本来就存在的爱失联。爱一个人,却不要丢了内心的自爱。这是我从这本书中学到的。外在的爱很不稳定,所以一个人首先要学会爱自己,才能在感情中少受伤害。
  
  这是本心理医生写的书,因此带着心理疗伤的色彩。还给出一些有效的自我练习方法,让自己内心深处“那个受伤的小孩”重新感受到爱,并在爱中被治愈.


  断断续续的读完了这本书,突然觉得如果“爱”以及“爱的关系”变得完美无暇,生活会不会失去了他原有的乐趣呢?
  很多人在爱与被爱的过程中受到伤害,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这常常是难以释怀的痛苦,但放眼看看身边的人们,哪一个没有在感情的事情中经历波折呢?“爱”总是以她美好的一面示人,但无数人因爱而伤,因爱而痛,其实这才是爱的完美,这才是爱的真谛。
  不要对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苛求太多吧,那样只能加速爱的死亡。爱是需要相互给予,相互付出的。爱是需要在爱的过程中孕育滋养的,爱是需要在爱的过程中生根发芽的。
  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为你爱的人而痛,也是一种幸福吧。


  世上没有坏人,只有没被好好爱过的人
  
  野兽爱智慧
  
  怨恨政治的根源
    
    左派和右派的政治歧异,以及随之而来的两派对抗(尤其以美国為然),是由两种回应儿时爱之创伤的方式演变出来,孩子在家庭中若没被好好地爱,他对付无助、痛苦、无力的方法就是一种称為「向侵略者认同」(identification with the aggressor)的心理防卫机转,这牵涉到认同爱惩罚的强势父母(通常是父亲) :「如果我像他一样,就更安全了。」这样一来,孩子在没有权力的情况下,发现到一点点权力。这是成為极右派的心理过程。
    
    因此,右派倡议法治、国家安全、用重典、拥有枪枝、有钱有势之菁英的特权,以及爱国主义(patriotism由拉丁字根pater来,即父亲)。这种性格结构既由漠视伤口而来,右派人士通常都不同情被践踏的人,经常妖魔化他们,称他们為「骗领社会福利者」、失败者、格格不入者。对他们而言,美国和工业化文明為成人世界,第三世界和未开发国家则被视為不负责任的孩子,必须严加管教,告诉他们该做什麼,这种态度形成极权倾向,如殖民主义,帝国建立、镇压受人拥戴的异议份子等。
    
    右派人士需要显出强大果决的形象,看不出一点柔弱无助的跡象,因此工人群眾经常投票给强硬的右派领袖,其实这些领袖和他们的经济利益是相左的,但因维持对强大领袖(如父母)的认同比守望他们的利益(如孩子)更重要,这样他们可避免面对自己的伤口和恐惧,而感觉安全,同时,他们害怕豆腐心肠的自由派总是同情负伤、受压迫的人们。即便自由派可能改善他们的经济安全感,但要说到投票给自由派,还是会动摇他们整个情绪安全感的认同。
    
    反之,左派人士通常认同受害的孩子这一方,孩子在不公平、不敏感、压制的父母脚下讨日子,因為他们承认并感觉到伤口的痛楚,自然被慈悲和社会公义的观点吸引,因此左派倡议劳工权益、社会安全网路来照顾贫穷和被践踏的人,以及更公平、更人性的对外政策。(笔者的观点和乔治.雷考夫(George Lakoff)的「右派严厉父母vs.左派无微不至父母」的模型不谋而合,但笔者强调的是:由於对爱的创伤的不同策略而產生这两极的心理角度)。
    
    然而,大部分左派太认同受害者,以致他们无法信任权力和拥有权力的人,这引起一种奇怪的情形,激进人士常搬砖头砸自己脚,阻碍任何抓住权力疆绳的可能──举例来说,他们拒绝修正他们非常理想性的原则,以建立更广泛的联盟来取得执政权;他们用自恋的方式建立秩序,让一般大眾看不惯而反对他们;或者投票给根本不可能胜出的第三党,因此保证右派会赢得选举,造势集会的口号变成:「你们错待我们,我们不跟你们玩了。」
    
    因此左右派代表对同一创伤──没感觉被爱、被尊重、受照顾──的相反处理方式。他们之所以彼此相互对立、缺乏对话,是由於他们显示出对彼此的重大威胁。右派代表专权、爱惩罚的父母,吓坏了左派,左派一直得警戒著不让可怕的法西斯、侵犯人权的警察国家出现;左派的宽鬆随意也吓坏了右派,右派得时时提防道德原则的腐蚀、爱国主义的闕如、对犯罪的手软──都会动摇他们的强势父母立场,失去安全感。
    
    邪恶的背后
    
    是什么驱策人们追求控制他人的权力?为什么有人肯花这短暂、宝贵的一生追求建立帝国或君临世界的妄想?控制他人的权力是想证明我是有影响力的人、强迫他人仰望他:“老子早晚会叫你尊敬我,折磨你或杀掉你在所不惜!”如果我证明给你看我真是有影响力的人----一个领袖、独裁者、征服世界的人、有钱大亨-----那就得尊敬我,也许我就心满意足了。但如果我感到被爱拥抱着,我并不需要站得比别人高。
    
  这世界所有邪恶的背后,潜藏着负伤、失去爱的联结的内心痛苦,我们行为不良是因为我们内心痛苦,我们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我们的本性一开始是开放而温柔的,所以世界上所有丑陋都额可以追溯至我们背离了坦诚美丽的内心。
    
    当我们认识了这一点----世界上的罪恶不过是普世创伤的症状----我们就可以理解法国灵性导师亚诺•狄士甲丁的一句话:“世上没有坏人(包括斯大林和希特勒),只有没被好好爱过的人。这样邪恶的根源就露出来了:世上没有坏人,只有不被爱的人。如果斯大林、希特勒、本拉登有过被爱和值得为人所爱的经验,他们怎么有理由去杀戮?当你感觉到爱在体内流动时,你只想去礼赞它、滋养它,而不是摧毁它。
    
  当然,像斯大林和希特勒这类的独裁者并不知道是什么在驱策他们,因为他们讲创伤的痛苦埋藏在层层怨气、铁石心肠和自我膨胀之下,难怪必须经过许多年的心理治疗才能看到那瘀伤处处、没有好好被爱的生命也需要温柔的、爱的关怀。“如果斯大林被真正爱过,他不可能杀害两千万人。”
    
    爱丽丝•米勒(Alice Miller)在她所著的《For Your Own Good》和《Paths of life》中,研究童年缺爱和创伤在生命中的角色,以及邪恶暴君的产生。在她演讲中有一相关的段落(“The Childhood Trauma”,1998年发表于纽约)
    
    “我可以断言我从未碰过一个迫害者在童年不是一个受害者,虽然他们大部分自己并不 知道,因为他们的感觉被压抑了,这些人对自己知道愈少,他们对社会的危险就愈大,所以我想去了解”每一个受害者都会变成一个迫害者“的错误陈述,和我认为正确的陈述:“每一个迫害者在童年都是一个受害者”之间的分野是很重要的。
    
    对希特勒父亲阿洛伊斯•希特勒(Alois Hitler)而言,他可能是犹太人后裔的嫌疑(希特勒的祖母很可能被她的犹太雇主弄怀孕的),在他生长的反犹的环境中是令人无法忍受的-----他唯一能做惩罚的事就是在儿子阿道夫身上发泄怒气,根据他女儿的报告-----阿洛伊斯毫不留情地揍阿道夫。他的儿子试图驱除他童年的恐惧,培养出狂热的妄想:要靠他把他自己,还有全德国,然后全世界,从犹太血统解放出来。
    
  毛泽东小时候常常被父亲鞭打,,但他很少全盘承认他对父亲的怒气,他父亲是一个严厉的老师,要从儿子身上“拳棍出男子汉”。斯大林即使在权力顶峰,他的行为仍是被无意识、小孩式的无权恐惧所驱策,很显然,她的父亲,一个格鲁吉亚的穷苦鞋匠,几乎每一天都试着用烈酒和打儿子来淹没他的挫折感,他母亲有精神异常症状,毫无能力卫护儿子,而且常常离家出走------斯大林直到生命末期都不断理想化他的父母,并一直恐惧危险来临,那危险早就不存在,但仍存在于他精神错乱的心中,即便他后来为百万人所爱戴崇敬,那恐惧仍没停止。”
    
    人性是一个需要疗愈、需要知道自己天性很美的孩子,传统的文化、艺术、神话、宗教、仪式都能帮助人性忆起他神圣的本质,但时至今天,没有了传统,我们每一个人必须为了人性,自己疗愈内心、兹内在的美善做好哦个醒觉。
    
