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競爭力
大都會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黃麒倫 著
251
告別經濟狀況充滿變化的二○○八年,慘澹的二○○九年,次級房貸風暴確實讓我們上了寶貴的一課,所有過去所信仰的生涯進階理論變得不再適用;大環境的急速變化讓我們歷經了一場震撼教育。當突然被迫離開公司之後,生活的保障在哪裡?你還有其他謀生的技能嗎?即使得以暫且存活在公司中,是否未來可以不在裁員名單中呢? 筆者從研究所畢業後,當完兵進入職場以來,曾一度專注於國家考試,想成為一個公務員,而從事土木工程這個行業一段時間之後,卻因為當時電子業的蓬勃發展,打消了成為公務員的念頭,反而做了職業生涯的大變動,從土木業轉行到電子業。就像從毛毛蟲轉變成蝴蝶一般,必須經過一段漫長的蛹期,剛開始從工廠端製程工程師做起,接著有機會到了規模持續發展中的新公司擔任產品企劃,後來被挖角到其他公司擔任產品經理,因緣際會到新創公司擔任專業經理人,進而有機會體驗創業的艱辛。 小公司資源比較短缺,為了節省成本,一人身兼數職,不但工作時間加長,假日有時也必須為了如期出貨或研發產品的問題而犧牲假期。帶領新創公司團隊求生存,這種壓力會比單純上班來得大,常會輾轉難眠,時間久了再強壯的身體也會出毛病。而遇到全球景氣的急速凍結,小公司更是首當其衝,老闆不堪虧損決定結束營業的那一刻,雖然不是很訝異,卻也讓我對於生涯有了新的認知──這一段時間,也讓自己如走馬燈般的忙碌步調緩了下來,開始思考自己人生的方向。 歷經了這一段讓我感觸良多,也體認到「生涯規劃」這個議題是人的一生當中相當重要的一門課題,如果能夠提早決定自己的方向,就可以減少因職業或專業轉換的時間損耗,可以累積更多的同一專業的知識與資源;然而,面對這樣一個本世紀最嚴重的金融海嘯,即使在領域中累積了傑出的經驗與資歷,似乎也無法保證你可以安穩地保住自己的飯碗。 在就業服務站看到大排長龍的人潮,深深感受到過去我們對於努力認真工作,在組織中穩定升遷的信仰必須有所調整,在這變動快速的年代,除了擁有一技之長,還要培養多元技能,甚至對於生涯中的風險要更能敏銳地察覺與因應,而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是對於自己要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了解自己要的是什麼,並設定適合自己的目標,並花時間充實自己,調整自己,以達成這樣的目標設定。 有些人會試圖從一些偉人與名人的傳記去尋找生涯規劃的答案,這些成功典範的精神確實值得學習與敬佩,但他們的成功除了努力與堅持外,有些也需要時機與運氣的支持──即使給你同樣條件,同樣努力,你也不一定能達到同樣的目標與結果,可能你和這些名人的人格特質就相去甚遠。所以觀照內心,了解自己並作出合適的生涯設定是相當重要的。 與其說,這是一本教你如何規劃生涯的書,倒不如說,這是一本教你如何找到自我的書,除了理性的說教之外,本書將著墨在多一點的感性分享,希望帶領讀者在這多變的年代,拾回信心,重新找到自己。
當學歷、資歷、技藝與能力都重新洗牌; 當「你所擁有的」竟然成為「即將失去的」 你是「待價而沽」還是「待在家哭」? 這個年代,高學歷不代表高就業率、高抗壓性和有多項技藝與能力, 除了認真、工作努力,靜下心來,你可曾想過自己的競爭力在哪裡? 過去的一年多來,許多人嘗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經歷──失去了大筆投資;猜想自己是不是下一個被裁員的人選;被迫離開待了十幾年的公司;第一次開店創業卻沒有人潮……金融海嘯讓大家上了寶貴的一課:原來,許多編織好的夢想、生涯規劃,是可以在一夕間如泡影般幻滅;原來,賴以維生的工作技能也會遭到淘汰,而坐下來仔細想想,它竟然不是自己所愛? The Best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Career 變化莫測的年代,按部就班的工作模式,逐一被推翻。作者以過來人的身分諄諄教誨,要給即將面對未來的年輕人與金飯碗、鐵飯碗的追隨者,一些「活出競爭力」的建議,期許大家在擁有一技之長之餘,還要培養多元技能,以因應現實與未來生涯的眾多挑戰。 面對未來,多的是在人生十字路口上徘徊的人們,重新檢視、再創新價值,奪回贏家皇冠非你莫屬!