    好消息是,所有我们最羞愧、感觉罪大恶极的事,都只是纸老虎。你在老虎张牙舞爪咆哮的背后,会发现一个悲伤、孤独、绝望的孩子,感觉和爱失去联结这就逼迫世界上的恐怖现出原形了,对爱关闭的心灵是所有恶业之源,散发余震,在全世界回荡。
    
    由于我们生命中的第一份爱的经验多来自他人(父母),我们很自然以为爱来自人我关系,这使我们渴求别人的认同,以躋身于爱。一旦这份关系低於期望值,失望导致我们认为自己不够可爱才得不到爱和尊重,这种「无爱感」(mood of unlove)是心的创伤,与其為跛脚的自我形象而自责,不如设定出一个「可恶之人」,罗织对方错处:「都是你害我……」,将自己化為受害者,以寻求安慰与满足。自杀炸弹客看得见,因而引发震撼,然另一种无声无息而威力更為惊人的恐怖袭击,更叫人战慄,那就是「无爱感」的引信,自我们内心一路延烧,烧出种种情绪性攻击,甚至烧出情绪自杀炸弹客。
    
    外在的恐怖行為不过是内在的恐怖心理的外显症状,当人们感觉得不到爱、被糟蹋,便要找人来责怪、出气。虽然一般认為战事和恐怖主义是政治议题,实际上,有爱在体内畅流无碍的人是不会扔炸弹的。恐怖主义是与爱失联的症状,全世界都染上了这个病 ,跟战争一样。
    
    除非我们治癒世代相传的「无爱感」来清除这个瘟疫,否则这地球上司空见惯的恐惧和恐怖事件将永远不能消除,「对抗恐怖主义的战争」是一个矛盾修饰语、子虚乌有之事,因為战争不可能消除恐怖主义,只会製造更多恐怖,我们只有处於爱的环境,才会真正觉得安全,无惧攻击。W. H. 奥登(W. H. Auden)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在诗中这麼写著:「我们必须相爱,不然会死。」
    
    宗教、社会领袖人士都懂得好战是与爱分离的病癥,因此经常强调要解决问题,爱是其中关键。举例来说,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认识到怨恨促使战争发生,疾呼唯爱能治癒斯疾:「世界上的人们早晚必须找到和平共处之道……,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从人类冲突中进化出一种拒绝复仇、侵略、报复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基础就是爱。」
    
    2008年12月18日星期四,12:38 北京野兽爱智慧居
  


  好人一生平安
  100%的爱情可遇不可求
  初恋是100%,但初恋不是到永久
  之后,总有会些许保留
  或是说我命苦
  一直没碰到100%付出的人儿


  完美的爱 不完美的关系
  有时候我以为得美好幻灭 但是我还是在原地
  如果幸福拥抱着我 我肯定樂樂的不行
  那么我也会让它紧紧抱着我


  如果我感到被爱拥抱着,我并不需要站得比别人高.
  
  第一次在网上看到这句话,我感觉被击中了一下。不知道为何,当时觉得,这句话真好,还有,我也属于这句话。
  
  如果我被爱拥抱,我不需要站的比别人高。
  
  这两天休息下来,回首过去,才发现,我真的是这样一个人。
  
   一. 感觉不到爱时,变身考试狂
  
   前不久新闻报道过一个女孩子,变成考试狂,天天想要考试,不考试便不舒服。
  
   后来接受心理咨询,她才发现,这样的心理,来自于从小所受的鼓励,成绩好时家人老师便给与爱,成绩不好时,便失去爱。
  
  我14岁离家求学之前的生活,包围在家人和朋友的爱里面,学习是不用刻意去操心的事情,虽然也努力,但不是那种想要超越自己到一定程度的那种。
  
  关键在于, 那个时候,我是我自己。我真正的感觉只要我努力了,剩下的事情就交给老天了。
  
  想起来,这句话是我妈在病榻上对我说的,在我中考感到压力想要放弃之前。
  
  所以,确切地说,是家人的爱, 给我安全感,让我放松的取得成绩,同时不失去自我。
  
  而14岁之后离家的求学生活,简直是场灾难。
  
  我这辈子最发奋的两次,出现在高中和大学。
  
  那两段曾被我认为自己在成长成熟坚强的日子,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其实是被缺少爱的不安全感控制,从而进行的逃避的方式,惩罚自己,14岁之前完整统一的我从此分裂成两个人:一个冷漠理智心机深重,在现实世界中如鱼得水,一个缩成一团,惊恐不安,所在内心深处,只是在夜半时分偶尔出来放放风。
  
  14岁离开父母,在一个陌生的环境生活,突然,父母从身边消失了,你要独力去面对一群陌生人,面对他们对你的评价,面对单纯的竞争,整个环境从“你放心,只要你尽力就行了”,变成“你为什么这么差?”
  
  这种慌乱和失措,第一次出现在办班级板报时的失败,第二次出现在化学方程式默写只拿了十几分。
  
  这种制度,或者环境,都不会对你说:你做自己就好了,现在的你够好了,不一定要在各方面都出色。所以,老师同学的一句话,一个眼神,都会让你开始怀疑自己,手足无措。中考时,那个放松的我,不知道去了哪里。
  
  而最后一根稻草,自然是那件不堪回首而又被我背在肩上十多年的包袱。
  
  那是一次催化剂, 之前的我,正在自我迷失的迷潭中挣扎,虽然与环境格格不入,我还是那个我。
  
  之后的我,被无爱感和随之而来的压抑在心中的愤怒嫉妒冷漠绝望牢牢控制。
  
  来吧,数学题,来吧,方程式,我可以搞定你们,就像搞定我埋藏在内心深处的悲伤和绝望。
  
  我学会在考试前放松自己,冷静的面对过去让我慌乱不堪的考试,最后甚至有些爱上了考试。
  
  确切的说,是爱上了那种可以控制的感觉。
  
  考试,是我唯一能控制的事情,那么我不爱它,爱谁呢?
  
  同样的事,出现在大学,话说没有了高考的压力,为什么还会有这种情况呢?
  
  因为无爱感带来的副作用还没消褪,在一个放松的环境,我仍然警惕,不愿意放开自己,虽然同时希望爱与被爱。
  
  虽然大学有很多好友,他们是新的人,但是,毕竟没有一个人能够治疗我, 能够给我足够的安全感,能够透过我重重的盔甲认识了解我。
  
  而考试,仍然是我唯一能控制的事情,所以,大家都在打小抄的时候,我永远是第一个交卷,然后在空荡的校园里晃荡,享受那一刻的轻松和控制感。
  
  我发现另一件能够控制的事情,是图书馆的书。看了很多小说,可以说不是开启,而是借助它们回到了部分的自我。
  
  那时候看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感觉自己就像男主角,在直子和绿子之间,我到底要拯救直子,还是去放任自己全心爱绿子? 其实,就是,我要回到过去拯救那个陷入泥潭的自我,还是放开手放开过去和现在,做一个全新的但忠于自我喜欢自己的自我?
  
  直到很多年之后,我才发现,只有回去拯救了那个过去陷入泥潭的自我,我才真正成为今天全新的忠于自我的我, 我才真正喜欢上自己,重新让自己充满爱。
  
  
  
   二 绝望时伸出的毒蝎之针
  
  这辈子我年龄越大,脾气越温和,人人都说我人好没有脾气。
  
  可是,我最近惊悚的发现,我曾经对人说过很重很重的话,而且是重要的人。
  
  为了治疗自我,我重新返回过现场,才发现现场已不在,经历了又一轮的绝望。
  
  愤怒嫉妒那种久违的感觉又重新出现。于是我留下一个凌乱的战场,慌乱出走,洗刷一切记忆。
  
  然后,我以优异成绩考完PMP。
  
  然后,我将生活打理的井井有条,恢复生产,计划结婚计划生子。
  
  直到最近,我看到我曾经写给别人的一些话,投下一颗闷雷,我原来对人说过这么重的话。
  
  由头至尾,我只是惊恐的躲在自己的躯壳里。当重新感受到无爱的时候,感受到痛苦到无以复加的时候,除了逃跑,还要确保自己以后不受到这种痛苦,因此一定要断绝任何可能,所以,要决绝无情。每句话,今天我看来已经惊心动魄,普通人都无法承受。毒蝎之针。
  
  今天,不禁重新审视,自己总是记忆自己的痛苦,陷入自己的痛苦中不能自拔,为什么却对自己对他人造成的痛苦熟视无睹?
  
  为什么?
  
  究竟是痛苦蒙蔽了双眼,还是别人对你真的做了罪大恶极的事情?
  
  回首过去,似乎性格里有种对于自己重视的人,不愿去正视和珍视的鲁莽马虎的性格。
  
  对家人,对爱人。
  
  大概,是害怕最终被抛弃和伤害吧。最终回到一个人孤零零的站在那个梦里的天台,面对未知的黑色夜空。你们都在哪里?
  
  最近老是想《呼啸山庄》里的林敦,想着年少时被希克厉瞧不起的他,为何在后来变成一个温柔慈爱的父亲,被女儿热爱和追忆,被大家怀念? 而年少时爱的率性的希克厉,成为一个孤独终老的恶棍?
  
  分别大概在于爱吧。
  
  明明知道卡瑟琳爱着别人,林敦仍然温柔的待她,待他们的孩子。
  
  而希克厉听到卡瑟琳说了一句嫁给他会埋没自己,就马上离家出走十几年,回来后仍然要破坏一切,只因了那一刻爱突然消失的时刻带来的恐怖感。他也很可怜。
  
  分别大概在于,即使自己承受了巨大的痛苦,仍然能够爱人和替人设想吧。
  
  这大概就是真正的爱。我一直未曾真正学会过的。
  
  
   三 你不需要站的比人高
  
  我想要回到过去,拥抱那个面对新环境惊慌失措强作镇定的女孩子,对她说:
  
  别害怕,你就是你,你不需要比别人好,什么数理化,不好就算了,扔掉它们,你照样可以用文字和天生的对美的敏感过一辈子。你不需要变成一个普通的理科生,你需要成为你自己,做你想做的事情,即使陷入低谷,相信你自己的天分,那些你的父母都没有看到,但是你自己却很清楚的天分,不要埋没它们。
  
  还有,即使你重视的人没有照顾好你的内心,你还是要照顾好自己和他们的内心,然后好好的对待他们,照顾好他们的感受,因为这样是你最好的选择,不要因为失去爱的恐惧而毁了一段关系。包括和亲人爱人。你们的爱是天生的,任何力量无法剥夺的,除了你自己。
  
  
  我想要对我伤害过的人说:
  
  抱歉说过那样的话,要知道我这样的人说出这种话,表示你们是对我很重要的人,我只是害怕得不到你们的爱和肯定。我只是当时很迷惘。不知道怎么表达对于可能失去你们的恐惧。不知道怎么应对心里面似乎看不到底的痛苦。希望你们心中能有爱身旁有亲人爱人,能够化解我带给你们的痛苦。希望今后能够温柔的对待你们的爱人和重要的人。不让我带给你们的痛苦传播下去。
  
  
  原来爱的确是至高无上的力量。
  
  


  以灵性的眼光洞察政治的背后
  
  怨恨政治的根源
  
  左派和右派的政治歧异,以及随之而来的两派对抗(尤其以美国為然),是由两种回应儿时爱之创伤的方式演变出来,孩子在家庭中若没被好好地爱,他对付无助、痛苦、无力的方法就是一种称為「向侵略者认同」(identification with the aggressor)的心理防卫机转,这牵涉到认同爱惩罚的强势父母(通常是父亲) :「如果我像他一样,就更安全了。」这样一来,孩子在没有权力的情况下,发现到一点点权力。这是成為极右派的心理过程。
  
  因此,右派倡议法治、国家安全、用重典、拥有枪枝、有钱有势之菁英的特权,以及爱国主义(patriotism由拉丁字根pater来,即父亲)。这种性格结构既由漠视伤口而来,右派人士通常都不同情被践踏的人,经常妖魔化他们,称他们為「骗领社会福利者」、失败者、格格不入者。对他们而言,美国和工业化文明為成人世界,第三世界和未开发国家则被视為不负责任的孩子,必须严加管教,告诉他们该做什麼,这种态度形成极权倾向,如殖民主义,帝国建立、镇压受人拥戴的异议份子等。
  
  右派人士需要显出强大果决的形象,看不出一点柔弱无助的跡象,因此工人群眾经常投票给强硬的右派领袖,其实这些领袖和他们的经济利益是相左的,但因维持对强大领袖(如父母)的认同比守望他们的利益(如孩子)更重要,这样他们可避免面对自己的伤口和恐惧,而感觉安全,同时,他们害怕豆腐心肠的自由派总是同情负伤、受压迫的人们。即便自由派可能改善他们的经济安全感,但要说到投票给自由派,还是会动摇他们整个情绪安全感的认同。
  
  反之,左派人士通常认同受害的孩子这一方,孩子在不公平、不敏感、压制的父母脚下讨日子,因為他们承认并感觉到伤口的痛楚,自然被慈悲和社会公义的观点吸引,因此左派倡议劳工权益、社会安全网路来照顾贫穷和被践踏的人,以及更公平、更人性的对外政策。(笔者的观点和乔治.雷考夫(George Lakoff)的「右派严厉父母vs.左派无微不至父母」的模型不谋而合,但笔者强调的是:由於对爱的创伤的不同策略而產生这两极的心理角度)。
  
  然而,大部分左派太认同受害者,以致他们无法信任权力和拥有权力的人,这引起一种奇怪的情形,激进人士常搬砖头砸自己脚,阻碍任何抓住权力疆绳的可能──举例来说,他们拒绝修正他们非常理想性的原则,以建立更广泛的联盟来取得执政权;他们用自恋的方式建立秩序,让一般大眾看不惯而反对他们;或者投票给根本不可能胜出的第三党,因此保证右派会赢得选举,造势集会的口号变成:「你们错待我们,我们不跟你们玩了。」
  
  因此左右派代表对同一创伤──没感觉被爱、被尊重、受照顾──的相反处理方式。他们之所以彼此相互对立、缺乏对话,是由於他们显示出对彼此的重大威胁。右派代表专权、爱惩罚的父母,吓坏了左派,左派一直得警戒著不让可怕的法西斯、侵犯人权的警察国家出现;左派的宽鬆随意也吓坏了右派,右派得时时提防道德原则的腐蚀、爱国主义的闕如、对犯罪的手软──都会动摇他们的强势父母立场,失去安全感。
  
  邪恶的背后
  
  是什么驱策人们追求控制他人的权力?为什么有人肯花这短暂、宝贵的一生追求建立帝国或君临世界的妄想?控制他人的权力是想证明我是有影响力的人、强迫他人仰望他:“老子早晚会叫你尊敬我,折磨你或杀掉你在所不惜!”如果我证明给你看我真是有影响力的人----一个领袖、独裁者、征服世界的人、有钱大亨-----那就得尊敬我,也许我就心满意足了。但如果我感到被爱拥抱着,我并不需要站得比别人高。
  这世界所有邪恶的背后,潜藏着负伤、失去爱的联结的内心痛苦,我们行为不良是因为我们内心痛苦,我们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我们的本性一开始是开放而温柔的,所以世界上所有丑陋都额可以追溯至我们背离了坦诚美丽的内心。
  
  当我们认识了这一点----世界上的罪恶不过是普世创伤的症状----我们就可以理解法国灵性导师亚诺•狄士甲丁的一句话:“世上没有坏人(包括斯大林和希特勒),只有没被好好爱过的人。这样邪恶的根源就露出来了:世上没有坏人,只有不被爱的人。如果斯大林、希特勒、本拉登有过被爱和值得为人所爱的经验,他们怎么有理由去杀戮?当你感觉到爱在体内流动时,你只想去礼赞它、滋养它,而不是摧毁它。
  当然,像斯大林和希特勒这类的独裁者并不知道是什么在驱策他们,因为他们讲创伤的痛苦埋藏在层层怨气、铁石心肠和自我膨胀之下,难怪必须经过许多年的心理治疗才能看到那瘀伤处处、没有好好被爱的生命也需要温柔的、爱的关怀。“如果斯大林被真正爱过,他不可能杀害两千万人。”
  
  爱丽丝•米勒(Alice Miller)在她所著的《For Your Own Good》和《Paths of life》中,研究童年缺爱和创伤在生命中的角色,以及邪恶暴君的产生。在她演讲中有一相关的段落(“The Childhood Trauma”,1998年发表于纽约)
  
  “我可以断言我从未碰过一个迫害者在童年不是一个受害者,虽然他们大部分自己并不 知道,因为他们的感觉被压抑了,这些人对自己知道愈少,他们对社会的危险就愈大,所以我想去了解”每一个受害者都会变成一个迫害者“的错误陈述,和我认为正确的陈述:“每一个迫害者在童年都是一个受害者”之间的分野是很重要的。
  