黃麒倫 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中央大學營建管理研究所碩士;曾任科技公司之製程工程師、產品經理,現為一工程顧問公司的設計規劃部經理。 金融海嘯後,頓時失去工作與夢想,甚至失去人生信仰,進入極端的恐慌與消沉;後來重新檢視自我,拾起正向思考的力量,度過黑暗期,重獲新的生涯出發點。 以自身經歷搭配相關理論,盼協助讀者解開心中的疑惑,盡速脫離生涯的黑暗期,找到重新出發的方向。
自序/前言第1堂課 探索生涯的困境1.1身處在變動快速的時代1.2生涯已不是固定的律動1.3什麼是明星產業?1.4你也在裁員名單中嗎?1.5如何在裁員潮中保住飯碗?1.6工作,為什麼老是提不起勁?1.7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為什麼加薪、升遷沒有我?1.8我對公司有很多抱怨,該繼續待下去嗎?1.9你是否懷疑自己走錯方向?第2堂課 重新觀照你的內心2.1認知風險存在於生命的每一刻2.2 當生命終點來臨你留下了什麼?2.3下定決心,開始認真經營你自己2.4擅用工具了解自我人格特質2.5 審視你的價值觀活動一:了解你自己的慾望剖面活動二:生涯航海圖2.6 你的興趣與能力活動三:生命的故事2.7如何選定你的生涯型態2.8 如何設定你的生涯目標第3堂課 如何面對生涯的十字路口?3.1 當你出現在裁員黑名單中3.2 檢視你的生涯資產3.3 SWOT分析3.4決策分析工具工具一:影響圖工具二:決策樹3.5 學歷v.s.證照3.6有沒有最好的選擇?第4堂課 以積極光明的心態面對下一步4.1改變你的思考習慣4.2增強正向心智能量的方法4.3調整心態迎接彈性職業生涯時代的來臨4.4加強你的時間管理4.5如何增加你的附加價值4.6轉換工作,你準備好了嗎?4.7在職進修、技能訓練,趁不景氣沉潛練功4.8調整財務觀念4.9簡單也是一種幸福4.10人生尚未結束,要有堅持到底的精神後記 難以預料的人生 附錄一/活動一:人格特質探索 附錄二/活動二:了解你的慾望剖面;你想分析對象的慾望剖面圖 附錄三參考文獻
你也在裁員名單中嗎? 在前面的章節中,我們提到了全球化浪潮所帶來的衝擊。過去台灣所依賴的勤勞努力與低廉工資優勢,在經濟成長、所得增加後已逐漸喪失,我們開始步入歐美高失業率的後塵;歐美國家的產業,逐漸往創新、創意與高附加價值移動,但是台灣的產業尚未轉型成功,全球電腦及半導體產業的供需失調,使得以代工製造為主的台灣首當其衝,在沒有其他高附加價值產業遞補的情況下,關廠、裁員、優退,尋找更便宜的生產基地,成為企業救亡圖存的因應之道。這種結構性失業的影響是長期的,遠比因景氣低迷所形成的暫時性失業嚴重許多。 環伺在台灣周遭國家,大約有20億的工作人口,其工資遠較台灣為低。在產業外移的趨勢下,無專業技能的勞工,中年失業的命運幾乎無法改變。網際網路所帶動的溝通革命,使得國界藩籬徹底被打破,只要是專業人才,隨時可能接到國外大公司的挖角電話或電子郵件,不過,台灣人因為缺乏國際觀及國際化,在全球人才競爭的平台上,相較之下矮了一截。 但隨著國際情勢與經濟狀況的突然轉變,政府雖然喊著拚經濟的口號,卻沒有人真正規劃出令人信服的未來十年光景。台灣中產階級過去所擁有的基本信仰:「努力到一定歲數就可以擁有一定的職位與成就,得到相對豐厚的報酬。」隨著全球化的浪潮及全球產業板塊的移動,轉眼之間企業所需求的人才能力,開始轉變為鼓勵創新與成長,沒有特殊能力,長久累積的年資反而成為一種負擔。 以日本為借鏡。過去日本企業最引以為傲的就是終身雇用制,就某方面而言企業似乎善盡了社會的責任,但從現實面來分析,終身雇用制也未日本企業帶來了不少負面的影響。當一個年輕人進到公司之後就已經可以預見自己退休前的每一步──只要按部就班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就等時間到,年資就會提升,薪水也跟著調高,只要不犯大錯在企業中待一輩子是沒有問題的。