  对希特勒父亲阿洛伊斯•希特勒(Alois Hitler)而言,他可能是犹太人后裔的嫌疑(希特勒的祖母很可能被她的犹太雇主弄怀孕的),在他生长的反犹的环境中是令人无法忍受的-----他唯一能做惩罚的事就是在儿子阿道夫身上发泄怒气,根据他女儿的报告-----阿洛伊斯毫不留情地揍阿道夫。他的儿子试图驱除他童年的恐惧,培养出狂热的妄想:要靠他把他自己,还有全德国,然后全世界,从犹太血统解放出来。
  毛泽东小时候常常被父亲鞭打,,但他很少全盘承认他对父亲的怒气,他父亲是一个严厉的老师,要从儿子身上“拳棍出男子汉”。斯大林即使在权力顶峰,他的行为仍是被无意识、小孩式的无权恐惧所驱策,很显然,她的父亲,一个格鲁吉亚的穷苦鞋匠,几乎每一天都试着用烈酒和打儿子来淹没他的挫折感,他母亲有精神异常症状,毫无能力卫护儿子,而且常常离家出走------斯大林直到生命末期都不断理想化他的父母,并一直恐惧危险来临,那危险早就不存在,但仍存在于他精神错乱的心中,即便他后来为百万人所爱戴崇敬,那恐惧仍没停止。”
  
  人性是一个需要疗愈、需要知道自己天性很美的孩子,传统的文化、艺术、神话、宗教、仪式都能帮助人性忆起他神圣的本质,但时至今天,没有了传统,我们每一个人必须为了人性,自己疗愈内心、兹内在的美善做好哦个醒觉。
  
  好消息是,所有我们最羞愧、感觉罪大恶极的事,都只是纸老虎。你在老虎张牙舞爪咆哮的背后,会发现一个悲伤、孤独、绝望的孩子,感觉和爱失去联结这就逼迫世界上的恐怖现出原形了,对爱关闭的心灵是所有恶业之源,散发余震,在全世界回荡。
  
  由于我们生命中的第一份爱的经验多来自他人(父母),我们很自然以为爱来自人我关系,这使我们渴求别人的认同,以躋身于爱。一旦这份关系低於期望值,失望导致我们认为自己不够可爱才得不到爱和尊重,这种「无爱感」(mood of unlove)是心的创伤,与其為跛脚的自我形象而自责,不如设定出一个「可恶之人」,罗织对方错处:「都是你害我……」,将自己化為受害者,以寻求安慰与满足。自杀炸弹客看得见,因而引发震撼,然另一种无声无息而威力更為惊人的恐怖袭击,更叫人战慄,那就是「无爱感」的引信,自我们内心一路延烧,烧出种种情绪性攻击,甚至烧出情绪自杀炸弹客。
  
  外在的恐怖行為不过是内在的恐怖心理的外显症状,当人们感觉得不到爱、被糟蹋,便要找人来责怪、出气。虽然一般认為战事和恐怖主义是政治议题,实际上,有爱在体内畅流无碍的人是不会扔炸弹的。恐怖主义是与爱失联的症状,全世界都染上了这个病 ,跟战争一样。
  
  除非我们治癒世代相传的「无爱感」来清除这个瘟疫,否则这地球上司空见惯的恐惧和恐怖事件将永远不能消除,「对抗恐怖主义的战争」是一个矛盾修饰语、子虚乌有之事,因為战争不可能消除恐怖主义,只会製造更多恐怖,我们只有处於爱的环境,才会真正觉得安全,无惧攻击。W. H. 奥登(W. H. Auden)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在诗中这麼写著:「我们必须相爱,不然会死。」
  
  宗教、社会领袖人士都懂得好战是与爱分离的病癥,因此经常强调要解决问题,爱是其中关键。举例来说,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认识到怨恨促使战争发生,疾呼唯爱能治癒斯疾:「世界上的人们早晚必须找到和平共处之道……,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从人类冲突中进化出一种拒绝复仇、侵略、报复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基础就是爱。」
  
  2008年12月18日星期四,12:38 北京野兽爱智慧居
  


谢谢分享,果断购买


《爱的艺术》我也很喜欢
正想买《完美的爱,不完美的关系》


刚看了一点关于《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我觉得这本书和这一本也有共通之处(猜想)。
你的这篇评论很有用。谢谢。


刚刚看完《爱的艺术》,很有感触,希望自己能够尽快培养起爱的能力


“想靠别人获得喜悦,我溃不成军。”
“爱,从来都在自己的里面,从未消失过。”


这正是我最近思考的问题。。。感谢了!
不过,我的一位修佛的师兄说,只要陷入感情中就绝对不可能修成正果,怎么理解呢?


这个没有具体语境不好说。 他说的 陷入感情 和 修成正果 指的是?


有启发,谢谢。亲密关系若要发展的好,就必须要能够反映并提升我之所以为我,而不是只反映社会、家庭或自己所造作的那个有限的自我形象。我之所以为我的“我”到底是怎么体现或者说怎么理解?


如果一开始就懂得了呢?如果两个人始终就很爱对方,又不苛求呢?


为你爱的人而痛,也是一种幸福


爱一个人是不需要理由的,真爱没有对与错


终于审查通过了?奇怪,这篇文章里面有犯忌的词?
毛泽东?


到底要读什么东西才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啊!!!!!!!!!!


写得真好啊~


政治家是天使与魔鬼的混合


MARK看看


我感觉宗教色彩很浓


看来做孩子难,做父母更难!


开心网上我给你留了言。。。贴过来吧:
我想去了解"每一个受害者都会变成一个迫害者"的错误陈述,和我认为正确的陈述:“每一个迫害者在童年都是一个受害者”之间的分野是很重要的。-----这个结论看上去很有道理。。只是,文章举希特勒、斯大林和毛泽东的例子,证明和解释了这些暴君都是童年的受虐者, 却没有解释,为什么还有许多童年缺乏爱,被虐待的孩子,并没有成为迫害者。。比如,契诃夫,他父亲也暴虐粗俗到令人发指的程度,他母亲是个终日啼哭的脆弱女人,契诃夫家的孩子们都从小缺少爱和关怀,契诃夫的几个兄弟姐妹都变成了自私鬼或者酒鬼或者瘾君子。。而只有契诃夫一生温柔善良,变成了一个充满爱心和人文关怀的医生和作家。。。。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有的人温柔善良,有的人冷酷残暴呢?这篇文章的理论,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啊。。。


野兽按:终于等到这本书在内地出版了。自从去年12月读过该书的台湾版后,就一直向朋友推荐此书,还特意写信给黄明雨推荐引进此书。我是觉得台版的《遇见100%的爱》(http://www.douban.com/subject/3320289/)一般,认为还是《完美的爱,不完美的关系》(http://www.douban.com/subject/4151190/)更切题。多谢筱芬同学用了这个书名。
瞬间闪耀的爱与永恒流淌的爱
(美)约翰•威尔伍德/文 选自《完美的爱,不完美的关系》(Perfect Love,Imperfect Relationships),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9年11月一版一次,28元
绝对之爱
  我们若从另一个人那里感受到这种开放和温暖,就得到了重要的养分:帮助我们体验自己的温暖和开放,让我们认识到天性中的美善。无条件之爱的光芒照醒了冬眠的心灵种子,助它们成熟,开花结果,使我们得以实现这一生独一无二的价值。若我们从他人处接受到纯粹之爱、关怀和赏识,便得到了最佳的祝福:纯粹之爱接受我之为我,让我们肯定自己。
  
两个人若了解并欣赏彼此的真实面目,他们便分享着马丁•布伯(Martin Buber)所谓“吾汝关联”(I-Thou recognition)的时刻。布伯认为这种肯定提供了重要的确认:帮助我们了解并感觉到自己的存在。
  
最肯定的感觉其实还不是感觉被爱,而是我们以真实面目被爱。真实面目意味着我们的真实存在,绝对之爱就是对真实存在之爱。
  
在我们的个性、痛苦、迷惑之下的更深层,是我们动态开放的真实面目,它在我们感觉安顿、稳妥、契入自己时才会出现。爱若扎根于此,便会毫无阻碍地流过我们,使我们对他人更加敞开。当两个人在毫无保留的境界中相遇,他们共享的是绝对之爱的完美时刻。
  
然而,一个极重要的观点是:人的个性并非这绝对之爱的源头,相反的,绝对之爱超越我们的局限,从它最终极的源头照射我们。我们是这光热流过的通道,它在流过我们之时,也在我们内在找到了家,作为我们的内心本质(heart-essence)安住下来。
  
我们和这种完美养分有亲近的血缘,它也是我们最深层的本质,我们的生命之血。这就是为什么每一位小宝宝一出生就本能地急切寻求它,我们不由自主地想要我们的天性。
  
我们一旦认识了生命存在的价值和美妙,便可放松、放下、安住在自己之内。放松会带来开放;开放让我们对流过的生命透明无隐,像是一扇刚打开的窗户,清新的微风立即吹入室内,带来安宁的感觉、真实的力量,D. H.劳伦斯视这为“生命冲进我们”。
  
马丁•布伯视“吾汝关联”的时刻为蜕去一层老旧、保护的皮,如同蝴蝶从蛹化现而出。我们一旦尝到纯粹、无条件之爱,会觉得做自己很好,活着也很好,我们想展翅高飞。这种生命力的河道汇流在我们身上时,将会生出无上的喜悦。
  
这样一来,无条件之爱让我们安住在自己当中、安住在生命喜悦之流中,就如戴维•斯坦德尔-拉斯特兄弟(Brother David Steindl-Rast)对这种深刻契合情形的描述:“一时之间,我们只是知道,一切都属于我们,因为我们属于一切。”
  
这是人类之爱最伟大的价值,它引领我们进入比人类相对性更为广阔的境界,它在帮助我们契入内在发光发热的生命力之时,流露出美妙和力量,在那里,因为我们对生命完全率直无隐,我们便与生命本身合而为一。若生命属于你,你也属于生命,你便再也不会饥渴和恐惧,你感到生命有其基本的尊严和神圣,并不需要仰望别人的同意或认可,在这种生命深刻的和谐中,你了解到你没有负伤,从没受过伤,也不可能被伤害。
  
这是人类生命存在的真义:绝对之爱帮助我们契入我们的真实面目,所以不可一日无它。
  相对之爱
  虽然人心是大爱流向世界的通道,这个心的通道却常常阻塞——由于不知道我们被爱而产生紧张不安、防御的行为模式。结果,我们虽偶尝短暂、喜悦的灵犀相通,但爱天赋的真诚开放却难以完全渗入我们的人际关系。的确,两个人愈敞开,障碍——他们最深最暗的创伤、绝望和不信任、最直接的情绪引爆点——就愈容易浮出水面,就像太阳的温暖刺激地球释放湿气而产生云朵,纯粹开放的爱会启动我们情绪创伤的积云,那是我们紧闭、活在恐惧中并抗拒爱的地方。
  
这并不稀奇:在我们变成无碍的信道,让爱得以畅流之前,创伤必须暴露出来。被治疗的事物必须当下立现,爱才能发挥疗效;若隐藏起来,只会生脓溃烂。
  
这就是相对之爱:阳光般的绝对之爱被我们的局限性人格及其防卫模式——恐惧、不信任、被动反应、不诚实、攻击性、扭曲的视角——所过滤。如同多云的天空,相对之爱不完全、不恒常、不完美,它是光影的交替演出。绝对之爱所散发的光热,只在瞬间闪耀。
  
如果你密切观察人际关系中的自己,你会发现自己时退时进,游移在开放和关闭、晴空和乌云之间。如果对方很有反应,注意聆听,说你爱听的话,你的内心便自然开放;反之,对方若没有反应,听不见你,说了不中听的话,你将会立即收紧,开始退却。
  
我们会随着情况起伏不定,难以全心肯定另一个人,往往要依照我们每个人能够付出和接受多少、彼此之间的默契、我们的局限和条件反应模式、个人成长的程度、有多少觉知和灵活度、沟通程度、身处的环境甚至前一天晚上睡了多少觉来决定。相对就意味着一切视时间和状况而定。
  
一般人类的爱都是相对的,从没有恒常的绝对性。如同天气一样,相对的爱是连续的、动态的变化,不断生起退去、盈满亏缺,外观和强度皆与时俱变。
  
说到这里,许多理论可说再清楚不过了,但常常会出现这样的障碍:我想象别人(当然是我之外的某人)应该不断地爱着我们,不多不少,恰到好处,他们是完美之爱的来源。由于我们第一次爱的经验通常都来自别人,我们很自然以为人际关系就是爱的主要来源,一旦这份关系无法营造我们梦寐以求的理想关系,我们就以为有什么不对劲了,这种失望一再启动心的创伤,就会产生对他人的怨气。因此,了解绝对之爱和相对之爱的重要分野,是疗愈伤口、解脱怨气的第一步。
  
在我们生命的最深层——所有众生共同的内在圣性——并没有你我的分隔,任何时刻,都可能与任何生命——情人、孩子、朋友、在路上擦肩而过的陌生人,甚至小狗——灵犀相通而产生温暖和开放。一旦我们能欣赏另一生命之美,心轮便打开了,绝对之爱的火花通过我们。在这契合的时刻,我们不再分离或孤绝,而是快乐地分享众生心中最可爱、最温柔的部分。
  
但同时,在相对的层面,我们一直是分离、隔开的,我们占据不同的身体,有不同的过去、背景、家庭、个性、价值、喜好、观点,最终还有不同的命运,我们每一个人看待事物、对事物的反应都不同,也用我们独特的方式来对待生命。
  
是的,我们当然体验过人我合一的感觉,但这只在生命对生命契合时才可能发生,因为在纯然生命和纯然开放的层次,我们是一。你我的开放性并无不同,因为开放性没有坚实的形式,所以不会有分隔你我的界线。因此当我们在绝对之爱的时刻相遇,以生命对生命,就像水倒入水中。
  
对比之下,相对的爱是有形层次的交流:人对人。每一个人,如同世界上的每一片雪花、每一棵树木、每一处地方、每一个环境,彼此都不相同,都有独特的性格和表现的方式,跟其他人不一样。两个人在纯然开放的领域,可以知道他们是一,在有形的领域,无论如何必然是二。
  
也许前一天晚上,你和一个人深深地契合,对他打开了心门,爱恋着、倾心着,但第二天早上,尽管你仍感受着爱意,可是前一晚敞开心房的感觉却被乌云笼罩了,你开始考虑:向这个人打开心门是否妥当?我能接受这个人完全是另外一个人吗?他(她)能了解我多深?我们是绝配吗?
  
融合为一的感觉,是与绝对之爱幸福结合的时刻。这是伟大爱情神话的开始,是纯粹的发现与交遇,经常发生在不寻常的时空。但相对之爱的挑战又将恋人带回地面,迫使他们不断面对、处理他们的二元性,如果他们不尊重对方的相异性,不探索如何横越相异性去发掘对方,恋人的结合终将失去热情和活力,且以不健康的情绪相互影响,或产生相互依赖的危险关系。
  
两人通常首先寻找共同基础,但由于两人的相异性将他们拉至不同的方向,地基于是从他们脚下松动,关系就这样在两人之间不断摆动。既想在此时此刻交遇,却又被记忆、期望、过去创伤的潮起潮落卷得团团转。在一元和二元、相聚和分离、新鲜的发现和旧有的联想等种种紧张的状态下,相对之爱实难稳固和稳定。
  
其实是因为我们的期望和现实相左,才会产生问题。我们总是以为爱应该是稳定的,这种期望使我们无法欣赏相对之爱所给予的“人我之间的亲密”。亲密——在相异中分享彼此之为彼此——只有在伴侣和我以二元的状态相遇,我视对方纯粹是另一个人同时又不完全是另一个人时,才会发生。
  
二元和一元的交替虽然可以点燃好奇和热情的火花,但同时也摆明了亲密关系顶多也不过是断断续续的。在亲密的时刻里,我们横越相异的高墙来相遇,但仅仅是片刻而已,而不能持续。最佳状况下,相对之爱本身很美,两人在差异和变化中欣赏对方、享受对方;而最糟的情况,则是演成一出肥皂剧或悲剧。
  
如果你指望别人永远与你步调一致,你就会陷自己于沮丧、失望和痛苦中,因为这无异于缘木求鱼。每个人只能跟随自己内在的法则,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和感觉,你永远无法期待别人步调与你一致,你无可避免会和所爱的人不同步,因为你们一直在不同的时间想要从彼此身上或从生活中获得不同的事物。结果无可避免,和声变成走音,了解变成误解,造成伤害和隔绝。即使最亲近的婚姻伴侣有时候也感到误解、失联、彻底的孤绝。
  
即使有人想跟我们步调完全一致,也不可能,因为他(她)永远不能预卜我们每一时刻想要什么。我们也许现在想要亲近,于是情人挨近我们,不久我们可能又想要有自我空间。我们连自己每个时刻要什么、内在发生了什么事都弄不清楚,而且心意还不断改变。如果真是这样,我们怎能期望另一个人与我们步调永远一致,尤其是他人只能依据他们自己不同的观点、节奏、需要来行事?
  