但事實證明,企業創新的活力才是公司的競爭力,在這樣的人事制度下是無法被提升的,因此許多企業在近幾年都開始放棄終身雇用制了。 這波經濟不景氣來的確實又快又急,面對訂單急凍與營收大幅銳減,而對於復甦時間點的預期卻又如此不明確,因此很多公司不得不採取激進的手段以求自保,其中「裁員」是企業最不願意但卻又是最立竿見影的方式。面對這樣的殘酷現實,很多人都擔心自己就在裁員名單當中。 有制度的公司都會有績效評估制度,在景氣好的時候,績效評估制度多數流於形式,然而當景氣極度惡劣時,立刻成為企業裁員的有力依據。因此,如果在公司績效評估屬於後半端的員工,是屬於高危險群是無庸置疑的。再者,以工作的貢獻度或可替代性而言,以下的工作性質是需要擔憂的: 1、技術含量偏低的高薪職位者 在大公司中有些職務,如人事經理、行政經理、高級秘書等。這類職務的工作內涵不太豐富,其高薪水準有可能是因為年資的累積,或是當時人才市場上人才供給總量偏少的緣故所造成的。當公司賺錢時,高層可能沒有太多意見;但是,當公司營運走下坡時,這些職務可能就是首當其衝,被當作優先調整的對象。 2、重複性較高的工作 有些工作看似複雜,但其實只需學上幾年,就能靠簡單的重複勞動賺取薪資。譬如某些銀行裡從事在櫃檯從事存款、放款、結匯等的辦事人員。實際上,從事這類工作十年跟三年幾乎是差不多的,後面幾年完全是重複勞動,近年來,許多銀行開始推行網路銀行,在網路上進行轉帳、繳稅、查詢、結匯等業務相當方便,ATM也增加了取款、存款的便利性,因此這類工作職缺逐漸減少已經是趨勢。 3、僅掌握單一技能的高薪者 由於勞動政策不斷改變,勞工要求有更好的工作保障與福利,相對的也會增加雇主的支出。為了節約人事成本,老闆都希望每個員工最好都能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因此「一專多能」者(一個主要專長,很多副專長)才有跟老闆要求高薪的可能性。僅有一技之長者,如侷限在單一領域的低階研發工程師、電腦程式設計師、翻譯、料號建置員、文件管理師等職位的高薪者,要保持其高薪收入已是岌岌可危,除非他們緊跟時代步伐,抓準時代脈動,不斷強化自身技能。 4、電腦化後,複雜性、風險度和工作難度大大降低的高薪職位 電腦化確實將許多原本複雜度高的事情變得較為系統化與簡單化,資訊科技的運用,將公司的各個環節的資料,串聯了起來,以往訂單、庫存的管理不再是分散的數據,而整合成可以互相比對查核的資訊,所得到的成本、銷售與財務資訊,讓決策變得更準確且有效率。某些單位的經理人以往需要花費許多苦工,小心翼翼查核相關資訊避免犯錯,例如財務經理、生產經理、倉儲經理、品保經理等職位,原本很複雜的一道道工作程序,現在開始被電腦的一個個功能模組過程所逐步替代。如果這些經理人不在其他面向尋求更多的貢獻,未來想要要求高薪的可能性會變得越來越低。 日本的趨勢分析大師大前研一先生,更是大膽預言,未來所謂會計師、律師等專門職業人員都有可能被CD-ROM光碟所取代。當然,他的看法目前聽起來有點聳動,但是科技日新月異,其背後所隱藏的趨勢觀察是我們不能輕忽的。 5、無法跟上新技術的高薪技術人員 科技業最累人的就是技術的日新月異,即使是同一種技術也會不斷變更版本。舉例而言,以往只會設計數位IC電路的研發工程師,在無線網路技術興起後,必須要趕快學習類比IC電路設計,並研究射頻的原理與相關特性,以避免變成研發團隊裡的山頂洞人。 利用時間,不斷充實自己,有效率的學習,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都是我們在生涯中必須了解與實踐的課題;此外,還要檢視你的年資與工作內容的對應關係。在這非常時期,如果你的專業是必須時間培養與精進,那你累積的年資對公司而言絕對是正面的價值。但如果是重複性高、技術性低、替代性高的工作內容,危險性就很高。如果很不幸,你的考績也沒有在前半段,可能就要祈求老天爺能多加保佑。 在這不景氣的浪頭上,很多人正經歷被裁員的艱苦時刻,對大多數人來說,這是最具創傷性的職業問題。