不但我们每个人有不同的需要和观点,我们还想要以独特的方式被爱——它能够抚慰过去带来的情绪创伤。这真是高要求!因为它假设别人应不断调整他们爱的风格,来配合我们。举例来说,如果你有被遗弃的恐惧,你可能会逼你的伴侣多作口头保证,结果超过了他的限度。你听了固然欣慰,知道有一个人陪伴在身旁,不幸的是,这些期望可能触发他(她)被承诺限制的恐惧,因为一旦被逼得依照你的时间表保证,他(她)可能觉得受制于人。你的伴侣不见得像你,他(她)要有个人空间才觉得被爱,如果你期望伴侣用你认为恰到好处的方式爱你,他(她)可能会想撒腿逃跑,结果反而牵引出你被遗弃的恐惧。两人再怎样努力,往往还是不得已触痛了彼此的创伤。
  
虽然没有人能够和我们步调永远一致,我们仍紧抱期望,怪罪别人:“你没给我我该得的。”印度老师普拉吉难帕(Swami Prajnanpad)如此描述该情况:“每个人都正在通过这深沉的心理煎熬,为什么?因为他想要得到,又没得到,他相信他应该得到,也可以得到,但他没有,这就是引起这种剧苦的原因”。
  
其中的问题是,当我们试图叫别人用我们认为他们应该的方式来爱我们,我们的行动中有爱吗?这难道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控制?在两人关系中,期望常是一种微妙的暴力,因为这是要求别人顺从我们的意志。
  
从这些情况看来,相对的爱的确颇为坎坷。在我与你亲密交心之后,我们不可避免又回到视所爱之人为“他物”,某一个“在那里”的人,一个被需求、反应和设计的对象。“这是我们命运中深远的忧郁症。”布伯这样写道:“我们世界中每一个‘你’都会变成‘它’……真正的观照从不持久,纯粹之爱从不能维持,世界上每一个‘你’都注定变成一件东西,或一次又一次变成某种东西。”虽然纯粹之爱也许是我们内心的本质,它外显的面目却不断受到过去的因缘和现在的情况的制约。母亲虽然无条件爱孩子,但如果她被孩子做的事惹恼了,或某一天接二连三发生不顺心的事,她也可能对孩子毫不留情。
  
这是我们躲不掉的命运,这命运陷我们于隔绝,在隔绝中我们将自己和所爱的一切投射成期望和恐惧的对象,于是人际关系便不断偏离人我合一的喜悦,陷入二元的动乱——喜欢或不喜欢、同意或不同意、亲近或冷漠。你先生今天可能仁慈而有耐心,但明天又可能冒出一肚子怒火来。这一刻,你所爱的人眼中闪烁着纯然之爱的火花,下一刻,你说了逆耳的话,他(她)又狠狠瞪你一眼。
  
纯粹之爱在绝对的平台上运作,喜欢或不喜欢则在另一不同的层次上,也就是相对、个人的平台上进行。我们若了解自己同时活在两个层次上,就可以减轻“我爱你,但此时此刻我受不了你”的困惑。我们很难不喜欢他人合乎我们品位和喜好的地方,但我们又不喜欢他们碍着我们的地方。只有在高层次的灵性发展中,人类才能自喜欢或不喜欢的拉扯中超脱出来。这意味着,相对之爱不可避免含有爱恨并存、说不清的情绪。
  
夫妻、亲子、朋友之间永远不可能维持稳定及和谐的沟通。这就是必然规律:每一个相聚的时刻之后,接着就是离散。这并非爱、人类或宇宙在设计上的缺憾或错误造成的,也不意味着你不好,别人不好,生命不公平这类的事。生命的脉动永远在循环中,上下、来回、扩展和收缩、协同和消耗(synergy and entropy),诸如此类。
  
能量呈波动式的运行,波动包含波峰和波谷,若非波谷,哪来波峰?先有离散,方有聚合;只有在缺乏了解之后,才有了解可言。
  
的确,人际关系若不是这样高低起伏,它就是淤塞和监禁,而不是动感的舞蹈了。人类的相对之爱不完美也不恒常,像地球上其他一切事物;人生经验往往是生涩、粗糙、混乱的。没有事物可以持久,没有事物一成不变,没有一旦花好月圆就一劳永逸的事,一切事物都会改变。
  
新鲜爱情的喜悦达到高点之后,接着就产生冲突和受苦的低点,我们常觉得是场灾难,不应该发生。如果我们能认识到低点是相对之爱不可避免的波谷,那么误会和隔绝就可以是重新了解和契合的跳板。
  
假使我们诚实地注视生活,我们会看到不可能有一个人完全可靠、始终不渝对我们好,虽然我们可能想象在某人、某处那里——也许是电影明星或灵修的人——存在理想的人际关系,但这仍以幻想成分居多。如果更为仔细地注视,我们会看到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恐惧、盲点、私密、不安全感、侵略和操纵的倾向、情绪引爆点——这会阻塞让爱畅流无阻的通道。我们虽然都想用一颗纯洁的心来爱,但我们的局限不免使我们的爱上下波动、左右摇摆。
  
我们对完美之爱、完美结合的渴望,自有其重要和美妙之处,我们因直觉地知道心底藏着一份完美而产生这渴望,它便指向超凡的境地。我们渴望愈合隔绝——我们和生命、上帝、自心的隔绝,只要我们正确理解这种渴望,我们将超越自我。全心付出自我,用这样的灵性去生活,我们会看到,它是绝对之爱进入我们的钥匙。
  
但如果我们将这种思慕转嫁到另一个人身上,可就麻烦了。这就是要分辨绝对之爱和相对之爱的理由——如此我们就不会到不完美的情况中寻求完美之爱。虽然亲密的契合可以闪耀出绝对的人我合一的光芒,但我们可不能完全指望它,完美之爱唯有在完美的境界中——生命核心中的开放、觉醒的心——寻求。只有这样,我们才会知道什么是完美的结合,也就是“我们属于一切,因为一切也属于我们”的心境。在人际关系中寻求完美,只会感觉背叛、气馁和不平。


LZ你真善良


很欣赏楼主的才华,顶一下~“人性是一个需要疗愈、需要知道自己天性很美的孩子”这句话说得很好,不过,疗愈是需要很多力量的,有时候还是很容易被这个纸老虎搞得很沮丧···看到这篇文章很感动,我想疗愈所需要的能量就是这样一点点辐射的吧。


谢谢你的这篇文章,让我们尽早解决内心伤害,和坏人一起相爱


我们必须相爱,不然会死。」
这话我听过,我听到的版本是 相爱或者死亡
意思是要么相爱,要么就死亡
以至于当我发现无爱的世界时,几乎在死亡边缘。而你这篇文章教我们要解决伤害,给伤害别人的人以关爱


是啊是啊。。


好文!


呵呵,很少看到你自己的言论,但是每次摘抄都非常精辟!我也推荐了。


好文。。。 好书。。。。。 希望更多人看到。。。


自己是无关紧要的。再说了,我对“原创”总是存疑。“原创”有股人的自大,以为个人是真理的源泉。
把自己放到一个传承中,似乎会有绵绵不绝的生命。O(∩_∩)O哈哈~


绝对真理


分析的非常好,很喜欢


外在的恐怖行為不过是内在的恐怖心理的外显症状,当人们感觉得不到爱、被糟蹋,便要找人来责怪、出气。虽然一般认為战事和恐怖主义是政治议题,实际上,有爱在体内畅流无碍的人是不会扔炸弹的。恐怖主义是与爱失联的症状,全世界都染上了这个病 ,跟战争一样。


强文MARK继续看


谢谢好文,谢谢LZ分享


爱能包容一切


泪流满面……


每个人都曾经只是个还不懂爱与被爱的孩子。
但我们终会长大不是么
当我们长大时像曾今被包容一样去包容他人吧
我想那会是另一种幸福


有些同感,
爱是需要学习的


如果我感到被爱拥抱着,我并不需要站得比别人高.
这句话真好!


想哭……
可,还是不由自主地想站得更高
不是因为没有被爱包围,而是学不会全盘接受,总是想着留有余地,总是感到不安全
谢谢楼主温暖的文字


如果我感到被爱拥抱着,我并不需要站得比别人高.


有同感
有释怀


错误的动机分析, 你太敏感了, 对人吼又自责; 多想美好面


谢谢楼主给我们的温暖


要么给我很多很多的爱,要么给我很多很多的钱~


一切皆是因为爱.....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有多少人愿意等待......


多少年少时敏感的女孩子因为成绩而感受到爱的缺失,继而想通过好成绩获得重视之人的认可,来感受又得到爱。可是即使感觉到得到一些爱了,还是想继续往高处走,也许是自己安全感还太少,觉得那样足够优秀了,能够更安全。可是即使受到伤害,也不愿意让自己失去爱值得爱的人的能力。


 如果我感到被爱拥抱着,我并不需要站得比别人高.
  


好看,啊??


那时候看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感觉自己就像男主角,在直子和绿子之间,我到底要拯救直子,还是去放任自己全心爱绿子? 其实,就是,我要回到过去拯救那个陷入泥潭的自我,还是放开手放开过去和现在,做一个全新的但忠于自我喜欢自己的自我?
直到很多年之后,我才发现,只有回去拯救了那个过去陷入泥潭的自我,我才真正成为今天全新的忠于自我的我, 我才真正喜欢上自己,重新让自己充满爱。
这两者的类比,是否不太恰当呢?
拯救了过去陷入泥潭的自我,和成为今天全新的忠于自我的我,这两件事可以同时完成,但是拯救直子,和放任自己全心爱绿子,这不可以吧?


"那两段曾被我认为自己在成长成熟坚强的日子,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其实是被缺少爱的不安全感控制,从而进行的逃避的方式,惩罚自己,"
Good!


貌似是这样的感觉。。


标题很有爱~mark下


整天说爱,越来越觉得不知道爱是什么,爱所包含的很多很多我们可能只有在很久以后才会发现


爱,不容易的事情!


太感人了。。。


清汤挂面


wu~~~~


爱真是个难题~


如果爱,那么一定很心痛!


楼主的字很温暖~


爱的确是至高无上的力量


被爱是重要的。但如果不求爱而能够去爱,就更强大。不仅不需要站的更高,而且永远不会低微。
“能够爱就是最实际的事。”


感觉不到爱的人请先学会爱别人吧


没有流泪,只是惊呆了。很多地方,好像在写我自己。


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如果我拥有爱,我就是幸福的。


总是说自己是为了家人朋友而快乐。。其实只要自己快乐,他们也便快乐了。。。如果我感到被爱拥抱。。。那如果你不知晓是爱在拥抱你呢?那是相当无奈的事罢


爱是个深刻的话题。。


抱歉说过那样的话,要知道我这样的人说出这种话,表示你们是对我很重要的人,我只是害怕得不到你们的爱和肯定。我只是当时很迷惘。不知道怎么表达对于可能失去你们的恐惧。不知道怎么应对心里面似乎看不到底的痛苦。希望你们心中能有爱身旁有亲人爱人,能够化解我带给你们的痛苦。希望今后能够温柔的对待你们的爱人和重要的人。不让我带给你们的痛苦传播下去。


我觉得,只有站得高了,才能说,我不要站到这么高,否则,都是人生的借口罢了。
人可以有很多方式和选择来做一生,但是别轻易说什么“我不需要。。。什么的,其实大多数时候都是“我不能。。。。”的另外一种表达


好吧,为你的PMP干杯,我的梦想认证


是 这样的 如果我要拥有爱 我 不 需要站的比别人高
YY 加油


同样也是曾为数理绝望得整个世界都想抛弃了自己一样的人,不过只到现在还是异常羡慕那些数理好得不行的女生,笑,歪个题。
LZ写得婉婉道来,很是温和,给人不少的启示。
但我想,或许只有对自己的人生感觉满意或者能够在别人眼中达到一种满足状态的人,才能够写出这样温柔的文字,象我这样,时刻对生活感到不满,只有感叹的份。
是我自己的原因,我也很想“如果我感到被爱拥抱着,我并不需要站得比别人高。”
不过还是谢谢LZ,让我看到了一丝希望,能够有调整的余地。


被爱拥抱着,我只需要拥有自己的时间轨迹。放松的去成长去经历去学习


想看这本书~~~


这本书的简体字版,立品图书在11月底或12月就将出版。已经下厂印刷了。


回首过去,似乎性格里有种对于自己重视的人,不愿去正视和珍视的鲁莽马虎的性格。
  
  对家人,对爱人。
  
  大概,是害怕最终被抛弃和伤害吧。最终回到一个人孤零零的站在那个梦里的天台,面对未知的黑色夜空。你们都在哪里?
MARK~~


有多少人能够顿悟到这点呢.


爱 多么神圣!看到LZ写的仿佛都有自己的影子在


非常有感觉的文字。感觉就像,会预见到的,很多年以后自己的感慨。我对《呼啸山庄》也是思考很多,但我更留意的是希心理、感情上的矛盾和挣扎,和外在表达形式上的复杂,应该说是呼唤理解吧。有时候一些话,自己也知道,也对自己说过,但仍然希望能有个人这样对自己说。所以...很想把这篇文字收藏起来呢。