當裁員真的來臨,我們應該正確對待它,把它視為一個發展的機遇,而不是一種挫折或失敗。 有些人急急忙忙地四處奔波,以設法找到一份與他們剛剛失去的那份工作內容完全相同的工作。然而,這樣做的結果可能是「重蹈覆轍」。假如你所從事的那份工作在原來的公司中已被淘汰,在另一家公司中,它也不會維持很長的時間。在謀求一個相類似的新職位之前,至少需要學習和掌握一些適應新形勢的新技能。當然,也有一些明顯的例外,例如,由於機構合併導致某些職位重覆而使一些工作不復存在。在這種情況下,你便沒有理由不去另謀高就。 公司開始裁員時期,正是你認真考慮自己的技能和價值,並決定你將來發展方向的一個關鍵時期。因此,假如你已經被列入冗員之列,與其把「找一份新工作」作為你優先的選擇,不如開始自我總結一番,重新了解自己,研究一下你面前的幾種選擇,然後你便可以制定一個長遠規劃。 你如果相信有終身職業的存在,那請你調整你的心態,尤其當新聞報導指出美國加州政府公務員休無薪假時,你應該有更強烈的感受。 ?生涯已不是固定的律動 生涯的英文為「career」,根據牛津辭典的定義為「道路」的意思,可以引申為人生的道路與發展途徑,具體而言,係指個人一生中所扮演的一系列角色和職位。生涯廣義而言,包含了工作、家庭、自我、感情、休閒以及健康等層面,而每個層面都互相連動的關係。 人生是需要經營的,就像經營企業一樣。開始著手創業,第一步就是要撰寫營運計畫書,在撰寫計畫書的過程當中,你可以了解到自己所擁有的資源與優勢在哪裡,你也會為自己的企業設定短期、中期與長期目標,以作為營運過程的指導方針。如果你不曾創業也沒關係,你開始要嚴肅地看待自己的人生,無論在哪一個時間點重新開始,你都要更審慎地規劃你的人生。 生涯規劃的定義就是「訂定人生的目標,具體地、有計畫性地去執行或修正,以達成圓滿的人生。」想要做好成功的生涯必須從自我探索開始,考慮個人的智能、性向、價值、阻力及助力做好妥善的安排,再來必須了解就業市場,讓自己適得其所,充分發揮,才能達到設定的目標。 當然,在人生的歷程中,本就充滿著無數的變化與挑戰,困頓與挫敗在所難免,但是有了明確的人生目標與方向,我們不易迷失、沮喪。也許追尋目標的過程不盡如人意,然而,能經得起命運考驗,磨練意志強度的人,就不容易灰心、退縮,也是只有這樣的人,最後在幾經摸索、掙扎的命運洗禮後,終會享有歡喜收割的愉悅。 每個人生涯發展的歷程並不是完全相同的,也不是所有成功達到人生目標的人都必定要歷經九死一生的過程,然而,對大部分的人而言,整個生涯的歷程可以概分成以下的幾個階段: 20歲前(成長階段) 在此階段是學習知識、技能、並開始追尋自我形象的發展,並探索自己的興趣與能力,對於父母的依賴仍很重,在此時期設定的目標有可能只是幻想。 20~28歲 (初期結構建立階段) 逐漸脫離對父母的依賴,開始探索成人的角色、責任和關係,建立初期的生活結構,並開始體驗職場與工作所帶來的改變,累積初期的工作能力,對於未來的理想與目標有更清晰而具體的認識。 28~33歲(轉型階段) 在經歷一段職場磨練後,會對初期的生活結構有所檢討與反省,大部分的人在此時期,會有婚姻與子女的加入,整個生活開始建立新的結構,歷經此轉型,有可能變成與少年時期全然不同的另外一個人。 33~40 (結構穩定階段) 歷經轉型修正後,開始有打穩基礎、追求成就的傾向,追求更真實的自我,更積極務實地投入追尋夢想。如果在此時期一切順利,生涯將循此軌道延伸一大段時間。 38~42(轉型階段) 此階段為青年邁向中年的主要轉變期,在結構穩定期構築的美夢與實際成就間的落差,往往會使大部分的人開始重新思索人生的目標,甚至改變人生的方向,並認清與接納真正的自己。 45~50(自我實現階段) 在歷經兩次轉型階段後,調整方向與目標,利用累積的經驗與能力,開始追求事業的成就,或累積更多資源,以追求生涯的高峰。 50歲以後(自我完成階段) 進入此階段後,事業與社會關係已經穩固,子女也多已經開始接近成年,除了追求事業穩定發展外,將擁有更多時間追求屬於個人的生活,追求自我的實現並開始準備迎接退休生活。 ◎ 更多內容,請參閱《活出競爭力 ─讓未來再發光的4堂課》一書