Perfect Love, Imperfect Relationships
Healing the Wound of the Heart
By John Welwood
Paperback / Trumpeter / 224 pages / 5 1/2 x 8 1/2
ISBN 978-1-59030-386-3 / March 2007
List Price: $12.95
Reviews of Perfect Love, Imperfect Relationships
“With clear instructions and an even tone, Welwood shows us how to heal our psychic scars by opening up to the ‘real love’ available to us all at the core of our nature.”—Tricycle
“Welwood challenges us to move from self-hatred to self-love and to do the inner work to embrace the love that sets us free.”—Spirituality & Health
"Drawing equally from spiritual and psychological traditions, Perfect Love reads like a book of philosophy: the ideas seem sound enough, though there's no way to prove them. Welwood is most compelling when he gets practical. . . . His approach is also noteworthy for its emphasis on learning how to receive love as well as give it. . . . Perfect Love, Imperfect Relationships offers both grand theories and useful practices for incorporating these lessons into your life."—Body & Soul
"Welwood skillfully identifies the fundamental obstacle in relationships and offers a clear, attainable, and transformative solution. Everyone should read this wonderful book."—Harville Hendrix, coauthor of Receiving Love and Getting the Love You Want
"This book skillfully and eloquently describes how our deepest longing for love is in fact the key to healing our personal wounds and the woundedness of the world at large. John Welwood's message echoes the Buddha's, showing us how we have direct access to the love and happiness we most long for, as our very essence."—Sharon Salzberg, author of Lovingkindness: The Revolutionary Art of Happiness
"This book takes us on a healing and transformative journey to address the real, underlying cause of our relationship problems. John Welwood is one of the most brilliant and important teacher of our time."—Debbie Ford, author of The Best Year of Your Life and Spiritual Divorce
"Full of practical wisdom and divinely inspired insight. A marvelous guide for any seeker choosing to walk on love's path."—bell hooks, author of All About Love: New Visions
"A profound guide to healing our hearts and our world. No larger social transformation is possible unless it is simultaneously accompanied by this kind of personal healing, one individual at a time. Every social change movement should encourage its participants to take time to follow the steps outlined in this extremely valuable and important guide to psychic health."—Michael Lerner, editor of Tikkun and author of The Left Hand of God
--------------------------------------------------------------------------------
Description of Perfect Love, Imperfect Relationships
While most of us have moments of loving freely and openly, it is often hard to sustain this where it matters most—in our intimate relationships. Why, if love is so great and powerful, are human relationships so challenging and difficult? If love is the source of happiness and joy, why is it so hard to open to it fully and let it govern our lives? In this book, John Welwood addresses these questions and shows us how to overcome the most fundamental obstacle that keeps us from experiencing love's full flowering in our lives.
Perfect Love, Imperfect Relationships begins by showing how all our relational problems arise out of a universal, core wounding around love that affects not only our personal relationships but the quality of life in our world as a whole. This wounding shows up as a pervasive mood of unlove—a deep sense that we are not intrinsically lovable just as we are. And this shuts down our capacity to trust, so that even though we may hunger for love, we have difficulty opening to it and letting it circulate freely through us.
This book takes the reader on a powerful journey of healing and transformation that involves learning to embrace our humanness and appreciate the imperfections of our relationships as trail-markers along the path to great love. It sets forth a process for releasing deep-seated grievances we hold against others for not loving us better and against ourselves for not being better loved. And it shows how our longing to be loved can magnetize the great love that will free us from looking to others to find ourselves.
Written with penetrating realism and a fresh, lyrical style that honors the subtlety and richness of our relationship to love itself, this revolutionary book offers profound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healing our lives as well as our embattled world.
Table of Contents for Perfect Love, Imperfect Relationships
Introduction1
Prologue: To Feel Held in Love 23
1. Perfect Love, Imperfect Relationships 32
2. The Mood of Grievance 57
3. Letting Grievance Go 75
4. From Self-Hatred to Self-Love 96
5. Holy Longing 120
6. The Love That Sets You Free 139
Epilogue: Who's Holding You 161
Exercises 169
Acknowledgments 189
Notes 191
About the Author 205
Excerpt from Perfect Love, Imperfect Relationships
Introduction
A night full of talking that hurts,
My worst held-back secrets:
Everything has to do with loving and
not loving.
—Rumi
The words “I love you,” spoken in moments of genuine appreciation, wonder, or caring, arise from something perfectly pure within us—the capacity to open ourselves and say yes without reserve. Such moments of pure openheartedness bring us as close to natural perfection as we can come in this life. The warm and radiant yes of the heart is perfect, like the sun, in bringing all things to life and nourishing all that is truly human.
Yet oddly enough, even though we may have glimpses of a pure, bright love dwelling within the human heart, it’s hard to find it fully embodied in the world around us, especially where it matters most—in our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 people. Indeed, for many people today, risking themselves in a love relationship has become a frightening proposition, a near-certain prescription for overwhelming pain or emotional devastation. Scratch the surface of our sex-and-romance-crazed culture and you find a sense of disillusionment in many people where they feel, as one pop song puts it, that “love stinks.” Or, as a young woman in one of my workshops expressed it: “If love is so great, why are relationships so impossible? Don’t tell me I need to open my heart any more. My heart is already too open, and I don’t want to keep getting hurt.”
So right alongside the truth of love’s perfection, there stands another, more difficult truth—the flawed, tangled web of human relationship, which gives rise to tremendous frustration, sorrow, and anger everywhere we look. One minute you’re in touch with the love in your heart—you feel open, caring, and connected. And then the next minute, before you know it, you and your loved one have become embroiled in a conflict or misunderstanding that leads to shutting down or behaving in a heartless way.
Thus even when our love is genuine and real, something often seems to block its full and perfect expression in relationships. “I love you, but I can’t live with you” is the classic statement of this painful gap between the pure love in our heart and the difficult relationships we inhabit. This disparity presents a maddening riddle, which each of us must “solve or be torn to bits,” as D. H. Lawrence suggested.
This riddle shows up in many different guises. Even though love forever arises anew, most of us walk around feeling deprived of it, as if starving in a land of plenty. And while love can bring tremendous joy, our love life often brings our greatest suffering. Even though there is nothing as simple and straightforward as the warmth of the heart, still, “for one human being to love another, this is the most difficult of all our tasks,” as the poet Rilke wrote. And while in one sense love conquers all, war nonetheless remains the governing force in world affairs.
The sense of loneliness and deprivation afflicting many people’s lives is not because love is in short supply. For you can find love everywhere you look, in one form or another. Every smile and most of the conversations and glances you exchange with the people you encounter every day contain at least a few grains of love, in the form of interest, appreciation, consideration, warmth, or kindness. Add up all the interchanges you have with others every day and you will see that your life is sustained by a flow of interconnectedness, which is the play of love at work. “There is no force in the world but love,” as Rilke writes.
Yet if love is the greatest power on earth, the force that sustains human life—which in some sense it certainly is—why hasn’t love’s radiant warmth been able to banish the darkness engulfing the world, and transform and uplift this earth? Why is it so hard for love to permeate the dense fabric of human relationships? If love is our greatest source of happiness and joy, why is it so hard to open to it fully and let it govern our lives? What is the problem?
These questions took on particular urgency for me soon after September 11, 2001, when the world was once again plunging into war. As the bombs rained down on Afghanistan in retaliation for the terrorist attacks in New York and Washington, the world felt especially fragile to me, and perilously close to collapsing into hatred and violence. After America’s political leaders embarked on what appeared to be a war without end, I felt an imperative to take a fresh look at why it’s so hard for what is best in the human being—the warmth and goodness of the heart—to take hold in this world.
I have previously written two books on conscious relationship—Journey of the Heart and Love and Awakening—that show how to embrace and work with the challenges of relationship as opportunities for personal transformation and spiritual awakening. This book takes a different tack. It focuses on the root source of all relational problems, “the mother of all relationship issues”—our wounded relationship to love itself.
The Mood of Unlove
There are hundreds of books on the market that offer relationship fixes in one form or another. Some of these techniques can be quite helpful. Yet at some point, most technical fixes turn out to be patches that fall off, for they fail to address what lies at the root of all interpersonal conflict and misunderstanding—whether between marital partners, family members, friends, fellow workers, or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in the world at large. All the most intractable problems in human relationships can be traced back to what I call the mood of unlove—a deep-seated suspicion most of us harbor within ourselves that we cannot be loved, or that we are not truly lovable, just for who we are. This basic insecurity makes it hard to trust in ourselves, in other people, or in life itself.
Not knowing, in our blood and bones, that we are truly loved or lovable undermines our capacity to give and receive love freely. This is the core wound that generates interpersonal conflict and a whole range of familiar relationship tangles. Difficulty trusting, fear of being misused or rejected, harboring jealousy and vindictiveness, defensively stonewalling, having to argue and prove we’re right, feeling easily hurt or offended and blaming others for our pain—these are just a few of the ways that our insecurity about being loved or lovable shows up.
The mood of unlove often shows up in the form of sudden emotional flare-ups in reaction to any hint of being slighted or badly treated. It’s as though a reservoir of distrust and resentment were ready and waiting to be released, which the tiniest incident can trigger. Even caring and compassionate people often carry within them a fair share of unlove and righteous grievance, which can suddenly erupt under certain circumstances. For some couples these explosions happen early on, blowing a budding relationship apart in their first few encounters. For others, the mood of unlove might not wreak its havoc until well into a seemingly happy marriage, when one or both partners suddenly wake up one day and realize they don’t feel truly seen or known. It’s not uncommon for long-term spouses to say something like, “I know my husband loves me, but somehow I don’t feel loved.”
Sometimes the mood of unlove shows up in the form of endless bickering and petty irritation, as though both partners were continually looking for reasons to grumble, “Why don’t you love me better?” For example, one couple I worked with described the following incident that led to a weeklong estrangement. The woman had just made her husband tea when he became upset with her for putting milk in it: “Haven’t I told you before that I don’t want you putting milk in my tea for me, that I like to let it steep for a long time first?” The only way to understand how something so trivial could trigger a major conflict is through recognizing what her action signifies for him: In his eyes, she has shown once again that she is not attuned to him and his needs—like all the other women in his life, starting with his mother. And for her, when even making him tea becomes an occasion for blame and resentment, this shows, once again, that no matter what she does, she can never win his love. Lurking in the background of this petty incident is the age-old pain of feeling uncared for and unappreciated, which both partners are reenacting once again.
As a practicing psychotherapist, I have been intrigued by the tenacity and intransigence of the mood of unlove, which can live on in the psyche in spite of plenty of evidence to the contrary (even when people in our lives do love us) or in spite of many years of psychotherapy or spiritual practice. What’s worse, the mood of unlove has the power to repel, belittle, or sabotage whatever love is there. Somehow the love that’s available always seems to fall short—it’s not sufficient, not good enough, or not the right kind. Somehow it fails to convince us that we are truly loved or lovable. In this way the mood of unlove—as an expectation that we won’t or can’t be fully embraced or accepted—makes us impervious to letting in the love that might actually free us from its grip.
As a result, “You have two choices in life: You can stay single and be miserable or get married and wish you were dead," as H. L. Mencken wrote with a flourish of wry, black humor. Reciting this line atrelationship workshops always evokes peals of laughter as people feel the relief of naming this basic human dilemma. When under the spell of the mood of unlove, living alone is miserable because we feel bereft or abandoned. And yet marrying is no cure for this misery, since living with someone every day can further intensify the sense of unlove and make it feel even more hellish.
How then can brokenhearted people like ourselves heal this woundedness around love that has been passed down through the generations, and set ourselves free from the strife that dominates our world? This is the most crucial issue of human life, both personally and collectively. It is also the central focus of this book.
The Nature and Significance of Love
I would define love very simply: as a potent blend of openness and warmth, which allows us to make real contact, to take delight in and appreciate, and to be at one with—ourselves, others, and life itself. Openness—the heart’s pure, unconditional yes—is love’s essence. And warmth is love’s basic expression, arising as a natural extension of this yes—the desire to reach out and touch, connect with, and nourish what we love. If love’s openness is like the clear, cloudless sky, its warmth is like the sunlight streaming through that sky, emitting a rainbowlike spectrum of colors: passion, joy, contact, communion, kindness, caring, understanding, service, dedication, and devotion, to name just a few.
According to the saints and mystics, love is the very fabric of what we are; we are fashioned out of its warmth and openness. We don’t have to be great sages to recognize this. All we need to do is take an honest look at what makes our life worthwhile. When the presence of love is alive and moving in us, there is no doubt that our life is on target and meaningful, regardless of our outer circumstances. We feel that we’re in touch, connected with something larger than our small self. This lifts the burden of isolation and alienation off our shoulders, filling us with peace and well-being. But when the presence of love is absent, something often feels sad, not quite right; something seems to be missing, and it’s hard to find much joy, even in the midst of favorable circumstances. We easily fall prey to meaninglessness, anxiety, or despair.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